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99)
2023(13229)
2022(11660)
2021(11015)
2020(9345)
2019(21488)
2018(21435)
2017(41346)
2016(22650)
2015(25551)
2014(25745)
2013(25245)
2012(23269)
2011(20896)
2010(20928)
2009(19705)
2008(19538)
2007(17355)
2006(15326)
2005(13705)
作者
(65754)
(54609)
(54392)
(51765)
(35024)
(26287)
(24677)
(21441)
(20728)
(19737)
(18834)
(18433)
(17397)
(17388)
(16951)
(16698)
(16352)
(16255)
(15684)
(15573)
(13530)
(13483)
(13152)
(12434)
(12207)
(12193)
(12136)
(12067)
(11050)
(10723)
学科
(87900)
经济(87766)
管理(73326)
(66347)
(57730)
企业(57730)
方法(40828)
数学(34802)
数学方法(34321)
(26838)
(22102)
中国(21976)
(20670)
业经(19943)
(19810)
(17712)
财务(17637)
财务管理(17602)
企业财务(16790)
地方(16073)
理论(15631)
(15618)
贸易(15610)
(15168)
(14520)
环境(14349)
技术(14335)
农业(14328)
(14253)
(14096)
机构
大学(328164)
学院(323668)
管理(129445)
(125992)
经济(123075)
理学(111837)
理学院(110588)
管理学(108628)
管理学院(108042)
研究(106137)
中国(79305)
(70009)
科学(65619)
(61843)
(53253)
(49517)
财经(48906)
研究所(48132)
中心(47916)
业大(47783)
(47348)
北京(44394)
(44253)
(42205)
师范(41813)
(38797)
农业(38710)
(38443)
经济学(37091)
财经大学(36308)
基金
项目(218728)
科学(171682)
研究(159835)
基金(159137)
(138049)
国家(136913)
科学基金(117903)
社会(99895)
社会科(94580)
社会科学(94555)
基金项目(84793)
(84188)
自然(77548)
自然科(75677)
自然科学(75659)
自然科学基金(74284)
教育(73419)
(70986)
资助(65827)
编号(65360)
成果(53933)
(48439)
重点(48204)
(44995)
(44719)
课题(44608)
(42425)
创新(41973)
教育部(41784)
科研(41631)
期刊
(141334)
经济(141334)
研究(96761)
中国(62494)
学报(52102)
管理(48962)
(48767)
科学(47274)
(45015)
大学(39863)
学学(37411)
教育(36568)
农业(30892)
(27843)
金融(27843)
技术(27553)
财经(24308)
业经(22015)
经济研究(21322)
(20629)
问题(18289)
图书(17306)
理论(16514)
科技(15576)
(15555)
技术经济(15529)
(15405)
实践(15135)
(15135)
现代(14750)
共检索到478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汤欣  陈思含  
近年来,特殊目的并购公司(SPAC)受到全球各主要市场的关注。本文从法律和监管角度对SPAC在投资者保护上的制度设计进行详尽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美国证监会之所以对SPAC的首次公开发行实行相对宽松的监管,是因为SPAC自发地设计了对管理层的约束和激励、投资者话语权和独立信托账户三大投资者保护机制,为完成并购交易前的投资者提供了相对充分的保护;对SPAC在首次公开发行后进行的并购交易,美国证监会转而采取严格的信息披露监管策略,在信息披露时限、披露内容和可能施加的法律责任上均较一般并购交易更为严格。以SPAC相关实践作为他山之石,可为国内注册制改革下的证券市场监管和投资者保护提供借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慧  
文章以1996~2007年深、沪两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以及投资者保护制度对该机制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CEO的异常变更可能性与公司的绩效及违法违规处罚呈负相关,但与两者的交互作用正相关。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已发挥作用,但投资者保护制度并未对公司治理机制起到应有的改善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耿  姜雨潇  范从来  王宇伟  
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我国股票市场于1995年开始执行与国外主要市场有着显著差异的T+1交易制度。20多年以来,该制度的有效性一直饱受争议。本文利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构建了T+0和T+1制度的股票市场,并利用收集到的市场层面和个体行为层面的数据对这两种制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相对于T+0制度,T+1制度保护的并不是中小投资者,而是大投资者。而且,T+1制度显著减少了市场的成交量,不但不能明显地降低市场泡沫,还加剧了市场价格的波动。研究还进一步发现,T+1制度还保护了具有较高风险偏好水平的投资者,避免了这类投资者的频繁交易。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海英  郑妍妍  
从企业制度变迁视角探讨投资者保护的产生和演变有助于从根源上探索投资者保护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企业制度的发展变迁为脉络,从企业所有权结构,法律环境,以及资本市场发展方面分析了企业制度变迁过程中投资者保护的主要矛盾及其相应解决途径,为有效的投资者保护制度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廖珂  
在欧美资本市场,积极股东是公司治理领域的重要力量;在我国,政府在投资者保护中处于核心地位,市场主体对公司治理的参与不足。本文基于投服中心所开展的投资者维权典型案例,分析了这一兼具投资者和公共机构双重属性、集市场职能和监管职能于一身的特殊市场主体在投资者保护领域的创新。具体而言,本文以大智慧虚假陈述案件及相关追偿案件作为案例,基于对公共品视角的股东监督、非公共执法及声誉机制等角度的理论分析和与境外投资者维权组织的实践对比,探讨了投服中心运用持股行权、股东代位诉讼等多种方式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制度与实践创新。研究显示,投服中心在新《证券法》的制度保障之下,利用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充分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提升了投资者维权的效率;通过典型案例的示范效应,形成了对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行为的威慑,降低了投资者保护工作对政府的过度依赖。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投资者保护制度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邵新建  巫和懋  
