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19)
- 2023(12990)
- 2022(10438)
- 2021(9577)
- 2020(8063)
- 2019(18292)
- 2018(17953)
- 2017(34919)
- 2016(18659)
- 2015(21437)
- 2014(21127)
- 2013(21117)
- 2012(19348)
- 2011(17203)
- 2010(17410)
- 2009(16616)
- 2008(16812)
- 2007(14997)
- 2006(13094)
- 2005(12515)
- 学科
- 济(95486)
- 经济(95380)
- 业(87378)
- 企(79452)
- 企业(79452)
- 管理(70922)
- 方法(44139)
- 数学(35516)
- 数学方法(35403)
- 财(32527)
- 业经(29957)
- 农(27852)
- 中国(26700)
- 务(24227)
- 财务(24210)
- 财务管理(24183)
- 企业财务(23089)
- 农业(20243)
- 制(19265)
- 贸(19243)
- 贸易(19232)
- 易(18808)
- 技术(17556)
- 策(16320)
- 划(15496)
- 融(15405)
- 金融(15405)
- 和(15086)
- 体(15022)
- 银(14815)
- 机构
- 学院(276637)
- 大学(273955)
- 济(133848)
- 经济(131945)
- 管理(113211)
- 理学(96983)
- 理学院(96144)
- 管理学(95310)
- 管理学院(94779)
- 研究(89562)
- 中国(76593)
- 财(63511)
- 京(56868)
- 财经(50558)
- 经(46244)
- 科学(46067)
- 所(43221)
- 经济学(42974)
- 中心(40693)
- 江(40561)
- 农(39969)
- 经济学院(39063)
- 研究所(38319)
- 财经大学(37573)
- 北京(36347)
- 商学(33858)
- 商学院(33574)
- 业大(33527)
- 州(32033)
- 院(31698)
- 基金
- 项目(172735)
- 科学(140516)
- 研究(131490)
- 基金(131362)
- 家(111168)
- 国家(110218)
- 科学基金(97628)
- 社会(90464)
- 社会科(86058)
- 社会科学(86039)
- 基金项目(68434)
- 省(63903)
- 教育(59301)
- 自然(59033)
- 自然科(57779)
- 自然科学(57769)
- 自然科学基金(56893)
- 资助(53883)
- 划(52949)
- 编号(50837)
- 成果(41090)
- 部(40998)
- 国家社会(39224)
- 创(38831)
- 重点(38012)
- 业(37739)
- 发(37382)
- 教育部(36634)
- 人文(35925)
- 创新(35515)
- 期刊
- 济(147752)
- 经济(147752)
- 研究(87668)
- 财(53339)
- 中国(52076)
- 管理(46686)
- 农(37283)
- 科学(34855)
- 融(33944)
- 金融(33944)
- 学报(32128)
- 财经(26974)
- 大学(26770)
- 农业(25497)
- 学学(25362)
- 经济研究(25219)
- 技术(24401)
- 业经(23547)
- 经(23278)
- 教育(21310)
- 问题(20072)
- 贸(19552)
- 国际(18426)
- 世界(17422)
- 业(16847)
- 技术经济(16842)
- 财会(14460)
- 现代(13757)
- 商业(13540)
- 会计(13347)
共检索到425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余振 李晨曦
“走出去”是发展开放型经济、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有效途径,探索中国企业如何更快更好“走出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制度因素视角,选取世界银行深度贸易协定(DTA)数据库中区域贸易协定(RTAs)的文本信息、CEPII-BACI数据库与中国海关数据库,构建企业层面“资本流动条款指数”,利用面板Probit模型、Heckman两阶段模型等考察深度贸易协定中资本流动条款内容对中国上市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流动条款指数”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设立海外子公司的概率。基于成本和收益视角的机制分析发现:RTA资本流动条款从潜在收益视角为企业提供信心激励;从成本视角降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及风险感知,进而促进企业国际化。异质性分析发现:“资本流动条款指数”的企业国际化促进效应在没有女性核心高管、非国有企业和高沉没成本行业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地,当企业没有女性核心高管时,RTA资本流动条款对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可能会负向影响企业海外子公司的生存概率;当企业拥有女性核心高管时,这一负面影响不再存在,凸显了女性核心高管在企业国际化发展决策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的研究丰富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探索,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实证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敬莉 孙哲远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制造企业的微观数据,分析自贸区政策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表明:自贸试验区政策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水平;异质性检验表明,自贸区设立对处于经济发达地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及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正向作用较强;从影响机制看,自贸区通过增强技术创新效应、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地,调节效应揭示了营商环境优化在贸易便利化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研究有助于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企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政策依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逸翔 张红凤 何旭 李睿
打破市场分割、有效深化分工协作,是新发展阶段中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文章以国家级城市群的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从微观企业入手,利用2010-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及其所在地市级层面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城市群政策对企业专业化分工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群政策能够显著促进城市群内企业的专业化分工,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城市群政策对企业专业化分工的促进效应主要通过扩大企业可及的市场范围和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而实现,这种促进效应受到城市群内核心城市的溢出效应和虹吸效应的共同影响,且会随企业所在城市与城市群内核心城市之间距离的逐渐增大而呈现“U形”变化趋势。异质性分析表明,多核心和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的城市群内的企业专业化分工受到城市群政策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文章的研究丰富了企业分工影响因素的研究,从微观视角补充了城市群政策效果评估的相关文献,为如何充分发挥城市群政策对企业专业化分工的促进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陶爱萍 李英霄
