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28)
- 2023(18028)
- 2022(15392)
- 2021(14671)
- 2020(12273)
- 2019(28223)
- 2018(27656)
- 2017(52864)
- 2016(29111)
- 2015(32701)
- 2014(32309)
- 2013(32008)
- 2012(29972)
- 2011(27026)
- 2010(26966)
- 2009(24921)
- 2008(24709)
- 2007(21869)
- 2006(19375)
- 2005(17186)
- 学科
- 济(114177)
- 经济(114038)
- 管理(82179)
- 业(78538)
- 企(63033)
- 企业(63033)
- 方法(52235)
- 数学(45593)
- 数学方法(45008)
- 中国(33804)
- 农(32916)
- 财(29755)
- 学(26914)
- 贸(24635)
- 贸易(24625)
- 业经(24346)
- 易(23984)
- 农业(22073)
- 制(21908)
- 地方(20929)
- 银(18375)
- 银行(18293)
- 理论(18066)
- 务(17885)
- 财务(17808)
- 财务管理(17772)
- 和(17613)
- 环境(17580)
- 行(17487)
- 技术(17320)
- 机构
- 大学(419223)
- 学院(414790)
- 济(168403)
- 经济(164883)
- 管理(158699)
- 研究(149000)
- 理学(137238)
- 理学院(135620)
- 管理学(133041)
- 管理学院(132343)
- 中国(111517)
- 科学(94360)
- 京(90919)
- 所(77167)
- 农(76896)
- 财(76542)
- 研究所(70627)
- 业大(66563)
- 中心(66124)
- 财经(61049)
- 农业(60936)
- 江(60587)
- 北京(58096)
- 经(55722)
- 范(54919)
- 师范(54262)
- 院(53836)
- 经济学(50955)
- 州(48479)
- 经济学院(45890)
- 基金
- 项目(283124)
- 科学(221018)
- 基金(206114)
- 研究(200430)
- 家(183404)
- 国家(181902)
- 科学基金(153451)
- 社会(126178)
- 社会科(119454)
- 社会科学(119423)
- 基金项目(108158)
- 省(107975)
- 自然(101986)
- 自然科(99608)
- 自然科学(99576)
- 自然科学基金(97818)
- 划(92923)
- 教育(91788)
- 资助(86376)
- 编号(79668)
- 成果(65239)
- 重点(63973)
- 部(62803)
- 发(60005)
- 创(58010)
- 课题(55811)
- 科研(54726)
- 创新(54239)
- 教育部(52991)
- 计划(52469)
- 期刊
- 济(183286)
- 经济(183286)
- 研究(124124)
- 中国(81941)
- 学报(75539)
- 农(69734)
- 科学(66518)
- 管理(57928)
- 财(56702)
- 大学(56098)
- 学学(52961)
- 农业(47995)
- 教育(45021)
- 融(36607)
- 金融(36607)
- 技术(33241)
- 经济研究(30571)
- 财经(30064)
- 业经(28713)
- 经(25846)
- 业(25381)
- 问题(23784)
- 版(21062)
- 贸(21025)
- 图书(20838)
- 科技(20468)
- 业大(19832)
- 技术经济(19615)
- 国际(19017)
- 理论(18957)
共检索到616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林燕玲
TPP协定具有"全覆盖"与"高标准"两大特点,其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纳入严格的劳工标准。劳工标准纳入全球贸易规则是一个必然趋势。中国与TPP劳工标准方面的主要差距,不仅在于劳工标准内容方面的不完整,而且在于中国缺乏对劳工规则的执行机制,以及劳工问题的争端解决机制上。TPP劳工标准对中国劳动关系的影响是潜在、复杂而多元的。一旦TPP生效,贸易转移效应等因素会对经济、产业和企业,进而对劳动者构成负面影响,劳动法和外贸规则修改和完善的紧迫性凸显,企业的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会得到强化,劳动争议的性质和处理方式会发生变化。我们应该在思想观念和政策取向上,应该变回避为直面,建立与国家战略相匹配的组织领导体系和...
