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95)
2023(4107)
2022(3388)
2021(2995)
2020(2435)
2019(5501)
2018(4809)
2017(9411)
2016(4741)
2015(5449)
2014(5334)
2013(4977)
2012(4464)
2011(3989)
2010(4376)
2009(4311)
2008(3160)
2007(2847)
2006(2585)
2005(2506)
作者
(12570)
(9968)
(9862)
(9543)
(6253)
(4802)
(4695)
(4007)
(3755)
(3600)
(3495)
(3396)
(3250)
(3206)
(3178)
(3058)
(3037)
(2897)
(2865)
(2808)
(2610)
(2531)
(2436)
(2341)
(2281)
(2277)
(2256)
(2202)
(2139)
(2053)
学科
(24067)
金融(24067)
(20917)
银行(20915)
(20422)
(16410)
经济(16400)
(13640)
中国(13317)
(11852)
企业(11852)
管理(11540)
中国金融(10816)
(7674)
(7036)
地方(6764)
方法(5913)
(5680)
财务(5667)
财务管理(5662)
数学(5533)
企业财务(5503)
数学方法(5397)
业经(5177)
理论(4892)
(4519)
(4473)
事业(4334)
体制(4030)
教学(3801)
机构
学院(61567)
大学(58814)
(25457)
经济(24796)
中国(22114)
管理(20206)
研究(19181)
理学(16900)
理学院(16745)
管理学(16354)
管理学院(16254)
(14047)
(13835)
银行(13591)
(13243)
金融(12983)
(12776)
中心(11658)
(11651)
财经(10863)
人民(10342)
科学(10019)
(9813)
国人(9398)
中国人(9361)
中国人民(9312)
(9178)
(9066)
经济学(8992)
(8564)
基金
项目(39034)
研究(31334)
科学(30103)
基金(26591)
(22273)
国家(22042)
科学基金(19230)
社会(19131)
社会科(18352)
社会科学(18346)
(16843)
教育(15262)
基金项目(13728)
编号(13322)
(13227)
资助(11252)
自然(10970)
成果(10914)
自然科(10745)
自然科学(10744)
自然科学基金(10539)
(10103)
课题(10075)
(9317)
重点(9298)
(8887)
(8801)
(8558)
项目编号(8371)
创新(8306)
期刊
(25598)
经济(25598)
(24650)
金融(24650)
研究(20472)
中国(14374)
教育(11064)
(10925)
(7661)
管理(7613)
学报(7078)
技术(6746)
科学(6183)
大学(5978)
学学(5645)
财经(5550)
(4710)
中国金融(4518)
经济研究(4346)
农业(4311)
职业(4130)
理论(3803)
业经(3745)
实践(3473)
(3473)
财会(3052)
国际(2975)
问题(2898)
技术教育(2874)
职业技术(2874)
共检索到101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永林  肖凤翔  
SPOC是MOOC与传统校园课程融合的课程模式,其实质是将MOOC资源用于小规模、特定人群的教学解决方案。SPOC在五个方面实现了融合:平衡学员人数的"大"和"小";创设"虚"和"实"结合的学习者共同体;提供完整的学习经验;提倡混合学习方式;综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建构主义知识观、经验学习理论、系统论的设计思路是深度融合的理论基础。融合的大体流程,包括需求分析、制订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永平  
"互联网+"环境下,网络教学资源丰富,高职课程教学呈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特点,对于高职课程教学提出新要求。对接高职课程教与学的实际要求,系统分析"互联网+"环境下高职MOOC、SPOC与传统教学融合设计的要求,从教学模式多维设计、产教融合实践教学设计、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设计、学习需求的系统教学设计等方面提出MOOC、SPOC与传统教学的融合设计策略,传承优点,发挥优势,促进高职的高质量教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永平  
高质量教学是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结合"互联网+"环境的高职教学实际状况,以教学质量为根本,分析相关文献资料与研究成果,运用实践调研,构建传统教学、MOOC与SPOC的融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从课程设计质量、运用质量、教学质量、学习质量、管理质量等5个方面设置20项指标,强化指标体系对于高职融合教学的促进与引导作用,更好满足"互联网+"环境的高职高质量教学的评价需求,不断提升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秋梅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慕课教育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一种新型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模式,慕课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然而,由于具有资源开放性强、受众范围广等特征,慕课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版权利益之争。"合理使用制度"是慕课课程版权保护的重要制度依据,但是,现有的"合理使用制度"仅适用于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满足慕课课堂的需求。因此,一方面,需要坚持开放立法,进一步调整"合理使用制度";另一方面,应合理约束慕课课程内容及管理,促进慕课课程规范化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潜  李静  
[目的/意义]在线教育环境下,用户基于MOOC平台生成了大量UGC笔记,通过UGC知识融合方式实现MOOC课程笔记的自动生成,有助于缓解大规模数据下的信息过载问题。[方法 /过程]在UGC数据抓取的基础上,针对UGC的非理性特点,采用基于聚类分析的融合方法对UGC笔记进行单条笔记融合,并依据加权策略抽取最优单条笔记,根据课程框架体系填充若干最优单条笔记,最终生成完整、准确的课程笔记。[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文章所构建的基于UGC知识融合的课程笔记自动生成模型对于MOOC课程笔记生成具有较好的效果,准确率、召回率以及F1值均达到了90.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金栓  
文化的互动和互融是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文章通过对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应然分析,提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途径:通过移植企业精神,培育校园精神文化;通过引企入校,打造校园物质文化;通过嫁接企业制度,促进校企制度文化的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怀钊  何华  
