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12)
2023(12127)
2022(10656)
2021(10169)
2020(8413)
2019(19780)
2018(19806)
2017(38600)
2016(20835)
2015(23668)
2014(23711)
2013(23266)
2012(20914)
2011(18646)
2010(18787)
2009(16911)
2008(16389)
2007(14190)
2006(12139)
2005(10379)
作者
(60069)
(49879)
(49636)
(47083)
(31770)
(23902)
(22492)
(19750)
(18959)
(17858)
(17149)
(16644)
(15752)
(15656)
(15372)
(15139)
(14918)
(14893)
(14189)
(14140)
(12355)
(12109)
(12076)
(11348)
(11193)
(11031)
(10992)
(10947)
(9994)
(9902)
学科
(82654)
经济(82572)
管理(60328)
(56342)
(48038)
企业(48038)
方法(43786)
数学(38599)
数学方法(37848)
(20084)
中国(19473)
(19042)
(17977)
业经(17797)
理论(15974)
地方(15402)
(13800)
贸易(13793)
农业(13485)
技术(13386)
(13379)
(13212)
环境(12735)
(12694)
(12570)
财务(12490)
财务管理(12468)
(11769)
企业财务(11726)
(10820)
机构
学院(293648)
大学(293204)
管理(120207)
(110150)
经济(107584)
理学(105642)
理学院(104522)
管理学(102146)
管理学院(101642)
研究(91092)
中国(66044)
(62103)
科学(59556)
(48593)
业大(45829)
(45352)
(45136)
中心(41758)
研究所(41616)
(40710)
财经(40096)
北京(38988)
(38190)
师范(37788)
(36454)
农业(35721)
(33852)
(33486)
技术(32846)
经济学(32252)
基金
项目(208199)
科学(163192)
基金(150134)
研究(149868)
(130965)
国家(129908)
科学基金(112509)
社会(91668)
社会科(86949)
社会科学(86924)
(82654)
基金项目(79858)
自然(75864)
自然科(74185)
自然科学(74170)
自然科学基金(72774)
教育(70566)
(69206)
资助(63529)
编号(61629)
成果(48477)
重点(46152)
(45042)
(43268)
(43034)
课题(42334)
创新(40196)
科研(40080)
大学(39115)
教育部(38640)
期刊
(112809)
经济(112809)
研究(80023)
中国(50560)
学报(46986)
管理(44043)
科学(42704)
(40089)
(35792)
大学(35513)
教育(34639)
学学(33432)
技术(29326)
农业(28745)
(19633)
金融(19633)
业经(19173)
财经(18267)
经济研究(18261)
图书(16489)
(15462)
科技(15127)
(14902)
统计(14828)
技术经济(14826)
问题(14283)
理论(14222)
(13749)
实践(13269)
(13269)
共检索到405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克卫  李宝瑜  
目前国内外对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已经成熟,但如何将其扩展到整个国民经济收入分配和金融领域,还没有特别成熟的模型。有人尝试在社会核算矩阵(Social Accounting Matrix,SAM)上建立投入产出模型,但其应用的灵活性会受到限制。本文将SAM流量矩阵划分为投入产出表、国民收入流量表、金融流量表三张表,先分别建立三个模型,然后将其链接起来,形成一个能够反映国民经济所有环节乘数关系的模型系统。然后利用中国2012年的SAM数据,举例说明了其在实际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焱林  
一、投资乘数模型的设计 投资乘数理论推出的投资乘数模型为:投资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我们称此模型为理论投资乘数模型,该模型由于假定的一些限定性条件与实际不符,不能直接用于实际计算。为了计算真实反映自发投资与收入关系的投资乘数,我们仅作出如下比较符合实际的假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文军  李保明  李晓红  
基于经济体内不同区域的社会边际消费倾向往往不相同的现实,运用区域两分法从区域乘数效应角度研究了投资的宏观调控决策体系,构建了相应的计量模型,进行了实际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当投资对特定子区域的乘数效果成为关注的目标时,应当采取措施提高各子区域的边际消费倾向、特定子区域的投资内流比、非特定子区域的投资外流比、期初投资流入特定子区比例,以获得投资对特定子区域乘数效果的最佳化目标。当投资对整体区域的总体乘数效果成为关注的目标时,应当采取措施提高各子区域的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相对较高的子区域的投资内流比、边际消费倾向相对较低的子区域的投资外流比、期初投资流入边际消费倾向相对较高子区域的比例,以获得...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积业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颖,何建武  
This article develops the concept and calculation method of SAM multiplier and computes the two kinds of multipliers according to Chinese IO table and SAM of 1997.The results reflect different influence powers of the sectors in national economy,and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shows that SAM multiplier is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objective indicator.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琨  
