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37)
2023(13223)
2022(11580)
2021(10894)
2020(9113)
2019(20878)
2018(20743)
2017(39945)
2016(21772)
2015(24523)
2014(23772)
2013(23416)
2012(21507)
2011(19206)
2010(19145)
2009(17199)
2008(16603)
2007(14315)
2006(12333)
2005(10424)
作者
(60634)
(50407)
(49941)
(47583)
(31961)
(24255)
(22773)
(19798)
(19116)
(17756)
(17354)
(16820)
(15970)
(15727)
(15538)
(15064)
(14955)
(14950)
(14439)
(14184)
(12395)
(12170)
(11989)
(11475)
(11226)
(11179)
(11169)
(11112)
(10058)
(9942)
学科
(86977)
经济(86893)
管理(62880)
(59912)
(50474)
企业(50474)
方法(37264)
数学(31462)
数学方法(31108)
(23814)
地方(22692)
中国(21655)
业经(21247)
(19221)
技术(18791)
(18304)
农业(15998)
理论(14723)
(14481)
贸易(14467)
(14292)
(14228)
环境(14084)
(13925)
产业(13297)
(12338)
技术管理(11962)
地方经济(11789)
(11406)
(11393)
机构
大学(296778)
学院(296149)
管理(121343)
(115152)
经济(112604)
理学(105729)
理学院(104494)
管理学(102777)
管理学院(102236)
研究(98406)
中国(71205)
(65530)
科学(62961)
(49456)
(48185)
(46167)
业大(45277)
中心(44567)
研究所(44253)
(42273)
北京(41524)
(40671)
师范(40335)
财经(40239)
(36680)
(36522)
农业(35990)
(35019)
经济学(33288)
师范大学(32859)
基金
项目(211387)
科学(166767)
研究(155322)
基金(152395)
(132513)
国家(131419)
科学基金(113840)
社会(97279)
社会科(92151)
社会科学(92129)
(83339)
基金项目(83023)
自然(74533)
自然科(72733)
自然科学(72715)
自然科学基金(71388)
(69913)
教育(69521)
编号(63590)
资助(60740)
成果(50247)
重点(46759)
(46119)
(45894)
(45074)
课题(43425)
创新(42829)
科研(39695)
国家社会(39388)
项目编号(38827)
期刊
(125423)
经济(125423)
研究(85158)
中国(55153)
学报(45589)
管理(44143)
科学(43788)
(41416)
(35684)
大学(34334)
教育(33369)
学学(31952)
农业(29096)
技术(25929)
业经(22036)
(20985)
金融(20985)
经济研究(19138)
财经(18128)
图书(17587)
问题(16951)
科技(16589)
(15517)
(15484)
资源(14971)
技术经济(14664)
现代(14272)
理论(14213)
实践(13182)
(13182)
共检索到422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仙德  侯建娜  
全球化和信息化加速产业空间组织的演变,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商业的集聚与扩散,形成多个Sub-CBD,促进了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多中心化。本研究选取东京都新宿为案例,探讨交通规划对Sub-CBD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商业空间组织的集聚与关联。本研究认为政府高起点规划,依托交通枢纽,促进产业空间集聚,强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商业一体化,发展有助于Sub-CBD功能拓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国辉  杨红  
中小一贯制教育是目前日本义务教育学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在日本重新思考"六三三"这一公共教育体系的过程中推进的颇受瞩目的政策之一。通过设立中小一贯制学校、采用"四三二"学段开展九年义务教育、编制一贯制教育课程、建构相关推进体制等举措,东京都品川区成为较早开展中小一贯制教育且卓有成效的地区。中小一贯制教育的实施既是新自由主义教育观念指导下,基于教育行政地方分权开展的地区自主性教育改革实践,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界的意向,以培养与现代社会产业构造变化相适应的人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刚  
日本社会福利的制度化框架自1940—1950年代确立以来,其社会福利服务理念不断成熟、规范,特别是随着1970年代地域福利的推进,建设福利社区的计划也在逐步实现。本文拟通过东京都调布市"生活支援照看网络"这一案例的研究来分析日本地域福利的现状,并透过地域中具有连带关系的福利共同体的视角来分析日本地域福利的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有所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逸先  
完善的农产品流通市场对促进生产,稳定市场起着重要作用。日本肉类批发市场具备成熟的市场交易模式和交易规则,是日本国内重要的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之一。本文研究了东京都中央批发市场肉类市场运营管理模式和日本相关政策体系,尝试提出了促进中国农产品流通市场发展的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焦必方  
本文以东京都郊区三鹰市、桧原村为例,总结了东京都郊区现代农村建设中关注城郊轨道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齐全的社会公共设施,结合郊区特点发展都市农业,平衡区域发展差异,倡导管理民主,追求社会和谐等经验。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势头十分明显。城市化过程中如何在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搞好城市郊区尤其是特大城市郊区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我们必需面对的课题。东京都郊区现代农村建设的经验可资借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博  
