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6)
- 2023(1896)
- 2022(1604)
- 2021(1539)
- 2020(1312)
- 2019(3163)
- 2018(3139)
- 2017(6097)
- 2016(3527)
- 2015(3941)
- 2014(3968)
- 2013(3760)
- 2012(3540)
- 2011(3343)
- 2010(3453)
- 2009(3214)
- 2008(3264)
- 2007(3079)
- 2006(2746)
- 2005(2589)
- 学科
- 济(12239)
- 经济(12223)
- 业(10976)
- 企(10196)
- 企业(10196)
- 管理(9688)
- 贸(3459)
- 贸易(3455)
- 易(3402)
- 策(3249)
- 业经(3247)
- 方法(3190)
- 地方(3136)
- 农(3112)
- 中国(3080)
- 关系(3055)
- 划(2870)
- 经营(2754)
- 制(2509)
- 技术(2472)
- 决策(2402)
- 计划(2365)
- 数学(2273)
- 数学方法(2214)
- 销(2152)
- 供销(2137)
- 融(2131)
- 金融(2130)
- 和(2129)
- 财(2125)
- 机构
- 大学(49516)
- 学院(48457)
- 研究(19667)
- 济(19210)
- 经济(18739)
- 管理(17830)
- 理学(14946)
- 理学院(14742)
- 管理学(14557)
- 管理学院(14436)
- 中国(13590)
- 京(11103)
- 科学(10552)
- 所(10252)
- 研究所(9249)
- 范(8651)
- 师范(8613)
- 财(7960)
- 中心(7712)
- 江(7709)
- 北京(7413)
- 院(7188)
- 师范大学(7077)
- 教育(6807)
- 州(6393)
- 财经(6246)
- 农(6110)
- 经(5597)
- 技术(5489)
- 研究院(5485)
共检索到80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克劳德·巴菲尔德 郭子睿
政治学家们常常把贸易决策比作双层博弈:国家领导人努力在美国内部关于贸易谈判目标达成一个共识,然后试图在国际上实现这些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妥协,迫使国家领导人回到国内层面进行谈判。典型的例子便是美国与哥伦比亚和韩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美国的贸易和安全策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重力 杨宏
美国通过加入TPP从实质上确立了"重返亚洲"的全球战略调整,在更大程度上加快了对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干涉。美国主导下的TPP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给中国的整体和局部FTA战略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中国必须正确认识美国在东亚地区的经济战略转变以及TPP扩张带来的潜在影响,在此基础上对FTA战略做出合理的调整。中国的FTA战略重心仍应保留在东亚地区,提高国内企业对FTA的利用率,同时跟踪研究TPP的最新进展,为以后加入TPP谈判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厄内斯特·鲍尔 马修·P.古德曼 斯考特·米勒 张文豪
对于美国的未来而言,几乎没有任何一件事要比有效的全球经济战略更为重要了。美国目前急需一套针对亚太地区的综合经济战略,因为这一地区对于美国的国家利益来说,具有空前的重要性。美国归根结底是一个发源于太平洋的强国,因此美国的繁荣与安全也无可避免地与亚洲紧紧相连。这一地区不仅是世界最大的三个经济体——美国、中国和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叶其湘
美国制定亚洲战略,以求在未来的世界经济发展中心地区占据有利地位 如何将成长的亚洲经济纳入美国的利益,这已成为美国构筑亚洲战略的重点。促使美国作出这一战略转变的最根本因素,就是亚洲的崛起,即近些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贸易地位不断上升、投资势头日趋强劲。美国政府认为,制订积极的地区性政策是确保美国经济坚实地扎根于世界上这些生气勃勃的地区的一种途径,这些地区对美国的经济未来非常重要。国际舆论普遍认为,美国的战略重点已经发生了具有意义的重大变化,现在处于美国外交和经济政策中心的是亚洲,而不是欧洲。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春华
论日本的亚洲投资促贸战略华东师范大学西欧北美研究所刘春华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东亚的经济增长被世人誉为“东亚奇迹”。这种奇迹的产生大多归功于贸易和直接投资。从60年代后半期起,亚洲“四小”就把贸易和直接投资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从而使“四小”的经济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长久
