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29)
2023(8660)
2022(7291)
2021(6600)
2020(5305)
2019(11660)
2018(11551)
2017(20418)
2016(11722)
2015(13158)
2014(13169)
2013(12897)
2012(12601)
2011(11672)
2010(11992)
2009(11024)
2008(11017)
2007(10146)
2006(9240)
2005(8564)
作者
(38443)
(32364)
(32256)
(30352)
(20569)
(15637)
(14467)
(12573)
(12369)
(11834)
(10990)
(10800)
(10666)
(10501)
(10460)
(9964)
(9748)
(9648)
(9381)
(9256)
(8299)
(8242)
(8007)
(7545)
(7411)
(7313)
(7285)
(7196)
(6873)
(6582)
学科
(50329)
经济(50277)
管理(27603)
(27503)
(20473)
企业(20473)
中国(18119)
地方(18027)
(15999)
方法(13937)
(13298)
业经(12768)
数学(11173)
数学方法(10921)
农业(10742)
地方经济(10094)
(10081)
(9765)
金融(9765)
(9574)
(9549)
银行(9539)
贸易(9536)
(9296)
(9170)
(9150)
(9148)
环境(8513)
技术(7824)
理论(7718)
机构
学院(170138)
大学(166737)
研究(68884)
(62333)
经济(60761)
管理(53833)
中国(51712)
科学(47274)
理学(44550)
理学院(43852)
管理学(42689)
管理学院(42401)
(40615)
(38548)
(38248)
研究所(34999)
农业(32350)
中心(30581)
业大(29951)
(29091)
(29075)
(25336)
(25156)
(24960)
师范(24709)
北京(24587)
(23649)
技术(23540)
科学院(21902)
财经(21576)
基金
项目(108392)
科学(82552)
研究(75497)
基金(73982)
(67624)
国家(66978)
科学基金(54424)
(46223)
社会(44079)
社会科(41545)
社会科学(41535)
(38639)
基金项目(38276)
自然(36305)
自然科(35436)
自然科学(35428)
自然科学基金(34743)
教育(34349)
资助(30556)
编号(30461)
(30046)
重点(25849)
成果(25657)
课题(23758)
发展(23283)
(22885)
计划(22720)
(22663)
(21486)
创新(21282)
期刊
(82547)
经济(82547)
研究(52329)
中国(44630)
(40092)
学报(36682)
科学(30877)
农业(27449)
大学(26122)
学学(24736)
教育(24498)
管理(22756)
(21900)
(18472)
金融(18472)
业经(15328)
技术(15269)
(14305)
经济研究(12843)
财经(10648)
业大(10445)
问题(10120)
(9946)
科技(9358)
(9314)
(8792)
农业大学(8780)
图书(8573)
国际(8238)
世界(8040)
共检索到282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梁如意  李岩  唐中林  黄瑞华  李奎  
【目的】探究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是否在猪背最长肌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SYBR Green Ⅱ荧光法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TPM1基因在通城猪和长白猪中的组织表达谱,以及出生前和出生后背最长肌发育中(28个发育点)的表达变化。【结果】TPM1基因在两种猪中背肌和心肌中都有丰富地表达,在背最长肌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趋势相似,即TPM1基因的表达量先增加后减少,但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通城猪中,TPM1基因在胚胎期75 d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时间点,P<0.05)。【结论】TPM1...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方璐  徐永江  崔爱君  姜燕  王滨  周鹤庭  柳学周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 HSPs)在鱼类的应激与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的生理调控作用,HSP70是该家族的重要成员。为探讨热休克蛋白在大洋性经济鱼类黄条(鱼师) (Seriola lalandi)生长发育中的生理作用,本研究克隆获得了黄条(鱼师) hsp70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采用定量PCR技术测定了其组织分布及在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黄条(鱼师) hsp70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2332 bp,其中,5′-UTR长度为187 bp,ORF长度为1920 bp,3′-UTR长度为225 bp,编码639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70.1 kDa,等电点为5.16。黄条(鱼师) hsp70 mRNA的组织表达具有性别二态性差异,其中,在雌性鳃、心、脾脏和卵巢组织中显著高表达(P<0.05),且以卵巢中表达量最高;雄性垂体、鳃、头肾和精巢组织显著高表达(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远学  袁怡君  鲍玉佳  李东栋  