旅游业的发展在给地区经济注入活力的同时,也给旅游地的居民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此,文章首先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建立了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游客旅游活动的社会心理承载力情况考察指标体系,采用基于三角模糊数的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指标分析建模,并以东京浅草寺周围居民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得到浅草寺周围居民对旅游活动的社会心理承载力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浅草地区居民对游客的旅游活动整体上持支持和积极的态度,在个别指标如旅游地垃圾、社会治安等方面持较为消极的态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卢为民  马祖琦  
东京都地域构成和土地利用概况东京都是日本的一个省级行政区。截至2010年10月1日,东京都的行政区面积为2188平方公里,共下辖23个特别行政区(区部)、26个市、5个町和8个村,以及伊豆群岛和小笠原群岛。东京都区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建设用地和道路用地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褚劲风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日本动漫作为通俗艺术、大众文化,已经突破了民族、国家和语言的障碍,为世界广泛接受。日本有"动漫王国"之称,东京因集中了日本78.8%的动漫企业而被称为"动漫之都"。东京动漫产业高度集中的地理现象,本身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本文从日本动漫产业集聚的空间转移、内涵特征与组织结构、东京动漫产业集聚的空间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指出东京动漫产业集聚的空间组织具有历史性、地理接近性、民族文化根植性等特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桂世勋  
目前,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虽然比日本要低得多,但中国上海市的老龄化程度却与日本东京都十分接近。据1987年7月1日零时进行的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推算,上海市65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8.5%;而日本总务厅发表的统计资料,1987年9月15日东京都65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9.2%,相差0.7个百分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仙德  侯建娜  李子蓉  
在评述国内外研究基础上,实地调研,利用统计资料、问卷、访谈记录等分析虹桥涉外贸易中心功能演化,以及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原因。研究表明:①市级政府统筹规划,重点开发能够促进Sub-CBD集聚生产性服务业;②Sub-CBD承担大都市区某一方面的功能,形成高度集聚和关联的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网络,与核心CBD错位竞争,功能互补;③交通枢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商业活动向其周边集聚,是Sub-CBD功能拓展的必要条件。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完善交通条件,加强政府规划建设,发挥贸易业比较优势,服务长三角,是虹桥涉外贸易中心功能拓展的重要路径。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晓兰  朱秋  
东京都市圈作为世界五大都市圈之一,其演化历程和发展机制一直是研究者关注和探讨的对象。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东京都市圈演化与发展的3个主要阶段和"绿环带+新城"的效仿特征、"一极集中"的开发特征、"多心多核"的地域开发特征、"多心多核"的扩展特征等;并从地理、人口、交通、经济四个方面论述了东京都市圈演化过程的四个动力因素;总结了区域竞争机制、统筹规划机制、政府管理机制、市场协调机制等发展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高汝熹   李志能   朱名宏   郁义鸿  
东京都心三区(千代田、中央区、港区)具有高强度的经济聚集:在占东京都面积2%的土地上,1991年拥有占东京都15.69%的事业所,29.06%的就业人数,其白天的人口密度是东京都的近十倍。此外,都心三区1991年金融保险业就业人数达到253200人,占东京都该行业的49.46%,1994年三月底,金融业存款数占东京都的68.4%,贷款数占东京都的73.6%;1994年底东京都心三区批发业事业所数到21921家,就业人数461410人,占东京都的45.9%,营业额达到152兆9868亿日元,占东京都的76.9%,占整个日本的四分这一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应贵  娄世艳  
东京都市圈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吸引着日本全国各地人口来此就业。同时,日本中央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不断调整产业政策:始于支持经营困难产业,后转为扶持特定地区,再调整为以科学技术政策代替了传统产业政策,目前借鉴美国硅谷经验打造创新性产业园。尽管传统企业依然是支柱产业,都市圈的信息技术产业、多媒体产业、游戏产业(软件与硬件结合)已悄然兴起,产业升级仍在进行中。立足于都市圈区内49家世界500强企业展望东京都市圈的未来发展,认为传统产业转型、服务业效率改进、人才因素、全新产业兴起是未来竞争地位的关键影响因素。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红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应对"宽松教育"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而适应全球化的自由竞争,日本东京都率先进行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期望"从东京都改变日本"。东京都基础教育质量保障改革措施主要体现在自由选择学校制度、高中多样化、校长管理及经营权的加强、教员考核制度的完善以及恢复学力测试和学生培养目标的修正等方面,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面向未来,东京都出台了第三个《东京都教育愿景》,包括充实个性和社会自立教育、培养活跃于世界舞台的人才、培育健全心态和健康生活能力、推进奥运会及残奥会教育、提高教师资质与能力、提高家庭和社会教育能力等内容,以期培养引领未来的国际性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