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82)
- 2023(2684)
- 2022(2205)
- 2021(2029)
- 2020(1607)
- 2019(3323)
- 2018(3134)
- 2017(5962)
- 2016(3292)
- 2015(3578)
- 2014(3653)
- 2013(3511)
- 2012(3267)
- 2011(3196)
- 2010(3311)
- 2009(2797)
- 2008(2723)
- 2007(2504)
- 2006(2291)
- 2005(1965)
- 学科
- 济(18844)
- 经济(18835)
- 地方(8621)
- 管理(6674)
- 地方经济(6164)
- 方法(4841)
- 业(4761)
- 数学(4391)
- 中国(4383)
- 数学方法(4359)
- 学(4038)
- 农(3422)
- 企(3208)
- 企业(3208)
- 环境(2984)
- 融(2871)
- 金融(2870)
- 业经(2688)
- 域(2674)
- 区域(2669)
- 和(2617)
- 农业(2509)
- 关系(2506)
- 贸(2314)
- 贸易(2314)
- 发(2236)
- 易(2158)
- 制(2111)
- 财(2024)
- 教育(2022)
- 机构
- 大学(48909)
- 学院(48475)
- 济(20340)
- 研究(20253)
- 经济(19909)
- 管理(15486)
- 中国(14171)
- 理学(13330)
- 科学(13083)
- 理学院(13059)
- 管理学(12804)
- 管理学院(12697)
- 所(10828)
- 京(10397)
- 研究所(9955)
- 范(8547)
- 中心(8513)
- 师范(8494)
- 财(7949)
- 农(7744)
- 江(7571)
- 院(7536)
- 师范大学(7070)
- 经济学(6704)
- 科学院(6661)
- 业大(6481)
- 北京(6479)
- 财经(6446)
- 农业(6127)
- 州(6075)
共检索到74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Jeffrey Schott 陆之瑶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领导的美国退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一个由几乎占据全球国内生产总值40%的12个国家于2016年2月签署的全面协定。美国政策的彻底转变也对广泛的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尽管美国退出了该区域性协定,剩余的TPP国家仍希望继续推动广泛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然而到目前为止,RCEP谈判对于促成更广泛的地区经济改革的动力非常有限。部分原因是由于RCEP成员国之间的差异性比TPP还要大。按照RCEP目前的情况看来,如果不通过进一步谈判来提高该协定的标准,那么RCEP并不能成为实现FTAA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Jeffrey Schott 陆之瑶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领导的美国退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一个由几乎占据全球国内生产总值40%的12个国家于2016年2月签署的全面协定。美国政策的彻底转变也对广泛的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尽管美国退出了该区域性协定,剩余的TPP国家仍希望继续推动广泛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然而到目前为止,RCEP谈判对于促成更广泛的地区经济改革的动力非常有限。部分原因是由于RCEP成员国之间的差异性比TPP还要大。按照RCEP目前的情况看来,如果不通过进一步谈判来提高该协定的标准,那么RCEP并不能成为实现FTAA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阙登峰 肖汉雄 卓丽洪 杨丹辉
本文构建GTAP模型,评估不同情景下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TPP实施将导致中国产出和出口损失及贸易条件恶化。进一步研究表明,美国通过TPP战略平台主导亚太区域价值链重构,进而挤压中国不断增强的地缘影响力和掌控国际规则制定的空间。面对TPP签署后亚太地区日益深化的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国应加快制度性话语权体系建设,提升传统自由贸易协定(FTA)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阙登峰 肖汉雄 卓丽洪 杨丹辉
本文构建GTAP模型,评估不同情景下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TPP实施将导致中国产出和出口损失及贸易条件恶化。进一步研究表明,美国通过TPP战略平台主导亚太区域价值链重构,进而挤压中国不断增强的地缘影响力和掌控国际规则制定的空间。面对TPP签署后亚太地区日益深化的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国应加快制度性话语权体系建设,提升传统自由贸易协定(FTA)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亚南
作为全球经济增长主要热点的亚太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品贸易增长近3倍、吸收的投资增长约4倍。然而,其一体化发展水平却不相匹配。直到TPP出现之前,主导该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只是一个制度松散的、非强制性的APEC(亚太经合组织)。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在美国宣布加入之后,已成为广受关注的亚太地区区域贸易协议。目前,在美国的主导下,其谈判规模和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金强
参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是奥巴马政府亚太地区政策的一次重要调整,与此相对,东盟牵头推动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则是出于制衡美国主导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的战略考量。从地缘政治与经济角度出发,中国利用一个多边的平台反对美国力推的TPP符合中国的利益需求。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围绕TPP与RCEP两种合作机制,中、美和东盟等在亚太地区合作主导权问题上的争夺将会越来越激烈。
