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
2023(78)
2022(77)
2021(65)
2020(80)
2019(129)
2018(123)
2017(171)
2016(144)
2015(185)
2014(138)
2013(160)
2012(157)
2011(139)
2010(126)
2009(155)
2008(130)
2007(105)
2006(90)
2005(80)
作者
(728)
(677)
(613)
(595)
(404)
(352)
(302)
(258)
(256)
(255)
(242)
(235)
(221)
(213)
(210)
(209)
(204)
(203)
(202)
(199)
(180)
(176)
(168)
(159)
(158)
(154)
(151)
(150)
(147)
(145)
学科
(559)
(255)
(245)
家畜(231)
(231)
(225)
病毒(224)
病毒学(204)
(179)
经济(178)
(176)
(169)
(165)
防治(165)
及其(163)
虫害(145)
(144)
病虫(127)
病虫害(127)
(122)
病害(119)
水产(109)
动物(106)
管理(101)
动物学(96)
各种(93)
生物(88)
(87)
植物(87)
地方(83)
机构
学院(2177)
大学(2166)
(1504)
农业(1296)
科学(1248)
研究(1228)
(955)
业大(942)
实验(937)
实验室(924)
(921)
研究所(887)
重点(882)
农业大学(837)
中国(766)
(763)
动物(603)
技术(597)
生物(596)
(586)
(575)
科学院(569)
(523)
中心(496)
(460)
(414)
国家(383)
(380)
科技(352)
研究院(349)
基金
项目(1754)
(1410)
国家(1401)
科学(1370)
基金(1342)
科学基金(1103)
自然(1019)
自然科(1003)
自然科学(1003)
自然科学基金(982)
(855)
(831)
计划(749)
研究(732)
基金项目(721)
科技(626)
专项(576)
(559)
资助(495)
(460)
重点(457)
(452)
农业(450)
科研(419)
技术(394)
(377)
创新(358)
(345)
教育(322)
(268)
期刊
(1432)
学报(1382)
农业(975)
科学(942)
大学(856)
学学(848)
中国(601)
业大(519)
农业大学(488)
(470)
中国农业(390)
(329)
农业科学(316)
自然(309)
自然科(282)
自然科学(282)
水产(262)
研究(259)
(251)
经济(251)
(245)
农林(232)
(232)
农学(209)
华北(209)
南京(209)
南京农业(209)
科技(201)
科技大(180)
科技大学(180)
共检索到2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小玲  季静  王罡  
将带有目的基因SeNHX1、GFP的酵母表达载体pYES2-SeNHX1、pYES2-GFP、pYES2-SeNHX1-GFP分别导入nhx1酵母缺失型菌株296H,用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SeNHX1表达蛋白的亚细胞定位;通过菌株在含盐培养基中生长状况研究该蛋白对Na+的解毒功能。结果表明,296H(pYES2-GFP)菌株的绿色荧光弥散于整个细胞质,而296H(pYES2-SeNHX1-GFP)菌株的绿色荧光包围于液泡膜的一圈,因此,SeNHX1蛋白定位于液泡膜;296H(pYES2-GFP)和296H缺陷型菌株在含0.5 mol/L NaCl的培养基中生长受到抑制;带有SeNHX1目的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庞峰  龙琴琴  梁绍波  
旨在对羊口疮病毒(ORFV)ORFV113蛋白进行转录动力学分析、真核表达及亚细胞定位研究。使用DNAStar软件对ORFV-JS株ORFV113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在阿糖胞苷(Arac)存在(Arac+)或不存在(Arac-)的情况下,于ORFV感染Hela细胞后多个时间点(2,4,6,12,24 h)收获细胞,提取细胞总RNA,逆转录PCR(RT-PCR)扩增ORFV113基因,确定ORFV113的动态转录水平;以ORFV-JS株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ORFV113基因,将其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构建pEGFP-ORFV113重组质粒,经酶切、测序鉴定正确后,使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3000瞬时转染pEGFP-N1质粒和pEGFP-ORFV113重组质粒至HEK293细胞,通过Western Blotting鉴定ORFV113-EGFP融合蛋白的表达;将pEGFP-N1质粒和pEGFP-ORFV113重组质粒瞬时转染Hela细胞,24 h后使用Hoechst 33342对细胞核染色,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ORFV113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ORFV-JS株ORFV113基因全长627 bp,在ORFV毒株中高度保守,属于ORFV早期基因;成功构建了pEGFP-ORFV113重组质粒,ORFV113-EGFP融合蛋白在HEK293细胞中成功表达,大小为60~70 ku,比预测分子量大10~20 ku,预示ORFV113蛋白发生了翻译后修饰;亚细胞定位研究表明,ORFV113蛋白主要定位在Hela细胞的胞质中。综上,本研究成功地对ORFV113蛋白进行了转录动力学分析、真核表达及亚细胞定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若林  沈娇娇  蒋书东  杨彩桥  张晓华  鲍传和  彭开松  
