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90)
2023(6589)
2022(5518)
2021(4911)
2020(4076)
2019(8994)
2018(8540)
2017(15672)
2016(8882)
2015(9526)
2014(8920)
2013(8832)
2012(8178)
2011(7358)
2010(7130)
2009(6479)
2008(6293)
2007(5458)
2006(4729)
2005(4118)
作者
(31119)
(25983)
(25975)
(24187)
(16579)
(12840)
(11442)
(10299)
(10041)
(9036)
(8927)
(8599)
(8565)
(8385)
(8330)
(8168)
(7992)
(7732)
(7527)
(7504)
(6989)
(6515)
(6181)
(5962)
(5919)
(5837)
(5746)
(5622)
(5441)
(5432)
学科
(31647)
经济(31599)
管理(23795)
(23290)
(17725)
企业(17725)
方法(15349)
数学(13833)
数学方法(13695)
(10206)
(10055)
(8719)
(8380)
贸易(8379)
(8193)
中国(8143)
业经(7164)
农业(6848)
(5655)
技术(5600)
环境(5578)
(5242)
财务(5240)
财务管理(5228)
企业财务(4989)
地方(4856)
(4739)
(4724)
银行(4677)
(4606)
机构
大学(129257)
学院(127276)
研究(50645)
(49169)
经济(48322)
管理(44445)
(40877)
理学(39707)
理学院(39140)
管理学(38216)
管理学院(38042)
科学(37558)
中国(35013)
农业(33456)
业大(30800)
(29022)
(27735)
研究所(27289)
农业大学(22255)
中心(21874)
(19790)
(18658)
(18275)
(18252)
(18211)
(18062)
科学院(17129)
实验(17083)
北京(16651)
实验室(16420)
基金
项目(97738)
科学(74588)
基金(72113)
(69495)
国家(68957)
研究(57569)
科学基金(56072)
自然(41316)
自然科(40395)
自然科学(40371)
自然科学基金(39714)
(38797)
基金项目(38598)
社会(36784)
社会科(34887)
社会科学(34876)
(34219)
资助(29121)
教育(25506)
计划(23758)
重点(23014)
科技(21918)
(20889)
(20792)
(20514)
科研(20385)
(20352)
创新(19681)
编号(19316)
(18959)
期刊
(46719)
经济(46719)
学报(38147)
(36276)
研究(30824)
科学(29248)
大学(26292)
学学(25652)
农业(24790)
中国(23692)
管理(15019)
(14166)
(13543)
业大(12419)
农业大学(10833)
(9322)
(8953)
金融(8953)
经济研究(8911)
业经(8020)
科技(7956)
财经(7947)
技术(7516)
林业(7381)
中国农业(7346)
教育(7177)
自然(6973)
(6802)
问题(6568)
自然科(6036)
共检索到176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施木田  张建丽  FRANK Mckenna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兑水浇施澳州SC27菌剂4.5和9.0L·hm-2可分别提高茄子、菜豆产量1.85-2.75和1.30-2.67t·hm-2,增产幅度为4.72%-7.02%和6.48%-13.31%,这与SC27菌剂可促进植株生长,提高叶片中N、蛋白质、糖和淀粉含量有关.SC27菌剂还可以增加茄子、菜豆中17种氨基酸含量,尤其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及蛋白质、糖分、Vc、P、Ca、Fe、Zn等含量,降低NO-3-N含量,改善茄子、菜豆品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施木田  潘东明  陈少尊  陈力华  FRANK Mckenna  
多点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每年土壤兑水浇施 60 m L·株 - 1 澳州 SC2 7菌剂可显著提高芦柑产量 ,增产幅度达 4.2 2 % -6.80 % ,这与 SC2 7菌剂可促进土壤养分有效化 ,提高植株叶片 N、蛋白质、糖和淀粉含量有关 .SC2 7菌剂还可增加芦柑中1 7种氨基酸含量 ,尤其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 ,以及果实中蛋白质、糖、可溶性固形物、VC、P、Ca、Fe、Zn等含量 ,改善果品品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余洋  胡全凌  李汉霞  
