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62)
2023(6909)
2022(5764)
2021(5185)
2020(4410)
2019(9758)
2018(9312)
2017(17706)
2016(9642)
2015(10343)
2014(9918)
2013(9704)
2012(8730)
2011(7718)
2010(7540)
2009(6956)
2008(6783)
2007(5562)
2006(4848)
2005(4083)
作者
(28644)
(24118)
(24017)
(22502)
(15118)
(11764)
(10842)
(9640)
(9087)
(8362)
(8189)
(7848)
(7731)
(7541)
(7375)
(7324)
(7216)
(7125)
(6921)
(6787)
(6225)
(5832)
(5654)
(5497)
(5427)
(5249)
(5239)
(5163)
(4918)
(4750)
学科
(40468)
经济(40427)
管理(28612)
(28157)
(22466)
企业(22466)
方法(19431)
数学(17634)
数学方法(17529)
(10702)
(10516)
贸易(10514)
(10235)
(10139)
中国(9814)
地方(8475)
业经(8418)
(7870)
农业(7444)
环境(6701)
技术(6636)
(6567)
(6119)
财务(6116)
财务管理(6105)
(5920)
金融(5920)
关系(5897)
企业财务(5840)
(5810)
机构
大学(135497)
学院(133774)
(57249)
经济(56383)
管理(53098)
理学(47760)
理学院(47210)
管理学(46385)
管理学院(46175)
研究(46013)
中国(33190)
科学(29974)
(29727)
(26727)
业大(25208)
农业(23929)
(23846)
(23473)
研究所(22205)
中心(20329)
财经(19695)
(18190)
(17749)
经济学(17639)
(16453)
农业大学(16342)
经济学院(16170)
北京(16132)
(15732)
师范(15444)
基金
项目(99852)
科学(78793)
基金(75014)
(68312)
国家(67767)
研究(65430)
科学基金(57626)
社会(44684)
社会科(42561)
社会科学(42549)
基金项目(40697)
自然(39290)
(38826)
自然科(38491)
自然科学(38474)
自然科学基金(37841)
(33201)
教育(29506)
资助(29351)
编号(23333)
重点(22715)
(21787)
(21621)
(21213)
创新(20247)
计划(20228)
科研(19876)
国家社会(19165)
(18750)
教育部(18458)
期刊
(54485)
经济(54485)
研究(33787)
学报(27835)
(25761)
科学(23916)
中国(23508)
大学(20000)
学学(19389)
管理(17839)
农业(17184)
(16802)
经济研究(10082)
(10041)
金融(10041)
(10035)
业经(9297)
财经(9273)
技术(8642)
教育(8293)
(7938)
业大(7847)
问题(7662)
商业(7489)
(7477)
科技(7457)
(7395)
国际(7254)
农业大学(6760)
技术经济(6258)
共检索到183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仇朝兵  
TPP协定对中、美、日、韩关系的潜在影响值得关注。由于四国经济贸易联系密切,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深,TPP协定能够在经贸领域及政治安全领域产生的影响可能是重要但有限的。各方需要转变观念,从积极角度审视TPP协定的潜在影响:中日韩三国需要升级经贸合作水平,加强贸易规则与制度建设,推动经济深度一体化;中美需要加快完成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并拓展和深化经贸、投资等领域的合作。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地区和全球大国,对塑造东北亚地区未来和平、稳定、繁荣负有重要责任。四国扩大和深化全方位的合作,有助于化解TPP协定可能导致的消极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汤晓军  
1992年以来,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在世界制造业产品出口市场中的份额一直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到2014年已达17.4%,位居世界制造业产品出口市场第一。如图1所示,近年来,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在世界制造业产品出口市场的份额远远高于美国、日本、韩国。尽管制造业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但多数出口产品的相对单位价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制造业产品仍处于世界制造业产品价值链中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青  钟书华  沈婕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现实技术已成为全球技术竞争的热点。开展中美日韩德虚拟现实技术成长性评价,有助于中国明确技术差距、弥补技术短板。基于2011—2020年各国虚拟现实技术专利数据,利用熵权TOPSIS法开展评价分析。在“两纵两横”评价框架指导下,构建以技术成长实力、技术成长活力、技术成长效力、技术成长潜力为核心的技术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专利发明人是提升技术成长性的关键因素,在虚拟现实技术成长性总体水平上呈现三级阶梯、两个阶段特征,在虚拟现实技术成长性维度水平上表现出明显的国家和维度间成长趋势差异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闫屹  程晓娜  
本文简单介绍了美国、日本、韩国三个国家的助学贷款的主要内容,并对这三个国家的助学贷款进行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助学贷款体系里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静  
本文主要从R&D资金投入、企业的组织和管理、企业间关系和交流、市场结构、其 他相关支撑机构(包括政府等)的作用等5个角度来对美、日、韩三国的技术创新模式 进行分析。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婷  
随着中、日、韩贸易的不断增长以及投资关系的日益紧密,建立自由贸易区(FTA)的讨论正在三国间紧密地进行着。今年5月在韩国济州岛举行的三国领导人会议上,三国承诺将于2012年前完成自由贸易区联合研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季剑军  
