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11)
- 2023(6894)
- 2022(5663)
- 2021(5214)
- 2020(4136)
- 2019(8778)
- 2018(8741)
- 2017(16058)
- 2016(8489)
- 2015(9375)
- 2014(8944)
- 2013(8495)
- 2012(7740)
- 2011(7026)
- 2010(7296)
- 2009(7131)
- 2008(6698)
- 2007(6351)
- 2006(5429)
- 2005(4359)
- 学科
- 济(31269)
- 经济(31232)
- 农(23488)
- 业(21978)
- 管理(19851)
- 农业(15630)
- 企(14329)
- 企业(14329)
- 业经(12044)
- 中国(10778)
- 方法(9975)
- 财(7919)
- 地方(7851)
- 制(7579)
- 数学(7346)
- 数学方法(7235)
- 农业经济(7043)
- 发(6564)
- 理论(6475)
- 学(6208)
- 教育(6185)
- 发展(5847)
- 策(5839)
- 展(5836)
- 收入(5790)
- 银(5606)
- 银行(5605)
- 行(5431)
- 融(5207)
- 金融(5204)
- 机构
- 学院(115593)
- 大学(108271)
- 济(42201)
- 经济(41052)
- 管理(40924)
- 研究(35834)
- 理学(34927)
- 理学院(34526)
- 管理学(33791)
- 管理学院(33570)
- 中国(27421)
- 农(22390)
- 京(21632)
- 科学(21428)
- 财(19909)
- 江(18044)
- 中心(17878)
- 范(17847)
- 师范(17732)
- 业大(16696)
- 所(16669)
- 农业(16089)
- 财经(15243)
- 州(14990)
- 研究所(14939)
- 经(13662)
- 师范大学(13501)
- 技术(13312)
- 北京(12915)
- 经济学(12683)
- 基金
- 项目(76718)
- 研究(62010)
- 科学(60405)
- 基金(53016)
- 家(44560)
- 国家(44026)
- 社会(39897)
- 科学基金(38136)
- 社会科(37330)
- 社会科学(37324)
- 省(32838)
- 教育(28571)
- 编号(28388)
- 基金项目(27737)
- 划(25914)
- 成果(23627)
- 自然(21308)
- 自然科(20802)
- 自然科学(20799)
- 自然科学基金(20377)
- 资助(20107)
- 课题(19408)
- 发(17757)
- 年(17283)
- 重点(17083)
- 项目编号(16350)
- 创(16215)
- 性(16181)
- 国家社会(15944)
- 部(15761)
共检索到173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声怡 陈训明 王玉玲 谢向英
笔者基于东方管理文化,凝炼出S文化观来观瞻中国新农村建设,其探究核心是以建设和谐乡村为切入点,其创新点是以"和谐度"为视角来探索、研析各种矛盾的最佳处理,从根本上解决"三对文化"的冲突(东西方文化、城乡文化、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三个主体"的协调(政府、社会和个人)、"四个关系"的统筹(人与自然、社会、人、自身的和谐关系),进而实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各种决定要素和资源配置的"最佳值"和"黄金态"的把握,其理论基础与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既一脉相承又自成体系,可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S文化观 新农村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国保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构建和谐人生价值观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诉求。高校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理解和谐人生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促使大学生构建和谐人生价值观。
关键词:
和谐 大学生 人生价值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梦柔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被实践证明的先进、正确的理论体系,它给予了我国乡村文化振兴实践重要的启示,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不断推进。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乡村文化建设有着比任何时候都优越的环境和机遇,然而,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文化事业落后于城市等问题仍然存在,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乡村地区的指导地位,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华文化的融合,以人民为中心,保护好民族性的同时推进乡村文化“走出去”。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乡村文化建设 民族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秀芳 刘建军 张素荣
现代化是指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是市场化、城市化、民主化、法制化等方面有机联系的整合过程,农业、乡村和农民是现代化演化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迫切需要乡村文化发展的支撑和保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现代化的后发型特点,中国不能重走西方以物质消耗为主的现代化道路,进行乡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精神层面的收益,对中国的现代化而言,意义深远。当前我国乡村文化相对滞后,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迫在眉睫。
关键词:
中国现代化 乡村文化建设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韶娟 孙建华 贺文展
高等学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大学的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和谐大学的文化建设需要做到人文与科学并举,学术与行政协调,充分发扬民主,营造积极向上、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
关键词:
和谐大学 民主治校 协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阳飞
本文从和谐职业价值观的内涵入手,对和谐职业价值观构建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从制度因素、社会主导文化、政策的提供、学校和家庭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和谐职业价值观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
和谐视野 大学生 和谐价值观 构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辉 沈中印
乡村旅游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和谐社会的构建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助推了和谐社会的建设。文章以江西发展乡村旅游为例,分析了乡村旅游对构建和谐江西的推动作用,针对江西乡村旅游的发展概况,在和谐社会的要求下,为实现和谐江西,找出适合江西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乡村旅游 和谐旅游 江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少琴 王文锋
针对构建和谐社会口号的提出,作为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作用的旅游行业要在自身和谐的基础上与社会其他产业相互结合,和谐运作,使整个社会可以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互动和良性发展。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乡村旅游 和谐乡村旅游 路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郭勇
和谐社会就是建立一个以利益大体均衡为基础的社会。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都是围绕这一内容而展开的。中央关于停征税费尾欠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缓和了干群关系。但是,这一规定由于打破了欠税农户、缴税农户乡村干部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均衡,为农村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发展、建设和谐乡村埋下隐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仇学琴
乡村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村寨现代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加速少数民族村寨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培养当地村民的现代素质。但是,开展乡村旅游所带来的现代化效应也对少数民族村寨产生了生态和传统文化上的冲击。本文通过对玉溪地区新平县漠沙镇大沐浴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如何对少数民族社区和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创新、发展,构建和谐乡村文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靳小平 侯振虎
创建和谐校园,需要校园每一个子系统的和谐与发展。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及社交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思想火花最容易碰撞的地方,也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空间。以宿舍为阵地开展学生工作,是适应形势发展的崭新教育、管理与服务途径,既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校工作的渠道,也给学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阐述了宿舍文化的内涵,总结了宿舍文化的特点和建设意义,最后提出了和谐宿舍文化的创建路径,以期为教育与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和谐校园 大学生 宿舍文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佳 张惠敏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伴随着社会的转型,出现了各种社会不公正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正义已被提升到了战略高度。因此,不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对正义问题的研究刻不容缓。本文从逻辑起点和理性目标两方面对马克思和罗尔斯的正义观进行了详尽比较,进而为解决现实中的非正义问题及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巍
和谐高校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和谐高校建设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促进高校管理和谐;坚持"全面协调"的发展思路,促进高校事业和谐;坚持"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提升以教师为主体的高校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和谐高校 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雪
我国不少乡村地区拥有优质的生态资源,具有较强的旅游开发价值,而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是创新文旅发展路径,带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环保、营销、运营以及商业化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和困境。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本文将在评述生态旅游类优秀论文《传统文化观与现代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价值及路径》的基础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雪
我国不少乡村地区拥有优质的生态资源,具有较强的旅游开发价值,而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是创新文旅发展路径,带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环保、营销、运营以及商业化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和困境。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本文将在评述生态旅游类优秀论文《传统文化观与现代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价值及路径》的基础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