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00)
2023(12865)
2022(10794)
2021(10091)
2020(8395)
2019(19190)
2018(19323)
2017(36800)
2016(20689)
2015(23565)
2014(23799)
2013(23159)
2012(21289)
2011(18920)
2010(18732)
2009(17076)
2008(16805)
2007(14727)
2006(12937)
2005(11317)
作者
(62277)
(51760)
(51472)
(49030)
(32854)
(24822)
(23374)
(20593)
(19523)
(18477)
(17597)
(17223)
(16360)
(16286)
(16039)
(15926)
(15750)
(15478)
(14671)
(14649)
(13048)
(12656)
(12540)
(11601)
(11593)
(11588)
(11500)
(11333)
(10523)
(10332)
学科
(78787)
经济(78693)
管理(57649)
(54524)
(45363)
企业(45363)
方法(35461)
数学(29986)
数学方法(29556)
(22525)
中国(21874)
(20727)
(19186)
业经(18850)
地方(17190)
农业(15035)
理论(14350)
(14129)
(13272)
(13242)
贸易(13231)
(12808)
技术(12416)
环境(12402)
(12278)
财务(12205)
财务管理(12180)
企业财务(11545)
教育(11518)
(11381)
机构
大学(293326)
学院(291118)
管理(112396)
(105952)
经济(103387)
研究(99360)
理学(97431)
理学院(96271)
管理学(94280)
管理学院(93804)
中国(71965)
科学(67433)
(63689)
(53620)
(51816)
业大(48141)
(48093)
研究所(47665)
中心(44584)
农业(42534)
(42450)
北京(40018)
(39964)
师范(39475)
财经(38669)
(36039)
(35190)
(35045)
技术(33466)
师范大学(31812)
基金
项目(203538)
科学(158558)
基金(146293)
研究(144960)
(129298)
国家(128209)
科学基金(108940)
社会(87550)
社会科(82709)
社会科学(82686)
(80859)
基金项目(78251)
自然(73656)
自然科(71930)
自然科学(71914)
自然科学基金(70574)
(68392)
教育(66019)
资助(59603)
编号(59345)
成果(48359)
重点(45751)
(43250)
(43110)
(41877)
课题(41267)
科研(39376)
创新(39062)
计划(38745)
大学(37289)
期刊
(117576)
经济(117576)
研究(82801)
中国(56123)
学报(54706)
(50190)
科学(47961)
管理(41213)
大学(39929)
学学(37498)
(36036)
教育(34909)
农业(34783)
技术(24953)
(22210)
金融(22210)
业经(19484)
财经(18258)
(17892)
经济研究(17867)
图书(17449)
问题(15519)
(15480)
(15360)
科技(15295)
业大(14680)
理论(14482)
技术经济(13533)
实践(13473)
(13473)
共检索到421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田雪  王良炎  陈琳  王磊  马晓  胡灿灿  孔祥会  聂国兴  李学军  
为探索硬化蛋白(sclerostin,sost)基因在淇河鲫肌间骨骨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淇河鲫仔稚鱼为研究对象,利用整体骨骼染色法对肌间骨的形态发生进行观察,并采用q 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sost基因在肌间骨不同骨化阶段的m rnA和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淇河鲫发育至24 dPf(dAy Post fertilizAtion),肌膈中出现纤维束;25 dPf髓弓小骨出现,28 dPf脉弓小骨出现,33 dPf髓弓小骨出现分叉,45 dPf肌间小骨发育完全。sost基因在肌间骨骨化发生各阶段均有表达,23 dPf的表达量最低(P<0.0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洁  吕耀平  戴庆敏  张乐  杨露莹  
