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96)
- 2023(8903)
- 2022(7856)
- 2021(7569)
- 2020(6415)
- 2019(14467)
- 2018(14491)
- 2017(27088)
- 2016(15398)
- 2015(17612)
- 2014(17439)
- 2013(16232)
- 2012(14489)
- 2011(12825)
- 2010(13388)
- 2009(12295)
- 2008(11793)
- 2007(10455)
- 2006(9088)
- 2005(7928)
- 学科
- 济(55094)
- 经济(55036)
- 管理(40486)
- 业(36205)
- 企(30531)
- 企业(30531)
- 方法(27994)
- 数学(24754)
- 数学方法(24063)
- 农(15236)
- 中国(14816)
- 理论(13438)
- 财(12298)
- 业经(11871)
- 学(11318)
- 教学(11234)
- 农业(9852)
- 贸(9804)
- 贸易(9796)
- 易(9516)
- 地方(9489)
- 技术(9282)
- 制(9246)
- 和(8540)
- 教育(8313)
- 环境(7723)
- 划(7564)
- 务(7543)
- 财务(7495)
- 财务管理(7472)
- 机构
- 学院(207424)
- 大学(198135)
- 管理(75778)
- 济(72299)
- 经济(70450)
- 理学(65250)
- 理学院(64548)
- 研究(63345)
- 管理学(62624)
- 管理学院(62300)
- 中国(46784)
- 京(42444)
- 科学(41829)
- 财(32839)
- 所(32573)
- 农(32398)
- 江(31811)
- 技术(31448)
- 业大(30813)
- 中心(29902)
- 研究所(29624)
- 范(28617)
- 师范(28314)
- 职业(26491)
- 北京(26331)
- 州(26121)
- 财经(26088)
- 农业(25596)
- 经(23518)
- 院(22953)
- 基金
- 项目(137479)
- 科学(106796)
- 研究(102318)
- 基金(94345)
- 家(82166)
- 国家(81464)
- 科学基金(69823)
- 社会(59706)
- 省(58387)
- 社会科(56486)
- 社会科学(56470)
- 教育(52062)
- 基金项目(48678)
- 划(48180)
- 自然(46226)
- 编号(45449)
- 自然科(45269)
- 自然科学(45258)
- 自然科学基金(44340)
- 资助(40860)
- 成果(36081)
- 课题(32828)
- 重点(31831)
- 发(28973)
- 部(28842)
- 创(28766)
- 年(28040)
- 项目编号(27061)
- 创新(26677)
- 科研(26201)
共检索到301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燕 何培芬
SAMR是新型表征技术与教育融合层级的理论模型。针对目前高职课程智能移动学习中出现的技术选择不当、融合生硬、效率偏低等问题,利用SAMR模型指导智能移动终端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从“全过程”把握教学环节,以知识能力为基础,重点关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核心素养,重构高职课程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活动。研究结果表明,SAMR模型下应用智能移动终端的高职课程教学在知识、职业、方法和社会四个能力维度对高职学生的培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郝森森 许正良 钟喆鸣
[目的 /意义]针对企业移动终端App用户,对其信息隐私关注的内在机理进行研究,以进一步丰富信息隐私关注的理论体系,并为企业利用移动终端App进行营销活动和客户关系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方法/过程]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将信息隐私关注分为感知信息隐私收益和感知信息隐私支出两个维度,结合移动终端App的特点,探讨用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信息隐私关注两个维度的影响机理,以及信息隐私关注与用户信息披露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结果 /结论]最终构建企业移动终端App用户信息隐私关注模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萍
以移动学习终端为依托的移动学习通过非教学性质的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传递及渗透知识,在非正式学习领域显现出强大的应用优势。将之与英语学习相结合,可以形成独特的移动英语学习模式,而学习成效的关键在于英语资源的合理优化设计。英语移动学习资源的选择与设计应遵循内容微型化、完整化和兴趣化的原则。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晶
信息时代,4G技术不断成熟和完善,满足了"互联网+教育"对网络的客观要求。同时移动智能终端的应用也愈加广泛,各种教育类APP大批涌现,教育生态不断重构,中国教育正从封闭走向开放,移动学习已经成为成人教育中的一种全新学习模式,而基于移动教育的"教、学、管"APP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也备受业内人士的关注。本文对基于移动终端APP下的成人教育需求和教学形式进行分析和阐述,并对成人教育领域移动APP的研发和应用前景予以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APP 成人教育 移动学习 教学应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车红敏 车翼
本研究从顾客感知的角度出发,建立了移动增值服务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国内两大运营商的增值业务进行评价,得出的评价结果可以使企业对自身的增值服务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了解到移动增值业务的主要用户——大学生对自身业务的评价,也有利于为用户选择满意的运营商提供定量依据。本研究选取在校大学生为评价主体,在杭州、青岛、广州、上海等地区的高校发放问卷共301份。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移动通信和中国联合通信的用户对各自使用的移动增值服务的总体评价结果差别不大,中国移动的分值相对高些,表明两大移动运
关键词:
模糊 移动增值业务 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玲
