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22)
- 2023(17141)
- 2022(14966)
- 2021(14297)
- 2020(11950)
- 2019(27639)
- 2018(27791)
- 2017(52966)
- 2016(29808)
- 2015(34278)
- 2014(34724)
- 2013(33623)
- 2012(30958)
- 2011(28031)
- 2010(28398)
- 2009(25805)
- 2008(25099)
- 2007(22633)
- 2006(19775)
- 2005(17194)
- 学科
- 济(113035)
- 经济(112916)
- 业(80045)
- 管理(76648)
- 企(58351)
- 企业(58351)
- 方法(51769)
- 农(49858)
- 数学(45295)
- 数学方法(44795)
- 中国(33660)
- 农业(32947)
- 财(27645)
- 业经(27484)
- 学(25740)
- 教育(24714)
- 地方(23227)
- 理论(21795)
- 制(21029)
- 贸(20877)
- 贸易(20870)
- 易(20280)
- 技术(18755)
- 务(16931)
- 财务(16853)
- 发(16818)
- 财务管理(16811)
- 和(16751)
- 环境(16669)
- 银(16320)
- 机构
- 学院(417924)
- 大学(413298)
- 管理(158569)
- 济(158062)
- 经济(154330)
- 研究(137978)
- 理学(137795)
- 理学院(136229)
- 管理学(133722)
- 管理学院(132969)
- 中国(98594)
- 京(88215)
- 科学(87356)
- 农(81689)
- 所(70199)
- 财(70156)
- 业大(66584)
- 研究所(64055)
- 中心(63620)
- 农业(63340)
- 江(63079)
- 范(62768)
- 师范(62302)
- 财经(56580)
- 北京(55681)
- 经(51472)
- 技术(50882)
- 州(50772)
- 师范大学(50028)
- 院(48843)
- 基金
- 项目(280392)
- 科学(219713)
- 研究(212272)
- 基金(197813)
- 家(170959)
- 国家(169348)
- 科学基金(144256)
- 社会(128931)
- 社会科(121489)
- 社会科学(121455)
- 省(113438)
- 基金项目(105557)
- 教育(103574)
- 划(95306)
- 自然(92575)
- 编号(92185)
- 自然科(90310)
- 自然科学(90286)
- 自然科学基金(88633)
- 资助(80539)
- 成果(75668)
- 课题(64717)
- 重点(63736)
- 部(62910)
- 发(61337)
- 创(58211)
- 项目编号(54233)
- 创新(54024)
- 教育部(53889)
- 科研(53292)
- 期刊
- 济(174411)
- 经济(174411)
- 研究(123577)
- 中国(85362)
- 农(79706)
- 教育(74524)
- 学报(65845)
- 科学(59690)
- 农业(54225)
- 财(52500)
- 管理(51544)
- 大学(50383)
- 学学(46375)
- 技术(41784)
- 融(33906)
- 金融(33906)
- 业经(33880)
- 业(26527)
- 财经(26394)
- 经济研究(25907)
- 问题(23970)
- 职业(22585)
- 经(22504)
- 图书(21324)
- 版(20951)
- 技术经济(19605)
- 科技(19037)
- 理论(18939)
- 坛(18350)
- 论坛(18350)
共检索到607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凌
以北京农业职业院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高职教育为案例,从SWOT视角进行分析,认为该创新的优势在于办学理念先进、有"半农半读,农学结合"办学经验、可以整合资源、体系健全;但存在专业设置有待优化、教师执教能力不足、缺乏产教融合基地等劣势;机遇在于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激活内生力量、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亟待创新、农民具有提升学历能力的迫切愿望等,但也存在一定挑战。为此,需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创新教育机制,加强专业群建设,构建职业教育和培训"立交桥";协同创新,开展紧密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补偿自身劣势;基于培育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治理体系避免风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熊立 施必林
当今社会正处于动态和不断变化的环境之中,这些环境凸显增强个体灵活性和适应能力的重要性。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种职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知识技能,以适应职业环境的变化。新型职业农民在职业初始期以获取专业基础性知识为目标,在职业成长期以获取专业管理知识为目标,在职业成熟期以获取专业创新知识为目标。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构建新型职业农民的学习画像,为甄别对象提供基础;根据职业阶段适应性需求,提供针对性学习内容;根据针对性学习内容,选择有效的培训方法;根据相应的学习内容,选择培训实施者和机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建富
入选理由聚焦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热点,研究了职业教育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关系、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模型及培育理念等基本问题。通过实地考察调研,提出创新性的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水玲 赵奎皓
调查研究发现,新型职业农民对农业、农村有强烈情感,对教育培训和应用农业科技持积极期待,且具有丰富的农事实践经验与能力。尊重释放这些潜在优势与经验能力,是优势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的逻辑起点。构建"一主多元"教育培育体系,帮助新型职业农民明确发展定位、教授从业技能,关怀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建立表达高期望、提供机会促进发展是优势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效果提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教育培育 优势视角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奉越 陈科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既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其价值和意义越来越得以彰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民生工程,涉及到多个利益主体。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利益相关者的类别、属性以及社会关系网络,探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运行机制,并从政府、培育机构、农民、行业企业等多个利益相关者层面提出相应的促进路径,以助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健康有序地实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邱立民 钟宇红 马浩