国外研究认为在IPO的询价发行机制下,机构投资者具有信息生产和价格发现的功能,首日抑价程度可由此被降低,且机构的持股有利于稳定IPO股票的后市运行。但本文通过事件研究发现:当锁定到期时,机构投资者的短期交易行为活跃;当法人配售IPO股份数量较大时,市场在上市初期和锁定到期时都会对解禁事件做出持续缓慢的负向反应。这意味着法人配售对IPO股票的后市运行没有起到良好的稳定作用。在承销商缺乏IPO股票分配权力且发行价格实际受到核准控制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的价格发现功能受到限制,截面回归进一步证实中国IPO股票的需求曲线是向下方倾斜的,而锁定制度限制了上市初期可交易资产的数量,这将导致更高的上市初期交易...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东  孙洁  
证券投资基金根据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公司型基金和契约型基金。目前,公司型基金在我国的立法和实践中尚未得到认可。但从整个国际趋势来看,公司型基金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主要基金组织形式,其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都有了迅速而健全的发展。其中日本在1998年导入被称为"证券投资法人"的公司型投资基金制度,2000年又将其修改为"投资法人"制度,弥补了单一基金形式的不足,极大地促进了基金品种的创新,更全面地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投资法人制度与其原有的契约型投资基金制度共同推动着日本投资基金业的发展。本文在考察分析日本投资法人制度的基础上,探讨该制度对当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修改的借鉴意义以及在投资者保护...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青松  
信息披露的准确性要求对信息产出总量的阻碍以及完整性要求所可能引发的"信息超荷"成为强制披露信息标准难以达成的逻辑障碍。投资者的广延性与异质性更增加了强制披露制度投资者保护功能的实现难度。强制披露制度的实效性本身也进一步说明了其所能惠及群体的有限性。为此,需要大力培育信息交易者,并正确引导普通公众通过各种形式间接参与证券市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计小青  曹啸  
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管制状况进行了详细考察,结果发现,管制制度在中国股票市场所发挥的投资者保护作用非常有限,不管是从管制质量还是管制效率上看,都劣于其他转轨国家的股票市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提高我国管制制度投资者保护功能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刚  舒胜辉  王琦  
投资者是证券市场赖以生存的基石。投资者权益保护力度影响证券市场的发达程度,而证券市场的发达程度又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增长的质量和速度。因此投资者权益保护理论历来是各国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本文从法律制度与投资者权益概述着手,阐述了法律制度与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关系,介绍了境外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的成功经验,分析了我国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的主要法律规范,指出了我国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问题主要几方面的缺失及造成这些缺失的原因,对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提出了完善的思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群辉  
双重股权结构发端于美国并在全球流行,我国内地科创板亦采纳双重股权结构,但双重股权结构中隐含着对投资者的巨大风险。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我国科创板规则在特殊股权持有人资格、比例安排、表决事项、特殊股权转让及终止、信息披露等方面作出规定。通过对规则背后的运行机制和法理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现有制度在投资者保护方面作出的贡献。但是,仍存在着许多不足。可以考虑"日出条款""日落条款"的引入。在救济机制上,由于我国集团诉讼机制的缺乏,可以考虑明确规定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的持股行权在科创公司的应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董新义  
投资者保护是韩国《资本市场法》追求的首要目标。为实现该目标,该法通过将投资者区分为一般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从而对不同类型的投资者采取不同的保护方法;通过规范投资劝诱制度,强化诚实信用义务、适当性规则和说明义务,禁止不当劝诱和不当广告制度,规定了利害冲突预防机制等制度。各项制度环环相扣、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投资者保护基本制度核心内容。借鉴韩国《资本市场法》关于投资者保护制度立法经验,是完善我国资本市场法制建设的重要捷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程晋  
随着金融创新力度加大,以股权众筹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在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丰富普惠金融内涵的同时,也为投资者保护带来了严峻挑战。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对股权众筹投资者保护进行了详细规定。在股权众筹投资者保护方面,《管理办法》表现出信息披露适度、投资者范围明确、外部监管与自律管理结合的内在逻辑,体现了软法和自律管理为主、原则导向的投资者保护监管的思维特点。针对股权众筹的普惠金融属性,可从合格投资者限定、信息披露具体要求、征信体系建设、投资者冷静期设立方面对《管理办法》加以完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运陈  陈玉梅  唐曼萍  
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和评价,增加信息有效供给和监管供给,切实维护投资者利益,是推进资本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深市2009—2015年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信息披露质量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有助于促进投资者保护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发现,相比于制度环境好的地区,在制度环境差的地区,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深圳证券交易所推出的信息披露质量考评相关制度在投资者保护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为企业加强自身信息披露建设、政府推进投资者保护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可行路径。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杰  高正平  
股权众筹融资伴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计划以及"众创空间"的兴起不断升温,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和方式。然而,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行业乱象也在逐渐显现,如对合格投资者的界定混乱、平台定位不清、融资风险把控不强、融资项目信息披露不规范等。由此导致的涉嫌非法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