在制度开放方面,以美日韩三国为代表的经济体一直走在前列,这些国家积极推进高标准贸易投资协定的签署,在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体系构建中更加关注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竞争中立、数字贸易等新议题。中国是开放速度最快、开放领域最广、开放政策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在向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主动推动制度开放的发展中大国,在未来推动制度开放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比较主要经济体制度开放演进历程,借鉴主要经济体制度开放进程采取的经验做法,有助于中国从国内制度层面进行系统性改革,在自贸试验区进行探索试验,做好风险测试和压力测试,奠定参与国际经济规则制定的基础。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葛成  
在东亚战略格局动态变化与中国快速崛起背景下,美日战略利益的契合面十分可观。这也是为什么两国断然加入TPP,并将其列为本国在区内各种经济一体化安排中优先选项的首要原因。同时,美日迟迟未能就具体条款达成妥协,反映双方存在显著战略分歧:在战略格局、战略紧迫性、国内形势及经济利益方面,两国都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史晓丽  
签署双边投资协定是国家间相互保护投资的主要法律途径。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经济一体化协定尤其是自由贸易协定在对贸易自由化问题进行规范的同时,也对投资等问题加以规定,形成了自由贸易协定投资规则与双边投资协定并存的局面。为了加速中日韩经济一体化进程,三国决定先行签署《中日韩投资协定》,作为未来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组成部分。在这种背景下,对《中日韩投资协定》构建的基本原则、具体条款的设计、与双边投资协定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可以对正在进行的中日韩三边投资协定谈判提供可行性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蔡群起  龚敏  
本文利用中国、美国、日本和韩国1992年至2015年18个变量的季度数据,从生产要素投入、支出法GDP分项构成、财政货币以及价格等4个方面,对中国与美日韩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粘持性与美日韩不相上下,但居民消费、政府消费、进出口、货币、物价和股价的波动性明显更大,且多数变量与GDP的协动性显著偏低。此外,需求冲击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冲击来源,中国政府的消费和投资、银行的货币信贷等因素对中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有重大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蔡群起  龚敏  
本文利用中国、美国、日本和韩国1992年至2015年18个变量的季度数据,从生产要素投入、支出法GDP分项构成、财政货币以及价格等4个方面,对中国与美日韩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粘持性与美日韩不相上下,但居民消费、政府消费、进出口、货币、物价和股价的波动性明显更大,且多数变量与GDP的协动性显著偏低。此外,需求冲击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冲击来源,中国政府的消费和投资、银行的货币信贷等因素对中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有重大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冯永琦  张宇璇  
本文构建了中国对他国的进口非竞争投入产出表,提出了最终需求对不同行业进口诱发效应的测度方法,考察了中国最终需求对从美国、日本、韩国(以下简称美日韩三国)进口诱发效应的不同作用和行业分布。本文主要结论如下:存货增加与贵重物品净值以及固定资本形成对从美日韩三国进口的诱发效应相对更强;家庭最终消费和政府最终消费对从美国进口的诱发效应最大,对从日本进口的诱发效应最小;固定资本形成、出口、存货增加与贵重物品净值对从韩国进口的诱发效应最大,对从美国进口的诱发效应的最小;最终需求对从美日韩三国56个进口行业所产生的进口诱发效应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电子产品及光学产品制造行业等少数几个行业上。相对来说,中国最终需求对从美国进口的诱发能力较强的行业比较多元化,而对从日本进口的诱发能力较强的行业全部集中在制造业。因此,要充分分析和利用最终需求对从不同国家进口的诱发效应,实现中国进口贸易结构的优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关慧  郑舒婷  
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一直困扰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实践证明,美国、日本、韩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财政政策比较符合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文章在总结美日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财政政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价格理论研究所课题组  金俊平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后,美国、日本、韩国等开始对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尽管美日韩居民用电阶梯电价的用电量档次及其价格不同,但都遵循多用电者多付费的定价原则,在促进节约用电的同时,保障了低收入居民生活。我国应借鉴美日韩实行居民用电阶梯电价的做法,发挥居民用电阶梯电价引导居民家庭节约用电、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低收入居民生活的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晏莹  龙方  
本研究以美国、日本、韩国3国为研究对象,从配置目标、配置制度和配置模式3个方面对国外粮食安全保障资源国际配置的路径选择进行了科学分析及综合评价。在分析和借鉴国外实践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目前的现状和障碍,提出了中国粮食安全保障资源国际配置的相关对策和建议,旨在保证中国未来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