对油棕果实5个不同发育时期果皮中脂肪酸含量和类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P450)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5个不同发育时期中第4个时期P450的表达量最高,为第1个时期表达量的201.07倍。脂肪酸总含量分析表明第3、4个时期之间增加速率最高(15.79%)。在第3个时期脂肪酸的合成较少,脂肪酸含量变化趋势与同样组织中的P450基因表达趋势类似。由于细胞色素P450在植物脂肪酸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油棕果实发育中细胞色素P450的表达极有可能对其脂肪酸的氧化、环氧化、烃基化等代谢产生影响,进而对脂肪酸的组成、产量及一些保护性化合物等的合成产生影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利宏  王庆增  鲍建军  于嘉瑞  陈玲  方明  袁文龙  孙伟  
[目的]探究Hippo信号通道中Lats2基因与湖羊肌肉生长发育的关联性。[方法]以湖羊作为试验材料,用RT-qPCR技术分析Lats2基因在不同性别、不同生长阶段(2、60、180日龄)、不同肌肉组织(比目鱼肌、背最长肌、腓肠肌和趾长伸肌)的时空表达规律,及其与Lats1、YAP1(Yes相关蛋白1)基因和肌肉生长相关基因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相关性。[结果]根据Hippo信号通道中Lats2基因的时空表达规律可以发现:在不同肌肉组织中,Lats2基因在趾长伸肌中相对表达量最高;在不同生长阶段,Lats2基因在60日龄的表达量最高;在不同性别中,Lats2基因的表达表现为公羊高于母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2日龄肌肉组织中,Lats2基因的表达与MSTN基因间正相关(P<0.05);在60日龄的肌肉组织中,Lats2基因的表达与Lats1基因正相关(P<0.05);在180日龄肌肉组织中,Lats2基因的表达与MyoG基因间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YAP1基因间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Hippo信号通道中Lats2基因的表达受不同性别、年龄和肌肉组织的影响,可能通过下调YAP1基因的表达抑制肌肉生长发育,可作为肌肉生长发育调控研究的候选基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安世钰  张国敏  尤佩华  孟繁星  刘建玲  张婷婷  杨花  樊懿萱  王锋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PPARGC1A/NRF1/TFAM通路核心基因在湖羊性成熟前后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体况良好和系谱清楚的雄性湖羊18只(3和9月龄,各9只),颈静脉采血后进行阉割处理。ELISA检测血样中睾酮(T)、瘦素、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睾丸组织中PPARGC1A/NRF1/TFAM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定位; 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睾丸组织中PPARGC1A/NRF1/TFAM通路相关基因与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3月龄湖羊相比,9月龄湖羊外周血中T、瘦素、胰岛素及IGF-Ⅰ的浓度显著升高(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祝倩   李宸健   程雅婷   李锐煊   刘雅婷   孔祥峰  
[目的]为了研究母猪饲粮添加益生菌和合生元对子代巴马香猪肌肉氨基酸组成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64头妊娠巴马香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饲粮)、抗生素组(50 g·t~(-1)维吉尼亚霉素纯品)、益生菌组(200 mL·d~(-1)益生菌发酵液)和合生元组(500 g·t~(-1)低聚木糖+200 mL·d~(-1)益生菌发酵液),每组16头母猪,单栏饲养。母猪在整个妊娠期和哺乳期饲喂相应试验饲粮;仔猪断奶后,每窝选取2头仔猪,每组32头(8栏,每栏4头),饲喂基础饲粮。分别于65、95和125日龄每组选取8头采集股二头肌和腰大肌样品,测定其水解氨基酸组成和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合生元组股二头肌粗蛋白质、Gly、Ser、Ala、Asp、Glu、Pro和Ile含量,腰大肌Gly、Glu、Ser和His含量显著增加(P<0.05);益生菌组股二头肌肌肉萎缩F-box蛋白32和生肌调节因子(MyoG)、腰大肌生肌因子5(Myf5)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腰大肌肌球蛋白重链Ⅱb(MyHCⅡb)、股二头肌和腰大肌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合生元组股二头肌Myf6、生肌分化因子和MyoG以及腰大肌Myf5和MyoG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股二头肌MSTN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益生菌组和合生元组股二头肌MyHCIIx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抗生素组腰大肌MyHCⅡx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而股二头肌MyHCI和腰大肌MyHCIIa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总之,母猪饲粮添加益生菌和合生元可改变子代巴马香猪肌肉氨基酸组成、调控生肌因子相关基因表达、促进肌纤维类型由酵解型向氧化型转化,有利于肉品质的改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晓玲  刘建国  王丹  张子炎  张志峰  
