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87)
- 2023(11321)
- 2022(9670)
- 2021(8975)
- 2020(7381)
- 2019(16851)
- 2018(16739)
- 2017(31502)
- 2016(17007)
- 2015(19299)
- 2014(18945)
- 2013(18303)
- 2012(17143)
- 2011(15634)
- 2010(16313)
- 2009(15057)
- 2008(14922)
- 2007(13710)
- 2006(12357)
- 2005(11318)
- 学科
- 济(75096)
- 经济(75028)
- 业(52646)
- 管理(52187)
- 企(44652)
- 企业(44652)
- 方法(28297)
- 中国(23990)
- 数学(23882)
- 数学方法(23266)
- 地方(20726)
- 农(20057)
- 技术(19751)
- 业经(18864)
- 财(14737)
- 理论(13935)
- 制(13669)
- 学(13596)
- 银(13548)
- 银行(13527)
- 农业(13493)
- 技术管理(13424)
- 行(13084)
- 融(12954)
- 金融(12954)
- 贸(12529)
- 贸易(12512)
- 易(12028)
- 发(11674)
- 地方经济(11417)
- 机构
- 学院(240337)
- 大学(236392)
- 济(96311)
- 经济(94119)
- 管理(92882)
- 研究(82216)
- 理学(78645)
- 理学院(77753)
- 管理学(76037)
- 管理学院(75599)
- 中国(64171)
- 京(51611)
- 科学(50248)
- 财(43786)
- 所(41688)
- 江(38795)
- 中心(37880)
- 农(37383)
- 研究所(37332)
- 财经(33450)
- 范(33417)
- 北京(33364)
- 业大(33127)
- 师范(33070)
- 州(31789)
- 经(30061)
- 院(29802)
- 技术(28798)
- 农业(28786)
- 经济学(28012)
- 基金
- 项目(152919)
- 科学(121504)
- 研究(114709)
- 基金(107683)
- 家(93176)
- 国家(92326)
- 科学基金(80175)
- 社会(71665)
- 社会科(67956)
- 社会科学(67942)
- 省(63779)
- 基金项目(55899)
- 教育(54143)
- 划(52284)
- 自然(50890)
- 自然科(49844)
- 自然科学(49836)
- 自然科学基金(48939)
- 编号(47074)
- 资助(44457)
- 成果(38666)
- 发(38013)
- 创(37281)
- 重点(34802)
- 课题(34626)
- 创新(33884)
- 部(32429)
- 发展(30643)
- 展(30102)
- 国家社会(28736)
- 期刊
- 济(116772)
- 经济(116772)
- 研究(74222)
- 中国(59277)
- 管理(40465)
- 教育(36683)
- 农(35852)
- 科学(33772)
- 财(33649)
- 学报(33634)
- 大学(26419)
- 技术(26293)
- 融(25166)
- 金融(25166)
- 农业(24617)
- 学学(24453)
- 业经(20741)
- 经济研究(18346)
- 财经(16348)
- 经(14225)
- 技术经济(14148)
- 业(14114)
- 问题(14034)
- 科技(13958)
- 策(13165)
- 统计(13039)
- 图书(12430)
- 坛(12115)
- 论坛(12115)
- 商业(11787)
共检索到383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毛蕴诗 李家鸿
本文考察了 TCL 集团研发系统的基本构成,探讨了集团研发能力的形成与演进过程。从案例分析中可以看出:兼并与获取外部资源、模仿与创新、高研发投入、利用后发机会、提高现有技术规模效益是促成 TCL集团研发能力形成与集团快速成长的原因。
关键词:
模仿与创新 研发能力 系统演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亚军
基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运用博弈论方法分析单纯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利弊,说明单纯地采用某一种战略都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采用模仿性创新战略在模仿中创新,在创新指导下进行模仿,并采取一系列相关措施以贯彻模仿性创新战略,以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
智猪博弈 模仿性创新 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灿
模仿创新是我国大多数企业快速培育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分析模仿创新能力与核心能力的异同和关系入手,从企业能力进化、组合创新和组织学习的角度,探讨了如何通过实施模仿创新,快速培育企业核心能力这一重要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雪刚 江旻
吸引外资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于获取外资的技术外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合理有效的模仿创新是实现FDI技术外溢目标的重要渠道。文章分析了模仿创新战略的优势和对发展中国家的可行性,研究了FDI外溢条件下模仿创新的实现机制和限制条件,最后阐明了中国模仿创新的现实意义和必要准备。
关键词:
FDI 技术外溢 模仿创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郑春平
专家建议建立知识产权垄断机制"读了《乔布斯传》,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创新。"日前,在江苏省社科院《现代经济探讨》创刊3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对创新经济展开剖解。江苏省社科院院长刘志彪教授说,在一个模仿无成本的国家,创新是不可能实现的,关键是要建立起知识产权的"垄断"机制。"外国厂家发订单,我们来制造。"刘志彪以制造业的国际代工为例说,我们以前走的是以模仿和学习为特征的道路,技术主要靠引进,产业主要靠转移,发展的资本主要靠外资,"这条发展道路走得非常好,但是如果别人不跟你玩了,他觉得你对他有威胁了怎么办?"这时候,最常见的是国外的技术开始用知识产权的大棒对你进行惩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植凤寅