世界经济重心正在回归亚洲,亚洲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主战场。美国战略重心正在东移;欧洲国家更加重视与亚洲国家发展贸易关系。历史经验教训表明,综合国力强弱乃是大国兴衰并影响其所在地区实力和地位的基础。迄今世界权力和利益重心仍在西方,亚洲成为世界经济重心,实现亚洲伟大复兴任重道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曹红辉 李扬
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是区域金融合作的一部分,也是东亚贸易与投资等实体经济合作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东亚金融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消除美元化的不利影响;为中国融入亚洲,实现和平崛起提供战略契机;也为亚洲通过金融有序开放和渐进合作,实现区域金融稳定提供了新的路径。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顾乃康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有国
本文分析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日本重返亚洲的可能性、必然性并指出日本返回亚洲,面对现实挑战,可能遵循英、欧关系模式,处理与亚洲各国的关系。最后,提出我国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日本 重返亚洲 英、欧关系模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曲凤杰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八字方针,进而又提出推进周边外交的两个方向,一是加强睦邻友好,二是加强区域合作。区域合作首次出现在党的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首次与双边关系并列,成为中国周边外交的另一主要方向。亚洲周边国家是我国开展区域合作的重点对象,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占我国外贸总额的60%以上,从周边国家和地区获得的投资多年来占我国吸引外资总额的70%以上。本文研究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包括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和非机制化合作形式,内容涉及经济、安全、人文合作,重点集中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为我们把握我国的亚洲区域合作战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夏海斌 何奇松
自2010年北约里斯本峰会发布“新战略概念”,到2022年马德里峰会推出新“战略概念”,再到2023年纽尔维斯峰会批准了自冷战结束以来最全面的防御计划,北约的重要战略文件均涉及了对区域战略的论述,包括对“亚洲战略”的规划。目前,北约在亚太扩大影响的动向不断加强,北约“亚洲战略”日趋成形,即协同美国,参与亚洲局部战争和制造争端、加强与亚太国家的伙伴关系和对话机制,以扩大北约活动范围、拓展北约建设内容、谋求更大的联盟和凝集力。北约“亚洲战略”的变迁及其与美国联盟体系的关系表明,北约“亚洲战略”变迁的动力既有北约组织的自主选择,也有美国主导国的战略诱导,当然也离不开欧洲成员国、亚太伙伴国的诉求影响,是多种力量相互博弈和拉扯的合力使然。与此同时,北约“亚洲战略”也存在三重“战略困境”,具体包括“组织驱动困境”“乌克兰化困境”“预言自我实现困境”。为此,中国应处理好亚太地区的安全问题,处理好与北约及其成员国、伙伴国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加强与欧美俄的对话机制,反对北约继续扩张,反对在亚太地区构建封闭的结盟体系,破解北约“亚洲战略”存在,践行全球安全倡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明亮
2009年初,韩国李明博总统在印尼召开的韩国驻外使节会议上提出"新亚洲构想",作为指导韩国外交的新原则。从该构想发表的地点选择上看,该构想的重心应在东南亚。通过考察韩国对东盟的战略,尤其是2009年韩国为推动与东盟关系的各种举措,可以发现在"新亚洲构想"的实践中,韩国高度重视东盟。韩国"新亚洲构想"的主要着眼点就是东盟,通过发展与东盟更紧密关系的新举措,最终推动韩国的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君拥 胡志浩
亚洲实质性的区域金融合作的勃兴,起源于20世纪末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近十年来,亚洲特别是东亚国家的金融合作日益紧密。保持亚洲金融合作的良好态势,区域内大国对合作应给予积极的主导,确保区域内金融合作的稳定与可持续性。关于"亚元,"笔者并不看好,但仍主张通过区域金融合作推动国内金融体系建设。中国在亚洲金融合作进程中还应当积极引进先进的金融理念和金融机制,尽快构建完善金融体系的各种基础要件,以提高中国金融的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
金融合作 区域金融 金融理念 金融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