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52)
2023(11574)
2022(9693)
2021(8974)
2020(7685)
2019(17744)
2018(17182)
2017(32096)
2016(17669)
2015(20005)
2014(19714)
2013(19845)
2012(18573)
2011(16918)
2010(16762)
2009(15700)
2008(15704)
2007(14070)
2006(11968)
2005(10692)
作者
(54611)
(45894)
(45852)
(43469)
(28889)
(22186)
(20656)
(18146)
(17253)
(15953)
(15833)
(15039)
(14595)
(14469)
(14445)
(14321)
(14291)
(13683)
(13188)
(13093)
(11623)
(11140)
(11116)
(10537)
(10244)
(10204)
(10040)
(10002)
(9298)
(9284)
学科
(75902)
经济(75826)
管理(47801)
(46156)
方法(36523)
(35495)
企业(35495)
数学(33099)
数学方法(32879)
中国(22266)
(21014)
(19077)
(18851)
贸易(18846)
(18441)
(15898)
业经(14837)
(13932)
农业(13905)
地方(12445)
(11919)
银行(11866)
环境(11443)
(11353)
财务(11337)
(11326)
财务管理(11309)
(11247)
金融(11245)
企业财务(10679)
机构
大学(264704)
学院(260513)
(115154)
经济(113167)
管理(97180)
研究(96387)
理学(84447)
理学院(83430)
管理学(82137)
管理学院(81663)
中国(72222)
科学(60202)
(56239)
(54364)
(50520)
(49491)
研究所(46601)
业大(44078)
农业(43704)
中心(43171)
财经(40373)
(36987)
(36986)
经济学(36975)
北京(35597)
(33831)
经济学院(33649)
(32513)
师范(32061)
科学院(30346)
基金
项目(178318)
科学(139291)
基金(132113)
研究(122571)
(119121)
国家(118194)
科学基金(98622)
社会(80085)
社会科(76038)
社会科学(76012)
基金项目(69940)
(66813)
自然(64925)
自然科(63470)
自然科学(63440)
自然科学基金(62388)
(58548)
教育(55443)
资助(53946)
编号(46340)
重点(41073)
(40655)
(38539)
(37056)
成果(37055)
科研(35302)
创新(34885)
计划(34779)
国家社会(34624)
教育部(34081)
期刊
(118520)
经济(118520)
研究(74317)
学报(50153)
(48366)
中国(48239)
科学(43390)
(37700)
大学(36259)
学学(34564)
农业(32796)
管理(32419)
(22082)
金融(22082)
经济研究(21061)
教育(20964)
财经(20254)
技术(19252)
(19011)
业经(17835)
(17489)
问题(16625)
(16307)
国际(14390)
(13976)
世界(13816)
技术经济(13338)
业大(12590)
科技(12178)
统计(11995)
共检索到377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董银果  陆叶红  
SPS措施是后关税时代影响农产品贸易的主要政策工具。进口国采用SPS措施防范外来风险,而出口国将其作为产品的质量安全竞争力。文章以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大豆标准为基准,构建度量各国SPS措施保护水平的变量,基于1992~2013年中国与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和美国4个大豆出口国的双边贸易数据,探讨国家之间SPS措施保护水平的差异对中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若出口国SPS措施保护水平高于中国,则对中国的大豆出口显著增加,SPS措施成为其大豆出口的催化剂;另外,消费者收入的增长、国内大豆产量的下降以及大豆生产效率的低下也是中国大豆进口激增的重要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兴武  谭晶荣  杨兴武  
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农产品关税水平下降,农产品非关税措施备受关注,农产品非关税措施的效应分析有助于政府了解政策实施成本。本文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利用1995—2011年大豆、棉花、植物油、谷物、食糖的进口数据分析中国非关税措施的数量效应和价格效应。结果表明,棉花、植物油、谷物、食糖四类非关税措施保护作用较为明显,而大豆违反了预期;农业支持效应与非关税措施的效应相反。这揭示了现行农产品非关税措施因为农产品保护效果不同而存在调整空间,今后应结合农产品的不同特征调整相应的农产进口贸易政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颖  田维明  
本文利用差异化的进口需求模型对中国大豆进口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从主要大豆进口国进口来源的大豆数量都是有弹性的,且对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大豆出口价格的变化很敏感;而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中国的大豆需求增加以后,美国大豆出口的增加幅度最大,受益最大的可能是美国;其后是阿根廷,巴西。中国自产大豆在国内消费数量中增加幅度最小,这对中国国内大豆生产者来说是一个警示信号,即中国加工企业对国产大豆的偏好弱,国内大豆需求增长主要通过进口来满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天宝  王云凤  郝庆升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大豆产能有限但国内大豆需求剧增,我国需要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家进口大量的转基因大豆以满足国内需求,大量的进口使得国内的豆农、豆制品加工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影响。本文基于1991—2010年中国大豆进口主要来源国的贸易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了影响中国大豆进口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方向和程度。结果表明,中国大豆进口态势短期内不会得到扭转,为了缓解进口继续激增的态势,本文从中国大豆供给和需求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余建斌  乔娟  
近年来,中国大豆进口量急剧增长,且进口来源集中度越来越高,市场结构的变化对中国大豆进口的影响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修正测定市场垄断力的常用指标——勒纳指数以及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国际垄断对中国大豆进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对中国大豆进口始终存在卖方垄断,但随着大豆进口交易费用的下降,其市场垄断力逐渐减弱;巴西仅在中国大豆进口交易费用较高时存在卖方垄断;阿根廷对中国大豆进口不存在卖方垄断。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中国在大豆进口中应对国际垄断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董银果  张洁  
卫生与植物检疫(SPS)成为乌拉圭回合后农产品贸易的主要非关税措施,也成为入世后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本文基于山东、浙江、福建、四川四省56家农产品出口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最优尺度回归方法研究企业SPS措施遵从成本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企业成立时间、企业规模、出口市场类别、自检能力等特征不同,SPS措施遵从成本也大相径庭。因此,中小企业应通过合并、联盟等形式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在巩固原有市场基础上,出口企业应开辟多元化市场;政府对自检企业进行有效监控;政府和协会应为企业提供服务,帮助企业降低遵从成本,更积极主动地应对SPS措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宣亚南  崔春晓  
