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46)
- 2023(11044)
- 2022(9714)
- 2021(9419)
- 2020(7819)
- 2019(18037)
- 2018(18121)
- 2017(33973)
- 2016(18866)
- 2015(21546)
- 2014(21644)
- 2013(21031)
- 2012(19140)
- 2011(17291)
- 2010(17285)
- 2009(15687)
- 2008(15019)
- 2007(12883)
- 2006(11161)
- 2005(9776)
- 学科
- 济(67023)
- 经济(66937)
- 管理(53764)
- 业(47130)
- 企(40296)
- 企业(40296)
- 方法(32172)
- 数学(27391)
- 数学方法(27026)
- 中国(18743)
- 农(16959)
- 学(16939)
- 财(16671)
- 业经(15195)
- 环境(15161)
- 教育(14747)
- 理论(14329)
- 地方(13834)
- 和(12938)
- 划(11866)
- 贸(11690)
- 贸易(11683)
- 技术(11376)
- 农业(11364)
- 易(11339)
- 制(11036)
- 务(10972)
- 财务(10915)
- 财务管理(10896)
- 企业财务(10321)
- 机构
- 大学(265277)
- 学院(256684)
- 管理(103282)
- 济(94477)
- 经济(92159)
- 理学(90098)
- 理学院(89021)
- 管理学(87322)
- 管理学院(86865)
- 研究(84390)
- 中国(60177)
- 京(57298)
- 科学(54067)
- 财(42677)
- 所(41580)
- 范(39583)
- 师范(39297)
- 研究所(38146)
- 业大(38136)
- 中心(37851)
- 农(37483)
- 北京(36731)
- 江(36423)
- 财经(34715)
- 师范大学(31998)
- 经(31613)
- 院(30853)
- 州(30300)
- 农业(29327)
- 技术(27377)
- 基金
- 项目(180106)
- 科学(141232)
- 研究(135355)
- 基金(128591)
- 家(110765)
- 国家(109830)
- 科学基金(94422)
- 社会(82713)
- 社会科(78102)
- 社会科学(78078)
- 省(70300)
- 基金项目(68923)
- 教育(64183)
- 自然(61321)
- 划(60028)
- 自然科(59825)
- 自然科学(59811)
- 自然科学基金(58700)
- 编号(56808)
- 资助(52521)
- 成果(47515)
- 重点(39958)
- 部(39772)
- 课题(39350)
- 创(37439)
- 发(37404)
- 大学(35848)
- 项目编号(35648)
- 创新(34615)
- 教育部(34387)
- 期刊
- 济(100621)
- 经济(100621)
- 研究(79061)
- 中国(52027)
- 教育(44604)
- 学报(40735)
- 科学(37008)
- 管理(36894)
- 农(33511)
- 大学(31883)
- 财(31214)
- 学学(28222)
- 农业(24271)
- 技术(22095)
- 图书(18809)
- 融(18619)
- 金融(18619)
- 财经(16084)
- 业经(15998)
- 经济研究(15224)
- 科技(13794)
- 经(13533)
- 理论(13412)
- 问题(12784)
- 业(12644)
- 书馆(12624)
- 图书馆(12624)
- 实践(12582)
- 践(12582)
- 情报(12315)
共检索到374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韩建华 赵蔚 姜强 董奕 张宁宇
云计算、数据挖掘、学习分析和人工智能等的发展与创新,拓宽了智能学习环境的开发与应用,为推进探究式学习与问题解决的智能教育带来新的契机。文章基于彼斯沃思团队研发的STEM智能学习环境,探讨了STEM智能学习环境的设计理念与结构对学生思维和能力培养的影响;依据模型驱动机制和代理对话提供的适时反馈,探究了学生认知和元认知的发展;基于学生学习活动日志文件,采用数据提取算法挖掘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根据捕获的学习行为数据,分析了隐含的学习参与和知识理解程度等。彼斯沃思教授系范德堡大学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EECS)学院的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和工程管理学教授,也是该校软件整合系统学院高级研究科学家,兼任智能系统中心副主任,国际期刊《IEEE关于系统、人与控制论学报》副主编、美国计算机协会(ACM)、美国人工智能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AAI)和希格玛赛(Sigma Xi)学会高级成员。2014年,他荣膺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IEEE Fellow),曾承担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等项目,主要研究领域包括STEM领域智能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实施、复杂嵌入系统的混合建模(Hybrid Modeling)、仿真和分析。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刘凯 王韶 隆舟 屈静
亚瑟·格雷泽(Arthur C. Graesser)是美国孟菲斯大学心理学系和智能系统研究院教授,牛津大学教育系荣誉研究员,先后获得杰出科学贡献奖(文本与语言学会)、心理学应用教育和培养杰出贡献奖(美国心理学会)、孟菲斯大学终身成就奖、Harold W. McGraw学习科学奖等,与同事合作开发了AutoTutor、DeepTutor、Electronix Tutor、PAL3及Coh-Metrix等知名教学软件,研究兴趣为认知科学、言语处理和学习科学。本文系格雷泽教授2019年10月来华参加"计算行为科学研讨会——智适应教学系统的模型和分析"会议期间接受访谈整理而成。访谈以AutoTutor为切入点,探讨与之有关的教师培训、情感、协作学习、深度学习、GIFT及MOOC等问题。我国改革开放迄今已四十余年,但是与美国相比,为何原创总是乏善可陈? AutoTutor背后的技术启思与人文眷注——格雷泽教授的心路分享也许能给我们"精神引航"。此次访谈恰逢格雷泽教授退休之际,借学术回望之机管窥其学术思想内涵,希望能对学界同仁有所启发。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徐鹏
