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82)
- 2023(7619)
- 2022(6331)
- 2021(5742)
- 2020(4724)
- 2019(10349)
- 2018(10183)
- 2017(18243)
- 2016(10376)
- 2015(11118)
- 2014(11013)
- 2013(10383)
- 2012(9479)
- 2011(8490)
- 2010(8305)
- 2009(7520)
- 2008(7294)
- 2007(6342)
- 2006(5394)
- 2005(4544)
- 学科
- 济(33748)
- 经济(33695)
- 管理(28625)
- 业(26281)
- 企(20278)
- 企业(20278)
- 方法(14707)
- 数学(12957)
- 数学方法(12851)
- 学(11383)
- 农(11366)
- 财(9995)
- 中国(9880)
- 制(8460)
- 业经(7940)
- 贸(7715)
- 贸易(7715)
- 农业(7573)
- 易(7505)
- 体(7173)
- 技术(6321)
- 银(6297)
- 银行(6239)
- 地方(6162)
- 环境(6112)
- 融(5938)
- 金融(5931)
- 行(5930)
- 务(5842)
- 财务(5822)
- 机构
- 学院(143757)
- 大学(143005)
- 研究(53161)
- 济(52883)
- 经济(51782)
- 管理(51516)
- 理学(45242)
- 理学院(44671)
- 管理学(43733)
- 管理学院(43504)
- 农(39252)
- 科学(37961)
- 中国(37850)
- 农业(31534)
- 业大(30916)
- 京(30532)
- 所(29066)
- 研究所(27246)
- 中心(23614)
- 财(23119)
- 江(21347)
- 农业大学(21051)
- 院(19427)
- 省(18785)
- 财经(18733)
- 北京(18616)
- 技术(17796)
- 范(17681)
- 室(17670)
- 师范(17257)
- 基金
- 项目(107652)
- 科学(82335)
- 基金(77365)
- 家(72928)
- 国家(72333)
- 研究(69097)
- 科学基金(59250)
- 省(43276)
- 社会(43228)
- 基金项目(41669)
- 自然(41645)
- 社会科(40852)
- 社会科学(40841)
- 自然科(40695)
- 自然科学(40674)
- 自然科学基金(39962)
- 划(37329)
- 教育(31209)
- 资助(30386)
- 编号(25960)
- 重点(24978)
- 计划(23929)
- 发(22804)
- 创(22791)
- 部(22114)
- 科技(22093)
- 科研(21569)
- 创新(21364)
- 业(20453)
- 成果(19530)
共检索到201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连霞 马锋旺 陈登文 秦静远 程瑞红
在无菌条件下培养仙客来种子,并以无菌萌发植株的子叶节、子叶、叶片及叶柄为外植体进行芽分化诱导。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TDZ对各外植体的诱导效果不同,用子叶节、子叶、叶片及叶柄均可诱导出再生芽,但以叶片为材料的诱导效果最佳,其中1.0 m g/L TDZ对叶片再生芽的诱导效果最好,而子叶以0.5 m g/LTDZ、子叶节和叶柄以0.2 m g/L TDZ诱导再生芽的效果较好。
关键词:
仙客来 TDZ 外植体 植株再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跃华 闫胜杰 代勇 代娟 蕾芸 李洋
本试验筛选出诱导川贝母鳞茎的最佳外植体。选取生长不同时期的川贝母植株鳞茎外植体分别接入由不同激素浓度配比的培养基中,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获得川贝母鳞茎快速增殖的最佳培养条件,并检测出再生鳞茎的总生物碱含量。结果表明:开花期鳞茎为鳞茎增殖的最佳外植体,其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 2.0 mg.L-1+NAA 0.2 mg.L-1,川贝母出苗期、开花期和果实期植株鳞茎外植体再生鳞茎的总生物碱含量分别为0.180%,0.190%,0.182%,均高于野生川贝母鳞茎的总生物碱含量0.109%。
关键词:
川贝母 鳞茎 增殖 培养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天 马锋旺 梁东
以昼22℃/夜17℃处理为对照,昼35℃/夜27℃的温度对2个仙客来品种(1011和1051)进行高温胁迫处理,测定了高温胁迫对仙客来叶片中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后,2个仙客来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减弱,1011品种减幅小于1051品种;1011品种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均增强,1051品种除POD活性有所增强外,CAT和APX活性均减弱;1011品种抗坏血酸(A sA)含量升高,而1051品种下降。上述结果说明,1011品种较1051品种具有较高的酶性和非酶性活性氧清除能力。
关键词:
仙客来 高温胁迫 抗氧化系统 耐热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曲复宁 王云山 张敏 康黎芳 闫继耀
仙客来的两个品种在 35℃高温胁迫下 6 0h后根系活力急剧下降 ,同时叶片细胞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开始升高。伴随着根吸收能力下降 ,叶片含水量的降低 ,游离脯氨酸积累急剧上升。超氧物歧化酶 (SOD)活性表现出先升高 ,后迅速下降的趋势。这些变化同仙客来遇高温后停止生长、叶片脱落进入休眠的表现是相一致的
关键词:
仙客来 高温 根系活力 游离脯氨酸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曲复宁 龚雪琴 由翠荣 张敏 康黎芳 王云山
通过对胜利女神、粉红、深红和大红等 4个品种经过 10次继代后的再生新梢在不定根发生过程中多个因素影响的数量性统计和显著性检验 ,分析了影响仙客来组织培养中不定根发生的各因素效应。结果表明 ,品种的遗传性是影响仙客来不定根发生的主要因素 ,不同品种对激素种类和数量的反应有着极显著的差异 ;新梢叶片数量是影响仙客来试管苗平均单株生根数量的显著因素 ,线性回归方程为Y =0 .0 0 1+1.347X。
关键词:
仙客来 不定根发生 品种 数量性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莉 周连霞 马锋旺 梁东 华智锐
【目的】制备转MnSOD基因仙客来植株,检测其对高温胁迫的抗性。【方法】以仙客来组培苗的叶片为受体材料,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MnSOD基因导入仙客来,对获得的抗性株系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并测定转MnSOD基因仙客来组培苗在36℃高温胁迫下的SOD活性、MDA含量、细胞膜相对透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获得35个仙客来抗性株系,其中3个株系经GUS组织化学染色、PCR和Southern印迹检测表现为阳性,表明外源基因整合到仙客来基因组中。转基因仙客来的SOD活性始终高于非转基因植株,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上升的速度低于非转基因植株,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非转基因植株。【结论】获得了转MnSOD基...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詹伟君 余有祥 程晓建 吴家森 郑炳松
仙客来Cyclamenpersicum在夏季高温强光的休眠期间蒸腾速率上升,造成水分代谢失调,气孔阻力上升,光照强度和温度上升,光合速率下降。同时整个植株的全氮质量分数缓慢增加,全磷质量分数逐渐下降,全钾质量分数先增加后下降,源叶和根系中氮磷钾质量分数基本呈下降趋势,而球茎中的氮和钾有所积累,磷质量分数基本不变。这些变化趋势与仙客来遇高温强光停止生长而进入休眠的表现相一致。表4参17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郑炳松 郑勇平 余有祥 程晓建 吴家森 詹伟君 潘惠群
为了探讨仙客来光合特性及环境因子对仙客来光合速率的影响 ,对仙客来叶片光合速率及主要环境因子的周年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仙客来在晴天光合速率周年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强光、高温和低湿引起仙客来叶片光合“午睡”。中位叶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等较下位叶高 ,具有较高的光合生理特性。同时进行遮荫和喷雾处理可以明显改善植株生长发育的小气候条件 ,降低高温的抑制 ,从而提高光能利用效率 ,降低夏季休眠 ,促进球茎形成 ,有利于翌年春季开花。图 2表 2参 1 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苏浴源 武永祯 曲占礼 王文涛
通过对仙客来 3个品种接入到不同激素的MS培养基中 ,对诱导产生愈伤组织、芽、根的培养基的激素 ,接种方法 ,假植等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结果表明 ,以种子播入培养基中产生的幼苗为外植体进行培养 ,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是MS +BA 1 5mg/L +NAA 1 0mg/L ;诱导分化芽的培养基是MS +BA 1 0mg/L +NAA 0 5mg/L ;诱导根的是MS +NAA 1 0~ 1 5mg/L。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别。并且完全可以消除内生菌的污染。培养 6 0d后调查 ,愈伤组织生长量达14 8 0mm2 ,每块愈伤组织分化的芽数 16 2个 ,发根率达 81 9%。
关键词:
仙客来 幼芽 组织培养 诱导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杨 傅华英 赵书环 陈如凯 张木清
在甘蔗外植体再生体系的基础上,在甘蔗愈伤组织继代、胚性愈伤组织芽分化以及幼芽生根阶段的培养基中附加甘露糖,研究甘露糖对甘蔗外植体再生的影响,以确定用于甘蔗遗传转化筛选的最适浓度.结果表明,甘露糖对甘蔗茎尖愈伤组织诱导、愈伤分化和幼芽根形成均产生抑制作用.愈伤组织生长、分化、生根3个阶段的抗性筛选浓度分别为3-5、4-5和3 g.L-1.
