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8)
- 2023(1009)
- 2022(943)
- 2021(884)
- 2020(808)
- 2019(1690)
- 2018(1721)
- 2017(3260)
- 2016(1928)
- 2015(2156)
- 2014(2147)
- 2013(2046)
- 2012(1893)
- 2011(1601)
- 2010(1624)
- 2009(1466)
- 2008(1670)
- 2007(1538)
- 2006(1094)
- 2005(1044)
- 学科
- 管理(4524)
- 济(3900)
- 经济(3900)
- 业(3368)
- 企(3109)
- 企业(3109)
- 学(2582)
- 法(2322)
- 财(2182)
- 方法(2139)
- 务(1912)
- 财务(1890)
- 财务管理(1890)
- 数学(1876)
- 贸(1845)
- 贸易(1845)
- 易(1842)
- 数学方法(1792)
- 企业财务(1675)
- 电子(1367)
- 网上(1328)
- 网上贸易(1328)
- 税(959)
- 理论(935)
- 材(909)
- 中国(862)
- 法令(847)
- 理法(791)
- 管理法(791)
- 水产(772)
- 机构
- 学院(25722)
- 大学(25056)
- 研究(9338)
- 科学(9174)
- 农(9033)
- 业大(7425)
- 农业(7259)
- 中国(7019)
- 京(6293)
- 所(6255)
- 管理(5795)
- 研究所(5662)
- 济(5366)
- 经济(5166)
- 技术(4908)
- 农业大学(4905)
- 室(4807)
- 理学(4789)
- 理学院(4684)
- 省(4582)
- 实验(4563)
- 江(4432)
- 实验室(4369)
- 管理学(4315)
- 管理学院(4290)
- 中心(4259)
- 工程(4201)
- 重点(4133)
- 业(3847)
- 北京(3831)
共检索到38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邱坚 李坚 刘一星
对SiO2溶胶溶液半限注法浸渍处理紫椴和西南桤木的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iO2溶胶对木材的渗透应主要考虑压力和加压时间以及树种的影响,考虑木材的变异性所造成的试验数据的波动,确定SiO2溶胶的浸渍工艺条件为压力0.8MPa,压力时间30min,后真空度为0.090MPa,保持10min。通过X射线能谱图分析,在木材细胞壁的位置能看到排列均匀的SiO2,说明在木材外部进行溶胶-凝胶化过程,然后采取空细胞法将溶胶注入到木材中,简化了制备工艺条件,提高了原料利用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邱坚 李坚 刘一星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对木材-SiO2醇凝胶复合材的干燥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受到木材的包围,木材-SiO2醇凝胶复合材的超临界干燥工艺条件最终确定为动态和静态干燥温度为50℃,动态和静态压力为25MPa,动态干燥时间为180min。经扫描电镜观察,木材-SiO2气凝胶在微观上有良好的网络结构,SiO2气凝胶与木材有良好的结合并保持木材的孔隙结构。通过透射电镜观测,所制备的木材-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中的SiO2气凝胶是由直径约13~300nm的SiO2颗粒构成的连续网络结构。超临界CO2流体干燥的木材-SiO2气凝胶复合材表现突出的增容现象,由于紫椴与西南桤木结构不同,两者的增容率有较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敏洋 曹金珍
为了考察微纳米液体改性剂在木材中的渗透规律,采用2种粒径(30和150 nm)和3种浓度(质量分数5%,15%、30%)的SiO2溶胶真空30 min-常压浸渍24 h欧洲赤松和火炬松边材,比较其24 h内吸液率的经时变化规律和24 h增重率,通过质量法分析30nm、15%的硅溶胶处理材轴向SiO2的浓度梯度,并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分析各轴向深度木材细胞壁中硅元素的分布。结果表明:1)粒径小的硅溶胶在浸渍初期更易于在木材中渗透,随着浸渍时间的延长,粒径的影响变小,甚至可能出现相反的趋势;浓度对吸液率影响显著,一般浓度越高,吸液率越小。浓度高的改性剂处理木材时,粒径的影响更为显著。2)树种...
