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13)
2023(17985)
2022(15215)
2021(13933)
2020(11912)
2019(27181)
2018(26674)
2017(50988)
2016(28056)
2015(31431)
2014(31263)
2013(30846)
2012(28265)
2011(25298)
2010(25568)
2009(23623)
2008(23354)
2007(21068)
2006(18048)
2005(15614)
作者
(82638)
(69517)
(69060)
(65302)
(43552)
(33642)
(31325)
(27385)
(26079)
(24568)
(23483)
(23194)
(21904)
(21710)
(21456)
(21416)
(21227)
(20404)
(19918)
(19861)
(17379)
(17173)
(16931)
(15839)
(15781)
(15511)
(15382)
(15369)
(14105)
(13826)
学科
(117779)
经济(117660)
(84033)
管理(79425)
(62231)
企业(62231)
方法(57177)
数学(51557)
数学方法(50817)
(49401)
农业(32504)
(31259)
中国(28813)
业经(27844)
(25326)
贸易(25316)
(24744)
地方(22306)
(22193)
(21341)
(19209)
财务(19146)
财务管理(19099)
企业财务(18095)
技术(18058)
理论(17046)
(16807)
银行(16748)
环境(16315)
(15988)
机构
学院(401836)
大学(397034)
(163851)
经济(160644)
管理(156584)
理学(136863)
理学院(135443)
管理学(132779)
管理学院(132079)
研究(129660)
中国(98582)
(86805)
科学(82459)
(81498)
(72627)
业大(68535)
农业(68038)
(66079)
中心(62064)
研究所(60307)
(59965)
财经(58718)
(53588)
经济学(50091)
北京(49892)
(49186)
师范(48512)
(47038)
(46290)
经济学院(45714)
基金
项目(278146)
科学(218342)
基金(202588)
研究(195993)
(179069)
国家(177578)
科学基金(152193)
社会(124597)
社会科(118122)
社会科学(118085)
(110938)
基金项目(106941)
自然(101455)
自然科(99202)
自然科学(99172)
自然科学基金(97416)
(92779)
教育(91093)
资助(83857)
编号(78562)
重点(62905)
成果(61498)
(61230)
(59723)
(58277)
创新(54464)
科研(54377)
课题(53977)
计划(52530)
教育部(51931)
期刊
(173112)
经济(173112)
研究(105600)
(84266)
中国(74097)
学报(69142)
科学(61077)
农业(56970)
(56557)
管理(53373)
大学(52088)
学学(49861)
教育(37295)
(36136)
金融(36136)
技术(35885)
业经(33938)
(29387)
财经(28270)
经济研究(27036)
问题(24267)
(24150)
(21620)
统计(21613)
技术经济(20249)
(19906)
(18869)
科技(18590)
业大(18570)
商业(18355)
共检索到573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董银果  黄俊闻  
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增加附加值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选取2005—2012年日本HS9位编码农产品进口数据,在采用嵌套Logit模型度量各国出口到日本市场农产品质量水平的基础上,使用前沿距离模型(ABGHP)检验日本卫生与植物检疫(SPS)措施对各国出口农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日本SPS措施的标准提高后,促进了各出口国农产品的质量提升,尤其是技术落后的农产品较技术前沿的农产品实现较大的质量升级;非OECD国家技术落后企业在"熊彼特租金"的激励下加速创新,而OECD国家的技术前沿企业因自身标准较高致使创新下降。故在面对SPS等技术性贸易措施时,发展中国家出口企业应大胆创新,通过对发达国家的技术模仿与再创新,在技术溢出效应与后发优势的作用下,缩小产品质量差距。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董银果  刘雪梅  
面对国际市场SPS措施日趋严格的"质量门槛",农产品出口企业的质量升级迫在眉睫,而产品多样化有助于企业在质量升级中优化资源配置。文章基于中国企业出口农产品多样化事实,将产品质量和品种内生化于MO模型后发现:出口企业在垂直-水平二维下,应对SPS措施倒逼时存在产品内升级或产品间重构两种路径;拓展至垂直-水平-时间三维后发现多产品出口企业在"技术溢出""干中学"和"退出驱动"三重合力效应下的质量升级效率最高;实证分析验证了以上理论推导,并通过了剔除贸易中介商、选取劳动密集型产品和PPML估计方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多产品出口企业中,国有企业质量升级最快,而一般贸易快于加工贸易。文章揭示了产品多样化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应对外部冲击以及降低质量升级风险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董银果  冯美丽  张琳琛  
文章基于2012~2019年RCEP成员间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在测度SPS措施的广度异质性和结构异质性程度的基础上,定量分析异质性SPS措施对RCEP成员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SPS措施的广度异质性和结构异质性抑制了RCEP成员农产品出口贸易广度扩张和深度增长,这一结果在经过更换被解释变量以及引入工具变量等检验后仍然保持稳健。机制检验显示,SPS措施的广度异质性和结构异质性均通过增加贸易成本、加剧市场分割和减少产品种类3种渠道抑制了RCEP成员农产品出口贸易。异质性分析显示,SPS措施的广度异质性和结构异质性对RCEP成员高替代弹性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抑制作用较低替代弹性农产品更大,而对低替代弹性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抑制作用随市场份额的增加而降低;SPS措施的广度异质性对RCEP成员农产品出口到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同国家的抑制作用更大,而结构异质性对RCEP成员农产品出口到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的抑制作用更大。文章认为,对于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而言,进一步协调SPS措施的异质性是推动更高水平的区域一体化和实现区域农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段辉娜  王巾英  