数字经济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成为政府部门、业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基于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2013-2021年数据,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脱虚向实”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脱虚向实”;数字化转型对竞争性行业、传统产业和处于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企业“脱虚向实”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缓解外部融资约束、提高研发创新意愿、提升内部控制质量是数字化转型促进制造业企业“脱虚向实”的作用路径。根据以上研究结论,要引导企业充分利用数字化转型“红利”,协同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融资支持、研发激励等政策的实施,完善企业治理和内控机制,促进制造业企业真正回归本业、聚焦主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思超 彭俞超
笔者利用2006—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和银监会公务员招聘公告数据研究发现,加强地区金融监管对非金融企业从事虚拟经济(持有金融资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以及融资约束较弱的企业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监管增强对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供给渠道,即缩减融资软约束企业的信贷从而减少非正规金融的资金供给而实现的。笔者的政策建议在于,针对信贷流向实施更加指向性的金融监管政策将能够更有效地引导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
关键词:
金融监管 企业金融化 影子银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喻春娇 唐威
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2007—2020年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碳减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了其碳排放强度,进一步地,将数字化转型的维度细分为数字技术应用和数字技术研发,发现前者的碳减排效应要明显强于后者。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工业企业融资约束,增强了数字化转型的可持续性,显著降低了其碳排放强度。异质性检验显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碳减排效应在资本密集度高、杠杆率高、国有性质的工业企业及东部、中部、东北地区表现得更加明显。因此,政府应加大数字化转型扶持政策,加强绿色金融政策实施力度,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完善创新激励政策,助力工业企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肖曙光 杨洁
企业升级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升级的微观基础,而目前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升级关系的内在规律仍处于"黑箱"状态。本文首先从四个维度(资产结构高级化、技术结构高级化、员工结构高级化及绩效高级化)构建了不同类型企业(企业整体、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非劳动密集型企业)升级的衡量指标体系,并从理论层面分析了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升级的影响关系。研究认为,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升级理论上有长效促进作用,其学理逻辑来源于两条:一是高管股权激励有助于解决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这是高管股权激励促进企业升级的利益捆绑(相容)逻辑;二是高管与企业及企业股东利益捆绑(相容)基础的建立将内在驱动高管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动态能力,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并最终实现企业升级,这是高管股权激励促进企业升级的利益驱动逻辑。其次以2011-2016年沪深两市有过股权激励实施记录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基础样本,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 R)方法实证研究了高管股权激励对不同类型企业(企业整体、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非劳动密集型企业)升级的动态影响。实证研究表明,高管股权激励对技术结构高级化、员工结构高级化以及绩效高级化长短期内都有提升作用,而对资产结构高级化短期内有负向冲击,长期将产生正向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许荣 李从刚
本文首次考察了两院院士及其候选人担任独立董事发挥的治理职能和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院士(候选人)独立董事与企业创新显著正相关,控制企业个体效应、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Heckman两阶段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院士(候选人)独董的任期越长、兼职公司数量越多,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好,女性院士(候选人)独董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创新,但具有海归经历的院士(候选人)并没有更有效地发挥作用。(3)影响渠道检验结果表明,一方面,战略风格越保守、管理层短视程度越严重的公司聘请院士(候选人)独董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大,表明院士(候选人)独董可以通过战略咨询有效缓解保守战略和管理层短视对企业创新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院士(候选人)独董发挥了"桥梁科学家"作用,增加了企业未来两年建立院士工作站的可能性,从而促进了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和技术创新。(4)与其他公司治理变量的交叉影响分析发现,院士及其候选人在非国有企业、股权结构集中、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和高管不持股的公司中更能发挥促进创新的作用。本文对于充分发挥顶尖科学家作用以及推动企业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院士 科学家 独立董事 企业创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覃家琦 杨雪 陈艳 孙凌霞
