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60)
- 2023(8489)
- 2022(7104)
- 2021(6329)
- 2020(4867)
- 2019(11227)
- 2018(10943)
- 2017(20873)
- 2016(11113)
- 2015(12406)
- 2014(12557)
- 2013(12467)
- 2012(11979)
- 2011(11141)
- 2010(11509)
- 2009(10543)
- 2008(10609)
- 2007(9697)
- 2006(9063)
- 2005(8445)
- 学科
- 济(57206)
- 经济(57049)
- 业(31453)
- 管理(29843)
- 企(23259)
- 企业(23259)
- 农(21484)
- 中国(19377)
- 地方(18146)
- 方法(17915)
- 业经(16366)
- 农业(12672)
- 数学(12578)
- 数学方法(12466)
- 贸(11765)
- 贸易(11754)
- 易(11324)
- 理论(11209)
- 学(10884)
- 发(10742)
- 和(10362)
- 地方经济(10151)
- 银(10147)
- 银行(10138)
- 行(9933)
- 融(9907)
- 金融(9906)
- 制(9813)
- 财(9752)
- 环境(8678)
- 机构
- 学院(167295)
- 大学(164284)
- 济(73529)
- 经济(72010)
- 研究(62154)
- 管理(61792)
- 理学(51803)
- 理学院(51162)
- 管理学(50434)
- 管理学院(50115)
- 中国(48142)
- 京(36383)
- 科学(35878)
- 财(33621)
- 所(31606)
- 农(29463)
- 研究所(28113)
- 中心(27853)
- 江(27058)
- 财经(25472)
- 范(25310)
- 师范(25103)
- 北京(23624)
- 经(22877)
- 业大(22657)
- 农业(22631)
- 经济学(22329)
- 州(22033)
- 院(21913)
- 师范大学(19892)
- 基金
- 项目(102162)
- 科学(81163)
- 研究(79462)
- 基金(72284)
- 家(61973)
- 国家(61359)
- 社会(53121)
- 科学基金(52438)
- 社会科(49174)
- 社会科学(49160)
- 省(41024)
- 基金项目(37234)
- 教育(35487)
- 划(33587)
- 编号(33192)
- 自然(30437)
- 自然科(29720)
- 自然科学(29716)
- 自然科学基金(29186)
- 资助(29116)
- 发(28589)
- 成果(27448)
- 发展(23682)
- 课题(23624)
- 展(23285)
- 重点(23270)
- 部(22493)
- 创(21287)
- 国家社会(21272)
- 性(19855)
共检索到275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缅昆
SNA生产理论的新发展与社会产品范畴的再认识杨缅昆一、传统社会产品概念的缺陷当我们考察传统的社会产品核算理论时,不难发现,尽管MPS和SNA都承认社会产品是生产活动的成果,但它们各自具体定义的社会产品概念以及由概念引致的核算原则,都存在着无法回避的通...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志荣
如何认识资本范畴,社会主义经济中能否运用“资本”这个概念?长期以来是有争论的。作者根据马克思关于资本的一般规定性与特殊性的理论,提出了资本一般表明的是资本的共性与本质,而资本的特殊则显示资本与何种生产方式相联系,反映和体现不同的生产关系。资本是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共有范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仍然存在着资本范畴。作者对如何正确认识和运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资本范畴提了自己的见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学兰 赵旭亮
揭示资本丰富的内涵,要用科学的方法。揭示资本一般的抽象规定,要以资本全面而具体的发展为基础。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我们有必要也能够对资本范畴进行再认识,既揭示出资本关系和资本内在规定,也对资本载体和外在形式进行全面具体的考察。
关键词:
资本 资本关系 资本载体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洪银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创新的范畴与《资本论》原理有内在联系和相通。马克思是世界公认的创新理论的先驱,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创新理论的开山之作。马克思明确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是生产力要素,反映生产力发展的现实。科技生产力的价值不能只是以其劳动价值来衡量,应该以其创造的使用价值来衡量。科技生产力的价值已经大大超过了从事科技劳动的劳动者的劳动价值。科技成为生产力关键在科技的应用。科学在未与生产结合之前,它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一般生产力;科学只有转化为技术并应用于生产,才物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科学在资
关键词:
创新驱动 科技生产力 资本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廖进球
作者认为,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再认识资本范畴,应把握三个层面:一是概念范畴,能否为我所用;二是运行规律,有哪些基本习性;三是内在功能,即资本具有哪些进步作用和历史局限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武建奇
长期以来,人们对“资本”一词避犹不及,更不敢使用这一范畴具体研究中国实际经济问题,以“资金”一词代替了资本范畴。“资本”缺位的直接后果是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带来很大混乱,也为体制改革增添了障碍。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求实的精神突破了长期以来的概念禁锢,在阐述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体系时,第一次在党的文献上断然使用了“资本”一词,从而使人们开始了对资本范畴的再认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志远