在脊椎动物中存在着两种twist基因,即twist1和twist2,二者对骨骼的发育具有调控作用。为探究唇(魚骨)twist1和twist2与肌间刺骨化的相关性,本研究克隆得到了唇(魚骨)twist1和twist2基因cDNA序列。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唇(魚骨)TWIST1和TWIST2与其他鱼类保守性较高,都具有螺旋—环—螺旋(HLH)结构域和色氨酸—精氨酸(WR)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唇(魚骨)TWIST1和TWIST2与斑马鱼亲缘关系最为接近。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唇(魚骨)twist1和twist2基因在所有被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twist1在脑中的表达量最高,心脏中次之,在脾脏中表达量最低。twist2在皮肤和鳃中的表达量较高,而在脾中的表达量最低。此外,twist1和twist2基因的表达量在肌间刺骨化的四个关键阶段发生显著变化。提示,twist基因与肌间刺骨化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首次在经济鱼类中克隆得到了twist基因,并揭示了twist基因与肌间刺骨化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调查鱼类twist基因功能以及肌间刺形成分子机制提供基础数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吕耀平  陈洁  鲍宝龙  黄佩佩  
利用整体骨骼染色的方法,对唇(Hemibarbuslabeo)早期发育阶段肌间小骨的形态发生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受精后35 d(dpf)之前,除了肌间小骨,唇所有其它骨骼均已骨化完成。肌间小骨在35 dpf(相应的体长为23.67 cm)开始在尾部区域骨化,髓弓小骨首先出现在尾部的第37~41肌节之间,脉弓小骨首先出现在尾部的39~40肌节之间,然后依次往前;到62 dpf(相应的体长为30.03cm)肌间小骨骨化全部完成。骨化过程中,唇肌间小骨是从简单的I型,到卜型,再到Y型,再分化为各种复杂形态。唇肌间小骨出现的时机和形态形成规律与其它鲤科鱼类相似,提示鲤科各亚科鱼类肌间小骨的骨...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姚文杰  龚小玲  吕耀平  鲍宝龙  
利用形态解剖和整体骨骼染色的方法,对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成鱼肌间小骨的形态、分布,以及早期发育阶段肌间小骨的形态发生和骨化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玻璃鳗阶段,日本鳗鲡的主轴骨骼和附肢骨骼均已骨化完全,但肌间小骨并未出现。在鳗线阶段,体长5.2 cm以上的日本鳗鲡椎体小骨、髓弓小骨和脉弓小骨均已出现。其肌间小骨的骨化顺序不同于其他鲤科鱼类从尾部向前依次骨化,而是从头部向尾部依次骨化。这提示鱼类肌间小骨的骨化可能与其不同的游泳方式有关,为今后研究肌间小骨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昕冉  马鑫浩  杜嘉伟  昝林森  
【目的】近年来,RNA m~6A甲基化修饰在肌肉发育中的作用不断被发现,通过探究m~6A甲基化酶相关基因,包括METTL3,METTL14,WTAP,FTO和ALKBH5,在牛肌肉组织以及骨骼肌卫星细胞(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 SMSCs)增殖和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同时分析体外成肌分化过程中m~6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为阐明m~6A修饰在骨骼肌发育中的作用及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m~6A甲基化酶相关基因在新生和成年牛不同部位骨骼肌中的表达。随后在秦川牛肉用新品系背最长肌中分离SMSCs,通过生长曲线、免疫荧光和RT-qPCR技术验证SMSCs的增殖和成肌分化功能,使用RT-qPCR检测m~6A甲基化酶相关基因在SMSCs增殖期24、36、48、60、72 h和分化第0、2、4、6、8天中的时序表达谱。最后利用LC-MS/MS和Dot blot技术检测SMSCs分化过程中m~6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结果】METTL3、METTL14和WTAP等m~6A甲基化转移酶基因在成年牛背最长肌、前腿肌和后腿肌中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新生牛(P<0.01)。FTO和ALKBH5等m~6A去甲基化酶基因在成年牛后腿肌中的表达更高(P<0.01),ALKBH5在成年牛背最长肌中的表达也较高(P<0.01)。【结论】m~6A甲基转移酶和去甲基化酶在新生牛和成年牛骨骼肌中的表达变化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表明m~6A修饰可能对秦川牛骨骼肌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这些m~6A相关甲基化酶可能参与调控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这一发现为研究m~6A甲基化修饰调控骨骼肌生成的作用及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田雪  王良炎  刘洋洋  胡灿灿  庞小磊  吴利敏  李学军  