为了对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iral hemorrhagic septicemia virus, VHSV)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 M)进行功能研究,本实验通过PCR扩增了M基因全长序列,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后进行IPTG诱导表达,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ELISA检测抗体效价,并运用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抗体特异性。结果显示,M基因全长为606bp,IPTG诱导得到的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大小约为36 kD,比预计略小。间接ELISA检测抗体效价大于1:102400,Westernblot检测显示该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纯化的融合蛋白和VHSV感染的鲤上皮瘤(epithelioma papulosum cyprini, EPC)细胞中的M蛋白。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M蛋白多抗能识别感染VHSV的EPC细胞中的M蛋白,且M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膜。本研究中M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将有助于开展M蛋白的功能研究及疾病的免疫学诊断。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凤芝  温立斌  何孔旺  姚火春  王小敏  
为了鉴定类猪圆环病毒P1 VP1蛋白能否在体外自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LPs),首先PCR扩增P1 ORF1基因,利用p Fast BacTM1载体构建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在Sf9细胞中表达P1 ORF1基因。然后通过RT-PCR技术及Western Blot分别从转录和蛋白质水平上鉴定该基因的表达,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该蛋白质是否形成了VLPs。结果显示,转染Sf9细胞后,第5天开始出现细胞病变;从接毒细胞中提取总RNA,经Recombinant DNaseⅠ处理除去基因组DNA后,RT-PCR能够扩增出362 bp的目的片段;收获接毒后72 h的细胞,Western Blot分析显示,P1 ...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春  杨美  岳筠  单春兰  王开功  程振涛  
通过SOE-PCR技术获得PstS基因全长并克隆到pColdⅠ,将重组表达载体pCold-PstS转化进BL21(DE3)后经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PstS,将其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兔抗血清,提取鸡毒支原体总蛋白、膜蛋白和胞浆蛋白,通过Western blot分析PstS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PstS基因长度为1 065 bp,其蛋白在氨基酸9~31之间存在跨膜区,pCold-PstS经诱导表达获得融合蛋白PstS(存在于细胞膜和胞浆中),其约43 ku并具有较好的抗原性. PstS蛋白是鸡毒支原体膜表面的免疫原性蛋白,可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和基因工程疫苗提供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毕研丽  沈小燕  丛国正  刘湘涛  常惠芸  才学鹏  
为研究口蹄疫病毒RNA聚合酶3D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定位,构建了3D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3D,观察了3D在BHK-21细胞中的瞬时表达情况。从重组质粒pMD18-T-3D扩增到3D基因,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将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质粒pGEM-3D与表达载体pEGFP-N1分别经BamHⅠ/HindⅢ酶切,进行定向亚克隆;重组表达质粒pEGFP-3D经PCR、酶切鉴定,阳性质粒进行测序。利用脂质体介导阳性pEGFP-3D质粒转染BHK-21细胞,免疫组化检测转染细胞中3D基因表达情况和3D基因在细胞中的定位,Western blotting验证pEGFP-3D融合基因的表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小凤  阮志华  石勇丽  武晓倩  韦悠  万丽军  谢志勤  任红玉  谢芝勋  
