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57)
- 2023(13700)
- 2022(11654)
- 2021(11047)
- 2020(9464)
- 2019(21469)
- 2018(21310)
- 2017(41551)
- 2016(21988)
- 2015(24616)
- 2014(23697)
- 2013(22774)
- 2012(20625)
- 2011(18391)
- 2010(18185)
- 2009(16442)
- 2008(16001)
- 2007(14011)
- 2006(11786)
- 2005(10320)
- 学科
- 济(83791)
- 经济(83694)
- 管理(65108)
- 业(64529)
- 企(56114)
- 企业(56114)
- 方法(42971)
- 数学(37657)
- 数学方法(36955)
- 财(22092)
- 中国(20943)
- 农(19946)
- 技术(19587)
- 业经(19078)
- 制(18350)
- 学(18049)
- 银(16405)
- 银行(16368)
- 理论(16053)
- 行(15371)
- 贸(15165)
- 贸易(15153)
- 易(14653)
- 务(14465)
- 财务(14408)
- 财务管理(14378)
- 地方(13758)
- 企业财务(13697)
- 农业(13342)
- 融(13263)
- 机构
- 大学(298989)
- 学院(297627)
- 管理(119151)
- 济(119103)
- 经济(116762)
- 理学(104068)
- 理学院(102990)
- 管理学(100872)
- 管理学院(100322)
- 研究(95263)
- 中国(73233)
- 京(61819)
- 科学(59706)
- 财(54393)
- 农(49004)
- 所(46539)
- 业大(45388)
- 中心(45014)
- 财经(44083)
- 江(43620)
- 研究所(42785)
- 经(40377)
- 农业(38856)
- 北京(38017)
- 经济学(37134)
- 范(36939)
- 师范(36432)
- 院(35085)
- 州(34995)
- 经济学院(33470)
- 基金
- 项目(210670)
- 科学(168020)
- 基金(155408)
- 研究(149770)
- 家(137088)
- 国家(136022)
- 科学基金(118220)
- 社会(96126)
- 社会科(91207)
- 社会科学(91186)
- 省(82920)
- 基金项目(81731)
- 自然(79179)
- 自然科(77533)
- 自然科学(77508)
- 自然科学基金(76166)
- 教育(71064)
- 划(70287)
- 资助(64180)
- 编号(58515)
- 创(48965)
- 重点(47560)
- 部(46715)
- 成果(46171)
- 创新(45087)
- 发(44069)
- 科研(41229)
- 课题(40601)
- 教育部(40428)
- 国家社会(40304)
- 期刊
- 济(120037)
- 经济(120037)
- 研究(81825)
- 中国(57124)
- 学报(48626)
- 管理(46609)
- 科学(44949)
- 财(42995)
- 农(42413)
- 大学(37505)
- 学学(35470)
- 教育(34036)
- 融(28949)
- 金融(28949)
- 农业(28599)
- 技术(28451)
- 财经(21778)
- 经济研究(20585)
- 业经(19568)
- 经(18750)
- 业(16430)
- 科技(15923)
- 技术经济(15291)
- 统计(15201)
- 问题(15004)
- 策(14801)
- 版(14359)
- 图书(13658)
- 理论(13439)
- 商业(13286)
共检索到425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瑾 冯华
以企业创新较活跃的环渤海经济区企业为调查对象,分析TMT政治网络和商业网络交互效应对企业双元创新在不同所有制和规模企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探索式创新方面,TMT网络战略具有替代效应;在利用式创新方面,TMT网络战略具有互补效应。TMT网络战略在企业利用式创新方面都表现出互补效应;只有国有企业的TMT网络战略表现出替代效应。TMT网络战略对企业的利用式创新表现出互补效应,只有中小企业TMT网络战略具有明显的互补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要结合企业性质选择创新战略、平衡发展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并探讨TMT行为要素交互作用对创新的影响,以及理清TMT政治网络与商业网络影响企业双元创新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
TMT政治网络 TMT商业网络 双元创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鑫 蒋春燕
本文借鉴现有的创新两栖模型框架,并立足于我国"关系型"社会的现实背景,通过整合社会资本理论和PFI模型,探讨了企业的政治网络关系和商业网络关系在整个探索式创新周期中的作用。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来自于京津唐、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172家高科技企业的516名高管进行了配对调查。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探索式创新的前期开发阶段,企业的政治网络关系对探索式创新没有显著影响,而商业网络关系对探索式创新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在探索式创新的后期获利阶段,两种社会网络关系显著地正向调节了探索式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生帆 葛宝山
文章以社会网络理论与知识基础观,探索企业双元创新的形成机制。高层管理团队(TMT)网络特征(中心性、稀疏性)代表获取企业外部资源与信息的能力,通过组织知识创造过程(知识交流、知识组合),促进企业双元创新。依据241份样本,对TMT网络特征与双元创新间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且探讨了知识交流与知识组合两类知识创造过程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TMT网络特征对双元创新具有积极影响;知识交流与知识组合对上述关系均具有中介作用。实证研究结果在理论上指出TMT社会网络嵌入性的重要性,有助于深化TMT网络特征对企业双元创新的相关机理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浩 王炳成