人们囿于马克思的部分论断,把剩余价值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范畴,这是不准确的。剩余价值是由剩余劳动创造的,在商品经济社会里,剩余劳动主要以价值的形式存在,表现为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商品经济范畴一般。剩余劳动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劳动的一部分,社会主义社会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表现为剩余价值,我们应鼓励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在为自己创造财富的同时,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剩余价值。
关键词:
商品经济 范畴 剩余劳动 剩余价值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白暴力
本文从方法论入手 ,借鉴自然科学发展的思路 ,在两个方面讨论深化劳动价值理论的思路。一方面 ,从价值概念的内涵出发 ,明晰价值概念的三个内容 ,深入到价值范畴的内部 ,将其分解为三个研究对象。另一方面 ,从价值理论的外延出发 ,使理论从特殊向一般演进 ,结合现代价值理论各学派的思想 ,建立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以价值实体为出发点的六个层次统一的价值理论体系。
关键词:
价值 价格 范畴 理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欣欣 朱宇
城乡之间的人口流迁是持续多年的研究热点,当前产生多元化转变中以就近流迁规模增加和跨省区市、跨区域流迁规模减小为主。特别是人口在县域范围内双向流迁引发的县域城镇化带来了城镇化机制的转换,揭示出城乡发展的复杂动态,亟须对人口流迁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与探讨。中部地区人口在城乡间双栖流动现象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因此也缺乏从流迁人口微观视角去理解县域城镇化的逻辑,而且现有县域城镇化研究与流迁人口现实城镇化意愿之间存在错位,因此需要进一步突破传统二元分析框架去理解和阐释我国的县域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
城乡界限淡化 县域城镇化 新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滕堂伟 陈佳怡 司月芳
高新区作为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类政策工具,受到决策者青睐。国家高新区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乃至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已获得各界共识,但关于其对企业创新发展绩效影响的研究尚不多见。以上海张江示范区为例,按照园区注册企业是否在园区内经营进行分类,从企业和园区两个层面选取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张江示范区发展存在着只有"高新"而没有"园区"的情况,是否在园区内经营对企业创新发展没有显著影响,园区经营企业甚至在新产品方面表现更逊,企业创新显著受到园区创新政策的影响。国家高新区在发挥优惠政策激励的同时,更需要聚焦于科技成果转化,不断优化创业孵化链条、提升研究机构对区域创新的贡献度、加强园区产学研合作紧密度、建立科学的高新区考评机制,以引导园区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冬林
对确立资本市场范畴的几点理论认识宋冬林《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当前我国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之一是发展和完善以银行融资为主的金融市场。在发展金融市场的过程中,资本市场要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股票融资;货币市场要发展规范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先治
会计学范畴可划分为理论范畴、应用范畴和影响范畴。从这三个方面分别界定和明确不同会计学范畴的内涵与边界,有利于会计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建设,有利于会计准则体系与管理会计规范体系的建设,还有利于拓展会计视野、提升会计学的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
会计学 理论范畴 应用范畴 影响范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达
什么是财政?这样一个基本的问题却是几十年来我国财政理论界争论的焦点;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甚至成为财政学派划分的标志。教科书上写道: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其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这是居于主流地位的“国家分配论”对财政的解释。也有不少人从其他角度理解财政范畴,提出了“再生产决定论”、“剩余产品决定论”、“社会共同需要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弼成
已有的教育经济学大多从宏观研究教育与经济的交叉、边缘问题。个体教育经济学需要从个体出发研究学生发展。教与学的劳动价值是教育活动中教育价值的主体部分;个体发展是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弥补能力的不足,使学生得以在德、智、体等诸方面和一生中不同时期全面、优化发展,是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从“有效”和“质量”概念考察教育现象,教育的经济原理是以学生为本、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简约性规律。从教育投入力度看,教育质量的实质是学生投入和学生发展。
关键词:
个体教育经济学 学生发展 有效 质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一
深化对经济现实的理解,厘清对经济范畴的认识,要从人的需要入手,以需要的对象化为主线。同时,还要把握好经济发展的目的与手段,经济发展中的传承与创造,经济发展中实体与虚拟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领会经济发展的特质。整体上看,只有推进经济学创新,把握经济发展趋势,超越西方经济学的认识,回归对人的发展的关怀,才能更清楚地认识经济的实质,把握经济范畴的内在规定性。
关键词:
经济 范畴 人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