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71)
2023(3587)
2022(3154)
2021(2982)
2020(2608)
2019(5769)
2018(5760)
2017(10254)
2016(6414)
2015(7363)
2014(7333)
2013(7070)
2012(6863)
2011(6393)
2010(6449)
2009(5713)
2008(5784)
2007(5240)
2006(4698)
2005(4278)
作者
(22110)
(18430)
(18231)
(17311)
(11943)
(8997)
(8215)
(7216)
(7137)
(6837)
(6404)
(6369)
(6293)
(6195)
(6144)
(5950)
(5763)
(5571)
(5509)
(5459)
(4975)
(4800)
(4787)
(4360)
(4355)
(4264)
(4256)
(4100)
(3979)
(3967)
学科
(19614)
经济(19580)
(12648)
管理(12578)
(9478)
企业(9478)
方法(8162)
(8157)
数学(6728)
数学方法(6561)
(6503)
理论(6396)
中国(5939)
教育(5889)
教学(5140)
(4871)
农业(4477)
业经(4132)
(4033)
地方(3992)
(3719)
贸易(3718)
(3610)
学法(3506)
教学法(3506)
研究(3440)
(3435)
金融(3435)
(3371)
(3168)
机构
大学(90878)
学院(89728)
研究(38991)
(29115)
经济(28282)
科学(28227)
(26916)
中国(25719)
管理(25412)
(23160)
农业(21945)
研究所(21392)
理学(21304)
(21260)
理学院(20945)
管理学(20248)
管理学院(20130)
业大(19586)
中心(16159)
(15503)
(14638)
技术(14431)
(14130)
农业大学(13860)
北京(13667)
(13399)
(13346)
(13125)
师范(13041)
(12439)
基金
项目(61537)
科学(44520)
研究(40257)
基金(40183)
(38971)
国家(38615)
科学基金(29491)
(26443)
(23287)
自然(21534)
自然科(20981)
自然科学(20966)
社会(20942)
教育(20693)
自然科学基金(20558)
基金项目(20461)
社会科(19478)
社会科学(19470)
资助(18319)
编号(15900)
重点(15460)
计划(14696)
科技(14286)
成果(14152)
课题(13782)
(13693)
(12888)
(12876)
科研(12376)
创新(12078)
期刊
(32949)
经济(32949)
研究(27030)
学报(25708)
中国(24566)
(24371)
科学(19098)
教育(18693)
大学(17575)
农业(16741)
学学(16537)
管理(10256)
(10063)
(9830)
技术(8157)
业大(7860)
农业大学(6655)
(6396)
(6369)
金融(6369)
职业(5495)
经济研究(5454)
林业(5409)
财经(5191)
科技(5040)
中国农业(4570)
(4570)
业经(4422)
图书(4407)
自然(4310)
共检索到142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丽敏  吴凯朝  余坤兴  刘俊仙  刘红坚  周珊  淡明  卢曼曼  杨柳  游建华  李松  
以新型培养方式——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和传统培养方式(CK)生产的甘蔗脱毒苗为材料,分别在增殖期、生根期和炼苗期测定它们的生理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株型方面,TIBs脱毒苗在株高、茎径、叶片数、叶长、叶宽等方面均比CK的高;在含水量方面,TIBs和CK的脱毒苗差别不大;在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指标方面,TIBs与CK的脱毒苗相比在增殖期差异不大,但到了生根期和炼苗期各指标均比CK的高。应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培养的甘蔗脱毒苗比传统培养方式具有更强的生长活力和抗逆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冰艳  刘新涛  刘文轩  罗鹏  海燕  和现昌  