"农民荒"实际上是农业接班人危机的一个突出表现,主要表现为自然村庄不断消失,农业人口数量下降以及以老、妇、幼为主。新型职业农民作为"现代职业人",是产业农民也是专业农民,是一种职业表征而不再具备身份属性。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解决"农民荒"的主要出路。因此,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通过合理界定其培育对象与范围,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培育体系,创新多样化的培育模式以及要加大法律政策及制度供给来提升培育的实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恩广 谢丽娜 王开香
当前,新型职业农民专创融合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问题:乡村产业升级与专业结构调整对接不紧密“;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存在割裂与脱节“;双创”教师实践技能不足,专创融合教师队伍匮乏;专创融合教育的教学评价方式亟须创新。据此,文章提出涉农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专创融合教育改革路径:聚焦乡村产业创新,优化涉农专业群结构;细分培养对象,构建“四阶段”模块化课程体系;搭建创新创业“临床性”平台,打造多方协同的乡村分院;深化教师“双园”交替实践机制,打造专创融合的师资队伍;多方联动,建立终身账户。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海婷 陶军明
从新型农民的内涵入手,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民的素质现状与新型农民的差距,阐明了农村职业教育在培养新型农民中的重要作用。针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新农村 新型农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丽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没有新型职业农民,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都将是空谈。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普遍滞后,各地区对其重视的程度较低,各类职业院校开设相关课程和专业的比例较小,职业教育体系亟待改革和完善。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角度来看,农村职业教育改革重在做好几个方面工作:顶层设计,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创新方法,提高农村职业教育实效;政府主导,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转变观念,正确看待职业农民内涵;制定政策,助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农村职业教育 教育改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远 吕承文
立足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高职院校百万扩招的时代背景,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以精准扶贫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可被纳入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之中。精准扶贫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存在三对矛盾关系:一是精准扶贫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体系矛盾;二是其他教育对象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客体矛盾;三是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不同对象之间的矛盾。可以从依托国家的政策性保障、引入精准扶贫的教育理念、融合职普教育、引入多元化的教育供给方式以及深化产、教、学相融合等方面来解决这些矛盾,促进各类教育对象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陶军明 吴沙秦
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失地农民市民化有利于新型城镇化推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谐社会构建。文章认为当前我国失地农民市民化呈现滞后性、无助性和孤立性的特点,并分析了三类特点的成因。对此提出要通过强化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开设创业指导以及开展内容多元化的城市适应教育等途径,以期提高失地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其就业和角色转换,全方位提升我国失地农民市民化水平。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失地农民 市民化 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经纬
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东莞高职教育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发展东莞高职教育提出了三点建议:树立东莞高职教育品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专业设置。
关键词:
东莞 高等职业教育 SWOT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利娟
当前,中国农业正在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需要众多具有高素质的农业从业者来实现。正如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2003)指出:"要改造传统农业,就需要得到精通运用有关土壤、植物、动物和机械科学知识的农民"。早在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其视为一项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2017年1月,农业部颁布了《"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并确定了相关的目标:到2020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超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苏杜彪 徐丽
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文章在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的基础上,提出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学历教育的路径:打破固有,改革百万扩招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职教高考"模式;改革与创新,构建百万扩招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培养模式;以人为本,构建百万扩招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服务管理制度;引入第三方参与,构建百万扩招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