斯拉法超级乘数增长模型是需求拉动型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以自主性需求和资本存量灵活加速调整为基本特征,较好地解决了哈罗德不稳定性问题。在模型拓展过程中,随着就业率、技术进步、自主性需求结构、货币和通货膨胀等议题的引入,斯拉法超级乘数增长模型对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给出了一整套不同于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理论解释和政策主张。然而,斯拉法超级乘数增长模型也存在偏离斯拉法经济学、缺少价值理论的支撑、无法刻画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忽视经济发展规划等局限性。应在马克思经济学的框架内对斯拉法超级乘数增长模型进行合理借鉴,以更好地服务于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华妤  
运用四部门经济的IS-LM模型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和政策的传导机制,特别是财政政策乘数的变形,给出了挤出效应的衡量。在中国当前的经济转型和发展过程中,结构参数一直在明显变化。通过详细讨论结构参数变动对政策效果的影响,得出当前投资对利率不敏感有利于财政政策效果的发挥、货币需求对收入的高度敏感降低了货币政策效果的结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守一  葛新权  
乘数原理用来说明投资变动与收入变动之间关系的经济理论,加速原理则用来说明收入或消费的变动与投资变动之间关系的经济理论。简言之,乘数说明投资的变动如何引起收入的变动,加速系数说明收入的变动如何引起投资的变动。但是,现实经济中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杰  寸无旷  
上个世纪90年代的系列金融危机让各国政府管理部门意识到国际储备的危机防范作用,这导致了近十年来新兴市场国家储备的高速增长。然而,仅从危机防范的角度似乎并不能完全解释巨额的储备积累。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的两国模型,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探讨储备增长的途径:储备存在着自我增值的效应,也就是说,前一期储备的增长能通过对储备供给的正向刺激,引起其在后一期的进一步增长。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储备增长的"乘数效应"。储备持有国(中国)运用储备对储备供给国(美国)的债券市场进行投资并降低了美国的均衡利率是这个乘数效应形成的关键环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永友  
本文基于SVAR模型和反事实分析,利用季度数据,实证考察了市场信心对我国财政政策乘数效应重要影响。分析表明,在经济遭遇较强外部冲击时,以支出扩张为主的需求管理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市场信心恢复放大了财政政策乘数效应。但随着经济逐步走出危机阴影,市场信心作用开始减弱。同时随着需求管理政策实施时间递延,支出扩张的边际增长效应开始递减,为满足支出需要,持续增税的负面效应开始递增。扩支增收效应相互叠加,再加上财政收支结构不当选择,使市场主体信心开始逐步受到侵蚀,并产生较强谨慎动机。市场信心和财政政策的相互作用,使财政政策乘数效应快速减弱。所以动态考察我国以扩支增收为主要特征的财政调控,尽管应对危机的乘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丛晓男  王宇飞  
人口疏解能够通过消费和就业传导机制产生乘数效应。外生疏解一定数量的人口后,会内生、间接带来就业需求和人口的进一步疏解,导致实际疏解人数大于初次疏解人数。通过改进的标准劳瑞模型,可推导出人口疏解乘数,而该乘数与就业人员带眷系数、劳动生产率等参数密切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人口疏解乘数为1.5302,每疏解10000人,将间接促使人口数量降低5302人,即人口疏解总量可达15302人;人口疏解降低了对各部门的就业需求,租赁和商务服务、房地产、金融、教育以及住宿餐饮等部门的就业需求缩减量占缩减总量的60.4%,是受人口疏解乘数效应影响较大的部门。基于此,建议在加快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过程中,重点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生祥  丛树海  
本文通过建立宏观经济模型,分别测算了我国的理论财政政策乘数和实际财政政策乘数。测算结果表明,这两种财政政策的乘数值都不大,尤其是实际作用乘数的值明显偏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也不明显。就乘数的影响因素来看,其可能原因在于我国的边际消费倾向过低,同时消费存在很大的刚性。根据上述乘数的测算值,我们还分别估算了在两种模型下财政政策的综合乘数效应。显然,财政政策是政府调节经济的主要杠杆,其中政府购买支出是最主要的政策工具。此外,尽管理论和实际作用乘数相差很大,但两者最终形成的乘数效应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相差不大,甚至财政政策的实际乘数效应在多数年份超过理论乘数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文  
为细致地比较投入产出(IO)乘数和社会核算矩阵(SAM)乘数之间的差异,可以把最终需求冲击的产出影响分为四个层次: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引致影响和总影响,并按照这一标准对IO和SAM乘数进行分解。基于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的IO和SAM乘数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内生部门设置以及部分数据存在差异,最终需求冲击导致的IO总影响乘数大于SAM总影响乘数,其中,IO引致影响乘数大于SAM引致影响乘数,而IO间接影响乘数小于SAM间接影响乘数。IO总影响乘数与SAM总影响乘数排序不同主要是因为间接影响乘数的排序存在差异,引致影响乘数排序几乎完全一致。SAM乘数在测算最终需求冲击导致的各类产出影响方面更有优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金山  
本文测度各省四部门乘数及其差异。研究表明,各省乘数效应较小,存在“东部弱,中西部强”的区域特征;不同方法计算的乘数分布具有一致性。各区域存在不同的乘数发挥作用的阻塞因素。近年来乘数效应差异没有促进全国经济收敛而是加剧区域经济发散,且对东、中、西部地区收敛态势的影响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