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84)
2023(14660)
2022(12577)
2021(12146)
2020(10190)
2019(23657)
2018(23747)
2017(44665)
2016(25339)
2015(28463)
2014(28510)
2013(27633)
2012(25589)
2011(23282)
2010(23194)
2009(20930)
2008(20234)
2007(17766)
2006(15680)
2005(13639)
作者
(72629)
(59763)
(59639)
(56694)
(37983)
(28904)
(27150)
(23476)
(22906)
(21369)
(20332)
(19971)
(19021)
(18747)
(18616)
(18515)
(18109)
(17770)
(17235)
(17086)
(15171)
(14740)
(14434)
(13647)
(13588)
(13460)
(13348)
(13266)
(12055)
(11978)
学科
(88086)
经济(87987)
管理(65030)
(61120)
(48574)
企业(48574)
方法(41367)
数学(36267)
数学方法(35879)
中国(30148)
(26036)
教育(23198)
(22349)
(22276)
业经(19424)
地方(18253)
(17903)
贸易(17894)
理论(17434)
(17394)
农业(17244)
(16879)
技术(15612)
环境(14489)
(14259)
(14033)
银行(13970)
(13447)
财务(13386)
财务管理(13363)
机构
大学(354799)
学院(348403)
管理(132228)
(128246)
经济(125169)
研究(118838)
理学(115198)
理学院(113762)
管理学(111711)
管理学院(111058)
中国(82633)
(77445)
科学(76423)
(60237)
(60185)
(59041)
业大(55666)
研究所(55344)
(54640)
师范(54121)
中心(52689)
(50617)
北京(49497)
财经(47959)
农业(47737)
师范大学(44334)
(43546)
(42862)
教育(41490)
(41277)
基金
项目(238904)
科学(186326)
研究(175960)
基金(168933)
(148447)
国家(147087)
科学基金(123977)
社会(106972)
社会科(101014)
社会科学(100987)
(94651)
基金项目(90902)
教育(86221)
(81996)
自然(81611)
自然科(79597)
自然科学(79572)
自然科学基金(78107)
编号(74447)
资助(68421)
成果(61692)
重点(54397)
(53148)
课题(52921)
(51641)
(49703)
创新(46078)
科研(45697)
项目编号(45473)
教育部(45351)
期刊
(136880)
经济(136880)
研究(108723)
中国(68767)
教育(64293)
学报(60093)
(53688)
科学(52217)
管理(45153)
大学(45109)
(41962)
学学(41027)
农业(37273)
技术(31136)
(26093)
金融(26093)
业经(23802)
财经(22276)
经济研究(21762)
图书(19877)
(18916)
问题(18865)
(18573)
科技(17459)
理论(16674)
(16379)
业大(15492)
实践(15415)
(15415)
技术经济(15276)
共检索到505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强  丁瑞常  
在外部的教育与科研国际化和内部的科研绩效管理标准化双重需求作用下,我国逐步形成了以SSCI为导向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机制。本文以教育学科为例,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梳理了我国学者近10年来发表在SSCI期刊上的教育研究成果的基本情况,并通过对比我国学者同一时期发表在CSSCI期刊上的论文特点,剖析了SSCI期刊对我国学者教育研究的导向作用及其成因。最后,笔者反思了SSCI学术评价功能的优点与不足。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跃平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曾于2008年推出从英联邦学习共同体引进的"开放与远程教育研修丛书",2012年年底,又推出"中国远程教育学者文库"。这两套丛书选材范围不同,但因选题聚焦于远程开放教育的热点、难点等关键课题,与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进程具有鲜明的契合度,在相关领域受到关注。"开放与远程教育研修丛书"的各个选题,系针对国内远程开放教育发展所应关注的问题,在英联邦学习共同体提供的资源中,斟选出质量保证、科研方法、课程开发、辅导教师和管理决策等方面的内容,经英国专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蓉英  魏明坤  
[目的/意义]目前,国际领域关于论文影响力的研究越来越多,选取的评价指标也不尽相同,国内学者论文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力备受中国学者的关注。掌握中国学者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对提升我国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文章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借助可视化软件对中国学者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获知中国学者学术论文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力。通过采用文献共被引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共被引作者分析来探测中国学者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结果/结论]通过对中国学者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学术论文影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侯怀银  
本文就 2 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关于教育学学科独立性的探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回顾与反思 ,不仅考察了教育学是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认识状况 ,而且对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以及如何运用相关学科的成果去进行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认识状况进行了具体的考察。作者指出 ,教育学要真正成为独立之学 ,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和范式 ,直面教育实践 ,从单纯的学科基础扩展到生活基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生兆欣  
