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86)
2023(13100)
2022(10953)
2021(9840)
2020(7810)
2019(17599)
2018(17221)
2017(31740)
2016(17569)
2015(19256)
2014(19254)
2013(18777)
2012(17638)
2011(16030)
2010(16227)
2009(14691)
2008(14467)
2007(12911)
2006(11719)
2005(10598)
作者
(53292)
(44165)
(44153)
(41442)
(28189)
(21379)
(19820)
(17215)
(16942)
(15899)
(15232)
(14804)
(14326)
(13767)
(13630)
(13574)
(13549)
(13090)
(12762)
(12627)
(11137)
(10796)
(10620)
(10153)
(10068)
(10028)
(9798)
(9739)
(8967)
(8745)
学科
(75491)
经济(75411)
管理(50501)
(46288)
(35026)
企业(35026)
中国(26426)
方法(24921)
地方(23827)
(22611)
数学(21136)
数学方法(20954)
环境(18572)
业经(17752)
(16959)
(15895)
农业(15674)
(14334)
贸易(14321)
(13796)
(13647)
(13040)
(13004)
金融(13003)
银行(12995)
(12978)
(12525)
技术(12367)
地方经济(12286)
(11779)
机构
学院(250044)
大学(245208)
(100531)
经济(98213)
管理(90907)
研究(89875)
理学(77398)
理学院(76399)
管理学(75057)
管理学院(74608)
中国(68227)
科学(57650)
(53717)
(48817)
(46584)
(45192)
研究所(42135)
中心(41284)
业大(40400)
(39888)
农业(38290)
财经(35188)
(34857)
师范(34392)
北京(33989)
(32922)
(32379)
(31837)
(30311)
经济学(30254)
基金
项目(166873)
科学(130249)
研究(118671)
基金(118450)
(105547)
国家(104574)
科学基金(88633)
社会(76136)
社会科(72129)
社会科学(72109)
(67851)
基金项目(63486)
自然(57625)
(56502)
自然科(56248)
自然科学(56234)
自然科学基金(55164)
教育(53231)
编号(47175)
资助(46932)
(41763)
重点(38137)
成果(36683)
(35031)
(34787)
课题(34038)
发展(32868)
创新(32762)
(32328)
科研(31831)
期刊
(118213)
经济(118213)
研究(74418)
中国(55758)
(44863)
学报(42721)
科学(38801)
(34200)
管理(33129)
大学(31512)
农业(30356)
学学(29865)
教育(28681)
(25190)
金融(25190)
业经(21612)
技术(20884)
经济研究(18664)
问题(16797)
财经(16557)
(16100)
(14300)
资源(13087)
科技(12679)
商业(12586)
(12450)
(11780)
图书(11745)
现代(11709)
技术经济(11596)
共检索到385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钱乐祥  王倩  
从城市环境问题的一个方面─—绿被,探讨了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在RS与GIS集成系统支持下,构建系统功能结构、建立数据库和应用分析系统,据此分析城市绿被动态对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海骏娇  辛晓睿  曾刚  
城市是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前沿阵地。基于后福特主义的社会规制理论和欧美国家的现实基础,大量研究认为调动地方政府的主观积极性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基于中国的制度背景和发展阶段,城市政府并不足以成为环境治理的主导者。通过文献梳理,建立了影响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决策的理论分析框架,包含上级政策导向、基层环保意愿、经济可行性、环境压力等四个方面。通过对城市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分析,识别城市可持续发展决策强度,并根据理论框架设立7项具体指标,定量分析了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决策的动力机制。研究结果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广超  王晓鹏  丁生喜  李玲琴  李尚良  
本文以中国各地区可持续发展环境子系统为例,设计了可持续发展环境支持能力动态评价地理信息系统,并给出了中国各地区四个层面上可持续发展环境支持能力评价的专题地图。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可持续发展环境支持能力逐年增强,环境污染得到一定控制,环境保护水平和生态质量有显著提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章家恩  
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对城市住区环境因子对人的生理、心理、观念和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对城市住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城市住区环境的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坤民  何雪炀  温宗国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重要性、国内外研究的进展、存在的困难以及本研究所采用的“真实储蓄”的特点 ;第二部分分析了真实储蓄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提出了指标体系框架 ;第三部分讨论了真实储蓄在三明市和烟台市的应用实例 ;结论认为 :真实储蓄能在纵向和横向上进行比较 ,可以作为衡量国家和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系统化指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坤民  何雪炀  温宗国  
本文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重要性、国内外研究的进展、存在的困难以及本研究所采用的“真实储蓄”的特点 ;分析了真实储蓄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提出了指标体系框架 ;讨论了真实储蓄在三明市和烟台市的应用实例 ;结论认为 ,真实储蓄能在纵向和横向上进行比较 ,可以作为衡量国家和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系统化指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召海  吴泉源  
本文论述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各自发展的特点及其集成 ,并对“3S”集成技术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学春  张友祥  
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和吉林省积极推进转型发展战略,吉林省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生态改善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依然存在接续替代产业尚未形成内生动力、可持续发展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亟待健全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平  
我国资源型城市长期致力于矿产开采及其加工,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基于资源的稀缺性和周期性,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与资源枯竭的矛盾日趋尖锐,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理论基础深入研究,提出资源性城市多元化发展战略、产业创新与开发战略、集约经营战略、资源优化战略的战略体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耀军,成升魁,闵庆文  
资源型城市是我国重要的城市类型之一。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和日益加剧的全球化背景下 ,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不仅对这类城市本身、而且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全球化对资源型城市影响的基础上 ,通过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宏观分析 ,以及对陕西铜川这样的以煤炭资源为主的资源型城市的案例分析后 ,提出了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1 )主动适应全球化趋势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发展优势产业 ;(2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逐步实现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3 )有效保护资源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完善资源市场体系 ,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瑞霞  
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既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一项战略任务。通过分析研究我国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探讨了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彬  陈昕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环境经营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处理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的辩证关系,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丹  
为有效地评价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采用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文章构建了一个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第一级指标分为总体情况、自然情况、人文情况和治理情况等4项,第二级指标分为29项。实证结论显示,黑龙江省的12个主要城市中,6个城市的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处于"较好"水平,6个城市处于"一般"水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梅生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体制已很不适应现代城市发展需要,调整、完善、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应按照统一效能原则、属地管理(重心下移)原则、积极稳妥原则、技术支撑原则、依法管治原则,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体制和相应的保障体系、机制和工作措施,实现城市管理体制的现代化、市场化、网络化、法制化,构建起充满活力的城市长效管理体制与机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延熊  
该文从区域森林资源系统经济过程的增长度(IE)、社会过程的满足度(IS)和生物过程的持续度(IB)出发,提出区域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发展度(ID)、协调度(IH)和耦合度(IO),并给出动态评价的持续性评判准则:YID(t)≥YID(t-5),且YIH(t)≥YIH(t-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