关键词:
木材 SiO2溶胶 渗透性 粒径 浓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江泽慧 王汉坤 张求慧 田根林 余雁
采用单一浓度溶胶浸渍和梯度浓度溶胶浸渍2种方法将SiO2溶胶注入竹材、木材、竹炭和木炭4种材料内部,探讨材料微观结构、炭化前后、溶胶浓度以及浸渍方法对材料凝胶负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竹材的SiO2凝胶负载率低于竹炭,二者的凝胶负载率显著小于木材和木炭;木材和木炭凝胶负载性能差异与所浸渍溶胶的浓度有关;相比于使用单一浓度浸渍,浓度梯度法浸渍可有效提高材料的负载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坚 邱坚 刘一星
以正硅酸乙酯(TEOS)原料,HCl/HF混合酸为水解催化剂,研究应用于木材功能性改良的SiO2凝胶的制备工艺条件。所配制3种反应溶液的TEOS/EtOH/H2O比例分别为FU1=1.00∶15.35∶7.45,FU2=1.00∶5.43∶10.10,FU3=1.00∶5.47∶5.77,HCl/HF摩尔比分别为0.02/0.01、0.02/0.04和0.02/0.06,可在120min左右得到醇凝胶。将醇凝胶在-21℃条件下陈化1~3d后,在12h内自然升温至室温,24h内置于超临界流体中进行干燥单元操作,可以得到适合木材功能性改良用并具有纳米结构的SiO2气凝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敏洋 曹金珍
为了考察微纳米液体改性剂在木材中的渗透规律,采用2种粒径(30和150nm)和3种浓度(质量分数5%,15%、30%)的SiO2溶胶真空30 min-常压浸渍24 h欧洲赤松和火炬松边材,比较其24 h内吸液率的经时变化规律和24 h增重率,通过质量法分析30 nm、15%的硅溶胶处理材轴向SiO2的浓度梯度,并采用扫描电镜鄄X射线能谱仪分析各轴向深度木材细胞壁中硅元素的分布。结果表明:1)粒径小的硅溶胶在浸渍初期更易于在木材中渗透,随着浸渍时间的延长,粒径的影响变小,甚至可能出现相反的趋势;浓度对吸液率影响显著,一般浓度越高,吸液率越小。浓度高的改性剂处理木材时,粒径的影响更为显著。2)树种...
关键词:
木材 SiO2溶胶 渗透性 粒径 浓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元元 任瑞清 陈瑶 高建民
【目的】为丰富木制品颜色体系,探讨SiO_2光子晶体在木材表面结构色的构筑和生色表现。【方法】采用改进的St?ber方法制备不同粒径的SiO_2微球,通过重力沉积自组装法在木材基底上构建了SiO_2光子晶体结构色。利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了SiO_2微球的组成和结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微球的外观形貌及其在木材基底上的排布方式,并分析了不同处理工艺下的微球粒径分布。通过数码相机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对木材表面SiO_2结构生色的色度参数及紫外–可见光反射率进行了分析。【结果】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证实了本研究中所制备的反应产物都是纯相无定形SiO_2,适用于构筑呈色良好的结构色涂层。制备配方只控制了乙醇添加量,添加量分别为80、85、90、95、100、105 mL,生成了单分散性良好的SiO_2微球,粒径分别对应为294、246、226、214、194、181 nm。参与自组装的SiO_2粒径依次减小,薄膜颜色由红色逐渐变为绿色、蓝绿色,最后到深紫色、紫色、淡紫色,紫外反射波长逐渐减小,颜色发生蓝移。SiO_2微球在木材基底表面呈现三维有序的面心立方结构堆积,因环境扰动会出现裂隙、缺失等组装缺陷,但不会影响整体呈色。【结论】只通过控制乙醇的添加量,就可以获得适用于构建光子晶体结构色的6种不同粒径的SiO_2颗粒;不同粒径的二氧化硅微球在木材基底自组装后形成鲜艳明亮的结构色,且结构色涂层的颜色会因参与自组装的微球粒径减小发生蓝移。本研究为大规模制备木材表面结构色涂层提供了一种简单新颖的方法,可以丰富木制品颜色体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PHAM TUONG LAM 王新洲 邓玉和 蒋姗姗 CAO QUOC AN 董葛平 TRAN MINH TOI
采用纳米蒙脱土浸渍改性普通杨木板材,提高板材的密度、力学性能以及尺寸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处理后板材的密度、尺寸稳定性和各项力学性能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为:预压缩率为30%、预压温度为70℃、浸渍液浓度为4%、浸渍时间为120 min。蒙脱土不仅均匀分布于杨木内部,还与木材组分发生交联反应。与杨木素材比,处理材的刚度增加了10.92%,热稳定性能也得到显著提高。纳米蒙脱土改性处理杨木板材为地板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新型材料,扩大速生低质杨木材料的使用范围。
关键词:
杨木 预压缩 浸渍改性 纳米蒙脱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范祥林 王新洲 邓玉和 蒋姗姗 CAO QUOC AN 董葛平 TRAN MINH TOI
采用纳米蒙脱土浸渍改性普通杨木板材,提高板材的密度、力学性能以及尺寸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处理后板材的密度、尺寸稳定性和各项力学性能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为:预压缩率为30%、预压温度为70℃、浸渍液浓度为4%、浸渍时间为120 min。蒙脱土不仅均匀分布于杨木内部,还与木材组分发生交联反应。与杨木素材比,处理材的刚度增加了10.92%,热稳定性能也得到显著提高。纳米蒙脱土改性处理杨木板材为地板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新型材料,扩大速生低质杨木材料的使用范围。
关键词:
杨木 预压缩 浸渍改性 纳米蒙脱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梅 吴义强 姚春花 张新荔 胡云楚
无机胶黏剂用于木质人造板生产时具有环保、防火等优良性能。以2.4、2.6、2.8、3.0模Na2SiO3溶液为主要原料,氧化镁、氧化铝为骨架物质,二氧化硅为固化剂,混合调制成一系列无机胶黏剂,并施加于杨木单板上,采用冷压成型工艺制备5层杨木胶合板,进而对该胶合板进行力学性能、耐水性及阻燃性能测试。结果表明:Na2SiO3基木材胶黏剂胶合样的胶合强度介于0.358至0.46 MPa之间,耐水性有待提高;热释放速率(HRR)、总热释放量(THR)和质量损失速率(MLR)均低于对照样,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
关键词:
木材 Na2SiO3 胶合性能 阻燃性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康 吕建雄 李贤军 吴义强 刘元
以速生人工林I-69杨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制的木材高强度微波改性预处理设备,采用响应曲面优化法研究木材初始含水率、微波辐射功率和辐射时间对木材渗透性的影响规律,获得优化的杨木微波预处理条件,并揭示高强微波预处理对杨木微观构造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强微波预处理能显著提高杨木横向渗透性;2)随着木材初始含水率增加,杨木渗透性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随着微波辐射功率和辐射时间的增加,杨木渗透性整体呈现增加趋势;3)通过高强微波预处理,可使杨木的24 h常压吸水增重量增加约50%,较优的木材初始含水率、微波辐射功率和辐射时间控制区间分别为25%~65%,10~20 kW,60~90 s;4)优化的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元 王成美 谢建军 喻胜飞 胡进波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冲 张振伟 夏朝彦 涂登云 郑敏 范文俊
以25 mm厚浸渍毛白杨木材为研究对象,基于百度实验法,根据浸渍木干燥特性,得到浸渍毛白杨木材的干燥工艺.结果表明:浸渍后杨木干燥特性的初期开裂等级降低,但内裂、截面变形、干燥速度的等级提高.采用此干燥工艺,干燥周期为12.74 d,各项可见缺陷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能满足实木地板的加工要求.
关键词:
毛白杨 浸渍锯材 干燥工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立源 黎志坚
系统研究了硅钙肥中可溶性二氧化硅的钼黄测定方法。首次提出采用450 nm为比色测定的工作波长,可明显改善测定的线性范围、减化比色操作。首次提出了共存磷与硅测定误差的定量关系,在P_2O_5/SiO_2小于0.08时,磷对硅的影响仅在仪器测定误差范围内。对浸提条件和比色前处理的研究表明:待测液的解聚处理及条件对测定的影响极大;放置12小时(过夜)浸提是不可取的;浸提温度、样液比和振荡时间在较大范围内变动对测定没有显著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本文叙述了该项测定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关键词:
硅钙肥 盐酸溶性二氧化硅 磷钼黄比色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浩 吴悦琦
本文探讨了在不采用任何软化药剂处理的条件下,对实木材表面进行压花试验,分析了6种树种木材的压花工艺条件及各工艺因素与压花制品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实木压花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但针叶树材的压花性能不如阔叶树材.不同树种的木材具有不同的压花工艺条件.在诸工艺因素中,温度和压力对压花制品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