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是动物肌肉发育和生长过程中的负调控因子。为了明确淇河鲫MSTN基因序列及其在肌肉生长发育中的调控功能,本研究利用RACE方法克隆淇河鲫MSTN全长c DNA序列,q RT-PCR分析其在不同组织和胚胎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淇河鲫MSTN c DNA序列全长2094 bp(no.KC851952.1),包含86 bp 5′非编码区、880 bp 3′非编码区和1128 bp开放阅读框,编码375个氨基酸残基,前22个氨基酸残基为信号肽,34256位氨基酸残基为TGF-β前肽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吕耀平  周晨晨  杨丽美  鲍宝龙  
分别利用形态解剖和整体骨骼染色的方法,对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成鱼肌间小骨的形态、分布,以及仔、稚鱼肌间小骨的形态发生和出现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瓯江彩鲤肌间小骨有I形、卜形、Y形、一端多叉形、两端两叉形、两端多叉形和树枝形7种类型,肌间小骨越靠前端形态越复杂。肌间小骨出现前,其他骨骼均已骨化完成,肌间小骨在32 dpf(day past fertilization)首先出现在尾部,然后往前依次出现,到53 dpf全部出现。各种复杂形态的肌间小骨均是从I形发展而来。经比较,鲤科不同亚科鱼类肌间小骨在骨化时机和骨化形态方面具有相似的形态发生规律,为今后研究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懿萱  王强  王锋  张艳丽  
构建含有Zic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Zic3,并转染小梅山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观察BMSC中Zic3的表达情况。用RT-PCR技术获得Zic3基因,并将其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获得真核表达载体质粒pEGFP-Zic3,采用双酶切法和DNA测序鉴定构建的载体是否正确。体外培养小梅山猪BMSC,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小梅山猪BMSC表面标志。采用脂质体法将pEGFP-Zic3转染BMSC,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确定重组质粒在小梅山猪BMSC内的表达和定位,用RT-PCR法检测Zic3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双酶切和测序证实已成功构建含目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束婧婷  宋迟  徐文娟  章明  单艳菊  陈文峰  宋卫涛  陶志云  李慧芳  
【目的】IGF-I-钙调磷酸酶(Ca N)-NFaT信号途径是调节肌肉生长、决定不同肌纤维类型的主要信号途径,本研究选择生长速度不同的高邮鸭和金定鸭为试验材料,首次对不同品种鸭胚胎期和出雏早期肌肉中IGF-I-Ca N-NFa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肌纤维类型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鸭13、17、21、25、27胚龄和出雏后7日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I),钙调磷酸酶(CalCINeuRIN,CN aα)和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束婧婷  宋迟  徐文娟  章明  单艳菊  陈文峰  宋卫涛  陶志云  李慧芳  
【目的】IGF-I-钙调磷酸酶(Ca N)-NFAT信号途径是调节肌肉生长、决定不同肌纤维类型的主要信号途径,本研究选择生长速度不同的高邮鸭和金定鸭为试验材料,首次对不同品种鸭胚胎期和出雏早期肌肉中IGF-I-Ca N-NFA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肌纤维类型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鸭13、17、21、25、27胚龄和出雏后7日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I),钙调磷酸酶(calcineurin,Cn Aα)和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利敏  李永婧  桑甜  魏会哲  段胜华  李牧童  王磊  马晓  田雪  董传举  刘慧芬  李学军  
