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66)
- 2023(6932)
- 2022(5477)
- 2021(5405)
- 2020(4162)
- 2019(9761)
- 2018(10110)
- 2017(16271)
- 2016(10319)
- 2015(11391)
- 2014(11816)
- 2013(10527)
- 2012(9758)
- 2011(9114)
- 2010(9541)
- 2009(8428)
- 2008(8314)
- 2007(7593)
- 2006(6980)
- 2005(6684)
- 学科
- 济(24605)
- 经济(24553)
- 教育(21257)
- 管理(20256)
- 中国(16305)
- 业(15965)
- 企(13683)
- 企业(13683)
- 理论(11045)
- 制(10913)
- 教学(10881)
- 学(9747)
- 体(9472)
- 农(8458)
- 财(8228)
- 体制(6977)
- 业经(6941)
- 银(6150)
- 银行(6136)
- 行(6013)
- 融(5974)
- 金融(5967)
- 地方(5929)
- 发(5908)
- 方法(5835)
- 研究(5557)
- 技术(5413)
- 学法(5366)
- 教学法(5366)
- 发展(5164)
- 机构
- 大学(130655)
- 学院(124707)
- 研究(52405)
- 济(39765)
- 经济(38404)
- 管理(36945)
- 中国(33403)
- 教育(33397)
- 京(30966)
- 科学(30883)
- 理学(30196)
- 范(29711)
- 理学院(29634)
- 师范(29485)
- 管理学(28831)
- 管理学院(28555)
- 所(26612)
- 师范大学(24332)
- 研究所(23917)
- 财(23022)
- 江(22833)
- 中心(22030)
- 北京(20911)
- 技术(20363)
- 农(20195)
- 院(19197)
- 职业(17895)
- 州(17286)
- 业大(16169)
- 财经(16042)
- 基金
- 项目(76165)
- 研究(66209)
- 科学(60435)
- 基金(48782)
- 家(42243)
- 国家(41691)
- 教育(39637)
- 社会(36827)
- 社会科(34358)
- 社会科学(34354)
- 科学基金(33830)
- 省(31632)
- 编号(31091)
- 成果(30155)
- 划(29321)
- 课题(26110)
- 基金项目(23870)
- 年(21998)
- 重点(19171)
- 资助(19103)
- 自然(18961)
- 项目编号(18771)
- 规划(18496)
- 自然科(18486)
- 自然科学(18478)
- 部(18254)
- 自然科学基金(18118)
- 发(18052)
- 性(17867)
- 度(16254)
共检索到2234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赵慧臣 张娜钰 马佳雯
STEM教育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跨学科学习方式亟待关注。本文以活动理论为分析框架,探讨了跨学科学习共同体的构成要素,分析了STEM教育跨学科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路径。其中,构成要素包括异质学生为主的主体、不同学科课程作为客体、促进不同学科知识整合与创新的规则、创新性组合后群体性应用的工具、面向项目式学习的协作分工和开放共享的混合式学习环境。构建途径包括在组合阶段判断能否存在跨学科学习共同体;在适应阶段形成稳定的跨学科学习共同体;在发展阶段成为有效的跨学科学习共同体;在解体阶段转化为新的跨学科学习共同体。文章指出,实施STEM教育跨学科学习共同体需要多方协同:学校瞄准跨学科学习趋势,规划落实跨学科共同体路径;教师聚焦跨学科学习需求,提升跨学科教学能力;学生面向真实问题,增强跨学科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关键词:
STEM教育 跨学科学习共同体 理论框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水萍
大卫·库伯教授以其体验学习圈以及学习方式的精密研究在教育与学习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体验学习不仅是一种经典理论,更是一个能使教育者结合认知、行为和情感三个领域的学习进行整合处理的优良教育方式。对体验学习内涵与特征的审思,可以为当今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更为广阔的视野。
关键词:
体验学习 学习方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董庆华 郭广生
根据深度学习理论提出师生学习共同体建构框架:围绕“参与·成长”的共同愿景、以对话式认知模型为内层、以支持性学习环境为外层的双螺旋模式,实现了学习共同体的情感功能、认知功能和教学功能。北京市某高校创立基于关联课程群的跨学科师生学习共同体,为本科生提供“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关注学习过程,重视学习成果”的教育体验,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合作学习,发展了解决复杂问题、批判、创新等高阶思维能力。
关键词:
师生学习共同体 深度学习 高阶思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段晓明
近几十年,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研究关注的焦点,从教学与课程等局部层面的改革,转向关注学校整体的革新。在这个大背景下,专业学习共同体不仅仅被当作教师发展的一种途径,而且成为一种崭新的学校变革方式,它将教师发展、领导角色、学校改善统整为一体,形成以学生学习提高为中心的整体学校发展模式。走向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变革历程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制度与文化的完善是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
关键词:
学校变革 专业学习共同体 教师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福超 刘正伟
当前教研组体现出明显的事务化和形式化倾向,需要进行深入变革,专业学习共同体相关理念与实践可为其变革提供支持与示范。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教研组将促进学生学习作为终极目标,强调所有的成员要拥有共享的愿景、价值观并采取支持性的领导方式。本文指出可以从制度、氛围、活动形式和教师激励等方面入手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型教研组。
关键词:
教研组文化 专业学习共同体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戴伟芬 梁慧芳
教师教育者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师培养与培训质量。教师教育者群体很少能集理论与临床知识于一体,主要存在专业发展孤立、理论与实践脱节、身份认同不足等问题,致使教师教育低效。本研究致力于基于温格与恩格斯托姆的边界实践思想,突破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封闭路径,构建跨越大、中小学教师教育者边界的学习共同体。跨界机制、共同体内成员责任共享与促进以及积极的学习与情感环境支持、外部制度与资源保障是构建其跨界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关键要素。教师教育者跨界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途径,分别寓于职前教师培养和在职教师培训的共同体中。跨界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促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者横向专业知识融合、创新和情感理解与认同,进而引发他们认知重组和可能的教育实践变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遵红 夏海鹰