SPS协议的滥用使中国畜产品出口受到严重影响。文章利用引力模型测算出SPS措施对中国畜产品出口的影响显著。主要原因是SPS协议的不完善,中国畜产业贸易体制的缺位,中国畜产品质量以及企业应对SPS诉讼的态度被动等,因此,中国畜产企业要充分利用SPS协议,完善自身经营环境和贸易理念,同时,各部门要发挥其服务职能,提升中国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秦臻  倪艳  
SPS措施作为WTO多边贸易协定下的重要内容,一直对农产品贸易影响巨大,而且在短期内不会随着区域贸易协定的繁荣而削弱其贸易效应。本文采用前沿HMR法和极大似然法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遭遇SPS措施的贸易效应进行比较研究。结论显示,在既定条件满足时,HMR模型可以很好地测算贸易广度和贸易深度。而基于拟极大似然法的ZINBPML模型能很好地解决过度散布问题。对于中国主要出口农产品,SPS措施既能增加贸易广度,也能提升贸易深度。其原因在于,SPS措施不仅能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还能增加进口消费信心和安全感,反而可以扩大出口额。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学君  陆泽  钱加荣  
国际食品市场上产品间的竞争正从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企业融资约束对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选择的影响在国际经济研究中日益受到关注。利用2000-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中的食品企业数据,实证研究融资约束对食品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首先,从食品行业整体来看,融资约束显著抑制了中国食品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且在融资约束程度相同情况下,接近出口产品质量前沿的企业受到的抑制效应显著强于远离质量前沿的企业。其次,融资约束的质量升级抑制效应在异质性企业间存在显著差异。分地区来看,融资约束会显著抑制东部地区食品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但不会对中西部地区食品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分所有制来看,融资约束对私营和外资食品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制约效应的显著性高于国有企业,且私营企业受到的抑制作用最高。此外,通过构建融资约束、产品质量和质量升级的不同代理变量,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结论的稳健性。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学君  陆泽  钱加荣  
国际食品市场上产品间的竞争正从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企业融资约束对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选择的影响在国际经济研究中日益受到关注。利用2000-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中的食品企业数据,实证研究融资约束对食品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首先,从食品行业整体来看,融资约束显著抑制了中国食品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且在融资约束程度相同情况下,接近出口产品质量前沿的企业受到的抑制效应显著强于远离质量前沿的企业。其次,融资约束的质量升级抑制效应在异质性企业间存在显著差异。分地区来看,融资约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辉娜  
文章利用局部均衡分析法,通过三个模型研析SPS措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SPS措施会产生很高的遵从成本,阻碍中国农产品的正常出口,但是严厉的SPS措施也会促使中国农业的不断完善,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会逐步提升,长期来看,SPS措施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影响形成倒"U"型的SPS库兹涅茨曲线。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豫新  杨萍  
中国将新疆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进程中,为新疆对周边国家出口贸易发展带来新机遇。在分析中国新疆对周边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趋势与特征的基础上,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度了2007年~2013年新疆对周边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并建立贸易非效率模型分析了新疆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对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较大,而对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较小,对阿富汗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变动较大;周边贸易伙伴国对外开放水平、上合组织促进了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关税壁垒、贸易便利化水平及政体民主环境阻碍了新疆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范力军  
