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16)
- 2023(5271)
- 2022(4571)
- 2021(4452)
- 2020(3951)
- 2019(9152)
- 2018(9173)
- 2017(17149)
- 2016(9733)
- 2015(11054)
- 2014(11081)
- 2013(10560)
- 2012(9608)
- 2011(8627)
- 2010(9167)
- 2009(8229)
- 2008(8370)
- 2007(7428)
- 2006(6504)
- 2005(5649)
- 学科
- 济(36809)
- 经济(36772)
- 管理(25858)
- 业(24155)
- 企(21054)
- 企业(21054)
- 方法(20812)
- 数学(18624)
- 数学方法(18054)
- 学(10689)
- 农(8337)
- 理论(8284)
- 中国(8126)
- 财(7526)
- 业经(7469)
- 教学(5796)
- 贸(5744)
- 贸易(5740)
- 技术(5705)
- 和(5590)
- 易(5560)
- 制(5533)
- 地方(5489)
- 农业(5414)
- 务(5178)
- 财务(5142)
- 财务管理(5131)
- 划(5038)
- 环境(4922)
- 策(4827)
- 机构
- 学院(139450)
- 大学(138918)
- 管理(50788)
- 研究(48870)
- 济(47261)
- 经济(46089)
- 理学(44158)
- 理学院(43604)
- 管理学(42053)
- 管理学院(41834)
- 科学(35838)
- 中国(35181)
- 京(30933)
- 农(28935)
- 所(27194)
- 业大(25863)
- 研究所(25452)
- 农业(22948)
- 江(21869)
- 中心(21371)
- 财(21015)
- 北京(19502)
- 院(18684)
- 范(18539)
- 技术(18494)
- 师范(18221)
- 州(17359)
- 财经(17073)
- 省(16416)
- 室(15503)
- 基金
- 项目(98665)
- 科学(75165)
- 基金(69381)
- 研究(65145)
- 家(64309)
- 国家(63849)
- 科学基金(52608)
- 省(40340)
- 自然(38042)
- 社会(37341)
- 自然科(37229)
- 自然科学(37215)
- 自然科学基金(36514)
- 基金项目(36053)
- 社会科(35309)
- 社会科学(35296)
- 划(34695)
- 教育(31629)
- 资助(30498)
- 编号(25759)
- 重点(23435)
- 计划(21497)
- 成果(20757)
- 创(20420)
- 发(20383)
- 部(20320)
- 科研(19722)
- 科技(19652)
- 课题(19224)
- 创新(19107)
共检索到198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惠刚盈 盛炜彤
简要介绍了德国著名生物统计学家B.Sloboda的树高生长模型。本研究将该方程应用于杉木人工林的优势高生长模拟中,获得良好的模拟效果。分析结果认为,用Sloboda树高生长方程拟合多形指数曲线,不会导致指数年龄时的树高与指数级不符的矛盾,同时能确保拐点参数的生物意义,并且用非线型二乘法解方程参数时不需要做任何特殊处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雄清 张建国 段爱国
以江西杉木密度试验林为例,分别基于贝叶斯法和传统法(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杉木人工林树高生长模型,并在贝叶斯法中考虑无信息先验分布和有信息先验分布。结果表明:利用贝叶斯法估计杉木人工林树高生长模型,预测值的可靠性比传统法好,而且基于有信息先验分布估计杉木人工林树高生长模型要略好于无信息先验分布。这是因为利用生长模型预测杉木人工林树高生长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使得利用传统的估计方法分析杉木人工林生长模型稳定性比较低,可靠性也相对较差。贝叶斯法综合利用了先验信息和样本信息,而传统法仅利用了样本信息,而且贝叶斯法把模型参数看作是随机变量,更能反映杉木人工林树高生长的本质,预测杉木人工林树高的可靠性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吕勇
By using the modified method of growth increment, in this article the competitive increment models of individual tree for Chinese fir have been developed, the estimate models of diameter growth percentage for Chinese fir have been obtained in Huitong, Human. On the ba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
关键词:
杉木 生长率 竞争生长 模型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罗福裕 方延福 励龙昌
本文在分析生长方程的性质和种类的基础上,用遂昌县227块标准地上测得的资料进行拟合。结果选择Richards方程,建立了杉木人工林平均胸径、林分平均高、林分断面积和林分蓄积量生长模型,并分析了遂昌县杉木人工林的生长特点、生长量和生长率。
关键词:
杉木 人工林 生长曲线 建立模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光玉 康立 何海梅 吕勇 银勇平 吴毅
考虑相同或者相近年龄的杉木纯林,其优势木高生长受立地条件的影响较大,对年龄、优势高进行分级,基于树高-年龄分级构造哑变量,采用基于哑变量的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区域性杉木多形立地指数曲线模型,为区域性立地质量评价和生产力预估提供研究思路和方法;同时提出一种合理的构建树高-年龄分级哑变量的思路和方法,并进一步研究分级哑变量如何加在模型参数上较为合理。以湖南不同地区606组杉木纯林优势木平均高-年龄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理查德等4种常用非线性方程进行模拟与分析,找出最优基础模型。采用循环迭代法结合最优基础模型,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牛思圆 刘鹏举 雷相东 任怡 高影
[目的]基于我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简称“连清”)样地数据,分省区研建全国杉木人工林平均木树高-胸径的最优基础模型,以期为全国各省区杉木人工林的树高预测提供基础模型。[方法]研究范围为杉木人工林分布的15个省份,数据来自第六次、第七次连清样地数据的树高调查表,总样本数为23 239个。选取18种基础生长方程作为候选模型,分别拟合各省区杉木平均木树高与胸径的关系,根据模型的决定系数(R2)、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相对误差(MRE)、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预估误差(MPE),并结合模型残差分布图,确定各省区最优模型,同时采用5折法验证各省区最优模型的预测能力,最终决定各省区最优树高-胸径模型。[结果]15个省区的杉木最优树高-胸径模型并不相同,四川、云南、重庆、陕西、浙江、江西、湖南、广西的最优模型为模型18(Mitscherlich方程),江苏、安徽、河南和福建的最优模型为模型16(Hossfeld方程),广东、湖北、贵州的最优模型分别为模型10(双曲线方程)、模型11(Logistic方程)和模型13(Gompertz方程),R~2分布在0.602~0.807之间,MAE分布在0.94~1.53 m之间,MRE分布在-2.93%~-4.72%之间,RMSE分布在1.23~2.00 m之间,MPE分布在0.50%~2.77%之间。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满足精度要求,且参数具有生物学意义,可作为全国各省区杉木人工林平均木树高-胸径基础模型。[结论]本研究构建全国杉木人工林分布的15个省区的最优树高-胸径基础模型,能较好的模拟各省区的杉木平均木树高随胸径的变化规律,可以作为全国各省区基本的杉木人工林平均木树高-胸径模型,为各省区杉木人工林的树高预测提供依据。
关键词:
连清样地数据 杉木 树高-胸径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洪刚 张建国 段爱国 童书振
本文就Logistic及其改进模型在杉木人工林胸高断面积模拟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表明:在相同林分密度下,随立地指数增加,模型的模拟精度越高立地条件影响越大;在相同立地条件下,所有改进Logistic模型的模拟精度都受到林分密度影响;Logistic及其改进模型的模拟精度与林龄没有任何关系。对于某一具体植物种群,不同形式的Logistic模型的模拟精度主要受模型本身的影响。同另外4种Logistic模型相比,Z-Logistic模型参数最稳定,模拟精度最高,为模拟杉木人工林胸高断面积的首选模型。各改进模型的参数直接影响Logistic模型模拟的曲线形状,可作为形状参数使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佟金权
广义干曲线方程是研究林分生产力状况的有效方法.利用所建立的杉木人工林广义干曲线模型模拟不同立地、不同密度、不同年龄杉木人工林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量,并与杉木二元材积公式(《立木材积表》(Ly208-77))计算的相应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量进行对照,比较结果高度一致.说明运用该广义干曲线模型模拟不同集约经营条件下的杉木人工林具可行性,在生产实践中有可应用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宪宇 张弘