关键词:
TPP RCEP 重返亚太 东亚合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彦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是当前亚太地区最新的两种区域经济合作框架。面对两种不同的合作框架,亚太地区国家对未来经济合作的态度和期望发生了变化。该文对当前亚太地区主要国家(RCEP成员国和美国)的区域合作态度进行研究,旨在为中国的对外经贸合作提供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西雅图会议之后的亚太地区合作“学术研讨会综述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经济关系室和世界政治室联合主办的学术研讨会-《西雅图会议之后的亚太地区合作》,于1993年12月24日在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举行。这次研讨会的参加者除上述两室全体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全毅
2020年是APEC组织成立30周年,也是茂物目标收官之年。APEC在推动亚太区域合作与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近年来随着美国亚太战略及对华政策的调整,APEC组织的功能出现弱化趋势。尽管APEC组织2020年11月发布了《2040年亚太经合组织布特拉加亚愿景》,但在中美博弈加剧的情况下,亚太区域合作存在不确定性。中国在亚太地区面临美、日与东盟等多方力量的结构性限制。为此,中国应该调整以本国为主的亚太政策,奉行融入战略和共治战略,以积极参与提升话语权与发挥影响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勇 张彬
多边化区域主义在当前世界经济中已经初显峥嵘,它是新区域主义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下的调整与发展。本文分析了多边化区域主义的产生动因和表现形式,并就多边化区域主义对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和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结论是多边化区域主义符合亚太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但其前景取决于大国利益的博弈。作为亚太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利益攸关方,中国须尽早制定对策以应对亚太多边化区域主义的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胡杨
本文通过三个相互关联的区域内贸易指标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东亚机制下,"10+3"(EAFTA)和"10+6"(RCEP)内部的相互依赖程度更高;而在亚太机制下,随着TPP潜在成员的不断加入,区域内部贸易联系将会不断下降,并且日本的加入将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认为相较于亚太机制,东亚机制将是更优的选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沈伯明
当前,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趋势在继续加强。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也从次区域、民间发展成为全区域和官方的经济合作。文章分析了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不利因素和有利条件,认为亚太经合组织将会在斗争中缓慢发展,但不可能成为第二个EEC。我国应积极参与亚太区域的经济合作,以促进本地区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雪亚
全球供应链现阶段表现出一体化转向本地化、全球化转向区域化、交易手段转向数字化等倾向。RCEP是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大举措,其涵盖的关税减让、贸易便利化、服务与投资开放承诺等安排,将有效提升区域内部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程度,助力形成日趋紧密的供应链分工体系,但其也可能带来产业转移效应,使区域产业链体系面临重构;存在潜在的竞争效应,使供应链竞争加剧;使我国面临更高标准的开放要求,增加供应链管理难度等挑战。我国应当紧抓机遇,充分利用RCEP的原产地累积规则、关税减让承诺、投资负面清单等开放承诺,积极稳妥推进重点产业合作,强化我国在亚太区域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增强"外部控制";稳步开展与RCEP成员国的产能合作与数字经济领域合作,为国内产业升级提供充足空间,促进"内部提升",更好地稳固和提升我国在亚太区域供应链的地位。
关键词:
RCEP 亚太区域 全球供应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志乐
进入80年代后,与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简称全球化)发展同时,出现了强劲的区域一体化(简称区域化)的势头。欧洲统一大市场将于1992年底形成;美、加、墨三国8月12日就建立北美自出贸易区达成了协议;亚太区域合作也在引人注目地发展。 与中国紧密相关的亚太区域合作呈现多层次多方位发展的态势。这里既有协调全区域合作的论坛式机构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PECC),也有官方的正在成为区域合作组织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既有全区域合作构想,也有次区域合作计划或组织,如东盟(ASEAN)和东亚经济集团。那么,中国应当如何选择参与亚太区域合作的目标呢?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陆建人 孙玉红
亚太和全球长期来缺乏统一的多边投资规则体系,各种各样的投资法规呈碎片化发展趋势,导致投资波动不稳,增加投资成本。本文研究了当前亚太和全球区域投资协定的现状与特点,分析了亚太区域主要国家之间投资规则的冲突,并就中国如何参与亚太区域多边投资规则的制订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
国际投资规则 亚太区域 APEC TP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