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86)
2023(7723)
2022(6463)
2021(6278)
2020(5212)
2019(11922)
2018(11492)
2017(21921)
2016(11558)
2015(13206)
2014(12941)
2013(12908)
2012(12383)
2011(11500)
2010(11548)
2009(10788)
2008(10613)
2007(9171)
2006(8423)
2005(7737)
作者
(31703)
(26542)
(26286)
(25407)
(17227)
(12501)
(12096)
(10377)
(10203)
(9506)
(9161)
(8738)
(8653)
(8609)
(8593)
(8270)
(7891)
(7815)
(7535)
(7363)
(6728)
(6449)
(6316)
(6050)
(6048)
(5930)
(5799)
(5637)
(5298)
(5287)
学科
(51849)
经济(51802)
管理(30162)
(27877)
(22369)
贸易(22357)
(21794)
方法(20991)
(20647)
企业(20647)
数学(18666)
数学方法(18500)
中国(17954)
(14762)
(11549)
地方(10452)
(10081)
(10031)
(9840)
业经(9497)
关系(9436)
农业(9167)
(8972)
银行(8971)
(8760)
环境(8397)
(8346)
(8320)
金融(8319)
及其(7975)
机构
大学(167482)
学院(167251)
(84945)
经济(83608)
研究(66362)
管理(61289)
中国(52251)
理学(51770)
理学院(51194)
管理学(50600)
管理学院(50270)
(37167)
(35896)
科学(35002)
(32770)
研究所(29550)
财经(28985)
中心(28614)
经济学(27648)
(26569)
经济学院(24980)
(24148)
(23885)
北京(23788)
(23440)
(21883)
师范(21781)
财经大学(21394)
(20114)
科学院(20027)
基金
项目(105969)
科学(84753)
研究(81160)
基金(79685)
(69171)
国家(68673)
科学基金(57865)
社会(54266)
社会科(51695)
社会科学(51688)
基金项目(40025)
(36290)
教育(36191)
自然(34636)
资助(34084)
自然科(33749)
自然科学(33738)
自然科学基金(33170)
(32372)
编号(31720)
成果(26798)
(25783)
中国(24470)
(24310)
重点(24116)
国家社会(23883)
课题(22563)
教育部(22510)
(21435)
(21329)
期刊
(93583)
经济(93583)
研究(58645)
中国(33442)
(25678)
管理(23465)
科学(21744)
(21608)
学报(20642)
(19708)
金融(19708)
(18807)
经济研究(17630)
国际(17407)
大学(16483)
教育(16189)
学学(15416)
农业(15085)
财经(14680)
问题(13674)
业经(13561)
(12830)
世界(12620)
技术(12551)
(9084)
(8872)
贸易(8872)
技术经济(8070)
现代(7700)
资源(7565)
共检索到267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祁春凌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由发展中国家建立的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经历了第一个"黄金十年"后,自贸区对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和投资的促进作用有目共睹。2002年至2012年的十年间,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从500亿美元跃升至4000亿美元,使得中国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双边服务贸易和投资也快速增长。但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目前也面临着国际、区域环境变化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鸿雁  宋学文  
文章指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关税水平渐次降低、货物贸易发展迅猛、服务贸易稳步发展、投资协议正式实施和次区域合作不断深化。文章分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特点及其面临的挑战,并从货物和服务贸易、非金融类投资和次区域合作等方面为深化自贸区合作提出了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伟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成为继欧盟、北美自贸区后的第三大区域共同市场。区内人口19亿,经济总量约6万亿美元,贸易额近4.5万亿美元,就覆盖人口数量而言,其市场潜力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丁平  周经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双边贸易和投资发展迅速,但这些发展主要依靠区域外最终产品需求来带动。金融危机的爆发一方面凸显了这种依赖欧美消费的发展模式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强化了构建自贸区内部一体化最终产品市场的必要。本文从区域分工的视角剖析造成此种贸易格局的原因,探讨自贸区当前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粤  
一、TPP的进程与影响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的前身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P4),是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国中的新西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小红  赵悦乔  经建坤  
中国—东盟自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至今,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成功、最具活力的典范。双方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技术及产业合作对职业教育合作需求增加。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通过公共外交加强政治合作,通过经济合作助推东盟国家经济腾飞,通过强固交流纽带深化文化互信及互补共促。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依然面临挑战,需要进行政策协调,顺畅政府层面合作高效连通,打造多学科、多产业导向的跨国职教教师队伍,建立健全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框架,提供优质包容的职业教育,打造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的品牌。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林建勇  洪俊杰  杨超  
美国主导的TPP代表21世纪国际贸易投资最高标准,而中韩自贸协定为中国目前签订的最高开放水平的自贸协定。基于二者的对比,分析我国现阶段签订的自贸协定与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存在的差距,进而分析差距给我国带来的挑战,最后结合存在的差距与面临的挑战提出中国的应对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妍  
2002年启动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计划如今已经进入了第三年,云南、广西两省作为我国同东盟相邻的省区在这一进程中不断发挥出地理位置的优势,两省的边境贸易也随之提升到了最前沿的位置。在此时代背景下,云南、广西的边境贸易在自由贸易区构建过程中面临了新的挑战,对此, 应采取一系列应对对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蕴岭  
东亚地区合作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展较快,已经建立起一个行动框架,实现了四个轮子一起转,但应当承认推动东亚合作仍存在许多困难,对此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展成为东亚地区合作的一个亮点,也为我们提供许多机遇,抓住这些机遇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唐朱昌  龚斌恩  
在全球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随着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范围的扩大及层次的深化,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为历史的必然。通过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所带来的积极因素及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伟  张梅蓉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已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作为直接和这一地区相邻的云南省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但认真分析可以发现 ,云南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 ,还必须面对与之伴随而来挑战。这种挑战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随着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进程 ,云南以陆上和内河航运为主的通道优势面临价格低廉的海运通道的威胁 ;二是传统边境贸易由于政策优势的减弱 ,存在优势丧失的危险。因此云南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挑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黄成亮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协议的达成,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经贸往来日益加深,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中国与东盟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各方越来越重视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环境产品进出口额变化、产品结构及市场分布,并探讨了发展环境产品贸易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非关税壁垒、产品创新能力不足及贸易模式单一等问题制约着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最后针对如何扩大中国与东盟环境产品贸易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金中夏  袁佳  张薇薇  
美国主导的TPP等谈判试图在服务贸易和投资开放等领域重建全球贸易规则。本文认为,TPP谈判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艰苦过程。由于各成员的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差异较大,在多个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最终达成的协议会有大量妥协折中的条款。对中国而言,不加入TPP谈判可能面临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恶化、被排除在规则制定之外等不利影响。从长远看,TPP倡导的多数原则和标准与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发展方向一致。因此,我国应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主动要求参加TPP谈判,并加快以我为主导的自贸区建设,同时针对国内薄弱环节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玉敏  
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订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确定了在2010年全面建成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此后在该框架下双方进一步签订了《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慧  
一、问题的提出2016年2月4日,由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文莱、加拿大、新加坡、越南和马来西亚等12个成员国的代表在新西兰正式签署《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TPP")。美国借助"TPP"重返亚太,并在亚太地区构建以美国为核心的贸易投资新规则,这势必将对全球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生重大挑战,将动摇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经过多年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