以 M S 培养 基为 基础, 探讨了 培养基 中的 有机营 养成 分( 除 蔗糖外) 及 光照在 试管苗 快繁中的作 用。结果 表明,缺 乏有机营 养成分( 除蔗糖外) 对试 管苗 生长 无显 著影 响。光 照不 仅影 响试管苗的 器官建 成,也影响 试管苗 的生长,光 照时数 以不低于 16 h/d 为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关丽  王贵淇  郭华春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基质对甘薯JS004脱毒组培苗驯化培养的影响,并对驯化苗与常规苗进行大田种植,分析比较其光合效率及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珍珠岩∶蛭石∶草炭土为1∶1∶0.5的基质上,甘薯脱毒苗驯化培养较其它处理,蔓长长,分枝多,叶片数多,SPAD值高,效果最好;大田种植脱毒驯化苗光合效应高于常规苗,单株产量比常规苗增加40.9%。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为王  郑燕棠  张福庆  朱海英  
经多年试验研究.筛选出适于葡萄茎尖脱毒培养及继代繁殖的广谱性系列培养基.它与一般常用培养基相比.可缩短培养时间12~19d.该系列培养基对不同葡萄品种的培养效果有一定的差异,但脱毒效果差异不明显,对葡萄扇叶病毒和卷叶病毒的茎尖脱毒率分别达到86.6%和84. 4%.试验证明,茎尖的长短与脱毒率成反比,与再生株的存活率成正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寒霜  赵俊丽  李伟明  付书平  王书生  
以河北省两个名优地方品种安国大蒜和永年大蒜为试材,用Ms,B5作基本培养基,研究了大蒜茎尖繁殖脱毒快繁技术。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B5+0.1 mg/L NAA+3 mg/L 6_BA,但是,激素、营养物质的添加数量以及培养时期不同品种间有差异;剥离大蒜茎尖带一定数量的鳞片为好,其不仅可提高脱毒苗成活率,而且有利于扩大茎尖繁殖系数。无毒蒜大田扩繁的播种时间对产量有一定影响,且品种间差异较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昌华  李小川  赵美华  赵军良  罗春香  
采用山西栽培的5个地方名蒜茎尖离体培养,获得了无病毒蒜种。结果表明,茎尖大小为0.2~0.5mm,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以B5或MS.附加1~2mg/L细胞分裂素和0.01~0.1mg/LNAA,效果最佳。根系诱导在原培养基中加入0.2mg/LNAA,出根率可达90%以上。成苗后于12月份移栽到节能日光温室,成活率达90%以上。经对脱毒苗形态观察和染色体检测,没有发生异常变化,植株生长健壮,遗传性稳定,产量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付宏岐  吴云锋  王睿  郝兴安  
 以甜樱桃(PrunusaviumL.)嫩梢芽为外植体进行了茎尖组培脱毒研究,筛选出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2mg/L+GA30.5mg/L+AgNO35.0~10.0mg/L+蔗糖30g/L+琼脂7g/L,丛生芽增殖数达到6个以上;确定良好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7mg/L+NAA0.2mg/L+蔗糖20g/L+琼脂7g/L,生根率达75.1%,移栽成活率可达80.5%以上;利用生物学方法对甜樱桃试管苗进行了初步病毒鉴定,结果表明,0.5~0.8mm茎尖培养对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和李矮缩病毒(PDA)的脱毒率达39.4%和48.1%;0.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文凤  王哓燕  黄应昆  王明强  卢文洁  罗志明  
利用国外引进的甘蔗主要病害标准抗原抗体,建立了甘蔗细菌和病毒病害系统的血清及PCR检测方法和实验技术体系,可为种传甘蔗病害的有效诊断和防控、温水脱毒种苗生产及推广应用、对外甘蔗品种/材料交换检疫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应昆  李文凤  何文志  罗志明  王晓燕  尹炯  薛晶  张会华  
甘蔗作为用蔗茎腋芽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物,其种苗是传播甘蔗病害的主要途径,国内外甘蔗科研和实践表明,防止种苗带菌(毒)传播的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就是生产、繁殖和推广脱毒种苗。"十五"以来,云南省农科院甘蔗所,借鉴国外先进的脱毒技术经验,研究形成了成熟的甘蔗温水处理健康种苗工厂化生产技术、方法及工艺流程和快繁技术体系。文章从技术针对的问题、技术的提出、技术原理、技术路线及要点、经济模式、温水处理健康种苗生产与繁殖、质量要求及监测、性能特点、示范增产增糖效果等层面对甘蔗温水处理健康种苗生产技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综述,以期为温水处理健康种苗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帮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顾地周  朱俊义  冯颖  姜云天  谢艳君  张丽娜  巴春影  