本文以2007-2016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中国再融资监管制度是否促进了企业的理性投资行为。研究发现:上市企业投资决策符合资本成本约束的理性准则,表明中国权益市场中存在普遍的市场约束力量;但企业再融资后投资理性程度明显降低;对监管失效的原因分析表明,企业投资理性程度下降受到事前融资动机和事后募资投向变更的影响:监管规则对事前再融资动机缺乏有效把控,导致再融资资格出现错配;而对事后募资用途的监管不严,则导致部分企业对募集资金的用途进行随意变更,使得企业投资理性程度降低。研究结论为完善企业投资决策自治机制、优化权益再融资监管、促进资本市场改革提供了实证依据和一定的现实启示。
关键词:
再融资监管 资本成本 理性投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原盼盼 丁竞男 卢爽
降低创新成本,增加创新资本供给是激励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与已有文献探讨内外部融资来源、债务工具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不同,本文从企业外币债务融资的角度,利用2014—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外币债务融资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外币债务融资能显著促进企业创新;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是形成外币债务融资创新促进效应的主要原因;外币债务融资在融资需求较高企业、高技术行业企业以及在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情况下更能促进企业创新。本文丰富了外币债务融资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为我国外汇体制改革、资本跨境监管以及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供了理论借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林红
笔者从投资的角度剖析商业信用融资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为短期商业信用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提供证据,并基于2007年~2012年的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研究了商业信用融资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商业信用的使用促进了企业投资支出的增加;国有上市公司获得的商业信用更多,但并没有因此提高商业信用的投资行为,民营上市公司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更少,但是商业信用融资的使用显著地提高了投资支出。
关键词:
商业信用 产权性质 企业投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毕金玲 蒋睿 杨雨婷
本文研究定向增发对企业创新的影响。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和双重差分模型,基于融资约束、产权性质及公司规模深入分析定向增发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定向增发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同时还发现定增促进企业创新是由于定向增发能够缓解融资约束,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在非国有公司和中小板及创业板公司中效果更加明显。本文首次检验了定向增发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对于"融资—企业创新"问题的研究做出了增量贡献,同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选择和监管层关于定向增发的监管政策都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定向增发 融资约束 公司特征 企业创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章元 程郁 佘国满
中国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投入了大量补贴以激励它们创新,但是对补贴效果的研究并未达成一致结论。基于中关村3万多个高新技术企业2001-2012年的观察值,本文同时采用PSM与DID法对政府补贴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整体而言,政府补贴显著提高了创新经费支出、新产品销售收入和专利申请数量;第二,进一步将创新细分为自主创新和购买引进新技术之后发现,政府补贴存在"挤出效应":被补贴企业的自主创新明显下降,而购买引进新技术显著增加;第三,政府补贴对企业的短期创新激励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对长期创新激励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本文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补贴效果提供了实证绩效评估,所得出的结论有助于政府优化和调整激励创新政策。
关键词:
政府补贴 自主创新 长期激励 中关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阿忠 张锡书
以中国2010—2020年上市企业为样本,创新性地利用银行业行政处罚信息探究银行监管处罚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监管处罚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促进效应,并具有提升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和“纠错配”的功能,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抑制企业掏空行为和压缩企业金融投资是银行监管处罚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机制。研究有助于揭示银行监管等影响信贷环境的行政因素是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为如何加快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新思路。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宋渊洋 李元旭 王宇露
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代理理论,探讨企业资源、所有权性质对国际化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资源对国际化程度有影响,并且知识资源比物质资源对国际化程度的影响更持久。具体而言,财务资源对国际化程度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营销资源对国际化程度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组织冗余与国际化程度呈U型关系。最后,基于中国特定的制度背景,本文提出并检验了所有权性质对于企业资源与国际化程度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的假说,发现与国有控股企业相比,非国有控股企业更偏好国际化战略,企业资源对国际化程度的影响更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