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和鉴别大豆进口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已有数据,就转基因安全管理政策对中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经验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中国大豆进口贸易的最主要因素是伴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而出现的国内需求增长,其次是进口大豆(含转基因成分)所具有的价格低廉的优势,而转基因安全管理政策对中国大豆进口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作用不显著。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潘雪婷  穆月英  
本文基于2010年1月至2021年10月的月度贸易数据,通过运用Rotterdam改进模型分析了中国对不同来源国的大豆进口需求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国际关系对于本国和其他进口来源国的大豆出口均有影响,且市场份额较小的国家更易受到他国影响。其中,加拿大作为美国的利益相关方,其国际关系变化更能反映到贸易上;巴西和阿根廷之间存在政策的溢出效应;乌拉圭大豆受到美国和巴西大豆挤出,享受阿根廷大豆出口的溢出;俄罗斯更多受到国际大豆市场波动的影响。弹性方面,中国对美国和巴西进口需求的支出弹性和价格弹性均不敏感,阿根廷和乌拉圭则更加有弹性;进口占比份额小的来源国之间的交叉价格弹性更多表现出替代效应。结论表明,通过积极推进国际关系在中国大豆进口中的作用可以多样化进口来源,确保中国大豆进口安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银果  李圳  
各国SPS通报反映了其SPS措施的严厉程度及保护门槛的高低。通报数越多,保护水平越高,越能阻止外来风险进入本国。采用9个WTO成员国1995-2012年关于农产品的SPS通报数据,实证度量SPS措施对各国农产品进口的影响。结果表明,SPS通报不仅在当年,而且在未来4年都对农产品进口产生限制作用。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和农产品进口国,中国应当有效制定和实施SPS措施,加强SPS通报,抵御外来风险侵入。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银果  李圳  
各国SPS通报反映了其SPS措施的严厉程度及保护门槛的高低。通报数越多,保护水平越高,越能阻止外来风险进入本国。采用9个WTO成员国1995-2012年关于农产品的SPS通报数据,实证度量SPS措施对各国农产品进口的影响。结果表明,SPS通报不仅在当年,而且在未来4年都对农产品进口产生限制作用。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和农产品进口国,中国应当有效制定和实施SPS措施,加强SPS通报,抵御外来风险侵入。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家胜  赵玉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单位根检验、逆变换等方法,以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间的月度数据为样本区间,就人民币实质有效汇率对我国大豆进口数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和国民收入的增长对我国大豆进口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但国民经济增长对大豆进口的影响超过了人民币升值对大豆进口的影响。因而可以推断,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大豆等农产品的进口可能会持续增长。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林大燕  
从大豆进口来源地域季节差异的角度,以出口商出口利润最大化为起点构建实证模型,采用2005~2017年中国大豆月度进口数据,实证检验了具有地域季节互补性的大豆进口来源的多元化对中国大豆进口价格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具有季节互补性的进口来源的多元化有助于降低进口价格的波动性,即在大豆生产季节上与北半球进口来源地——美国具有互补性的南半球进口来源地——巴西和阿根廷,在中国大豆进口来源中所占市场份额的提高总体上显著降低了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波动程度。由于大豆生产季节与美国互补,巴西和阿根廷市场份额的提高有效弥补了世界大豆供给在美国大豆生产淡季时的不足,缩小了中国大豆进口量在美国大豆生产旺季与生产淡季之间的差距,从而显著降低了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波动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中叶  李玉莹  李治  
大豆进口贸易对保障中国大豆产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建立SVAR模型和中介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2003年1月至2020年9月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对中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1)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对中国大豆进口贸易的传导效应显著,其正向冲击会造成大豆进口量上升,对大豆进口量的贡献率约为14.65%左右;(2)基于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对中国大豆进口贸易的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其中,国际大豆价格的中介效应存在遮掩效应,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中介效应占比为19.91%,国内大豆价格的中介效应占比为52.34%。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於娟  程杰  谭霖  武拉平  
利用我国加入WTO以来的大豆贸易月度数据,采用季节调整、单位根检验等方法,研究美国大豆加工量(主要指压榨量)、出口量及其库存量与我国大豆进口量的关系。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美国大豆当月净出口量与我国大豆当月进口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主要因为美国大豆净出口行为与我国大豆进口行为存在一定的时滞,滞后2期的美国大豆净出口量增加1 t,可导致2个月后我国大豆进口量增加0.24 t;美国大豆压榨量与我国大豆进口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可能因为各国大豆压榨需求存在一定的同步性,且其对我国大豆进口也存在一定时滞性。美国大豆及其豆制品的库存量会限制美国大豆出口能力,从而进一步影响我国大豆进口。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董银果  万广华  徐恩波  
本文运用BOX-COX函数实证探讨了SPS措施及其他因素对中国猪肉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SPS措施对中国猪肉贸易有明显的限制作用,主要原因是中国生猪防疫和猪肉安全控制等SPS措施的水平偏低。因此,生猪无病区、猪肉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和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建设是中国提高猪肉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是消除SPS措施贸易限制作用的关键步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