面对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才需求,需要在软件开发专业开设相关的课程。本文通过岗位定位分析了"移动终端程序开发(J2ME)"课程的培养目标、设计理念,阐述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的具体方式和考核方式的设计。
关键词:
移动终端程序开发 项目驱动 课程设计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胡润波 杨德礼 祁瑞华
信任评价是移动商务信任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根据移动商务交易过程中涉及到的各元素结构关系,结合现有移动商务感知信任研究,从移动技术、Wap网站、移动商家和商品、制度环境五个方面多角度地分析移动商务感知信任影响因素,并以此建立移动商家信任度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基于移动商务信任评价特点,构建基于最优推荐计算和ELECTREIII相结合的移动商家信任度评价模型。最后,以实例说明该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爱武
为了准确、有效的排除移动终端上潜在的业务故障,文章建立基于模糊k-均值的聚类模型。首先引入用户终端的业务隶属度来反映用户的偏好,根据业务隶属度情况,提出基于用户行为k-均值算法聚类模型,实现对用户的划分;其次,通过定义不确定关系矩阵,建立基于业务隶属度的模糊聚类模型,由综合业务隶属度和业务历史故障率的因素建立优先业务诊断集合的选取模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军 程文婷
[目的 /意义]从成人视角出发,研究成人对儿童使用教育类移动应用的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 /过程]采用卡片分类法收集数据,来自北京、陕西、浙江、上海等21个省份的102位参与者参加了此次调研。要求研究参与者撰写支持或反对儿童使用教育类移动应用的理由,以小组形式对理由进行归类,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统计和聚类分析。[结果 /结论]构建教育类移动应用技术接受模型,用以解释成人对儿童使用教育类移动应用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该模型包含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相容性和态度等变量,尤其强调了感知风险对态度及行为的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李浩君 冉金亭
基于信息系统成功模型,纳入自我效能感个体因素,分析影响移动图书馆服务系统的使用、满意度与绩效的因素。通过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建模法对235名使用移动图书馆服务系统的高校师生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移动图书馆服务系统的信息质量、系统质量对用户系统使用和满意度均具有直接正向影响;自我效能对移动图书馆服务系统的使用有直接正向影响,且使用移动图书馆服务系统能够提升用户的学习绩效与学术研究;移动图书馆服务系统的服务质量对用户系统使用和满意度没有显著性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东 唐亚晖
基于结构方程的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可以了解学生对于课程的满意度评价以及相关因素对于满意度的影响程度,帮助教师确定进一步的教学改进方案。文章以《金融工程学》课程为例,将影响课程满意度的驱动因素划分为感知的课堂效果、感知的课程质量、预期的教学效果和感知的学习收获四个潜在变量,建立了上述四个潜在变量与满意度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并提出了教学改进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课程满意度 结构方程模型 问卷调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毕新华 苏婉 齐晓云
以技术接受模型(TAM)为基础,引入网络外部性理论的感知用户数量,结合物联网环境下交易类移动商务的自身特征,分析用户接受的影响因素,提出一个扩展的TAM模型。利用AMOS7.0对数据进行信度、效度分析,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模型和假设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交易类移动商务的用户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技术成熟度、感知用户数量、感知风险、感知成本影响用户态度和使用意向。该模型对解释和预测物联网环境下交易类移动商务用户接受问题具有较好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
接受模型 移动商务 物联网 网络外部性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慧敏 陈泽宇 王敏娟 张驰
随着教育信息化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将人工智能等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教育研究与实践。文章结合目前国内外已有的一些教育领域数据挖掘研究成果,以教育技术学科视点,首次提出教育智能的概念,并针对移动学习资源建设领域的基础研究、教育决策和教育智能在教学系统中的整合三个层面进行应用探究,以案例的形式展示了教育智能的应用层次和解决方案,对教育智能的研究与应用具有一定示范和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诚 尹志超
近年来,中国移动终端快速普及,在增强居民日常支付便利性的同时,也可能拓宽家庭获取信贷资源的渠道。基于此,本文实证分析移动终端应用对家庭信贷可得性的影响。为克服内生性的偏误,本文选择拥有智能手机作为移动终端应用的工具变量。研究结果显示,移动终端应用显著提高家庭信贷可得性的概率,且主要显著提高家庭正规信贷和网络借贷的概率,说明移动终端有助于拓宽家庭的借贷方式,缓解家庭的信贷约束。进一步分析发现,移动终端增加信贷可得性的主要因素是家庭的消费性信贷需求。机制分析结果显示,移动终端应用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个体的风险偏好、增强社会信任和社会互动等渠道,来促进家庭获得信贷资源。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移动终端对金融知识水平较高的群体、受到流动性约束的群体、年轻群体、中西部地区及农村家庭的影响更为敏感。以上研究为理解家庭信贷可得性和移动终端的相关理论提供新的经验依据,为政府普及移动终端、提升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拓展家庭融资渠道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相关部门制定信贷政策提供新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