【目的】分析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Ⅷ蛋白(Protein Ⅷ,pⅧ)对宿主天然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FAdV-4的致病机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PCR扩增FAdV-4Ⅷ基因编码区序列,与pEF1α-HA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F1α-HA-Ⅷ。用pEF1α-HA-Ⅷ重组表达质粒(试验组)和pEF1α-HA空质粒(对照组)转染LMH细胞,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验证Ⅷ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STING、MDA5、TBK1、MAVS、NF-ΚB、IRF7、IFN-α、INF-β、IL-6、IL-8、IL-15和IL-1β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Ⅷ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全长744 bp,共编码247个氨基酸残基,真核表达获得的Ⅷ重组蛋白与鼠源HA标签单克隆抗体产生特异性反应,在34 kD处得到单一条带;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可见绿色荧光,说明Ⅷ重组蛋白在LMH细胞中得到良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Ⅷ重组蛋白在LMH细胞中表达后,模式受体STING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了5.6倍(P<0.05,下同),MDA5基因的表达水平提高了30%;接头蛋白TBK1和MAVS基因表达水平分别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1.5和2.4倍;转录因子IRF7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了3.4倍,而NF-ΚB基因被抑制表达。同时,干扰素(IFN-α和IFN-β)和白介素(IL-6、IL-8、IL-15和IL-1β的表达水平均上调,IFN-α和IFN-β分别极显著上调19.2和14.4倍(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廖月枝  严善春  曹传旺  刘丹  
为研究甲氧虫酰肼(RH-2485)对舞毒蛾幼虫的杀虫活性,采用叶片药膜法测定该药剂对舞毒蛾不同龄期幼虫的生物活性及对其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并通过SDS-PAGE对舞毒蛾幼虫不同组织的蛋白质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甲氧虫酰肼对舞毒蛾2~6龄幼虫均表现出较高活性,其中对2,3龄幼虫毒性最强,说明甲氧虫酰肼对舞毒蛾幼虫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龄期差异。该药剂对2,4,6龄幼虫体内的羧酸酯酶、多功能氧化酶O-脱甲基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等主要解毒酶存在显著影响,表现为诱导、抑制作用;在不同的处理时间,对这些酶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舞毒蛾4龄幼虫经甲氧虫酰肼处理后,血淋巴、中肠及表皮组织中均发现与对照组有差异的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沈海洋  卢志杰  秦真东  赵丽娟  李亚男  刘春  杨光  叶成凯  易敢峰  林蠡  
为探讨C-Myc表达、谷氨酰胺代谢和神经坏死病毒复制三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首先克隆了斜带石斑鱼鳍条细胞(GF-1)中的C-Myc基因(GF-1-C-Myc),结果显示GF-1-C-Myc 基因cDNA全长814 bp,开放阅读框(ORF)有285 bp,编码95个氨基酸(aa),有亮氨酸拉链结构域与螺旋-环-螺旋(HLH)结构域。表达和纯化了GF-1-C-Myc 蛋白,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qRT-PCR) 与免疫印迹法(WB)检测了GF-1-C-Myc 基因的表达和神经坏死病毒的复制。结果显示,缺乏谷氨酰胺会同时抑制GF-1-C-Myc基因的表达和NNV的复制,添加谷氨酰胺可同时促进GF-1-C-Myc的表达和NNV的复制;此外,NNV感染可上调GF-1-C-Myc 基因的表达,并显著消耗GF-1 细胞培养液中的谷氨酰胺。研究表明,GF-1-C-Myc基因可调控宿主谷氨酰胺代谢,从而有利于神经坏死病毒的复制。本结果为防控神经坏死病毒的感染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谭静  宋欣密  傅晓斌  唐明珠  吴帆  华启云  李红亮  
【目的】研究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简称中蜂)重组化学感受蛋白CSP1与不同化学信息素的结合功能、模式及其亚细胞定位,明确触角特异表达的CSP1蛋白功能。【方法】将克隆的中蜂CSP1构建至p ET-32a(+)载体并转入BL21(DE3)感受态细菌中,挑取单克隆菌落接种于LB培养基,培养过夜后按1%(V/V)进行转接,继续培养至OD600≈0.4左右时,加入IPTG至终浓度为1 mmol·L(-1)后继续诱导5 h。将诱导好的CSP1大肠杆菌菌液离心弃上清,再加入细菌裂解液超声破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凤迪  王嘉瑞  刘新宇  黄海岩  叶丽萍  曾艳  曹欣  