2005年,美国学者科勒(Koehler)和米什拉(Mishra)提出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被认为是全新的教师知识能力结构框架,得到了全球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包括TPACK理论框架、TPACK测量和基于TPACK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实践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给教育行业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需要有什么变化?TPACK是否会出现新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监测评价体系会有什么变化?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与整合技术的PCK理论构想的提出者——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尼斯(Margaret Niess)教授进行对话,探讨TPACK领域未来研究趋势,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机遇和挑战及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核心素养、培养路径和监测评价。尼斯是俄勒冈州立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曾任美国数学教师教育工作者协会(AMTE)主席、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学会(SITE)教师教育委员会副主席、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技术促进教与学分会主席、美国数学启蒙教师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数学教育研究》《教学与教师教育》等杂志评审专家等。她长期从事科学与数学教师的培训和研究,对前沿技术的教学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及整合技术的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有独到的见解。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丽玲
迈克尔·阿普尔(Michael Apple)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国际著名课程与教育政策研究专家。《意识形态与课程》、《教师与文本》等著作的作者。本访谈最早完成于2002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全球学习大会上,后来作者在伦敦做博士后期间以及阿普尔2006年3月来北京参加国际会议期间,又与阿普尔教授有交流,有些内容曾经有过修改和补充。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文智 王林卉
艾沃·古德森倡导的课程研究的"中间路线",平衡了课程的政治学-社会学研究以及课程的传记与自传研究之间的张力,选择折中视角,兼顾结构与能动,借助"折射"等概念审视全球化时代的课程变革,通过细致而深入的质性研究理解教师专业生活,关注课程的"中间地带"。这类研究在历史中定位生活故事,肯定了专业人员在结构性限制下开展斡旋的价值,开拓了课程学者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发挥作用的空间。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朱莎 余丽芹 石映辉
智能导学系统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让计算机扮演虚拟导师向学习者传授知识、提供学习指导的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它已经广泛应用于美国的教育领域,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智能导学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是什么?如何应用于教学?应用于教学的现状和效果如何?有哪些研究热点?未来发展趋势怎样?借第十届教育数据挖掘国际会议于2017年6月25-27日在湖北武汉举办的机会,笔者就上述问题对三位与会专家进行了专访。第一位专家是美国波尔得(Boulder)语言科技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罗纳德·科尔(Ronald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文叶 宋词
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教学必须成为真正的专业。教师表现性评价为教学成为真正的专业提供了一种重要的途径——通过真实地评价教学,展示教学的复杂性,提供能定义专业的标准。教师表现性评价是发展教师专业能力和提升教师候选人质量的关键策略。edTPA是第一个在全美范围内获得认可、针对教师候选人的表现性评价,它的研发与实施旨在促使教学成为真正的专业,引领和促进教师的培养与发展。实践表明,edTPA促进了教学实践,促使教师更自觉关注学生的学习。全面提高各级教育水平的最大希望,是教育工作者承担责任,并确保它反映出我们对自己以及对专业的最高期望。
关键词:
教师表现性评价 教学 专业 edTPA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艳 张慕华
柯蒂斯·邦克(Curtis J.Bonk)是美国印地安纳大学教学系统技术系教授,曾获印第安纳大学信息技术协会数字化新星奖、美国远程学习协会最佳成就奖、印第安纳州远程教育教学创新奖等。邦克教授的研究和教学兴趣包括在线培训和教学、网络教学法策略、远程学习和培训、基于案例的推理和基于问题的学习、协同写作和计算机会议工具、非传统学习环境、电子学习的未来趋势等。邦克教授曾在世界各地开展过1400多场网络学习演讲,先后发表和编著300多篇(部)论文和图书,近十年的代表作包括《混合学习手册:全球化视野、本地化设计》(2006)、《授权在线学习:关于阅读、反思、展示和实践的100多项学习活动》(2008)、《...