研究了浸种时间、栽培温度、播种密度和采收时间等因素对豌豆和萝卜芽苗菜的生长、产量以及营养品质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处理条件下萝卜和豌豆发芽率、苗长、产量、维生素C及纤维素含量发现:豌豆芽苗菜在播种密度为2.4kg/m2、浸种24h、温度20~25℃左右、培养8d后采收的经济产率和品质最佳;萝卜芽苗菜在播种密度为0.5kg/m2、浸种6h、温度25℃左右、培养7d后采收的经济产率和品质较为理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翟锡姣  刘婷婷  曹世宇  卫旭阳  郑少文  
为了探究春夏季设施内菜豆对水碳耦合的生理响应,采用盆栽试验,设2个CO_2浓度水平,即(390±20)μmol/mol(C390,对照)和(800±50)μmol/mol(C800),2个灌溉水平,即全生育期灌溉12次(W12)和全生育期灌溉18次(W18),共计4个处理,分别为C390W12、C390W18、C800W12、C800W18,研究CO_2加富及不同灌溉次数对菜豆不同生育期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菜豆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及干质量均以C800W18处理最佳;CO_2加富对菜豆伸蔓期和开花期的净光合速率(Pn)及胞间CO_2浓度(Ci)的促进效应极显著,对结荚期Ci影响显著,而对各时期气孔导度(Gs)与蒸腾速率(Tr)影响均不显著,灌溉水平对菜豆伸蔓期Pn,苗期和伸蔓期Ci影响显著,对伸蔓期Gs及结荚期Tr影响显著,水碳互作效应对菜豆伸蔓期的Ci和Gs影响极显著;CO_2加富可以显著提高碳同化关键酶活性,其中在CO_2加富条件下碳酸酐酶(CA)及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活性随着灌溉增加而降低,果糖-1,6-二磷酸酶(FBP)活性受灌溉水平影响不显著,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SBP)活性在CO_2加富条件下随灌溉增加而提高;CO_2加富显著提高了开花期与结荚期的叶绿素含量,灌溉水平显著提高了菜豆结荚期叶绿素含量。综上,CO_2加富并在全生育期灌溉18次适宜菜豆的生长发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永政  梁燕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研究了菜豆种子产量与栽培密度、施氮量、施磷量和施钾量的定量关系,建立了以菜豆种子产量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解析了各因子对产量的主效应及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建立的回归模型达极显著水平,且拟合较好;各栽培因子对菜豆种子产量的影响为:栽培密度>氮>钾>磷;栽培密度与氮、磷和钾的交互效应在0.1水平显著。最后对回归模型进行了仿真优化,提出了菜豆种子生产优化组合方案:栽培密度19.508~21.313万株/hm2;施氮量292.664~324.128kg/hm2;施磷量93.938~144.023kg/hm2,施钾量437.400~492.300kg/hm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蔡鹏  李跃建  刘独臣  刘小俊  梁根云  杨宏  房超  
以托鲁巴姆为砧木,美娇为接穗,研究了嫁接栽培对夏秋茄子(美娇)生长特性、产量、商品性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能明显增强茄子的生长势,显著提高茄子中后期座果能力,这也是茄子嫁接后的总产量显著高于自根茄的主要原因。嫁接改善了果实的商品性,使果实变长且果形更顺直,色泽更光亮,更受消费者欢迎。嫁接茄的蛋白质、蔗糖、维生素C、还原糖、果糖、含水量和粗纤维含量等品质指标与自根茄具有一定差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嘉  马婷慧  白小军  李清清  高立原  郝万亮  赵阳阳  
【目的】本文针对近年来枸杞生产中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及长期连作的栽培模式导致果实产量品质下降的问题,研究不同微生物菌剂处理对枸杞树体生长发育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宁杞7号"为研究对象,通过施用培元(T1)、哈茨木霉菌(T2)、根无忧(T3)3种微生物菌剂,以不施微生物菌剂为对照,进行田间试验。【结果】微生物菌剂能显著提高一龄枸杞幼苗的成活率,发根量和枝条生长量较对照分别提高9.06%~57.84%、4.76%~54.9%;四龄枸杞植株发枝量和枝条生长量较对照分别提高29.9%~87.09%和7.5%~18.3%,成花率、坐果率、百粒重、产量分别提高2.07%~18.87%、3.19%~13.63%、0.57%~4.92%、29.7%~52.7%,哈茨木霉菌(T2)提高作用尤为显著,其发枝量、成花率、产量较其他处理提高30.05%、12.23%、4.45%;可显著改善果实品质,使各处理枸杞果实内含物多糖、甜菜碱、总黄酮含量分别较CK显著提高4.55%~25%、25.5%~43.67%、12.5%~58%,胡萝卜素含量提高达2.8~3.6倍,尤以培元(T1)效果最佳,较其他处理枸杞多糖、甜菜碱、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增加5.77%、8.52%、23.78%。【结论】综合评价得出,微生物菌剂对枸杞的生长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中哈茨木霉菌对树体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效益最为显著,培元对果实品质的提升效果最佳,在生产实践中可据生产需求借鉴推广,可将培元和哈茨木霉菌配合施用,以期达到提质增产效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焦青松  贾凌云  田武英  汤淑珍  冯汉青  
