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87)
2023(11844)
2022(9872)
2021(9050)
2020(7650)
2019(17160)
2018(17014)
2017(32385)
2016(17313)
2015(19424)
2014(19170)
2013(18469)
2012(17041)
2011(15471)
2010(16028)
2009(15013)
2008(14304)
2007(12994)
2006(11642)
2005(10448)
作者
(49536)
(41694)
(41414)
(39312)
(26589)
(19633)
(18583)
(16056)
(15560)
(14825)
(14303)
(13866)
(13457)
(13448)
(12913)
(12809)
(12294)
(12089)
(11812)
(11463)
(10599)
(10131)
(10127)
(9742)
(9413)
(9211)
(9119)
(8983)
(8395)
(8275)
学科
(89555)
经济(89487)
管理(54522)
(50535)
(43232)
企业(43232)
方法(33186)
数学(29295)
数学方法(28754)
中国(21460)
地方(21024)
(18418)
业经(17683)
技术(17630)
(17214)
(16980)
(14532)
理论(14143)
地方经济(13968)
农业(12746)
(12635)
金融(12628)
(12315)
技术管理(12294)
银行(12286)
(11925)
(11822)
(10959)
环境(10941)
(10615)
机构
学院(247329)
大学(244622)
(109929)
经济(107785)
管理(95113)
研究(85426)
理学(81500)
理学院(80633)
管理学(78992)
管理学院(78528)
中国(64576)
(51039)
科学(50362)
(48961)
(42776)
研究所(38629)
(38369)
财经(38217)
中心(38047)
(37535)
(34567)
经济学(34390)
业大(34287)
北京(32170)
(30990)
(30798)
经济学院(30508)
师范(30453)
(30128)
农业(28963)
基金
项目(162221)
科学(128958)
研究(119037)
基金(116975)
(102097)
国家(101293)
科学基金(87663)
社会(77196)
社会科(73227)
社会科学(73209)
(66059)
基金项目(60674)
教育(55646)
自然(55578)
自然科(54420)
自然科学(54405)
(54326)
自然科学基金(53438)
资助(48139)
编号(46799)
(38830)
成果(37815)
重点(36921)
(35994)
创新(35423)
(34811)
课题(34371)
国家社会(32209)
大学(30297)
教育部(30278)
期刊
(127883)
经济(127883)
研究(76486)
中国(53800)
管理(40285)
(38488)
学报(36123)
科学(34376)
(34126)
教育(29408)
大学(27914)
学学(26467)
技术(26112)
(23051)
金融(23051)
农业(22791)
经济研究(22235)
财经(19877)
业经(19057)
(17340)
技术经济(15442)
问题(15393)
统计(15137)
(14612)
科技(13174)
(12725)
决策(12281)
商业(11520)
(11104)
世界(10846)
共检索到381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房汉廷  
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内涵以及决定性要素是什么,一直是经济学没有得到共识的历史难题。本文基于创新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构成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新资本体系",即社会资本、技术资本、创新资本和企业家资本,并构建新的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模型STFE。研究结果说明新社会资本、技术资本、创新资本和企业家资本这些新资本要素,与创新经济增长呈现为指数相关关系。该研究成果既可用来构建创新经济的资本模块,也可以测度一个经济体的创新经济比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葛鹏飞  黄秀路  韩先锋  
创新是"一带一路"国家从高碳型向绿色发展转变的驱动力量。本文通过构建异质性创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新经济增长模型,理论阐述了基础创新与应用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差异。随后,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基础创新和应用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情况、作用机制和非线性特征。结果表明,基础创新和应用创新均显著促进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前者的影响路径是技术效率,后者的影响路径包括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应用创新对亚洲国家的促进作用远高于欧洲国家。此外,面板门槛模型的研究发现,基础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顾芸  董亚宁  
通过包含创新部门的新经济地理增长模型,分析发现知识溢出和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选取2004—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动态面板杜宾模型并采用系统GMM方法,在结构视角下考察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效应;空间维度上,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具有外部性特征,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内部支出、高校应用研究经费内部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且知识溢出和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明鹏  刘国新  李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安佑  潘鸿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桑秀国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俊杰  钟昌标  
基于1987-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SYS-GMM模型研究异质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区分高级与基本人力资本基础上,基于招生率和收入维度,从全局和阶段差异视角剖析异质型人力资本对经济提速的机制演进。研究发现:全局而言,两种测度下基础和高级人力资本各自以数量及创新方式驱动经济增长,并呈现以数量驱动为主,数量、创新双驱动的增长模式;从演进视角看,两种测度均表明,高级人力资本创新驱动是新常态阶段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但相比旧常态阶段,基础人力资本数量驱动日趋弱化并呈异质性;进一步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城镇化及开放程度均对创新驱动有不同程度激励效应,而城镇化是挤出数量驱动的主要推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乘风  许培源  