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建构指向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关乎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建设。新时代下,教师教育者的内涵逐渐由单一走向多元,身份角色也从某一领域的专业佼佼者具化为高等院校、中小学校、教师进修校等组织中从事教师教育工作的教育研究者、专业引领者、教师培训者。然而,作为兼具多重身份的教师教育者,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却出现内部成员结构单一、学习内容局限、学习场域有界等现实困境。立足当下,提出建构具有跨界属性的教师教育专业学习共同体,融入跨界学习理论,提炼出中间人、跨界学习文化、跨界合作项目、跨界管理制度等四种要素是其建构的应然逻辑。由此提出从有界到跨界是建构教师教育者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必然之路,包括重塑认识,建构跨界身份属性;创设环境,营造跨界学习文化;项目驱动,组建跨界合作团队;柔性管理,打造智能时代的“对话式”管理模式,促进教师教育者的跨界融合和专业发展。
关键词:
教师教育者 专业学习共同体 跨界学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汪国新
纵观今天的成人学习,学员基本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不高,参与率较低。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将社区教育的视角从"教"转移到"学",引导学员从接受式学习转向自主式学习,从被动、单向的个体学习转向主动、互助的群体学习。
关键词:
学习共同体 学习方式 成人 社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吕文学 韦钰欣 刘博文
本文总结了工程共同体及其相关概念,并据此提出工程共同体在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动态变化模型,揭示工程共同体、工程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交互作用,提出工程共同体成员间的关系是一种科层结构的复杂契约网络。国际工程共同体成员间的网络关系更为复杂,本文结合中亚天然气管道工程实践,首次提出国际工程共同体概念,并详细分析在"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下的组织结构、成员间关系以及治理机制。
关键词:
国际工程共同体 全生命周期 治理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彭金媛
本文从介绍远程教育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特征入手,简要描述了构建远程教育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基础,进而谈到如何促进远程教育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从而从理论上解释并解决了如何更好开展远程教育的问题。
关键词:
远程教育 教师学习共同体 学习交流机制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谈清怡 肖晓燕
由于中西方的学情不同,二者的跨学科学习在课程目标和性质等方面也存在差异。一是课程性质不同。西方的跨学科经过了分学科、多学科的阶段,进入了跨学科的范畴,并逐步向超学科的方向迈进。STEAM是与分科课程并列的综合课程。而我国的跨学科学习还带有学科性质,跨学科学习被设置在每个学科单独的课程标准中,因此尚未脱离分科课程范畴。
关键词:
中西比较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胡小勇
已有的众多研究和实践均表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有效建立和应用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与实证检验方法,首先分析了教师专业发展和网络学习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工具、主题、资源、活动等必备要素,并提炼出系统性地创建优秀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策略,主要包括清晰界定共同体的主题和目的、建立共同体领导团队、建立共同体成员记录档案、界定共同体成员行为准则、组织策划周期性的学习活动等。最后,文章简要阐述了基于博客平台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天河部落)应用上述策略所取得的实践效果,并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网络学习共同体 教师专业发展 实践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乔雪峰 卢乃桂
流动教师的能动性影响到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成为教师轮岗交流政策实施的关键。本研究从文化生态视角剖析教师能动性,诠释由骨干教师担任的领导教师在教育集团内跨校流动中的能量发挥。研究所见,政策导向流动与教师自身利益诉求相一致,可激发教师流动意愿。组织结构的支持降低了流动教师的跨边界焦虑,促使其扎根于流入校实践场域。领导教师基于整体规划路径和过往实践凝聚、发挥及扩散能量,引导群体决策和行动,实现边界跨越提升。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程龙
跨学科学习是深化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为传统的学科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潜在的契机,需要妥善处理好“跨学科性”与“学科性”的关系。目前,人们对跨学科学习理解存在概念认识上学科立场的模糊性、价值观上忽视学科学习的合理性和知识观上轻视已有的学科知识体系,导致过于强调“跨学科性”而忽视“学科性”,跨学科学习的学科立场摇摆不定。坚守跨学科学习的学科立场是跨学科学习绕不过去的真问题,为跨学科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是实现跨学科学习深度育人的关键所在。基于学科立场的跨学科学习,需要树立跨学科学习的学科立场价值取向,依托真实问题进行整体谋划设计,协同学科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合作。
关键词:
跨学科学习 跨学科性 学科立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若凡 史铭之
技术教育视域下的项目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开放性的文化情境,也是一种实践化的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生命彰显的存在状态,是技术本科项目课程实施的有效方式。项目学习共同体促进技术本科人才培养的内在机制是,在项目实践的探究关系中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在师生交往的合作关系中发展学生的社会能力,在技术伦理的自我反思关系中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