【目的】研究胞外ATP对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为探讨胞外ATP对植物光合作用的调节作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农普12号”菜豆幼苗叶片为材料,以去离子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0.01,0.1,1.0 mmol/L)胞外ATP及其结构类似物AMPPCP(胞外ATP受体的竞争性抑制剂)对菜豆叶片光合指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胞外ATP可以显著提升菜豆叶片的气孔导度(GH2O)、蒸腾速率(E)、胞内CO2浓度(Ci)和净光合速率(Pn),但对PSⅡ潜在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PSⅡ光适应下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非光化学荧光猝...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何永强   张金盔   徐劲松   丁晓雨   程勇   许本波   张学昆  
【目的】14-羟基芸苔素甾醇相比其他芸苔素甾醇类化合物,生物活性提高50%以上,探明14-羟基芸苔素甾醇对油菜种子和包衣药剂的影响,对建立高效新型油菜种子处理技术,促进油菜绿色高产高效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以14-羟基芸苔素甾醇调节剂与包衣杀虫剂处理甘蓝型中熟冬油菜品种(阳光2009)和短生育期早熟品种(阳光131)种子,调查种子发芽、苗期生长量、产量和抗虫性等性状,分析不同环境、品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之间的互作效应。【结果】14-羟基芸苔素甾醇调节剂处理种子后,在不同主产区,不同品种油菜受不同拌种处理的影响不一致,早熟油菜发芽受拌种处理影响不显著,而中熟油菜呈极显著差异。0.0075 mg·L~(-1)的14-羟基芸苔素甾醇比芸苔素内酯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0.015 mg·L~(-1)的14-羟基芸苔素甾醇与芸苔素内酯差异不显著,0.0075和0.015 mg·L~(-1)的芸苔素内酯分别平均增产5.19%和8.15%,0.0075和0.015 mg·L~(-1)的14-羟基芸苔素甾醇分别平均增产11.98%和5.50%。14-羟基芸苔素甾醇调节剂与噻虫胺(种卫士)和噻虫嗪(苗得意)等包衣剂复配对油菜苗期生长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独立使用种卫士和苗得意分别增产4.7%和4.6%,0.0075和0.015 mg·L~(-1)的14-羟基芸苔素甾醇与种卫士复配分别增产6.8%和3.3%,与苗得意复配分别增产3.5%和8.2%。抗虫性试验表明,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会影响噻虫嗪类种衣剂的防虫效果。【结论】14-羟基芸苔素甾醇调节剂拌种对早期油菜生长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能显著提高油菜生长速度和产量。为适应不同产区、品种的互作效应,需要针对性地利用调节剂优化种子处理技术,推动我国油菜产量显著提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素霞  韦司棋  刘云霞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素霞  韦司棋  刘云霞  
本研究采用湖北省具有代表性的潮土进行连续两季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改良剂(有机肥、双氰胺、石灰)在氮(0.2 g/kg土)镉(2.0 mg/kg土)交互作用下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有机肥(20 g/5kg土)显著提高了小白菜V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含量,显著降低了小白菜体内镉与硝酸盐的积累;施用双氰胺(0.2144 g/5kg土)显著(P<0.05)提高了小白菜的鲜重、Vc、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显著(P<0.05)提高了小白菜的Vc、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在第一季中显著(P<0.05)降低了小白菜硝...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承  艾亥麦提·艾麦尔江  肖金讯  杨友才  
