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70)
2023(16524)
2022(13625)
2021(12794)
2020(11030)
2019(25614)
2018(25774)
2017(49479)
2016(26718)
2015(30171)
2014(30307)
2013(29594)
2012(26740)
2011(23936)
2010(24124)
2009(22780)
2008(22949)
2007(20389)
2006(17733)
2005(16095)
作者
(74879)
(62770)
(62618)
(59803)
(39844)
(29935)
(28648)
(24441)
(23636)
(22345)
(21233)
(21150)
(19946)
(19840)
(19420)
(19406)
(18860)
(18607)
(18202)
(17967)
(15438)
(15348)
(15303)
(14336)
(14052)
(14028)
(13974)
(13945)
(12531)
(12299)
学科
(109827)
经济(109667)
(97053)
管理(94424)
(90895)
企业(90895)
方法(54364)
数学(44968)
数学方法(44241)
(37791)
业经(29806)
(27762)
(26970)
中国(26660)
(26107)
财务(26034)
财务管理(25982)
企业财务(24654)
理论(21255)
技术(20246)
(19670)
(19346)
贸易(19337)
(19254)
(18851)
(18566)
(18213)
农业(18198)
(17400)
银行(17371)
机构
学院(382267)
大学(380393)
(157619)
经济(154373)
管理(154336)
理学(132922)
理学院(131600)
管理学(129286)
管理学院(128555)
研究(118042)
中国(92181)
(78535)
(78010)
科学(69666)
财经(61113)
(58419)
(58013)
中心(56088)
(55861)
(55286)
业大(53082)
研究所(52023)
北京(48889)
经济学(48346)
(46677)
师范(46205)
(45645)
财经大学(45267)
经济学院(43661)
农业(43593)
基金
项目(251072)
科学(199925)
研究(184821)
基金(184304)
(158736)
国家(157364)
科学基金(137859)
社会(118307)
社会科(112252)
社会科学(112219)
(98556)
基金项目(96939)
自然(89474)
自然科(87495)
自然科学(87469)
教育(87289)
自然科学基金(85935)
(82294)
资助(75806)
编号(75633)
成果(61103)
(56399)
重点(56148)
(53815)
(52235)
课题(51420)
创新(50199)
(49935)
教育部(49384)
国家社会(48989)
期刊
(173341)
经济(173341)
研究(109019)
中国(73420)
(66533)
管理(61848)
学报(53235)
科学(51282)
(49397)
大学(42096)
教育(40649)
学学(39659)
技术(37709)
(34475)
金融(34475)
农业(32601)
财经(31099)
业经(28558)
经济研究(27433)
(26695)
问题(22190)
技术经济(20731)
统计(19987)
财会(19659)
(19061)
(18724)
理论(17756)
(17614)
商业(17550)
(17547)
共检索到562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英奇  刘金兰  
20多年的国企改革是动力机制的调整过程,它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制改革, 后中央为推进市场化进程,在国企改革中引进了股份制、管理层收购等若干方案,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发现了其中的不足。本文以TCL的增量奖股模式提出了企业动力机制设计的思路,试图为国有企业的下一步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丹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企业通过财力、人力以及心力投入等方式参与职业教育,并成为职业教育的主体之一。"双元制"提供的用工选择平台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核心动力;政府的有力支持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推力;完善的制度设计与质量体系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保障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是:在职业教育体系建构中,必须加强制度的系统化设计,以保证系统要素的有效联动;同时,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重视,切实提升校企合作效果。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和  杨舜贤  隋广军  王海洋  
本文回顾了国内有关国企改革的争论,提出产权并不是制约国企发展的关键变量,同时实施竞争性环境、减轻政策性负担、硬化预算约束这些政策也无法真正提升国企绩效。笔者认为代理成本问题是阻碍国企发展的核心环节,并建立理论模型证明激励和监督机制是解决企业代理成本的有效机制。在解决国企非效率上,因为产权变迁的问责制度都可以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机制,所以在代理成本这个环节实现了逻辑的统一,而非国内学者所争论的那样对立。最后基于全文的分析,笔者提出在不同特性的产业,产权变迁和问责制度具有各自的优势,是国企改革的两条不同路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达捷  王松  陈耿  董春  陈小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叶生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在建立企业法 人产权制度的同时,建立起有效的经营管理人员激励与约束机制。这是防止经营权 侵犯所有权,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关 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路军伟  殷红  