商业模式创新将会是未来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但驱动商业模式创新的因素却很少被研究。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员工知识吸收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及员工的社会网络异质性在员工知识吸收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过程中,采用利克特五点量表对员工知识吸收和商业模式创新进行测量,运用自我中心网络对员工的社会网络异质性进行了测量。在108有效问卷的基础上,运用AMOS7.0软件,检验了相关的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员工知识吸收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员工社会网络异质性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未达到
关键词:
企业创新 商业模式 人力资源 社会网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建勋 王涛 翟春晓
TMT社会网络结构在为组织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影响,而现有文献鲜有对该消极影响进行讨论。运用结构化理论,基于属性二重性的视角,本文提出TMT社会网络结构内在的使动力和制约力之间的不平衡是其发生结构异变,进而导致结构刚性生成并产生消极影响的关键所在。本文从表意性结构、合法化结构和支配性结构三个层次论证了TMT社会网络结构刚性的生成机制,以及由于结构刚性的存在所导致的TMT社会网络结构与组织双元创新之间呈现的非线性关系。随后基于互动二重性的视角,本文认为领导柔性高的CEO可以发挥能动作用来削弱结构刚性,通过对TMT社会网络结构的形塑和改变,使其形成新的结构来促进组织双元创新的顺利开展。本...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苹
区别于现有研究通常将跨国并购视为一个"事件"研究其对并购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创新网络视角,文章采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两个维度探讨基于跨国并购的国外创新网络对创新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通过跨国并购嵌入创新网络的直接联系促进了创新质量提升,间接联系和结构洞对创新质量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网络异质性对基于跨国并购的创新网络嵌入与创新质量具有倒U型调节作用,在网络异质适度阶段,网络异质性正向调节基于跨国并购的创新网络嵌入的创新质量效应,在网络异质过度阶段,网络异质性具有负向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为新兴经济体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有效嵌入国外创新网络,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质量,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程华
需求方的网络外部性和异质性这两个特质对支付工具形态演变的收敛具有相反的作用力量。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通过用户基础的拓展和与法币体系的互联互通,缩小了新型电子支付工具与传统支付工具在网络效应上的差距,另一方面,通过支付媒介之外的各种附加功能的创造,使前者更好地契合了多样化的支付需求。电子支付创新丰富了可选择的支付工具种类,但不会威胁到法币的垄断地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昆仑 李文兴
高铁网络的时空压缩效应对创新要素流动和创新能力空间格局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不同规模城市的异质性特征对创新要素的筛选效应并没有引起重视。基于新经济地理异质性假设,采用2008—2019年的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基于连续型DID估计方法研究高铁网络对城市创新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铁网络显著促进了城市创新能力提升,但这种促进作用需要在城市规模达到一定门槛时才能显现,且这种异质性城市创新效应在城市的创新禀赋上也得以体现,创新能力越强的城市越易于将高铁网络传送的创新要素快速转化为创新产出。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城市人口规模达到一定门槛值后,城市才能基于高铁网络改善的连通性从周边中小城市获得人才集聚、金融资本集聚和产业集聚的红利效应,实现城市创新发展的目标。未来的城市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现有创新激励政策,将促进创新的路径从主要依靠资本投入向人才和产业吸引转移,充分发挥城市对创新要素集聚的重要作用,通过客观准确地进行差异化城市功能定位加强产业协作,扩大创新空间溢出效应,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城市创新。
关键词:
高铁网络 城市创新 城市规模 异质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天阳 成丽红