社会资本已被证明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发展,本文考察社会资本影响技术创新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理论机制。基于社会资本的四个基本性质,在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将社会资本纳入知识生产函数,增加社会资本积累方程,构建一个社会资本和技术创新内生化的经济增长模型,结果发现: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作用越大,创新主体越注重社会资本的积累,社会资本水平的提升速度越快,而社会资本水平的提升又会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进而创新部门会使用更多的社会资源,经济的创新率与经济增长率更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乘风  许培源  
社会资本已被证明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发展,本文考察社会资本影响技术创新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理论机制。基于社会资本的四个基本性质,在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将社会资本纳入知识生产函数,增加社会资本积累方程,构建一个社会资本和技术创新内生化的经济增长模型,结果发现: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作用越大,创新主体越注重社会资本的积累,社会资本水平的提升速度越快,而社会资本水平的提升又会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进而创新部门会使用更多的社会资源,经济的创新率与经济增长率更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泽  朱小婉  金秀芳  韩玺  
根据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人力资本分为科技创新人力资本、企业家人力资本和宏观调控人力资本。基于2007—2016年省级区域面板数据,测度出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即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率。结果表明:样本期内各省级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2%。3种人力资本中,科技创新人力资本在各地区均有全要素生产率正弹性,企业家人力资本和政府人力资本在东、中和西部地区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弹性,在东北地区导致了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样本期内各类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率贡献小于对技术效率贡献。科技创新人力资本是实现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基础条件,同时还必须发挥企业家人力资本和政府人力资本的协同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静华  喻登科  周荣  
中国迅猛发展的新经济为企业组织带来市场机遇的同时,也对其创新管理提出了挑战。通过提取新经济环境特征,明确新经济环境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归纳新经济组织的创新特质,将重点引向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融合。然后,探索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矛盾统一关系,系统提出一种新型二元创新体系,对体系的内涵、外延与维度等进行剖析,由此建构新型二元创新体系框架模型。最后,结合案例,建构新型二元创新体系实施路径,总结其实现模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相里静  严成樑  
理解延迟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对于制定老龄化政策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构建基于研发(R&D)创新增长的跨期迭代模型(OLG),将代际人力资本作为内生传导机制,引入混合养老保险体系刻画延迟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延迟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通过总量人力资本增长效应、创新增长效应和中间产品增长效应三条机制影响经济增长。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两种制度产生的总量人力资本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延迟退休使得经济增长率下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使得经济增长率上升。鉴于此,本文还考察了两种制度同时实施的经济增长效应,发现老龄化社会要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应关注延迟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间的联动关系,两种政策配合使用以实现更好的经济增长效应。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魏杰  汪浩  
现阶段从我国的人口红利、土地红利、投资贡献、资源环境状况和防范"中等收入陷阱"的角度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有深刻的现实根源。创新驱动包括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及技术创新。从政府政策的角度推动创新驱动型增长,应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保护知识产权及重视教育和人才制度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增正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知识经济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是明确界定产权 ,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并不能一蹴而就。这不仅需要完善的物质基础设施 ,更需要合理的经济制度设置。为此 ,要实现我国长期经济增长 ,除去继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重视与发展科学教育及技术创新以外 ,必须改善我国的国土资源状况 ,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