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60)
- 2023(6771)
- 2022(5729)
- 2021(5163)
- 2020(4238)
- 2019(9348)
- 2018(9195)
- 2017(17960)
- 2016(9664)
- 2015(10564)
- 2014(10289)
- 2013(10181)
- 2012(9233)
- 2011(8530)
- 2010(8548)
- 2009(8166)
- 2008(7982)
- 2007(7173)
- 2006(6331)
- 2005(6012)
- 学科
- 济(36673)
- 经济(36605)
- 管理(33219)
- 业(30223)
- 企(23981)
- 企业(23981)
- 方法(14850)
- 农(14708)
- 数学(13015)
- 制(12995)
- 数学方法(12915)
- 财(12234)
- 业经(9841)
- 贸(9841)
- 贸易(9837)
- 易(9681)
- 中国(9137)
- 体(8707)
- 银(8005)
- 银行(7999)
- 行(7603)
- 务(7447)
- 财务(7431)
- 体制(7426)
- 财务管理(7412)
- 农业(7244)
- 融(7223)
- 金融(7221)
- 企业财务(7026)
- 环境(6309)
- 机构
- 学院(136280)
- 大学(134724)
- 济(62146)
- 经济(60925)
- 管理(51597)
- 研究(45251)
- 理学(43848)
- 理学院(43446)
- 管理学(42918)
- 管理学院(42668)
- 中国(37921)
- 财(31343)
- 京(27540)
- 财经(24150)
- 科学(23714)
- 所(21940)
- 经(21856)
- 中心(21552)
- 农(21233)
- 江(20931)
- 经济学(19904)
- 研究所(19393)
- 业大(18330)
- 财经大学(17974)
- 经济学院(17913)
- 北京(17086)
- 农业(16527)
- 院(16279)
- 州(16265)
- 范(15535)
- 基金
- 项目(87622)
- 科学(69949)
- 研究(66772)
- 基金(65094)
- 家(55732)
- 国家(55305)
- 科学基金(47966)
- 社会(44608)
- 社会科(42445)
- 社会科学(42436)
- 基金项目(33699)
- 省(33476)
- 教育(30487)
- 自然(29201)
- 自然科(28513)
- 自然科学(28508)
- 自然科学基金(28033)
- 划(27653)
- 编号(26670)
- 资助(26498)
- 制(23144)
- 成果(21586)
- 部(20464)
- 重点(19714)
- 国家社会(19018)
- 创(18745)
- 课题(18548)
- 发(18481)
- 教育部(18124)
- 性(17873)
共检索到212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姚秦 陈晓平
基准利率是各种金融产品准确定价的基础。SHIBOR的推出将扭转我国没有真正统一基准利率的局面,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和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都具有重大意义,SHIBOR的推出意味着我国金融市场建立起了真正的价格中枢,将为各种人民币衍生产品提供定价基准,促进人民币衍生产品特别是利率互换市场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SHIBOR 基准利率 利率互换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包柳
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后,作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重要金融工具,人民币与外币间汇率衍生产品的发展再次成为央行和各国内商业银行瞩目的焦点。本文拟从发展人民币汇率衍生产品市场的必要性、目前国内人民币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现状以及汇率改革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等三方面对发展和经营人民币汇率衍生产品提出初步意见。
关键词:
汇率制度 金融衍生产品 金融改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随着美国金融市场动荡进一步加剧,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日益增大,美元贬值已经成为一个必然事件,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就相应在近期处于持续攀升阶段,因此,所谓汇率的双向波动是一个神话。面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胡斌
金融市场的发展为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了条件,金融产品创新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手段。本文着眼于市场发育和定价机制,从发展人民币金融衍生产品的角度对利率市场化进行分析,观察相对复杂的金融工具对利率体系的内在要求。本文的结论是: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实质上是金融市场的培育过程,是金融产品从简单向复杂形态转化的过程,其核心是要在金融市场中形成完善的金融资产定价机制。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冯晓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铁强 蔡键
本文首先分别分析了境外和境内人民币汇率衍生产品市场的基本状况,包括市场规模、交易主体和产品类型等,并比较了境内外市场的优势和劣势;然后运用计量的方法分析境内外市场的联动性,实证分析表明,境外NDF市场定价更为准确,但境内人民币汇率衍生品市场定价更为稳定,前者相对后者具有一定的主导地位。最后,本文指出发展我国人民币汇率衍生品市场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应从提高人民币汇率定价权着手,完善制度建设并加强市场监管。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衍生产品 NDF 外汇管理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韩立岩 刘姗 郑葵方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日波动范围不断扩大,在波动中快速升值,而相对其他主要国际货币则升降并存。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外汇市场环境中,对人民币外汇衍生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央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相继推出人民币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蒋纪平 马艳娟