【目的】旨在构建轮状病毒(Rotavirus, RV)非结构蛋白1(NSP1)和3(NSP3)真核表达载体,并在人胚肾上皮HEK239T细胞中表达,随后研究轮状病毒NSP1和NSP3在体外初步影响IFN-β/ISRE报告基因活性。【方法】首先合成猿轮状病毒SA11株NSP1、NSP3编码基因连接到克隆载体pUCm-T上,通过PCR技术扩增目的片段,再以真核表达载体pRK-Flag、pRK-HA为骨架构建出可特异性表达重组蛋白pRK-Flag-NSP1/pRK-HA-NSP1、pRK-Flag-NSP3/pRK-HA-NSP3的真核表达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将质粒转染到HEK293T细胞中,通过Western blot鉴定NSP1/NSP3蛋白的表达。随后,将重组质粒pRK-Flag-NSP1/pRK-Flag-NSP3与IFN-β-Luc/ISRE-Luc质粒共转染至HEK239T细胞,经RIG-IN(RIG-I活化结构域)的刺激后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判定NSP1/NSP3蛋白对IFN-β/ISRE报告基因活性的影响。【结果】成功克隆了NSP1和NSP3全长基因,构建了猿轮状病毒SA11株NSP1、NSP3蛋白真核表达质粒pRK-Flag-NSP1/pRK-HA-NSP1、pRK-Flag-NSP3/pRK-HA-NSP3,并在HEK293T细胞中转染表达,Western blot确定了NSP1和NSP3蛋白成功表达。重组质粒pRK-Flag-NSP1和pRK-Flag-NSP3可显著降低RIG-IN诱导的双荧光素酶活性。【结论】NSP1和NSP3蛋白可抑制RIG-IN刺激的IFN-β和ISRE启动子活性,证明NSP3蛋白和已报道的NSP1蛋白一样具有抑制IFN-β信号通路的功能,为深入研究NSP3蛋白调控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罗卫  田飞焱  刘荭  陈焕春  李惠芳  刘宗晓  王侃  蔡伊娜  吕建强  
利用RT-PCR技术获得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0603株的衣壳蛋白基因,将其插入到杆状病毒Bac-To-Bac表达系统的pFastBacⅠ质粒中,构建了pFastBac-cp质粒。转化DH10Bac大肠杆菌后获得重组穿梭载体Bacmid-cp,脂质体介导将其转染Sf9细胞产生有感染性的重组杆状病毒AcNPV-cp。利用AcNPV-cp感染Sf9细胞后,SDS-PAGE分析可见大小约为37ku的特异性蛋白带,Western-blotting分析发现,其可以与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阳性血清反应出现特异性的杂交带。试验结果表明,AcNPV-cp在Sf9细胞中成功地表达了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的衣壳蛋白,其具有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露玲  刘海滨  石剑  李谷  肖庚富  
通过RT-PCR获得了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症病毒(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NV)囊膜糖蛋白(G蛋白)基因,并将其克隆入新型MBP(麦芽糖结合蛋白)融合表达质粒pMAL-c2X,构建重组质粒pMAL-c2X/IHNV-G并转入大肠杆菌Rossetta-gami2(DE3)splyS。经IPTG诱导后,表达出包含全长G蛋白在内、预期分子质量为99 ku的融合蛋白。基于anti-MBP抗体的Western blot鉴定证实表达蛋白存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锋涛  熊海林  曹胜波  熊传喜  王敏  王卫民  吴兵  刘玉林  刘学芹  
为构建基于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CCV新型亚单位疫苗,将CCV的囊膜蛋白基因ORF6克隆至杆状病毒转座载体pFastBacTM 1质粒中,并将阳性重组转座质粒转化进含穿梭载体Bacmid的感受态细胞DH10Bac中,获得重组子rBacmid-ORF6。在脂质体介导下将该重组子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AC-ORF6。AC-ORF6感染的sf9昆虫细胞,经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可见重组杆状病毒呈多粒包埋,经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blotting检测,CCV的ORF6蛋白可以在感染了AC-ORF6的sf9细胞中表达。研究表明,获得了插入ORF6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并且该基因可以在重组杆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成勇  黄玉政  袁玉国  张信军  张玉峰  耿士忠  鞠辉明  谢庄  
为了提高转基因动物乳腺特异性表达水平,构建了两种不同启动子的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以比较其乳腺特异性表达效果。应用山羊β-酪蛋白或牛αs1-酪蛋白调控序列、鸡β-球蛋白隔离元件、巨细胞病毒(CMV)基因表达调控元件构建了乳腺特异性表达复合启动/增强子(Pcmv),以单一的酪蛋白启动子作为对照,与人乳铁蛋白cDNA组成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并制备了转基因小鼠。经ELISA检测,复合启动/增强子构件指导人乳铁蛋白cDNA在原代转基因小鼠乳腺中重组人乳铁蛋白(rhLF)表达水平(2.0~8.1 g.L-1)明显高于单一酪蛋白启动子构件(0~12 mg.L-1),而在所有转基因小鼠的血清和唾液中未检测到r...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