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50)
- 2023(15290)
- 2022(12945)
- 2021(12986)
- 2020(10683)
- 2019(25199)
- 2018(25533)
- 2017(46997)
- 2016(26890)
- 2015(31024)
- 2014(31726)
- 2013(29657)
- 2012(27224)
- 2011(24432)
- 2010(25203)
- 2009(22531)
- 2008(22471)
- 2007(19940)
- 2006(17566)
- 2005(15771)
- 学科
- 济(94028)
- 经济(93910)
- 管理(70686)
- 业(61295)
- 企(53302)
- 企业(53302)
- 方法(45395)
- 数学(38812)
- 数学方法(37929)
- 中国(31709)
- 财(28311)
- 教育(27440)
- 理论(24893)
- 农(24238)
- 学(23810)
- 业经(21127)
- 制(20126)
- 地方(18161)
- 教学(18013)
- 和(16188)
- 农业(15327)
- 技术(15237)
- 贸(15153)
- 贸易(15144)
- 体(14768)
- 易(14673)
- 银(14236)
- 银行(14198)
- 策(13717)
- 融(13619)
- 机构
- 大学(373271)
- 学院(362863)
- 管理(135687)
- 济(129845)
- 经济(126401)
- 研究(121251)
- 理学(117107)
- 理学院(115680)
- 管理学(112858)
- 管理学院(112201)
- 中国(85209)
- 京(82035)
- 科学(76398)
- 财(65928)
- 所(60989)
- 范(60496)
- 师范(60046)
- 研究所(55308)
- 江(55278)
- 中心(53754)
- 北京(53281)
- 农(52798)
- 业大(51874)
- 财经(49766)
- 师范大学(48653)
- 教育(48301)
- 经(45093)
- 州(45050)
- 技术(43884)
- 院(43781)
- 基金
- 项目(238642)
- 科学(186852)
- 研究(182786)
- 基金(166808)
- 家(143367)
- 国家(142003)
- 科学基金(121442)
- 社会(108771)
- 社会科(102556)
- 社会科学(102528)
- 省(95208)
- 教育(93589)
- 基金项目(86909)
- 划(81445)
- 编号(78329)
- 自然(78010)
- 自然科(76209)
- 自然科学(76191)
- 自然科学基金(74748)
- 资助(70168)
- 成果(68521)
- 课题(57957)
- 重点(54407)
- 部(53489)
- 发(49915)
- 创(49080)
- 项目编号(48458)
- 年(47707)
- 大学(47546)
- 教育部(46751)
- 期刊
- 济(144865)
- 经济(144865)
- 研究(120238)
- 教育(86462)
- 中国(85063)
- 学报(56962)
- 财(52089)
- 管理(51482)
- 科学(50238)
- 农(47227)
- 大学(45568)
- 学学(39544)
- 技术(38229)
- 农业(33041)
- 融(26550)
- 金融(26550)
- 财经(24811)
- 图书(24708)
- 经济研究(22777)
- 业经(22288)
- 职业(21416)
- 经(21268)
- 问题(17810)
- 业(17214)
- 书馆(17095)
- 图书馆(17095)
- 理论(16996)
- 科技(16708)
- 版(16687)
- 坛(16533)
共检索到554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庆瑶 刘子玉
SPOC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不仅具备开放性教学特征,也有利于弥补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线上教学对象与目标宽泛的问题,增强思政理论课教学针对性。《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大学生思政教育互动研究》一书对SPOC教学模式特点、应用机制与方法进行分析,全书通过举例方式阐释了SPOC教学模式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安排的流程方式。本文围绕着该书内容进行研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贺衡艳
国家在最新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征求意见稿)中规定,高等职业教育要更好的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怎样在此背景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科学内容和精神实质,从而内化为他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教学模式 社会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亚东
文章在介绍信息化教学法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困境,认为高校思政理论课实施信息化教学有利于思政理论课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有利于思政理论课教学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的丰富,并提出了应用策略:加强高校思政理论课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推动高校思政理论课"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法 高校 思政理论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正群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两课教学的任务,一是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知识,二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其中教学生学会做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宣示客观真理的姿态解说教材,把理论当作现成的结论进行简单的灌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不理想。笔者认为,要真正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任务,必须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从灌输到对话。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丽丽
随着我国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大学生思想素质及思政教育成效得到显著提升。但关于思政课作用发挥、高校立德育人的职能实现等问题还未得到解决,尤其是大学生对于高校思政课的获得感相对较低。由罗军强编著、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程》一书,基于国内外思政课在实践教学方面的经验理论,对于思政课的实践及理论教学展开深入探讨,同时指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指导下开展的教学活动,具备相对稳定的活动程序和结构框架。除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大致范畴,本书还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引入国外优质的思政课教学案例,为我国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提供借鉴。全书共包括十一章。第一章简要叙述新中国成立前后思政课程教学及其教育实践的发展变迁,并着重分析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第二章探讨国外高校德育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模式及相关启示。第三章介绍思政理论课的几种实践教学模式,包括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及课堂实践教学。第四章至第八章对不同类别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展开探讨,涵盖“形式与政策”“中国近代史纲要”等。第九章从课堂、校园和社会等层面阐述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第十章分析思政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涉及到基地建设、制度保障、师资保障及组织保障。第十一章探究思政课在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内容,包括实践教学评价及具体实施方案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沈旭伟