在2006年版主协议的基础上,2007年8月10日,《全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外汇衍生产品主协议(2007年版)》正式发布。它既借鉴了国际范本的先进经验又立足我国国情符合我国外汇市场的特殊需求,既发挥了统一协议文本所具有的规范化、标准化的优势又允许交易双方自由签订特别条款而兼顾了协议文本的灵活性、多样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玥玥 郭蔚婷
尽管自汇率改革后,人民币兑美元的缓慢升值幅度已达到10%,但高额的外汇储备及不断激增的贸易顺差仍然成为欧美国家逼迫人民币加快升值步伐的主要理由,文章基于利率,CPI,外汇储备规模及贸易顺差这些国内经济变量,建立了对汇率的回归模型,验证了利率变动对汇率的显著影响,并进而利用方差分解分析和脉冲响应分析分别探究了利率变动在即期汇率,相同期限不同人民币衍生品,不同期限的NDF合约间的信息传递效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明
自2006年底至今,人民币对外升值与对内贬值并存的现象引人关注。本文从购买力平价、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定量宽松与输入性通胀等角度对人民币"外升内贬"的现象进行了解释。在"外升内贬"与美元汇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应如何选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呢?本文在剖析各种机制优缺点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一个评估框架,对各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从当前的汇率机制逐渐过渡至BBC制度,将是中国政府的最优选择。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许琳 吴凤丹
作为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规范的人民币衍生产品,债券远期交易的推出使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迈出了坚实而重要的一步,对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交易的活跃和市场的发展,需要市场主体的不断丰富及其积极参与,当前情况下,就是要积极培育市场主体。
关键词:
债券远期交易 人民币衍生产品 市场主体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礼卿
受新冠疫情冲击,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作为应对,美联储祭出了无上限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此政策在未来几年将持续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同时也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新的机遇。在新形势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必须防止中国经济增速下滑过快,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经济与金融合作;充分利用G20政策对话平台,推动疫情防控和相关政策的国际合作,扩大以人民币计价的双边货币协议签订及人民币在"亚投行"和"金砖银行"贷款中的使用机会,加强与"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人民币业务合作。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晓鹏
从单一盯住美元到参考一篮子货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本文通过对国际、国内背景分析,认为此次人民币汇率改革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减少贸易摩擦;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降低外汇占款对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干扰等。面对今后更具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取向,文章建议相关部门应主动应对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和国际热钱炒作的压力;央行可通过“一篮子”货币的界定实现汇率调控的灵活性;人民币汇率更趋灵活性将加大央行对外汇市场管理的难度;大力发展远期外汇市场,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关键词:
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升值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任倩
本文总结了不同资本项目限制程度的货币在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间的汇率信息传递机理,并根据我国汇改深入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加深的现实背景,利用VAR-MVGARCH-BEKK模型检验了当前人民币在岸和离岸市场的汇率传导效果,最后根据检验结果提出继续深化汇率决定制度改革、加强管理汇率预期、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管等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沪荣 姚从容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作为金融工程创新的结晶,天气衍生产品为人们规避天气因素产生的风险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阐述了几种主要天气衍生产品的作用机理和特点,并分析了制约我国天气衍生产品推出的主要因素,对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