关键词:
开放教育资源 慕课 高等教育 开放教育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柴少明
卡尔·波瑞特(Carl Bereiter)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荣誉教授、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院士、当代五位教育思想家之一(与布鲁纳、皮亚杰和布鲁姆等齐名)。20世纪80年代,他与马琳·斯卡德玛利亚(Marlene Scardamalia)教授一起提出了知识建构理论,创建了知识创新与技术研究所,成为促进知识建构研究与实践的世界性研究机构。他与研究团队开发的第一个协作学习网络系统——计算机支持的有目的学习(CSILE)已经演化为知识论坛(KF),广泛应用于世界范围内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教学中。他还出版了大量论文和著
关键词:
知识建构 教育创新 社区 教育改革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崔向平 徐娟
近几年,各国政府意识到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性,先后制定了相关的愿景和规划。实现个性化学习被预测为在线教育发展的趋势。美国新媒体联盟发布的《地平线报告》指出,自适应学习技术被预测为未来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技术。自适应的本质是个性化,自适应学习技术是实现个性化学习的有效途径。笔者围绕自适应学习技术的应用、问题及趋势,访谈了国际知名远程教育专家——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大卫·斯坦恩(David Stein)教授。斯坦恩教授的研究领域是互联网教育、在线与远程学习,研究重点是虚拟教室和成人学习。斯坦恩教授在美国高等教育界被公认为在线和远程学习的主要开发者,2014年获美国大学技术网络"新在线教师训练营"入围奖,2013年获美国成人与继续教育协会授予的成人教育杰出研究奖,2012年获美国大学技术网络最佳研究论文奖和美国远程教育协会授予的Shauna Schullo奖。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于文浩 王柏权 魏志慧
在终身学习理念的影响下,工作场所自然成为学习的重要空间。一般而言,工作场所学习的时间比学校学习的时间还要漫长,因此,对工作场所学习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为过。个体可以通过工作场所学习实现自我价值、促进其生涯的发展;组织可以通过工作场所学习提升整体的竞争力和实现其持续性发展;当社会的经济和结构处于转型阶段,工作场所学习更成为促进个体和组织适应环境变化和主动创新的重要措施。借在美国学习的机会,笔者访谈了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著名学者雅各布斯(Ronald L.Jacobs)博士,他在访谈中论述了多个与人力资源开发专业相关的问题,并认为工作场所学习与绩效咨询是人力资源开发重要的实践领域,他整合...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贺丽霞
数学能力是基础性的认知能力,包括数量、空间和逻辑推理等认知能力。早期数学教育有助于在儿童发育和发展的关键期为儿童奠定认知和神经基础,从而培养儿童抽象而精确的数学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脑与认知科学研究表明,儿童生来具有数的概念,体现在两个独立的数的核心表征系统,一是大数系统,模糊估计、粗略表征物体的数量幅度;二是小数系统,精确计数、清晰表征每一个物体。早期数学教育可以借鉴当前丰富的脑与认知科学研究成果,将科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利用儿童先天具备的数学潜质,逐渐深入而广泛地培养儿童的数学技能。培养儿童的早期数学能力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徐世猛 任友群
当前,倡导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发展迅速,并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开放课件(Open CourseWare,简称OCW)是高校开放教育资源的一大组成部分,是指高校遵从某种开放协议所提供的开放的、可供全世界人免费共享的课程资源。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中,全球很多高校参与其中,结合其具体背景进行创新。上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对外关系部主任史蒂芬.卡尔森在国际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大背景下深入剖析了该校开放课件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并展望其未来十年的发展动向。本期访谈嘉宾多尔顿.康利教授则向我们介绍了纽约大学文理学院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并讨论了纽约大学在开放课件方面的独特性和优势,...
[期刊] 改革
[作者]
肖梦
以市场增进论定位政府的角色──专访美国斯坦福大学青木昌彦教授本刊特约记者肖梦■代表记者●代表青木昌彦教授■最近,我们看到您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从市场增进论的观点阐释了经济发展中政府的作用,对我们很有启发、文章把以往经济学界对东亚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国际视野中的中国地产业——访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目良浩一
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新视点——访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马修·凯勒教授
学习科学的发展历程与展望——访国际著名学习科学学者詹妮特·科洛德纳教授
移动学习:国际研究实践与展望——访英国开放大学迈克·沙普尔斯教授
基于学习者发展与教育经验的教学论重建——访德国汉堡大学迈纳特·迈尔教授
世界一流大学的学院治理与高等教育创新——对剑桥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杰夫·海沃德教授的访谈
中国烟草税收政策调整之路:下一站及理想目的地——专访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卫生经济学荣休教授胡德伟先生
学习科学新近十年:进展、反思与实践革新——访国际学习科学知名学者基思·索耶教授
批判教育学视野下的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访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Peter Mclaren教授
联结学习设计与学习分析:教师技术创新教学的突破口——访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大学雅尼斯·迪米特里亚迪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