文章从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切入点入手,对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异同点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通过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交流平台、"移植"优秀企业文化,让企业专业人士参与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等来融合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以期对高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与改革有所增益。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正亚  
高职教育具有高教和职教双重属性,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高职院校要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全面、深度融合,需推进目标融合、理念融合、机制融合、活动融合和品牌融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韦宁彬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对信息技术应用提出了新要求。学习微型化改变了人们的学习习惯,微学习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形态。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过程中,采用微学习理论来优化和改变课堂教学的结构,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者时时、处处都能方便地学习,达到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改变学习方式的目的,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最终目标。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尹睿  黄甫全  曾文婕  曾育芬  潘蕾琼  陈思宇  伍晓琪  
人工智能(AI)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创生了人工智能教学系统AI教师。最早的AI教师代表之一是爱达(IDA),随后进化出好学爱达,亦即琳达(LIDA)。基于学习为本评估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神经科学连接组学(connectomics)神经网络双重特性,籍由新兴技术的支持,产生形成了神经网络化的价值创造型智慧学习系统结构框架。它包括"实时课堂教学转化系统""教学优化参照系统"和"教学比较前馈分析系统"三个子系统。而教学优化参照系统又包括"优秀教师教学参照系统""先进理论教学优化参照系统""大数据优选教学参照系统"和"经验自组织教学参照系统"四个子系统。价值创造型智慧学习系统神经网络融入人工智能,创生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教学系统——伊万琳达(EVA-LIDAs),它既可扮演AI教师,也可扮演AI学伴。基于此,教师成为课程创新者,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伊万琳达作为AI教师和AI学伴成为介导者,三者间多维交互生成新形态的智能课程,其实质是以神经网络化人工智能技术融合的生态化学习环境为基础,以评估促进学习的价值创造为旨趣,以协同、精准、个性、优化为原则,以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的相互协作、相互学习、相互融合为机理,以情境感知、大数据关联、经验自组织和智能决策为手段,最终通过持续改进师生教与学而优化所有学生的学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瞿振元  
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所在。MOOC是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突出代表。自2011年以来,MOOC在国际、国内取得了重大突破。MOOC给高等教育带来深刻的"教"与"学"的双重革命。MOOC在我国未来发展中需要处理好"请进来"和"走出去"、"向外看"和"向内看"、"线上"和"线下"、"当下"和"未来"四方面的关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曾晓洁  
文章从MOOC与传统大学融合的视角,分析了大学MOOC发展的最新趋向——大学对MOOC学分和MOOC学位的认可与创设,分析了有关MOOC学分和MOOC学位的争议,阐释了数字化时代MOOC与大学融合所带来的大学未来发展趋势——大学的虚拟化、大学课程的在线化、大学课程的模块化、大学教学的规模化和大学教学的个性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晓红  高凡  何雪梅  
[目的 /意义]为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思考力、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信息素养教育需要突破既往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重塑信息素养课程教学模式。[方法 /过程]在梳理与信息素养"MOOC"课程和"翻转课堂"相关的文献并分析"MOOC"课程和"翻转课堂"的优劣之后,吸取其中的精髓,构建相应的信息素养教学模式。[结果/结论]该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效果明显,能为新时代的信息素养课程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平  
"众创空间"是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在高职教学中,创新创业教育的基地是课堂,应该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在专业教学中,利用"众创空间"的技术优势,把有创造力的实践教学项目融入专业课程设计中,激发更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肖斌  
在当今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学生家长对于文化课的要求逐渐增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学校为了创造出优异的教育成果,有着拔苗助长的趋势。让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压力与日俱增,家长与老师对于教育效果的巨大关注力,让教育几乎占据了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教育有着严重的偏护性。这样会忽略学生的体质能力和心理健康的状况,同时加上学习带来的巨大压力,会很容易让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巨大的问题。应做到对学生全面均衡的发展。文章阐述了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现状,进而分析体育与智育的关系,分析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