为探索R-spondin1(Rspo1)基因在雌核发育三倍体鱼淇河鲫性别决定与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克隆Rspo1基因cDNA序列,同时分析它的时空表达模式,并检测芳香化酶抑制剂Letrozole及高温养殖诱导性逆转下它在性腺中的表达情况。将扩增的PCR产物经亚克隆测序、拼接后获得淇河鲫Rspo1 cDNA序列,长1 243 bp(MH243761),包含5′非编码区318 bp,3′非编码区127 bp和开放读码框798 bp,共编码265个氨基酸残基。氨基酸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淇河鲫Rspo1与其他鲤科鱼类同源性较高,与哺乳类、爬行类等脊椎动物同源性相对较低;组织分布检测结果显示,Rspo1基因在淇河鲫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肌肉组织表达量最高,卵巢次之,而在脾脏、肾脏、心脏组织中表达量较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Rspo1的表达量在未受精卵与受精卵中无差异,随着胚胎发育而降低,神经胚期最低,从尾芽期至出膜期又逐步升高。胚后阶段,Rspo1在性腺中的表达量从淇河鲫性别决定与分化关键时期(孵化后20 d)开始上调。Letrozole处理或高温养殖引起的性逆转中,Rspo1在性腺中表达量升高。研究表明,淇河鲫Rspo1作为一个母源性因子可能在卵巢分化与维持中起到一定作用,同时它可能也参与精子发生过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梁如意  李岩  唐中林  黄瑞华  李奎  
【目的】探究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是否在猪背最长肌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SYBR Green Ⅱ荧光法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TPM1基因在通城猪和长白猪中的组织表达谱,以及出生前和出生后背最长肌发育中(28个发育点)的表达变化。【结果】TPM1基因在两种猪中背肌和心肌中都有丰富地表达,在背最长肌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趋势相似,即TPM1基因的表达量先增加后减少,但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通城猪中,TPM1基因在胚胎期75 d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时间点,P<0.05)。【结论】TPM1...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扬  许炎坤  舒琥  李强  蓝召军  刘丽  
采用同源克隆、生物信息学方法及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对缩骨鲫(Carassius auratus sogu var.)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进行克隆,分析和组织表达状况研究。结果显示:缩骨鲫基因组MSTN基因全长4 737 bp,含有两个内含子和三个外显子;编码区长度为1 128 bp,编码375个氨基酸,包括信号肽(1aa23aa),TGF-β前肽保守区域(34aa256aa),TGF-β功能区(281aa375aa),保守的RXXR蛋白酶酶切位点以及C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陶志云  朱春红  姬改革  徐文娟  单艳菊  李慧芳  
以高邮鸭和金定鸭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生肌调节因子MyoD1和Myf5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鸭胚(13、15、17、19、21和23胚龄)骨骼肌成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分析MyoD1和Myf5基因在鸭胚胎期骨骼肌成肌细胞中的表达模式和差异.结果表明,Myf5和MyoD1基因在胸腿肌成肌细胞中呈现不同的表达规律:胸肌成肌细胞中,Myf5基因的表达呈"低→高→低→较高"的趋势,类似反"∽"形;MyoD1基因的表达呈"低→高→低"的趋势,在金定鸭17胚龄时达到高峰后迅速下降(P0.05)...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程子义  魏凤菊  闫爱华  张蕴玮  王冬梅  
在本实验室前期构建的非亲和互作的SSH文库基础上,从叶锈菌侵染的小麦叶片中发现在接种后8 h表现高表达量的CDPK2-EST。CDPKs即钙离子依赖蛋白激酶,是植物细胞应对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过程中承接Ca2+流变化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研究CDPK2在小麦与叶锈菌互作过程中的表达特性,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技术分别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对小麦受叶锈菌侵染后不同亲和性组合中CDPK2的表达谱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小麦CDPK2基因受叶锈菌侵染诱导,不亲和组合在接种后4 h无论在mRNA水平还是蛋白质水平该基因均表现上调表达,而转录水平的表达量在接种后16 h降至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