关键词:
TPP劳工标准 中国的影响 对策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碧芳 孟祺
随着金融危机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非关税壁垒成为限制进口的主要手段,其中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已演变成必然的趋势。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出口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短期内会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成本和降低国际竞争力,从长期看会促进企业参与全球性的战略决策,把企业目标同社会责任、短期利益和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对此,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国际劳工标准 出口 劳动密集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虹
采用劳工标准中间变量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较优势和出口量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制造业工资水平的提高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较优势以及出口比例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的结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庭 贺俊
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对是否将核心劳工标准纳入世贸组织制度争论激烈。文章着重从国际经济学理论的角度探讨了核心劳工标准与比较优势、社会倾销、贫困化增长等热点问题,认为其既具有合理之处,也反映了不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之争。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董斐洁
国际劳工标准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贸易争论的重要焦点之一。本文认为国际劳工标准在相当程度上是发达国家贸易保护壁垒的一种新形式;客观分析了劳工标准全球化对我国贸易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工标准 全球化 贸易自由化 成本优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郑丽珍
劳动标准议题是"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谈判最有争议的议题之一。鉴于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的自由贸易协定实践在处理劳动标准问题方面已经积累比较成熟的经验并且对其他谈判方的贸易协定实践形成较大的影响,可以认为谈判主要是这三个国家的既有实践之间的相互竞争与妥协,并在此基础上达成能够为其他谈判方所接受的方案。目前谈判事实上围绕要求最严格的美国建议文本展开,TPP劳动标准规则的内容因此将主要取决于美国对其既有实践的让步程度。尽管如此,其他谈判方可以通过弱化义务和授权争取有利于本国的谈判结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铂
本文采用劳工工资的变化率作为劳工标准变化指标并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在保证模型稳定的情况下,估计国际贸易和出口对中国制造业劳工标准的影响,然后对模型进行向量误差修正,并分析向量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再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国际贸易和出口对制造业劳工标准均有显著正的影响,出口额的变动是劳工标准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这证实了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在中国的适用性。因此,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出口能够提高劳工标准,而抑制中国对外贸易的因素,可能不利于劳工标准的提高。
关键词:
劳工标准 触底竞争 向量自回归模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安增科
国际劳工标准主要针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起国主要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因此对中国的影响最大。它的不利影响是加剧劳动密集型产能过剩、威胁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有利影响是节约司法成本、促进产业升级和增长模式转变。中国有四种应对策略,即回避策略、联合策略、自主策略和适应策略。中国提高劳工标准是可行的。理由有三:一是工资水平有上升空间;二是不会加剧失业问题;三是受产业粘性、自然条件和人口效应的影响,中国国际竞争力不会大幅度下滑。
关键词:
中国 国际劳工标准 劳动关系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石梦菊 张新国
劳工标准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SA8000逐渐成为企业进入欧美市场的"许可证"的背景下,我国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的冲击较为明显。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从"安全与无歧视"、"工作时间与报酬"和"集体谈判权"三个方面衡量企业执行劳工标准的情况。调查发现,企业执行上述三方面的劳工标准对其产品质量都有正向影响,但只有在执行"工作时间与报酬"方面的劳工标准时,才会对其短期销售能力和短期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政府管理部门应在完善相关劳工法律、加强劳动执法的同时,通过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执行劳工标准;企业应积极推行"安全生产守则",尊重职工的集体谈判权,严格执行劳动法关于"工作时间和工资报酬"的规...
关键词:
劳工标准 劳工保护 销售能力 盈利能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观来
笔者基于博弈论的分析发现目前中国的劳动力供给仍然过剩,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处于过度竞争的状态,所以劳工标准全球化对中国私营企业劳动者权益保护难以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在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培养名牌企业和形成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有利于劳工标准全球化发挥保护中国私营企业劳动者权益的作用。
关键词:
国际劳工标准 博弈 劳资关系 私营企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郑丽珍
历时超过五年谈成的TPP劳动章除遵循2007年美国两党协议达成的新贸易政策外,还充分回应了2015年美国的《贸易政策议程》与《贸易促进法》对劳动标准问题的关注。TPP的劳动标准内容呈现"体系性扩张"、"突出特别关注的区域和事项"、"应予内化的劳动标准之扩容"、"国别实施计划双边化与早期化"、"制裁机制更为严格"等七方面特点。基于中国对TPP倡议所持的开放态度,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有必要首先借鉴越南、马来西亚和文莱等国家的谈判经验,在厘清不同的TPP劳动标准条款对中国的可接受性的基础上,强化共识,锁定严重分歧的仲裁和制裁领域,通过"穿靴戴帽",争取进一步的弱化。
关键词:
TPP 劳动标准 FTA 谈判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郑丽珍
劳动标准问题历经18轮谈判远未达成一致的事实反映出,在劳动标准纳入自由贸易协定方面,美国预设的一体化模式在逡巡不前的谈判面前已显出困境。TPP谈判自第18轮开始接受日本正式加入的新情况虽可能加强美国关于劳动标准问题建议文本的影响,却难以改变此前谈判业已形成的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既有实践相互竞争的基本格局。要推动TPP劳动标准议题的后续谈判尽快完成,谈判方可能需要采取议题区分的思路,转向并列模式。当前美国保守的共和党执掌国会以及多数谈判方反对美国政府建议的"缔约方实施国内劳动法方面的完全强制执行机制",使得纳入模式的转变成为可能。诚然,TPP谈判中的劳动标准问题对中国加入谈判带来一定的挑战,但中...
关键词:
TPP谈判 劳动标准 自由贸易协定 中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伟丽
从环境标准和劳工标准的视角,探究GATT/WTO在尊重国家主权和提高全球效率之间寻找平衡的制度安排。在引入关税和国内环境标准与劳工标准的模型中,产生单边的贸易政策引起的非效率均衡点。而在GATT/WTO构建的多边贸易协定平台上,能解决国内和国际环境与劳工标准的分歧,增加贸易的透明度,达到更有效率的互惠贸易均衡点。
关键词:
GATT/WTO 环境标准 劳工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