随着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特别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以及市场出现失灵、消费需求与安全需求的差异等原因,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SPS措施日益增多,多次拒绝进口我国农产品,给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究其原因,有国际农产品市场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的原因,检验检疫技术越来越科学、严格的原因,也有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加工技术落后、质量与安全标准不高的原因。应该全方位应对SPS措施,在企业层面,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应用,不断丰富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在政府层面,完善我国农产品技术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国际SPS措施的预警工作;在行业协会层面,加强企业应对SPS的组织协调,建立更加高效的信息收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宋海英  陈志钢  董银果  
本文通过对山东、浙江、福建、四川4省农产品出口企业的问卷调查,重点考察国外SPS措施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影响。结果表明,55%的样本企业直接受到国外SPS措施的影响,而农产品出口企业已经成为中国遭遇国外SPS措施的重灾区;从产品的角度看,国外SPS措施影响的主要是园艺、水产及畜禽类产品出口企业;从市场的角度看,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的SPS措施主要来自日本、欧盟和美国。众多农产品出口企业遭遇国外SPS措施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的科技水平不高、产品质量不过关;行业组织的作用有限、联合应对的机制尚未形成;有关信息不够公开透明、政府对外交涉能力不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茅海军  胡帅奇  
本文通过分析2006-2020年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状况和相关农产品标准法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影响的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实施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定在发展中国家间农产品贸易中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东盟国家采取的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定对中国向东盟出口的农产品贸易呈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即在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定通报发布当年和下一年阻碍贸易,但在第三年就开始对贸易产生促进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董银果  黄俊闻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与食品安全、动植物健康和环境安全密切相关的卫生与植物检疫(SPS)措施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提升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是中国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中国农产品最主要的出口市场——日本为例,基于2005~2012年日本海关进口HS9位编码农产品贸易细分数据,采用嵌套Logit模型对中国出口农产品质量进行测度。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样本区间中国出口农产品质量经历了"上升、下降、再上升"的"正N型"变动;与其他主要农产品出口国的横向比较发现,中国蔬菜、水果、咖啡茶叶及香料和杂食干果四大类农产品质量与印度基本持平,但与荷兰、法国等国家农产品质量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曹芳芳  张静  李先德  
基于2000—2020年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Comtrade)数据,利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考察贸易制度安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效率的影响,并测算贸易效率。研究显示,2020年中国农产品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总体平均贸易效率仅为0.475,对印度、日本、越南、印尼、缅甸和俄罗斯等国家有较大出口潜力;贸易国双方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时间越长,越能提升出口贸易效率;出口目的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中国农产品出口效率提升,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长的影响并不显著;出口目的国司法效率、货币自由度、投资自由度、贸易自由度以及金融自由度的提高有利于贸易效率的提高,而政府财政支出和商业自由度的提高却不利于贸易效率的提高。为提高中国农产品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效率,应充分重视出口目的国贸易制度安排与社会经济制度,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有自由贸易区基础上,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区谈判。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鲍晓华  严晓杰  
随着关税和传统非关税壁垒的削减,SPS措施成为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最重要的贸易措施之一。新新贸易理论框架下,一国出口总量的变动可能表现为集约边际的变动,即现有出口产品在单一方向上量的增减,也可能表现为扩展边际的变动,即出口产品种类的变化。本文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二元边际进行了测度,并定量评估了SPS措施可能的影响,得出了以下几点主要结论:第一,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总量增长主要是由于集约边际扩张所致;出口产品种类也有所增加,但是新产品的出口量仍然较小。第二,SPS措施主要从集约边际层面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量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第三,尽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SPS措施对扩展边际均无显著影响,但是它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