为合理利用秸秆资源,减少氮肥施用量,在前作油菜秸秆全量还田下,以玉米郑单958为材料,设置2个施氮水平N1(当地常规施氮)和N2(减氮20%),并配施不同秸秆腐熟剂T0(不配施)、T1(大华酵素菌速腐剂)、T2(宁粮牌秸秆速腐剂)、T3(九业牌秸秆腐熟剂),研究不同处理对夏玉米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秸秆腐熟剂和减氮能缩短夏玉米生长发育周期1~4d;所有处理叶面积指数均在吐丝期达到最大值,配施秸秆腐熟剂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均高于未配施秸秆腐熟剂处理的;施氮量过高会降低夏玉米叶面积指数;配施秸秆腐熟剂对于夏玉米干物质量积累有促进作用,且N1T2处理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完熟期达到14 342.89 kg/hm~2;N2T3处理夏玉米产量比N1T0的提高了10.88%;配施秸秆腐熟剂有利于提高夏玉米籽粒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减氮增加了夏玉米籽粒的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游离氨基酸含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承  艾亥麦提·艾麦尔江  肖金讯  杨友才  
为合理利用秸秆资源,减少氮肥施用量,在前作油菜秸秆全量还田下,以玉米郑单958为材料,设置2个施氮水平N1(当地常规施氮)和N2(减氮20%),并配施不同秸秆腐熟剂T0(不配施)、T1(大华酵素菌速腐剂)、T2(宁粮牌秸秆速腐剂)、T3(九业牌秸秆腐熟剂),研究不同处理对夏玉米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秸秆腐熟剂和减氮能缩短夏玉米生长发育周期1~4d;所有处理叶面积指数均在吐丝期达到最大值,配施秸秆腐熟剂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均高于未配施秸秆腐熟剂处理的;施氮量过高会降低夏玉米叶面积指数;配施秸秆腐熟剂对于夏玉米干物质量积累有促进作用,且N1T2处理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完熟期达到14 342.89 kg/hm~2;N2T3处理夏玉米产量比N1T0的提高了10.88%;配施秸秆腐熟剂有利于提高夏玉米籽粒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减氮增加了夏玉米籽粒的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游离氨基酸含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艳  张越  陈姗姗  张雪梅  宋述尧  
【目的】明确食荚菜豆氨基酸的组成与含量,并对其进行营养评价,阐明氨基酸组成对营养及风味品质的影响,筛选优质食荚菜豆品种。【方法】以9个食荚菜豆品种为试材,对商品成熟期果荚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各品种的营养品质及风味品质。【结果】食荚菜豆含有全部种类的氨基酸,总量为5.90~20.99mg/g,其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较高,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15.12%~19.95%和13.52%~17.20%,为食荚菜豆的主要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7.76%~42.26%;异亮氨酸的氨基酸比值系数(RC)为0.43~0.53,甲硫氨酸与半胱氨酸的RC为0.42~0.85,是食荚菜豆的限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全柯颖   蔡奇   张阳   陈舜尧   谢会雅   王新月   黄琼慧   邓小华  
为探究减氮条件(比传统施肥减氮21.49%)下配施微生物菌剂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施肥模式、微生物菌剂的双因素试验,比较不同处理烤烟物理特性、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和经济效果差异,采用效应值η~(2)分析了施肥模式、微生物菌剂及其互作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可改善中、上部烟叶物理特性,上、中、下部烟叶的总糖含量和上部叶钾含量分别提高了15.47%、9.03%、81.41%、16.28%,上、中、下部烟叶感官质量分别提高了5.92%、6.93%、7.36%,正组烟比例提高了10.75%,青杂烟比例降低了55.35%,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偏生产效率分别提高了20.31%、32.95%。施肥模式、微生物菌剂及其互作对烤烟物理特性贡献率分别为37.25%、38.83%、23.92%,对烟叶化学成分贡献率分别为39.04%、31.64%、29.32%,对烟叶感官质量贡献率分别为54.48%、39.26%、6.26%,对烟叶经济效果贡献率分别为37.57%、32.52%、29.9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