全球价值链分工迅速由"产业内"向"产品内"深化的背景下,企业难以在所有领域都保持国际领先,协同创新网络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科研单位之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统筹,从而提升企业出口绩效表现。本文基于联合申请专利数据构建了1999—2007年中国协同创新网络,分析了协同创新网络的拓扑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协同创新网络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网络存在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少数节点具有大量的关联,处于协同创新网络的核心位置。进一步实证检验发现,协同创新企业拥有更好的出口绩效,在协同创新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的企业占有更大市场份额。"企—企"模式协同创新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而"研—企"模式协同创新的作用并不明显。各类型专利的协同创新都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出口,但外观设计类型协同创新的影响相对较小。协同创新对企业价格加成影响显著为正,且对出口企业的提升作用更强。本文试图从协同创新网络视角为中国创新战略的实施和企业出口绩效的提升提供现实可行路径。
关键词:
社会网络 协同创新 企业异质性 出口绩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项益鸣 杨瑞萍 朱珊
通过对来自国内117家中小企业的268个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引入高层梯队理论和知识创造理论,探讨TMT的异质性通过中介变量知识创造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MT的年龄异质性对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具有负面影响作用,教育水平异质性对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正面影响作用;年龄异质性对于知识创造具有负面的影响,教育水平异质性对于知识创造具有正面的影响;知识创造对于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
商业模式创新 TMT异质性 知识创造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齐昕 刘洪 张军
文章将制造企业创新网络分为垂直创新网络和水平创新网络,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索了两类创新网络对双元性学习的差异化影响机制,揭示了有效提升企业双元性学习的相关创新网络特征。实证研究发现,网络强度主要通过提升网络质量,间接促进双元性学习,且垂直网络的效果优于水平网络。垂直网络规模对双元性学习有正向的直接和间接效应,而水平网络规模对双元性学习的效应均不显著。网络管理能力强化了垂直网络强度对双元性学习的积极影响,弱化了水平网络规模对双元性学习的消极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连远强 刘俊伏
产业创新网络是由多节点构成的复杂网络组织,通过各节点成员的耦合互动才能凸显其整体性创新功能,实现其复杂网络涌现性价值。本文构建了成员异质性、网络耦合性与产业创新网络绩效关系模型,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模型中所提出的假设,得出如下研究结果:(1)成员异质性中的三个维度:资源异质性、能力异质性和生态位异质性与产业创新网络呈正相关关系;(2)网络耦合性的四个维度中自组织与自适应、耦合与共生、竞合与协同这三个维度与产业创新网络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吸收与反馈对产业创新网络绩效没有显著影响;(3)成员异质性中的资源异质性与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连远强 刘俊伏
产业创新网络是由多节点构成的复杂网络组织,通过各节点成员的耦合互动才能凸显其整体性创新功能,实现其复杂网络涌现性价值。本文构建了成员异质性、网络耦合性与产业创新网络绩效关系模型,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模型中所提出的假设,得出如下研究结果:(1)成员异质性中的三个维度:资源异质性、能力异质性和生态位异质性与产业创新网络呈正相关关系;(2)网络耦合性的四个维度中自组织与自适应、耦合与共生、竞合与协同这三个维度与产业创新网络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吸收与反馈对产业创新网络绩效没有显著影响;(3)成员异质性中的资源异质性与网络耦合性呈正相关关系,能力异质性和生态位异质性对网络耦合性没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波 马永斌
使用网络论坛中的二手数据,采用其他用户正向评价和企业录用作为衡量创新观点质量的标准,分析了网络环境中用户努力(贡献创新观点和评论其他用户创新观点)对创新观点质量的影响,以及在线互动和评论版块异质性的调节作用。结论表明,网络环境中用户努力有助于获得更多用户正向评价和增加企业录用可能性。对于创新观点得到其他用户正向评价来说,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更为重要;而对于增加企业录用率来说,用户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更为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企业家创业促进了企业创新吗——基于省级工业企业所有权异质性的分析
高管团队异质性、所有权性质与银行创新能力——基于中国16家上市银行实证研究(2006—2015年)
产融结合对企业双元创新投资的影响机制——基于企业规模和内部控制的异质性影响
双元创新动因、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基于产权异质性的比较视角
企业规模和所有权对工艺生态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基于重庆制造业的调查
企业异质性与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基于生产率和所有权视角的研究
规上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所有权差异和区域比较
异质性企业所有权特性的经验分析
社会异质性、公私互动与公共品提供的最优所有权安排
成员异质性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所有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