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65)
- 2023(16187)
- 2022(13617)
- 2021(12543)
- 2020(10375)
- 2019(23388)
- 2018(23444)
- 2017(45630)
- 2016(24484)
- 2015(27697)
- 2014(27667)
- 2013(27429)
- 2012(25213)
- 2011(23086)
- 2010(23301)
- 2009(22050)
- 2008(21234)
- 2007(18749)
- 2006(17001)
- 2005(15336)
- 学科
- 济(117712)
- 经济(117589)
- 管理(73020)
- 业(67281)
- 企(54717)
- 企业(54717)
- 方法(45521)
- 数学(39418)
- 数学方法(38983)
- 中国(30388)
- 农(28581)
- 业经(26555)
- 财(25890)
- 地方(24695)
- 学(22445)
- 制(21011)
- 贸(19594)
- 贸易(19583)
- 农业(18993)
- 易(18979)
- 银(18006)
- 银行(17973)
- 行(17176)
- 融(16629)
- 金融(16627)
- 理论(16617)
- 环境(16566)
- 和(16495)
- 务(15620)
- 财务(15547)
- 机构
- 大学(361434)
- 学院(361180)
- 济(153550)
- 经济(150275)
- 管理(141718)
- 理学(121579)
- 研究(121472)
- 理学院(120280)
- 管理学(118384)
- 管理学院(117737)
- 中国(91997)
- 京(76657)
- 科学(71993)
- 财(71218)
- 所(60796)
- 财经(56615)
- 研究所(54633)
- 中心(54369)
- 江(52688)
- 农(52557)
- 经(51159)
- 业大(49562)
- 北京(49093)
- 范(47641)
- 师范(47297)
- 经济学(47056)
- 院(43667)
- 州(43236)
- 经济学院(42151)
- 财经大学(41864)
- 基金
- 项目(234998)
- 科学(184673)
- 研究(176755)
- 基金(169445)
- 家(145855)
- 国家(144628)
- 科学基金(124103)
- 社会(112316)
- 社会科(106415)
- 社会科学(106389)
- 省(90976)
- 基金项目(89250)
- 教育(80333)
- 自然(77772)
- 划(75933)
- 自然科(75868)
- 自然科学(75853)
- 自然科学基金(74462)
- 编号(73628)
- 资助(69616)
- 成果(60341)
- 重点(51983)
- 部(51835)
- 发(51019)
- 课题(49941)
- 创(48546)
- 国家社会(46013)
- 项目编号(45499)
- 创新(45247)
- 教育部(44992)
- 期刊
- 济(177929)
- 经济(177929)
- 研究(114111)
- 中国(64576)
- 管理(53362)
- 财(53345)
- 学报(51370)
- 农(48294)
- 科学(47982)
- 大学(39215)
- 教育(38926)
- 学学(36685)
- 融(33518)
- 金融(33518)
- 农业(33388)
- 技术(31452)
- 经济研究(29209)
- 业经(28601)
- 财经(28240)
- 经(24269)
- 问题(23306)
- 图书(19856)
- 技术经济(19228)
- 理论(18794)
- 贸(18154)
- 商业(16969)
- 现代(16916)
- 实践(16852)
- 践(16852)
- 业(15906)
共检索到541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彭刚 朱莉 陈榕
我国尚未建立起数字经济生产核算体系,缺乏数字经济增加值等官方统计数据,不利于全面反映数字经济发展状况及制定相应政策。本文基于SNA视角探究了我国数字经济生产核算相关问题,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离不开数字技术及其应用,不同阶段其内涵表现不同,相应生产核算范围既是对现有SNA的延续,又具有一定的发展和突破;从核算目的、核算主体、核算客体和核算方法等要素看数字经济生产核算,既应与传统SNA生产核算保持协调和遵循,又分别表现出其特殊之处;我国应分阶段推进数字经济生产核算实践,新生型数字经济可借助"三新"统计工作实施,融合型数字经济需借鉴R&D核算制定专门的核算和调查制度。本文能够为我国统计部门开展数字经济生产核算工作和认知数字经济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彭刚 朱莉 陈榕
我国尚未建立起数字经济生产核算体系,缺乏数字经济增加值等官方统计数据,不利于全面反映数字经济发展状况及制定相应政策。本文基于SNA视角探究了我国数字经济生产核算相关问题,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离不开数字技术及其应用,不同阶段其内涵表现不同,相应生产核算范围既是对现有SNA的延续,又具有一定的发展和突破;从核算目的、核算主体、核算客体和核算方法等要素看数字经济生产核算,既应与传统SNA生产核算保持协调和遵循,又分别表现出其特殊之处;我国应分阶段推进数字经济生产核算实践,新生型数字经济可借助“三新”统计工作实施,融合型数字经济需借鉴R&D核算制定专门的核算和调查制度。本文能够为我国统计部门开展数字经济生产核算工作和认知数字经济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彭刚 李杰 朱莉
本文基于SNA围绕数据资产核算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探讨,首先对数据资产的概念与性质进行讨论和辨析,然后探究数据资产核算范围界定、类别归属和列示处理、计值方法选择等问题,最后以高校为例探索数据资产核算实践问题。本文主要贡献有:第一,指出当今数据资产应同时具备可观测性、生产性、数字化和长寿命四个重要特征;第二,对住户部门所拥有数据、单条数据和少数若干条聚合数据、传统财会数据以及用户隐私数据纳入资产问题进行讨论,给出了数据资产核算范围的界定,提出应拓展知识产权产品范围、将数据和数据库合并分类、根据交易性和自给性选择数据资产计值方法、基于收入贴现的计值方法并不适用等观点;第三,提出对于外购交易性数据资产应根据访问部署方式来区分资产属性,进一步讨论了四种代表性的自给性数据资产的计值问题,最后给出了高校数据资产存量核算的方法和实现路径。本研究可为宏观视角下开展数据资产核算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
数据资产 核算范围 计值方法 存量核算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SNA的修订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课题组 许宪春 彭志龙 魏媛媛
本文对2008年SNA关于生产资产分类的修订及对资产边界的扩展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这些变化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影响,提出了中国实施这些修订的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贾小爱 郝紫英 王盼盼
随着数字经济不断发展,数据资产价值日益凸显,然而数据资产相关理论的发展落后于实践。科学有效地识别数据资产、明晰数据资产的生产性有助于促进数据资产核算理论的发展。本文在国民账户体系(SNA)框架下,首先对数据、数据产品、数据资产三者进行概念辨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数据资产的识别要点;其次,明确数据资产的生产属性,并将其以生产资产纳入SNA;最后,探讨数据资产的核算范围、使用去向的记录方式以及数据资产核算表的构建等相关核算问题,为数据资产后续核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撑。
关键词:
SNA 数据资产 核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心
目前,我国经济建设的形势日新月异,经济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成绩,改革九年来已经获得了理论上的七个重大突破,充分发挥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统计工作作为经济运行的“仪表”,各级领导的“耳目”和“参谋”,更应迅速适应经济改革和“四化”建设的需要,决不能步履蹒跚地落于人后。因此,尽快建立科学而实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就我为当务之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彦云
1968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15次会议通过了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新SNA)。1975年左右,为了加速新SNA的推广工作.联合国统计司开始总结各国在推行SNA方面的经验。1982年成立了国际秘书处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进行如下主要工作:(1)检查新SNA的推广情况,以及各国际组织在推广过程中的协调工作。(2)了解各国在SNA方面的研究动态。(3)把研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新成果集中到准备修改的新SNA中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佟哲晖
最近,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了东北财经大学副教授,统计学博士邱东同志的论著《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结构研究》。近几年来,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果,相比而言,邱东同志的论著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研究的角度比较新。以往对国民经济核算的研究往往偏重于主要综合指标及其计算口径,较少注意到核算体系的结构方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玥芸
通过样本初选和再筛选,文章选取中国各省份2015—2019年的数字经济相关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研究模型,实证分析其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劳动生产率指标的作用和影响,探究数字经济的重要性。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与国内生产总值有显著正向相关关系,与劳动生产率指标有正向相关作用。研究丰富了数字经济的文献内容,并为中国各省及企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动力,为将数字经济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了数据支持和实证结果支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SNA的修订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课题组 许宪春 彭志龙 杜治秀
本文首先综述了雇员股票期权的定义以及国际企业会计准则对雇员股票期权的处理方法。接着介绍了2008年SNA关于雇员股票期权的处理方法,并通过雇员股票期权账户登录表,更直观地展示了雇员股票期权在授权日、含权日和行权日之间,如何分别在雇主账户与雇员账户中记录。最后,对部分国家的经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雇员股票期权作为雇员报酬处理对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特别是收入分配核算的影响。
关键词:
雇员股票期权 核算原则 核算方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策划
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从生产条件、生产组织方式和劳动方式三个方面对数字经济时代经济关系变革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通过构建数字虚拟空间,推动了生产条件数字化、生产组织网络化、劳动方式智能化,从而塑造了数字生产方式。数字生产方式通过数据要素和“前生产阶段”赋能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利用数字平台构建跨时空的全球销售网络以提升流通效率,通过网络正外部性的共享效应优化收入分配结构,通过整合生产—消费的模式、场景重塑消费过程,从而撬动传统生产方式变革,推动经济关系裂变。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增强数字生产方式内驱力和外驱力,打造新的竞争优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策划
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从生产条件、生产组织方式和劳动方式三个方面对数字经济时代经济关系变革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通过构建数字虚拟空间,推动了生产条件数字化、生产组织网络化、劳动方式智能化,从而塑造了数字生产方式。数字生产方式通过数据要素和“前生产阶段”赋能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利用数字平台构建跨时空的全球销售网络以提升流通效率,通过网络正外部性的共享效应优化收入分配结构,通过整合生产—消费的模式、场景重塑消费过程,从而撬动传统生产方式变革,推动经济关系裂变。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增强数字生产方式内驱力和外驱力,打造新的竞争优势。
[期刊] 预测
[作者]
梁优彩
SNA核算体系下的中国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梁优彩(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100045)1序言建立中国的计量经济模型必须考虑中国经济自身的特点。众所周知,1979年以前,中国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模式的特点是:经济活动的决策权集中在中央政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石凯 彭刚 朱莉
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出发,基于现行的SNA核算准则,构建了从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到虚拟化的系统测度指标体系,并通过测算实践探寻了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优界限。研究结果表明:虚拟化问题的核算可以在现行的SNA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进行融入归并;虚拟化发展对实体经济增长具有阈值效应,从我国的数据来看,其大致在虚拟化程度1.41的位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海涛
文章回顾了SNA理论的发展及其生产观的形成,分析了SNA生产核算理论可供选择的各项指标的优劣,指出了GDP作为SNA生产核算理论核心指标的原因。
关键词:
SNA GDP 总产出 国民收入 ND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