根据福建省32块杉木人工林临时标准地和固定标准地资料,采用生长量修正法和Richards生长方程建立了单木潜在直径生长函数和单木直径生长修正函数。选择相对直径(RD。)和相对植距(RS)分别作为竞争指标和密度指标,建立直径生长模型。依据树高和直径的关系,引入反映立地质量的优势高为自变量,建立了树高生长模型,为了提高树高拟合效果,对树高残差值分布进行了分析,树高残差遵从正态分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佟金权 盛炜彤
在 Brink修正式基础上建立了杉木人工林广义干曲线模型。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不同立地、不同密度、不同年龄杉木人工林林木干形的变化。广义干曲线方程参数 i与胸径相关 ,随胸径的增大而增加 ;参数 q与树高相关 ,随树高的增加而减小 ,验证了 Gadow等人的研究结论 ;参数 p与树高、胸径均无关 ,证实了 Steingass的研究结果。另外 ,参数 p与密度呈负弱相关 ,随密度的增加而略为减小 ;参数 q则相反 ,与密度呈正向弱相关 ,随密度的增加而略为增大 ;参数 q还与立地有关 ,立地指数高时 ,参数 q也大。在模拟干形时 ,带皮与去皮广义干曲线模型需要分别模拟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干形 林分干曲线 广义干曲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丹 夏朝宗 张国斌 刘晓东 康峰峰
【目的】本研究选择湖南、安徽、江西3省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构建乔灌层调查因子与其生物量之间的估算模型。试图获取更为可靠、精准的灌木层生物量估算模型,为提高估算杉木人工林灌木层生物量模型精度提供参考。【方法】在研究区域进行典型抽样调查,测定不同林龄杉木林上层乔木郁闭度Cs、林分密度Ds(株/hm2)、平均胸径Dm(cm),下层灌木平均高度H(m)、平均地径D(cm)、盖度C、灌木层枝、干、叶、根干鲜质量(kg),通过计算获得乔木层杉木蓄积量V(m3/hm2)、灌木层生物量数据(t/hm2)。通过Pears
关键词:
杉木 灌木层 生物量 模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罗天祥 温远光
以1979~1992年研究资料为基础,根据限制因子作用律建立广西杉木林生产力水热优化模型。模型表明,杉木生长最佳水热系数为2,3~2.6,广西杉木林生产力的宏观分布格局主要由温暖指数(即温度条件)所决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技术把广西杉木人工林生产力按不同水热组合环境划分为五大类型区,据此提出杉木速生高产林区的水热指标,并根据水热优化模型绘制了一系列广西不同海拔地带杉木林产量分布图,全面而定量地揭示了广西杉木林生产力三向地带性宏观格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惠刚盈 盛纬彤 罗云伍 张校林 黄冬青
利用优势木高生长与密度关系相对较小,并且是立地和年龄的函数这一特性以及直径生长的多因子效应等生物学规律,将优势高作为独立变量引入其它相关模型构建了杉木人工林收获模型系统。解决了杉木人工林自然生长和伐后生长模拟,建立了标准树高曲线和直径与断面积相容性预估模型以及间伐模拟系统,推导出了由于间伐而引起的非生长性增长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
杉木,收获模型系统,结构设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段爱国 张建国
采用差分法构建以Korf等 6种理论生长方程为基础的多种多形地位指数方程 ,探讨它们的多形表达涵义 ,并对其模拟性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得到结论 :(1)基于理论生长方程 ,通过差分法可以构建具有良好生物学基础的多形优势高方程 ;(2 )理论生长方程的拐点取值情形对其模拟优势高生长的精度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3)差分方程较方程原型更适合于大范围数据的拟合 ,如数据基础为地区或产区层次时 ,其拟合效果明显要好 ;(4 )多形优势高方程展现出了较高的模拟精度 ,其中以Korf、Richards、Weibull方程的 2参数多形表达式及Sloboda方程的 3参数多形表达式为佳 ,采用优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涂宏涛 孙玉军 吴明钦 王明初 杨星华
以福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15块样地的33株标准木的解析数据,探讨了树冠平均表面积、最大表面积、平均体积、最大体积4个复合指标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4个树冠复合指标与胸径、树高、冠长、冠幅之间呈显著相关,相应的增加变量可提高模型的拟合精度,但当模型变量增加到2个以上时,模型精度提高不大。模型检验结果表明,以冠幅和冠长为变量的树冠表面积模型为最优;树冠体积以冠幅、冠长和树高为变量的模型为最优。模型的预估精度P均大于70.3%,说明模型可以较好地预估杉木人工林的树冠表面积和体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