关键词:
甘蔗愈伤 甘露糖 筛选体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昌涛 杨爱国 高树仁 赵琦 赵玉锦 张世煌
以玉米自交系18红和18白为材料,取其幼胚、茎尖、成熟胚和下胚轴为外植体,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述4种外植体均可诱导出愈伤,但仅从幼胚和茎尖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后获得了再生植株,而成熟胚和下胚轴不能获得再生植株。
关键词:
玉米 外植体 愈伤组织 植株再生 自交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先泉 姚丽君 倪苏 冯丽华
研究了不同浓度TDZ对两个非洲紫罗兰品种Elizabeth和Nilson Blue叶片外植体愈伤组织形成、类型以及体细胞胚形成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Elizabeth与Nilson Blue在培养反应、再生潜力及形态发生途径上均存在显著差异。TDZ提高叶片愈伤率,促进愈伤组织生长,适宜浓度为0.5~1.0 mg.L-1;TDZ与NAA组合能高效诱导Elizabeth胚性愈伤组织形成和体细胞胚发生。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随TDZ浓度增加,体细胞胚发育加快,同步化程度高。Elizabeth叶片外植体体细胞胚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0.2 mg.L-1NAA+1.0 mg.L-1TDZ。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海学 王罡 季静 宋英今
【目的】建立向日葵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再生体系,为向日葵遗传转化、突变体筛选奠定基础。【方法】以不同基因型向日葵为材料,研究了向日葵不同外植体在不同的培养基中诱导不定芽再生的频率。【结果】向日葵不同基因型外植体在含适宜吲哚-3-乙酸(IAA)、6-苄氨基嘌呤(6-BA)等激素的培养基中均较易形成愈伤组织,但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能力则较弱;不同基因型向日葵外植体的不定芽诱导率依次为子叶节>下胚轴>子叶>真叶;诱导子叶节不定芽再生的适宜6-BA浓度为1.2~1.8 mg.L-1,下胚轴为1.8 mg.L-1,子叶为0.6 mg.L-1,真叶却未见到诱导出不定芽;MS+0.03 mg.L-1 IAA+...
关键词:
向日葵 外植体 组织培养 植株再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学斌 司龙亭 孟茜 李坤
选用再生能力较强的黄瓜自交系M8为试验材料,在再生体系建立的基础之上,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转化酶抑制子基因转入黄瓜中。将农杆菌菌液浸泡过的子叶节分别接种在浓度梯度为1mg.L-1到10 mg.L-1的选择培养基上,研究子叶节对潮霉素的耐受性和敏感度。使用农杆菌菌液浸泡5,10,15,20min,分别接种到筛选培养基上,研究浸泡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HygB的选择压浓度为6mg.L-1,侵染时间为15min时,再生频率最高,为18.9%。经PCR检测表明转化酶抑制子基因已经整合到黄瓜基因组中,转化率为2.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傅淑 刘昭霞 陈进 杨广
以油菜品种"浙大622"为背景材料,将其外植体(子叶柄和下胚轴)分别在含0、10、20、30、40、50和100 mg·L~(-1)卡那霉素(Kan)或壮观霉素(Spe)的分化培养基中培养,根据其再生芽的生长情况,筛选出最适抗生素浓度.结果表明:外植体的愈伤鲜重、再生芽率和单个外植体再生芽数均随着Kan或Spe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外植体的再生芽白化率随着Kan或Spe浓度的升高而上升,且子叶柄在浓度高于20 mg·L~(-1) Kan或30 mg·L~(-1) Spe中的再生芽均为白化芽,下胚轴在浓度高于30 mg·L~(-1) Kan或20 mg·L~(-1) Spe中的再生芽均为白化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