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66)
- 2023(3949)
- 2022(3333)
- 2021(2806)
- 2019(4669)
- 2018(4467)
- 2017(8442)
- 2016(4199)
- 2015(4817)
- 2014(4754)
- 2013(4891)
- 2012(4894)
- 2011(4786)
- 2010(5022)
- 2009(4792)
- 2008(4443)
- 2007(3983)
- 2006(3953)
- 2005(3768)
- 2004(3415)
- 学科
- 济(47703)
- 经济(47681)
- 地方(14403)
- 地方经济(11539)
- 管理(10977)
- 方法(10770)
- 数学(9708)
- 数学方法(9691)
- 中国(8233)
- 学(7433)
- 业(7192)
- 业经(7120)
- 经济学(6056)
- 环境(5412)
- 农(5387)
- 企(5081)
- 企业(5081)
- 融(4949)
- 金融(4949)
- 发(4891)
- 产业(4712)
- 制(4353)
- 体(4243)
- 世界(4226)
- 资源(4170)
- 和(4158)
- 贸(4148)
- 贸易(4144)
- 总论(4141)
- 信息(3997)
- 机构
- 大学(73531)
- 学院(73227)
- 济(45215)
- 经济(44547)
- 研究(31818)
- 管理(24604)
- 中国(23565)
- 理学(20462)
- 理学院(20168)
- 管理学(19957)
- 管理学院(19807)
- 财(17426)
- 科学(16307)
- 所(16058)
- 经济学(15741)
- 京(15296)
- 研究所(14359)
- 财经(13783)
- 经济学院(13765)
- 中心(12956)
- 经(12402)
- 院(11092)
- 江(11031)
- 科学院(10314)
- 北京(10136)
- 财经大学(9962)
- 社会(9846)
- 范(9626)
- 师范(9596)
- 经济研究(9467)
- 基金
- 项目(41985)
- 科学(33582)
- 研究(31410)
- 基金(31308)
- 家(26754)
- 国家(26564)
- 社会(23174)
- 科学基金(22597)
- 社会科(22111)
- 社会科学(22104)
- 基金项目(15874)
- 省(15319)
- 教育(13153)
- 资助(12737)
- 划(12438)
- 自然(12187)
- 自然科(11860)
- 自然科学(11858)
- 自然科学基金(11639)
- 济(11607)
- 经济(11512)
- 编号(11070)
- 发(11022)
- 国家社会(10442)
- 发展(9731)
- 重点(9695)
- 展(9621)
- 部(9328)
- 成果(9221)
- 中国(8689)
共检索到125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雷达 朱丹
TPP试图建立的高标准的国际贸易制度,主要是以公平贸易理念为基础,针对全球价值链分配所提出的一系列的边界内规则,并建立与统一规则相关的运行机构和争端解决机制。但是,在公平贸易的理念下,边界内政策的协调和统一会改变国际贸易的基础,即从比较优势转化为绝对优势,世界贸易的规模会因此而下降。这一变化趋势不仅与主流经济学的原理相冲突,也同美国所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相冲突,这种冲突主要体现在美国再平衡的思路以及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所一直倡导的多边协调机制的理念等方面。因此,这套国际贸易规则最终的实施效果一定会与文本所体现的目标之间存在着差距。这一分析思路既源于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同时也是在战后美国经济史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舒展 刘墨渊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给我国的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带来多方面的挑战。从国际维度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兴经济体,我国在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虽然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承受的阻力和挑战也在加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世界现有经济强国的国家利益观对我国经济安全的挑战不断加剧。发达国家为了保持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格局红利,试图重构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稻葵 吴舒钰 石锦建 伏霖
本文提出,金融危机爆发后,政府在危机应对方面应遵循"三步走"策略:第一步在短期内政府及时干预救市;第二步在中期内通过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提振市场信心;第三步在长期内提升金融和实体经济效率,根除危机隐患、改善监管,夯实微观经济基础。根据发达国家危机处理方式的不同,我们把当前的发达国家阵营分为积极应对、灵活创新型经济体和应对迟缓、艰难调整型经济体两大板块。再看新兴市场国家阵营,在当前能源资源价格一路下行的情况下,一些能源资源依赖国,如俄罗斯、巴西等国出现了严重的贸易逆差,政府财政状况恶化,货币贬值,面临滞胀的风险。一些不依赖于能源资源出口且注重国内体制改革的国家经济却一路走强,如印度。据此,我们将...