政府会计改革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这一过程存在着具有不同预期成本收益的利益主体;根据制度变迁理论,由于预期的成本和收益不同,改革中既存在"初级行动团体"和"次级行动团体"的正向作用力,也可能存在来自"竞争利益团体"的负向作用力,不同作用力的合力形成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力,它决定着政府会计改革的进程、方向与结果。在不同的改革策略(方案)下,各利益主体的预期成本收益将有所不同,因此,可以在政府会计改革动力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改革策略"变量,并构建"政府会计改革动力"与"改革策略"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模型,这对政府会计改革的策略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汪平  
国企分红制度的设计关系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从公司理财的角度看,国企分红的充分展开,绝菲简单的税后利润再分配问题,而是从根本上对国有企业财务职责的唤醒,是从投融资等诸多方面对国有企业运作机能的再造,是国企改革的深化。国企分红条件已完备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袁小宁  宋老虎  
以完善法人治理体系为基础,构建现代国企管理制度;以市场化为导向,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以放大国有资本为原则,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以管理提升为依托,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管理体系。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陕投集团)紧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被确定为陕西省第一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企业为契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青  
自然垄断行业的国企改革是一大难题,从竞争、产权、绩效相关联的理论视角分析,我国自然垄断行业国企改革的模式构建,应从市场结构改革、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民营化改革以及政府管制体制改革四个方面入手,在充分考虑竞争、产权与绩效三者间关系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进行系统地改革,以期达到理想的改革目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瑞  
北京开关厂是全国输变电行业的5个大型国有企业之一,主要生产用于电力系统及国家重点工程所需的高低压电器、高低压成套配电装置及核电站控制设备。现有职工3000余名,离退休职工1500余名,工厂总资产4.3亿多元。工厂主体由5个事业部、5个专业车间及众多的...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邢炜  周孝  
国企改革是中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那么它将如何影响现阶段极为紧迫的技术创新模式转变呢?对此,结合理论分析与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第一,深化国企改革将促进技术创新模式转变,从而有助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第二,国企改革对技术创新模式转变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政企关联、技术差距、政府补贴与银行信贷,其中政企关联是最重要的作用机制。第三,深化国企改革将通过弱化政企关联、缩小技术差距而促进技术创新模式转变,相反会通过减少政府补贴与银行信贷的有效规模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自主创新活动,但是,其促进作用要大于抑制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蔡文青  
投资体制改革与国企改革问题研究□蔡文青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企业应当是投资的主体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是政府机构的附属,本质上不是一个利益主体,不具备自主投资的权利和能力。企业投资仅仅是国家投资计划实现的工具。企业对投资既无利益追求,也不承担任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奡楠  江永红  
试图从新的视角考察混合所有制企业在不同研发投入规模下的创新差异,从而剖析股权制衡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最优方向选择问题。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方法,基于2005—2018年A股部分上市企业数据分析当前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着重分析混改政策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路径。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显著提升国企生产率水平,总体呈现递增的动态影响,并且对大规模研发企业、垄断性行业企业的政策效果尤为明显;规模化研发投入是国企混改提升企业生产率的重要路径,国有资本大规模研发企业比重处于50%~75%时更有利于提升企业生产率,小规模研发企业比重小于25%时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更为明显。在此基础上,对促进国企混改提出促进股权多元化、保持较高国有股比重、优化激励考核制度、采取差异化混改政策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