任何学术研究都会涉及到价值,比较教育研究自然也不例外。只有承认价值存在并分析其涉入比较教育研究的形式和条件,才能更好地促进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比较教育学术研究的价值涉入有三种形式:个人价值涉入、社会价值涉入和学科价值涉入。其中,个人价值涉入与时代的关系,社会价值涉入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及学科价值涉入与地缘学术的关系,是反思比较教育研究活动的价值涉入需要辨明的三对关系条件。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肖俊洪  
"新"是学术研究价值之所在。本文围绕何为学术研究之新,剖析目前国内远程教育研究存在的五种"伪"新现象,包括"新"即宏大叙事语篇、"新"即时髦、"新"即模仿、"新"即研究方法或工具之先进性、"新"即"唯我独尊"。文章通过实例阐述应该如何理解学术研究之新,并呼吁学术界,尤其是学术期刊编辑、审稿人及在读学生的指导教师切实履行学术守门人职责,严把论文质量关,共同为提高中国远程教育学术研究水平而不懈努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学文  
当前教育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相对封闭和割裂,教育实践问题解决能力相对薄弱,同行评价制度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教育专业期刊及其编辑有责任充分认识这些问题,整合自身独有的职业特点与专业优势,注重论文选题策划的专业性与创新性,正确对待教育研究领域的规范性与争鸣性,从而更好更快地促进教育学科的专业研究与学科成长,并需要从方法论高度提升编辑思想,促进教育期刊的办刊质量和学科研究水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曾伟  
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学术能力和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走向及高等教育研究专业化、科学化的程度。但对学术创新缺乏客观全面的理解,研究方向不够明确具体,研究方法的学习和训练还十分薄弱,仍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学术研究中较为普遍的问题。今后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的专业学习和学术训练,应有针对性地予以改进和加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曾天山  滕瀚  
教育学科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教育学科在社会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如何,在顶尖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如何,这些备受学界关注。课题组通过对《中国社会科学》创刊后刊发的教育类论文开展系统研究,从"教育学栏目"设置状况、教育类论文年度发文量和年度发文比率、参考文献引证情况、作者单位来源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教育学科在社会科学中的影响力在不同时期虽有波动但总体下降的事实,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国社会科学》中的"教育学栏目"从"常设栏目"变为"偶设栏目";二是教育类论文年发文量和年刊发比率逐年降低;三是教育类论文的参考文献多为社会学、经济学、哲学、历史学等其他学科,说明教育学学科对教育类论文的知识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生兆欣  
比较教育是学科,还是领域?自1983年第4届比较教育年会公开提出这一问题之后,中国学者根据不同的判断标准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赞同学科者,有认可领域者,有的则认为既是学科,又是领域。20多年过去了,这一问题仍悬而未决,但在专业名、著作名、专有名词等的中英文称谓方面,比较教育为"学"的倾向越来越明显。笔者认为,比较教育为"学"之路需要在继续保证外部制度性存在的前提下,加强内部逻辑性存在和对外功能性存在,才能取得成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志军  
教育学者应当努力倡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良性互补,塑造优秀的教育学术品质;努力保持清醒独立的角色意识,在对话与反思中促进教育学术生长;全力传播教育教学思想和教育理论,促使实践者达成教化;不断完成教育理论建设的重任,增强教育学术影响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文智  
近年来在SSCI和A&HCI收录的期刊上,研究中国课程改革的成果数量可观,对国际课改研究的繁荣多有贡献,然而其中境外学者比中国大陆学者发声更多。中国学者的工作总体上还处于研究"课程改革"的国际知识生产活动的边缘,学术成果尚未对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更新作出贡献。虽有部分课改研究成果被引用的次数较为可观,但引用动机多为背景引用而非理论引用。真正提升课程改革研究的国际性学术影响力,还需要基于中国经验在理论创制上寻求突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武学超  
学术研究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之一,在知识社会中其社会价值愈益突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OECD成员国都陆续成立了国家创新系统,高等教育学术研究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以OECD区主要成员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学术研究的现状特征,并预测其发展趋向,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学术研究发展有所启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吴峰  
远程教育促进学习者知识与技能的提升,从而促进个人、组织及全社会的人力资源发展。远程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是技术方法与目的的关系。国家远程教育计划、企业数字化学习工程、大学MOOC是面向成人的三种主要远程教育形式,其本质是促进人力资源发展。基于教育技术理论、成人学习科学、人力资源发展理论建构远程教育学术研究框架,将是一种新颖的研究视野。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殷玉新  楚婷  
“理论框架”能够反映学科发展概况与领域的前沿问题,也是衡量学术研究质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访谈16位教育学领域的博士生导师,发现教育学术研究中“理论框架”运用存在“形式主义的套用”“浅层的适切性论证”“两张皮式的分析”三类常见问题。为了解决教育学术研究中“理论框架”运用存在的问题,本文在澄清“理论说”“关系说”“工具说”三种“理论框架”内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从以研究问题为导向、理论基础的合理性论证、理论框架的科学建构和充分使用四个方面,提出了教育学术研究中“理论框架”的建构策略,以期改善我国教育学术研究中的“理论框架”运用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