【目的】获得可用于生产的无病毒草莓种苗。【方法】在试管内对深山草莓花瓣愈伤组织分化产生的优良变异新品种的试管苗进行匍匐茎诱导,并采取试管内高温处理结合茎尖培养对该品种进行脱毒研究,应用均匀设计法对各步骤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优化筛选。【结果】该草莓新品种试管苗匍匐茎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LS+6-BA1.00mg/L+GA31.90mg/L+KT1.00mg/L,其诱导率为99.5%以上;将含有匍匐茎的试管苗在试管内于56℃条件下培养85d后,切取1mm的茎尖在培养基MS+6-BA0.50mg/L+NAA0.20mg/L中进行茎尖愈伤组织诱导,然后将茎尖愈伤组织转接到培养基MS+6-BA1.00mg/...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祝遵凌  钱燕萍  金建邦  周琦  
为了探究欧洲鹅耳枥试管苗的生根机理,对其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和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进行生根统计,结果表明,WPM+1.0 mg·L-1IBA+1.0 mg·L-1NAA(G3处理)是最适合欧洲鹅耳枥试管苗不定芽生根诱导的培养基.测定了G3、G5、G6处理(生根率分别为高、中、低)的试管苗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ZR、GA3、IAA、AB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处理组试管苗的IAA、ZR含量呈"上升—下降"趋势,ABA含量、IAA/ZR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GA3含量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丽敏  谭裕模  李松  唐红琴  刘红坚  余坤兴  淡明  李翔  戴友铭  
利用新型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系统(TIBs)在培养基配方、接种数量、蔗糖浓度及品种差异等方面对甘蔗脱毒组培苗快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PP333及6-BA+PP333均能促进组培苗分化,增殖率较高且生长整齐,可进入下一阶段培养;②GA3浓度为1.0mg·L-1伸长培养效果最好,平均苗高9.87cm;③每升培养液接种量为20株时的增殖率最高;④培养基蔗糖浓度以20g·L-1较为适宜。利用该系统对ROC16和ROC22两个甘蔗品种的脱毒苗经过3个阶段的培养,ROC16增殖率达40倍,每瓶得苗800株苗左右;ROC22增殖率为30倍,每瓶苗的数量达600株。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肖新生  
自教育部启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以来,国内众多的远程教育模式纷纷崛起,一时间,各种网络学院及其基层办学点遍布全国各地。在这种形势下,电大应该怎么办?应该如何顺应形势,扬长避短,找准自己的位置,加快改革进程?近来,本刊陆续收到各地电大同仁论及新形势下电大系统深入改革、应对挑战的文章,观点涉及电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定位及各级电大多元化发展思路。本栏撷其精萃,推出一组文章,希望能引发更深入的思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鹏  田嘉  张琦  董胜利  章世奎  李疆  
剪取‘纸皮’扁桃休眠期枝条,以大田自然生长的枝条为对照,分别在人工气候箱内通过1/2MS+5%蔗糖溶液水培、培养土扦插和花泥固定1/2MS+5%蔗糖溶液培养,观测花芽、叶芽生长情况,评估枝条生长情况,比较3种培养方式对扁桃离体枝条的培养效果,筛选出最佳培养方式。结果表明:1/2MS+5%蔗糖溶液水培枝条的相对生长值最低,为36.15%,枝条生长情况最差;培养土扦插枝条的相对生长值为55.66%,枝条生长情况一般;花泥固定1/2MS+5%蔗糖溶液培养枝条的相对生长值为87.41%,枝条生长情况最好。花泥固定1/2MS+5%蔗糖溶液培养扁桃离体枝条的方法最好,可用于扁桃休眠期抗寒试验研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曹吉祥  李德尚  王金秋  
于1993年5-7月研究了5种培养液中卵形隐藻(Cryptomonasovata)的生长及其主要生化成分的组成。结果表明,作者设计的FPW培养液培养的卵形隐藻的最大密度和特定生长率均明显高于目前室内研究中普遍使用的WC培养液培养的相应值(P<0.05);氨基酸组成及必需氨基酸的比例非常接近;但蛋白质水平及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稍低。FPW组成的简单性及由池塘水配制的特点表明,在隐藻规模化培养时,FPW较WC具有更大的实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