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38)
2023(16119)
2022(13882)
2021(12892)
2020(10893)
2019(24812)
2018(24677)
2017(47666)
2016(25717)
2015(28695)
2014(28484)
2013(28482)
2012(26125)
2011(23152)
2010(23179)
2009(21308)
2008(21161)
2007(18456)
2006(16237)
2005(14447)
作者
(73987)
(61906)
(61232)
(58028)
(39475)
(29499)
(28011)
(24021)
(23286)
(21999)
(21038)
(20802)
(19643)
(19588)
(18874)
(18846)
(18508)
(18183)
(17716)
(17672)
(15269)
(14991)
(14871)
(14105)
(13799)
(13699)
(13608)
(13582)
(12401)
(12259)
学科
(105560)
经济(105444)
(95101)
管理(84832)
(84286)
企业(84286)
方法(48561)
数学(38387)
数学方法(37980)
(33006)
业经(31982)
(31192)
(26199)
贸易(26183)
(25388)
中国(25344)
农业(23115)
(22913)
财务(22848)
财务管理(22823)
地方(22256)
企业财务(21570)
技术(20828)
(20393)
(20094)
理论(20024)
(19048)
(16955)
(16011)
环境(15702)
机构
学院(365731)
大学(363430)
管理(148681)
(147789)
经济(144602)
理学(128368)
理学院(126967)
管理学(125081)
管理学院(124399)
研究(118255)
中国(89677)
(77239)
科学(73555)
(66845)
(62394)
(59067)
业大(55496)
(54226)
中心(53924)
财经(53745)
研究所(53625)
农业(49172)
(48853)
北京(48041)
(46259)
师范(45832)
(43990)
(43357)
经济学(43066)
商学(39934)
基金
项目(248789)
科学(195926)
研究(182622)
基金(180859)
(157122)
国家(155738)
科学基金(134796)
社会(114960)
社会科(108884)
社会科学(108854)
(97398)
基金项目(96548)
自然(88201)
自然科(86177)
自然科学(86158)
自然科学基金(84665)
教育(81706)
(80881)
编号(74915)
资助(73560)
成果(59546)
重点(54828)
(54127)
(53602)
(53105)
课题(50049)
创新(49426)
科研(47482)
(47277)
国家社会(46936)
期刊
(163490)
经济(163490)
研究(105627)
中国(66450)
(57240)
管理(56906)
学报(55887)
(53093)
科学(52174)
大学(42475)
农业(40236)
学学(39933)
教育(35797)
技术(32331)
(30514)
金融(30514)
业经(28873)
财经(25912)
经济研究(25506)
(23436)
问题(22473)
(22266)
图书(21429)
(19882)
技术经济(19291)
现代(17982)
科技(17445)
理论(17054)
商业(16925)
国际(16732)
共检索到538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仙德  侯建娜  李子蓉  
在评述国内外研究基础上,实地调研,利用统计资料、问卷、访谈记录等分析虹桥涉外贸易中心功能演化,以及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原因。研究表明:①市级政府统筹规划,重点开发能够促进Sub-CBD集聚生产性服务业;②Sub-CBD承担大都市区某一方面的功能,形成高度集聚和关联的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网络,与核心CBD错位竞争,功能互补;③交通枢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商业活动向其周边集聚,是Sub-CBD功能拓展的必要条件。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完善交通条件,加强政府规划建设,发挥贸易业比较优势,服务长三角,是虹桥涉外贸易中心功能拓展的重要路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新敏  
根据公共交通导向型的城市发展理论和增长极理论,综合交通枢纽往往成为经济活动的集聚区,对区域产业发展、特别是国际化大都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法兰克福交通枢纽发展的经验和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总体规划设计,分析了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并提出促进该地区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对策性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亮  王振  陈钟宇  
产城融合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流模式和产业区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如何推动产业区由单纯的经济空间向综合性新城空间转变,实现产城融合发展是我国产业区转型升级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基于此,该文以上海市的虹桥商务区为例展开研究,一方面深刻地揭示了虹桥商务区的核心特征;另一方面归纳梳理了虹桥商务区在产城融合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该文就如何推进虹桥商务区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这也为我国其他产业园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贺胜中  叶铁锋  
以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投运为契机,通过能耗预测与分析,确定节能目标、构建节能管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已规划建设技术成果的作用,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节能管理成效,探索了一条大型民用机场运行节能管理的可行之路。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唐晓云  
本文从国际贸易中心的内生基础、现代生产分割对全球城市功能发展的要求两方面,分析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新兴起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条件。结合定量指标,判断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上海是否具备发达国家经济体在实践中形成中心的门槛条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清娟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主要为生产经营主体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的服务,从企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分离和独立从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是后工业化时期的主导产业,制造业的引致需求和企业服务外包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并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也表现出集聚快速的发展特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席艳乐  易莹莹  
文章基于上海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1997-2009年的面板数据,就生产性服务业对上海制造业就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整体而言,生产性服务业对上海制造业就业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是,生产性服务业对上海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程度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异质性相联系。具体而言,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对三种要素密集型行业就业的提升都有显著影响;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影响有积极作用,但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影响则不明显;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对三种要素密集型制造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耀  陈高森  骆守俭  
文章在界定生产性服务业相关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三种类型的服务业在GDP增长贡献方面上的差异。文章的实证结果表明与消费性服务业和社会性服务业相比,生产性服务业对上海市GDP增长的贡献最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秦波  王新峰  
结合地统计方法(Geo-Statistics)和城市空间结构模型,提出了一种较为客观和科学的识别城市中心的新方法,即首先运用全局和局部Moran指数判别潜在的城市中心,然后运用回归分析进行检验和甄别。利用上海工商局企业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海生产性服务企业高度集聚于中心城区,并形成两个中心:外滩中央商务区和南京西路,国内企业倾向集聚于外滩而海外企业倾向于南京西路。这种双中心格局和国外城市中呈现出的"绝对分散"或者"多中心"格局并不相同,反映了我国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自身特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邱爱莲  安玉梅  
本文从总量、增速、比重以及结构等方面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进口贸易与利用外资现状进行了对比研究。揭示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贸易进口和利用外资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仙德  侯建娜  
全球化和信息化加速产业空间组织的演变,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商业的集聚与扩散,形成多个Sub-CBD,促进了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多中心化。本研究选取东京都新宿为案例,探讨交通规划对Sub-CBD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商业空间组织的集聚与关联。本研究认为政府高起点规划,依托交通枢纽,促进产业空间集聚,强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商业一体化,发展有助于Sub-CBD功能拓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妍嫣  
生产性服务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本文以北京和上海为例,分析我国区域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选择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路径,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典型区域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领域的选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诚  曹东坡  林思宇  
一般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是互动发展的,但具体到特定发展阶段和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不一定依赖于制造业。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和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笔者实证研究了上海市制造业转移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上海制造业转移是必要的而且是正在发生的事实;生产性服务业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自持的;上海本地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更多来自于本地服务业的需求,制造业向外转移对本地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并未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孙玉琴  
鸦片战争后 ,上海取代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重心 ,进而发展为中国乃至远东的经济、贸易中心。上海这一地位的形成既缘于其独特的区位优势 ,同时又与其相对良好的制度创新环境密切相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曹慧平  于津平  
本文引入中间需求因素,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了扩展,分析了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机制,然后利用协整关系、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加工贸易不利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一般贸易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但短期内加工贸易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一般贸易的促进作用具有滞后性,短期内效应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