<正>“大思政”是对传统思政教育的扩大化,包括课程载体扩大化、教育队伍扩大化、育人过程扩大化三个方面。其中,课程载体扩大化是指将高校通识课、专业课、双创课、实践课等各种课程作为“思政拓展媒介”,赋予其思政教育职能与价值。教育队伍扩大化是指除了思政理论课程师资外,将专业教师、高校政工、党员干部、学生父母及网络领袖等纳入到教育主体的范畴,以此汇集全员化育人合力。育人过程扩大化是指打破思政理论课体系约束及学校教育藩篱,将思政教育引入到社会场域场域,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实践场景、实践方式加速思政元素价值的内化。基于此,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必须脱离“课时主义”的桎梏,按照知行合一的原则、学以致用的要求展开新一轮探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啸 彭军林 李赛红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反对读死书,死读书。这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教学做合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邱叶
人工智能为应用型高校思政理论课精准教学发展提供新契机,其关键技术包括机器学习、专家系统、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等。基于人工智能的应用型高校思政课精准教学模式可从教与学两个维度展开考察:从教师维度看,智能教学系统协助做好备课及课堂管理,教育机器人协同开展线上课堂和课后辅导;从学生维度看,自适应学习系统为大学生提供精准学习服务。人工智能时代应用型高校思政课精准教学模式实施关键点在于突出价值塑造和伦理规约,聚焦智能知识和智能素养,增强人机协同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邹阿龙
<正>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创新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方法,将思政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焦点。目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普遍存在着偏理论教育、轻知识实践与体验的情况,导致许多大学生认为思政课程枯燥乏味,对之缺乏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一书提出了多种实践式教学方法,本文主要围绕该书内容进行研读,从中获取相关启示,提出一些思政教育的新观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媛 黄振宣
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规范化不强、教学资源不足且利用率不高、方式方法单一等问题。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根据学生特点和职业素养要求,探索构建以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标准化、实践教学活动组织网络化、实践教学考核方式过程化、实践教学项目成果品牌化为主要特征的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四化模式",从而推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提高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职 思政理论课 实践教学 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进
目前,我国各地高校都在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方法,尤其是新冠疫情的影响,“互联网+思政课”建设,成为思政课程教学创新的主要形势。《互联网+视域下思政课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一书不仅对“互联网+”教育的功能、定位、内涵等进行了详细阐释,更指出了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办法。本文围绕着该书内容进行研读,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措施,更好地发挥出思政课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龙丽波
思政教育是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结合历年来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相关文件,加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提升思政教育理论课教学工作实效性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部分高校结合自身生源质量、教师队伍、教育资源等实际情况,展开相关尝试与探索,可为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政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重要参考。由董前程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探究》一书,是一本系统研究当前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的专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滟珺
在全球化发展与社会科研技术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正面临全新的挑战,该课程教师的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也因此进入大众视野。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思政教师建设教学科研一体化模式的有效措施,加快思政理论课程的现代化发展,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在新时代趋势下的适应能力的主要途径。笔者结合《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组织与行为模式研究》一书,分析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发展,有助于高校思政理论教师全面履行自身的职责与义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乐 张云霞
"翻转课堂"是一种有效的课程管理方式,其本质是将传统课堂与在线教学结合起来的混合教学模式。使生涩的、高度理论化的教材体系向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侧重价值引领的教学内容转变。实现以微课为媒介的课堂教学同实践教学的有效衔接,帮助学生在理解和参与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阶段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当前,教学模式创新已成为高校思
关键词:
翻转课堂 高校思政课 微课程 教学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珊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也清楚地认识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在这个网络信息爆炸时代,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和微信平台接触到的各种信息无法得到约束与控制,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无法想象的挑战和困境。尤其是陈旧落后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无法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
基于“MOOC+SPOC”的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评《MOOC+SPOCs+翻转课堂——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新模式》
精致育人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研究——评《高校思想教育的理论叙事》
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构建——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政课参与度的影响因素——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究》
试论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新闻教学”模式的应用
基于大学生需求理论机制的高校教学改革研究
思政理论课功能与大学生廉洁教育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