Foxl2基因在哺乳动物中是雌性相关基因,参与卵巢发育和功能维持。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和原位杂交技术,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foxl2(Cf-foxl2)在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图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Cf-foxl2在受精卵中呈低水平表达,随着发育进行表达量增高,D形幼虫期表达量最高,之后表达量迅速下降。原位杂交结果显示Cf-foxl2表达量在担轮幼虫之前在体内均匀分布;强阳性信号在担轮幼虫口凹附近呈对称分布;至D形幼虫期强阳性信号主要集中在内脏团和外套膜边缘处;之后信号消失,直到性别分化后在卵巢中再次出现。本实验结果暗示Cf-foxl2与卵巢发育相关,鉴于该基因在发育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霍永久  王恬  许若军  
随机选择10头初生仔猪,均分为新生组(D0)和自然哺乳3d组(D3)。结果表明,D3组仔猪小肠长度和质量、黏膜质量、黏膜DNA、RNA和蛋白质含量以及乳糖酶、麦芽糖酶和L亮氨酸氨肽酶(LAP)活性高于D0组(P<0.05或P<0.01),D3组小肠黏膜IGF1及其受体以及LAP基因表达水平高于D0组(P<0.05)。结果提示:新生仔猪肠道的迅速发育与黏膜IGF1受体和IGF1基因的上调有关,LAP活性增加是该基因表达水平提高的结果。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可蓥  张子平  廖佳倩  邹志华  王艺磊  
为了解Sox14基因在拟穴青蟹胚胎发育和性腺发育过程中可能起到的调控作用,实验从青蟹性腺转录组数据库中得到全长为2558 bp的Sp-Sox14 c DNA序列,该序列编码一个包含427个氨基酸的蛋白,包含一个HMG-box。进化树分析表明,Sp-Sox14与其他节肢动物的Sox14亲缘关系较近。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Sp-Sox14在成蟹雌雄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在卵巢和雄蟹心脏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胚胎发育过程中,SpSox14在复眼色素形成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在性腺不同发育阶段,S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伟  唐中林  谭林  雷初朝  李奎  
【目的】研究HMGCS1基因对猪骨骼肌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靶标的验证。【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对通城猪不同组织以及背最长肌不同发育时间点的HMGCS1基因的表达变化进行检测。【结果】①HMGCS1基因在成年猪肺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②在背最长肌发育中,该基因分别在胚胎期33和65 d高表达,出生后20、30、40和60 d低表达;③双荧光素酶试验显示,转染miR-18a/b minics组荧光素酶活性低于对照组。【结论】HMGCS1参与了猪骨骼肌生长发育过程,并受miR-18a/b的调控,是猪的产肉性状的潜在候选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龙龙  吴杰  郭军  李继莲  
【目的】了解人工饲养的兰州熊蜂(Bombus lantschouensis)肠道内共生菌群的组成,探明主要肠道共生菌群在熊蜂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开展熊蜂共生菌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兰州熊蜂肠道总DNA为模板,使用细菌通用的774F和1391R引物进行PCR扩增,构建细菌16S rDNA文库,挑取单克隆菌落测序,测得序列去除chimera后,以序列相似性97%为标准,划分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采用BLASTn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细菌种类,分析熊蜂肠道菌群的组成。根据克隆文库测得的Gilliamella apico...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驰宇   孔迪   徐骏飞   郑超凡   孙赫   李瑞连   陈林   蔡年辉   许玉兰   唐军荣  
【目的】通过高通量RNA测序技术,初步探究云南松腋芽生长分子机制,为后续克隆云南松腋芽重要基因及其功能验证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无腋芽与有腋芽2种生长状态的云南松幼苗为研究材料,构建其茎部组织c DNA文库并进行转录组测序,从中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DEGs进行GO和KEGG分析;从激素信号转导、淀粉和蔗糖代谢与糖酵解/糖异生代谢通路中选出6个与腋芽萌发和生长相关的基因,并采用RT-q PCR技术进行验证分析。【结果】比较无腋芽与有腋芽云南松的转录组文库,共鉴定到1 420个DEGs,其中上调基因与下调基因分别有524和896个。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在细胞组分类别中,差异基因数量最多的前3个亚类从多到少依次为胞外区、膜和细胞解剖实体部分;在分子功能中,注释为催化活性的差异基因数量最多,其次为电子传递活性、氧化还原酶和抗氧化活性;在生物学过程中,差异基因主要集中注释在细胞杀伤和刺激响应过程中。KEGG分析结果表明,云南松基因可能通过玉米素生物合成及糖酵解/糖异生显著富集通路参与对腋芽生长的响应。此外,在激素信号转导及淀粉和蔗糖代谢、糖酵解/糖异生代谢通路上共发现12个DEGs,从中筛选出6个候选基因,对其进行RT-q PCR验证,显示各基因表达趋势与转录组分析结果一致。【结论】通过分析植物激素代谢及糖代谢通路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筛选出6个与腋芽生长发育相关的基因,可用于进一步揭示云南松腋芽生长机制及云南松的遗传改良。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丹  周丽青  郑言鑫  孙秀俊  吴彪  刘志鸿  吴宙  吴磊  