主持人的话: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2012年8月,我国城商行总资产以29.4%的同比增速超过大型商业银行的12.1%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26.7%。从2008年到2012年,城商行的数量已发展到144家,整体资产规模已经达到大型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的20%,城商行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重要的一部分。但即便规模不断在扩大、资产不断扩充,在2012年的连续两次利率调整面前,城商行感受到的压力仍远远大于大型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的背景下,城商行如何通过经营转型求发展显得非常重要。从大城市转战中小城市、从大企业转战小微信贷市场,各方压力下城商行一直在努力寻求一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耀东
一、引言本文主要考察我国工业化中的技术进步问题。一般而言,技术是投入组合信息集,是一种能够产生收益的资产。技术创新就是开发与运用新技术的方法,熊彼特认为是“一种生产函数向另一种生产函数突进的过程”。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技术进步的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启亮
非制度化的课程与教学变革及其制度化实施方法的矛盾、借鉴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以及东西方变革推进条件的差异等,使当下课程与教学变革出现必然性的模仿创新。鉴于我国的教育现实,我们在给予模仿和创新以适当的宽容与理解的同时,更需要重视变革的精神、变革的自主、管理的创新,从模仿的创新走向超越模仿的创新。
关键词:
课程与教学 变革 模仿 创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亚斌 周领
基于拓展的以R&D为基础的内生增长模型,分析R&D资本在创新和模仿中的最优分配,结果表明,技术差距、人均物质资本、模仿与创新的相对效率等因素决定了R&D资本的最优分配,进而决定了最优的技术进步。投入创新中的R&D资本与技术差距、人均物质资本、模仿与创新的相对效率成反比,而对于模仿而言则相反。因此,为了实现技术赶超,技术后发国应当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提高研发效率。
关键词:
人均物质资本 最优分配 技术进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津 李健英
80多年前,范旭东企业集团的核心——永利制碱公司从引进国外设备到掌握国外核心技术,从知识吸收到技术能力的形成,通过消化—吸收—模仿—创新的路径,不仅成功制造出高质量纯碱,而且创造了享誉世界的侯氏制碱法。为民族企业通过模仿实现技术赶超树立了典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易先忠 张亚斌 刘智勇
本文基于拓展的中间产品种类扩张的内生增长模型,分析了后发国知识产权保护在鼓励自主创新和模仿国外技术两难中的权衡,认为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取决于相对技术水平和模仿能力。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研究表明:由于中国相对技术水平较低,技术进步以模仿国外技术为主,自主创新对技术进步的促进效应不强,现阶段较弱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利于以模仿为主的技术进步,但随着中国相对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自主创新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将逐渐凸显。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自主创新 技术模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尹翔硕
TRIPS要求所有WTO成员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达到一个最低标准,这使得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得不提高它们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已有研究表明,这对落后国家的经济福利是不利的。本文进一步显示,知识产权保护与一国的创新能力和模仿能力相关,在创新能力较弱的时候就对知识产权实施较强的保护,会使政府的执行保护的成本很高,导致中国这样发展较快,而经济还相对落后的国家必然出现知识产权侵权现象。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创新能力 模仿能力 执行成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志红 范黎波
文章通过建立一个概念框架,考察了企业模仿对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影响。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模仿对企业的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在模仿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中扮演完全中介的角色;模仿能够推动企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展,但缺乏吸收能力的企业仍不具备创新能力。在转型经济的背景下,具有战略眼光以及对机会具有极端敏感性的企业家对于企业从模仿阶段过渡到创新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模仿 创新能力 吸收能力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尹新悦 谢富纪
基于资源依赖与获取行为理论的视角,构建一个关于技术模仿强度、创新能力、企业长短期绩效和外部环境的中介效应模型。结果表明:后发企业通过技术模仿获取技术资源,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的二次型曲线关系,其中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在两者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这一点在短期绩效方面较为显著。此外,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对创新能力与企业短期绩效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耘 曾进泽
文章从企业技术学习的四个方面:技术轨迹、吸收能力、技术转移和动态学习进行了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模式的演化路径,认为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转变所需要的时间长短决定于企业的学习效果和吸收能力。
关键词:
后发企业 模仿创新 自主创新 演化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