关键词:
世界经济 宏观经济 新常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念鲁
我国正从一个发展中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面对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经济金融形势动荡不迭的环境,我国应如何审时度势,趋利避害,沉着应对,这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在认清当前国际金融形势、认清我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可以从六个方面进行应对:(1)认真应对经济全球化,努力增加话语权;(2)提高综合实力,练好内功;(3)加快完善资本市场的发展;(4)资本项目开放必须有序、渐进、安全地进行,开放要有时间表;(5)打造一批现代化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6)加强防范经济金融风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姚枝仲
今天的世界经济,正面临四大挑战:历史上最高的研发支出水平却伴随着二战以来发达经济体最低的长期增长率;依靠收入累进税和再分配政策已经无法遏制不平等的扩大趋势;管理全球化失灵,应该更多地求助于国内经济政策的调整,反全球化方向的对外经济政策调整反而被认为是对受损群体更加负责的方式;经济系统中缺乏一种对非金融部门债务进行有效约束的机制,全球债务水平持续上升,也许最终只能通过下一轮危机来实现自动调整。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姚枝仲
今天的世界经济,正面临四大挑战:历史上最高的研发支出水平却伴随着二战以来发达经济体最低的长期增长率;依靠收入累进税和再分配政策已经无法遏制不平等的扩大趋势;管理全球化失灵,应该更多地求助于国内经济政策的调整,反全球化方向的对外经济政策调整反而被认为是对受损群体更加负责的方式;经济系统中缺乏一种对非金融部门债务进行有效约束的机制,全球债务水平持续上升,也许最终只能通过下一轮危机来实现自动调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玉华 叶绮娜
基于对世界经济失衡问题的基本判断,本文分析了世界经济相对均衡发展的图景、全球经济的需求结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适度发展以及国际货币体系重构等世界经济再平衡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突出问题。本文指出,世界各国尤其是中美等主要经济体的国内均衡将是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的前提和基础。本文最后探讨了美国、日欧、石油出口国与中国等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及其面临的挑战。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默文·金
英国脱欧、特朗普上台等事件给全球经济带来不确定性。在全球经济增长速度过慢、货币刺激失效的背景下,本文认为,破解经济增长难题的关键在于发达经济体内部生产和支出结构的再平衡。回顾2016年,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等事件都对传统的经济政策的制定提出了挑战。虽然这些事件确实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一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孜弘
集团化或一体化趋势是整个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集团化或一体化必然对各国经济主权产生影响。战后世界经济历程表明,集团化不仅在实践中对经济主权形成了冲击,而且还提出了观念上的挑战。一、现代化经济导致的集团化必然对经济主权形成冲击与挑战在前资本主义阶段,各国经济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除有限的贸易往来外,国家间并无大规模的涉及甚至改变整个经济结构的经济合作,当然也谈不上什么集团化或一体化。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的建立奠定了经济国际化的物质基础。大工厂制度所要求的规模经济、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民
一、全球经济结构变局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深刻地改变着全球经济金融的格局。危机后全球经济恢复的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的"双速复苏",发达经济增长乏力,新兴经济第一次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发达经济体先是受到在美国发生的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世界经济走势"课题组 李洁
2008年世界经济呈现剧烈动荡态势,从上半年的高增长、高通胀到下半年的急速下滑、走向衰退,发展走势出人意料;尽管各国政府奋力救市,但2009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走势都不容乐观。本报告在分析此次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源基础上,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经济结构失衡和政府在新形势下宏观调控的方式进行了反思,并探讨了未来全球化的调整方向。
关键词:
世界经济形势 全球金融危机 经济全球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伍戈 郭凯 缪延亮 张明 肖立晟
疫情以来,全球宏观范式从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高杠杆的“三低一高”范式,过渡到高通胀、高利率、高杠杆、低增长的“三高一低”范式。各国经济走势呈现分化,主要与其资产负债表表现相关。资产负债表改善的经济体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表现更好,而资产负债表恶化的经济体实际GDP增速表现不佳。美国经济表现超预期,经济接近“软着陆”,但在通货膨胀、房地产市场等方面仍面临结构性问题。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符合预期,但增长动能较弱,主要由于外部需求、美元利率、中美关系、宏观政策等方面压力。未来一段时间,世界经济仍将维持滞胀格局,延续时长主要取决于全球地缘政治冲突走向以及能否找到新的重塑全球增长的方式。2024年,中国经济面临的逆风有望转为顺风,不利因素或将逐一缓解,不过宏观政策力度仍有待强化,以帮助经济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环境,度过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点。下一阶段世界经济主要存在三方面潜在风险点:一是美国企业债市场风险,特别是高收益企业债即垃圾债市场风险;二是美国房地产市场风险,尤其是商业房地产市场风险;三是未来主要国家政府债务压力将会显著攀升。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余永定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征
近年来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多种倡议、进程、机制并存的局面,中日韩经贸领域合作取得深入进展,三国都在争取于己有利的对外合作架构。TPP是涵盖领域广泛的高水平FTA,具有综合性、高标准、一体化特征。美国力推TPP,试图以此重振国内经济和出口,争夺亚太经济合作主导权,制定新的国际贸易规则。面对TPP在东亚的介入,中日韩应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姜云飞
受俄乌冲突爆发并持续、全球通胀率破纪录攀升、美联储高频幅加息等因素的共同影响,2022年世界经济的疫后复苏进程被打断,增长势头明显下滑。展望2023年,随着通胀高位运行、俄乌冲突的长期化及全球产业链的加速重构,美欧等主要经济体面临衰退风险,世界经济面临多重挑战。与此同时,随着亚洲新兴经济体制造业的快速恢复,世界经济“东升西降”的趋势更为明显。高通胀、高利率与低增长的前景对全球贸易与投资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但全球金融环境可能因边际影响弱化而有所修复,高科技行业和绿色低碳领域可能重新成为增长亮点。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中国经济有望实现反弹,在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同时,将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复苏的强劲动力。
关键词:
世界经济形势 新挑战 新趋势 新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