Foxl2是叉头状转录因子(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 Fox)基因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在卵巢发育和性别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究Foxl2在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性腺发育中的表达调控模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虾夷扇贝Foxl2的序列特征;采用半定量PCR(RT-PCR)检测了Foxl2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原位杂交技术(ISH)揭示了Foxl2在性腺发育4个时期(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和排放期)的时空表达变化。结果显示,虾夷扇贝Foxl2序列包含Fox基因家族共有的FH结构域;多重序列比较分析显示,虾夷扇贝与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欧洲大扇贝(Pecten maximus)的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8%、96%。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在不同物种以及进化的过程中,Foxl2基因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定量分析和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原位杂交阳性信号主要定位在生殖细胞的细胞质中。在虾夷扇贝的鳃、肾、肝胰腺、精巢中,都可检测到少量Foxl2转录本的存在,在卵巢中表达量最高,且在卵巢成熟期达到最高值。随着性腺发育和精细胞的逐级分化,Foxl2的表达量呈下降趋势,这与原位杂交的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Foxl2在虾夷扇贝卵巢发育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推测其是雌性虾夷扇贝性腺发育调控中的关键基因,可为今后阐明其在虾夷扇贝性别分化进程中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俊玲  施志仪  程琦  翟万营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Ⅰ,IGF-Ⅰ)是脊椎动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调控因子,其生物学功能主要通过与其特异的膜受体(IGF-Ⅰ receptor,IGF-IR)结合而调节。因此,IGF-Ⅰ及其受体表达特征的分析对于阐述IGF系统调控的发育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荧光实时PCR方法,以不同发育时期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胚胎为材料,分析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其两种受体基因在鱼类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图式。结果显示,牙鲆IGF-Ⅰ、IGF-IR-1和IGF-IR-2基因均有母源转录本,且各基因的表达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文静   吴彪   刘志鸿   孙秀俊   周丽青   徐万栋  
为探究性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14(17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14,17β-HSD14)在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性腺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从魁蚶转录组中筛选并验证了17β-HSD14基因序列,通过原位杂交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该基因在魁蚶中的组织定位及性腺发育过程中表达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7β-HSD14基因的编码区序列长度为822 bp,编码273个氨基酸;原位杂交实验在魁蚶卵巢的成熟卵细胞、滤泡壁和精巢中的精原细胞、精子以及其他组织的细胞中都检测到了17β-HSD14基因的阳性杂交信号;qRT-PCR结果表明,17β-HSD14基因的表达随其性腺发育而产生变化,在形成期(Ⅰ期)到增殖期(Ⅱ期)的过程中呈上升趋势,成熟期(Ⅲ期)至耗尽期(Ⅴ期)呈下降趋势,且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精巢组织。综上,17β-HSD14基因与魁蚶的性腺发育密切相关,可能对其性腺发育、功能维持和成熟具有重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