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96)
- 2023(15093)
- 2022(12461)
- 2021(11857)
- 2020(9818)
- 2019(22308)
- 2018(22256)
- 2017(41037)
- 2016(22116)
- 2015(25073)
- 2014(24792)
- 2013(23975)
- 2012(21008)
- 2011(18919)
- 2010(19123)
- 2009(17998)
- 2008(18045)
- 2007(16179)
- 2006(14201)
- 2005(12979)
- 学科
- 济(86614)
- 经济(86534)
- 管理(75594)
- 业(70605)
- 企(60937)
- 企业(60937)
- 方法(38432)
- 数学(33017)
- 数学方法(32440)
- 中国(28503)
- 财(25112)
- 农(23823)
- 技术(22408)
- 业经(21122)
- 制(18044)
- 贸(17439)
- 贸易(17423)
- 易(17054)
- 务(17051)
- 财务(16979)
- 财务管理(16941)
- 理论(16097)
- 学(16018)
- 银(15878)
- 银行(15864)
- 企业财务(15861)
- 农业(15732)
- 行(14875)
- 地方(14064)
- 技术管理(13933)
- 机构
- 学院(304263)
- 大学(300935)
- 济(126904)
- 经济(124317)
- 管理(120642)
- 理学(102125)
- 理学院(101106)
- 管理学(99305)
- 研究(98750)
- 管理学院(98716)
- 中国(80154)
- 京(64062)
- 财(61298)
- 科学(57600)
- 所(48625)
- 财经(47067)
- 江(46246)
- 中心(46084)
- 研究所(43465)
- 经(42773)
- 农(42383)
- 北京(40751)
- 业大(39776)
- 经济学(38824)
- 范(38072)
- 师范(37720)
- 州(37064)
- 院(35679)
- 经济学院(34807)
- 财经大学(34649)
- 基金
- 项目(197378)
- 科学(157185)
- 研究(148923)
- 基金(143122)
- 家(123791)
- 国家(122809)
- 科学基金(106776)
- 社会(95347)
- 社会科(90647)
- 社会科学(90623)
- 省(77290)
- 基金项目(74235)
- 教育(70050)
- 自然(66884)
- 自然科(65505)
- 自然科学(65495)
- 划(64579)
- 自然科学基金(64359)
- 编号(60659)
- 资助(58444)
- 成果(49489)
- 创(45942)
- 重点(44721)
- 部(43856)
- 课题(42721)
- 发(42422)
- 创新(42204)
- 国家社会(40116)
- 教育部(38336)
- 大学(37613)
- 期刊
- 济(141859)
- 经济(141859)
- 研究(91676)
- 中国(68980)
- 财(52543)
- 管理(50815)
- 科学(40940)
- 学报(40540)
- 农(39214)
- 教育(39190)
- 技术(32368)
- 大学(32154)
- 学学(29842)
- 融(28367)
- 金融(28367)
- 农业(27270)
- 经济研究(24006)
- 财经(23726)
- 业经(22598)
- 经(20579)
- 业(17811)
- 技术经济(17460)
- 会计(17450)
- 问题(17437)
- 科技(15813)
- 贸(15678)
- 财会(15213)
- 图书(15188)
- 统计(15182)
- 策(14962)
共检索到470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彦
RPA技术凭借高效低耗、精准可控优势,可为中国式现代化管理会计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立足当下中国式现代化管理会计发展面临信息收集处理机制不完善、技术核算工具发展滞后、数据处理安全性较低的关键问题,提出RPA技术与中国式现代化管理会计融合应用的适配性。在此基础上,文章利用RPA技术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管理会计创新模式,并提出具体实现路径,既响应了新时期管理会计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亦为优化企业会计管理手段提供解决思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杜萍
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加速环境审计数字化转型是契合新时代环境审计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在探讨环境审计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环境审计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创新构建中国式现代化驱动下的环境审计模式,并就事前审计、审计执行、审计终结三大流程展开应用解读。最后,提出建立环境审计与资源执法监督协同配合机制、防控审计数据舞弊风险、提升审计人员数字实力及素养相关建议,助力环境审计组织协同、流程协同及人员协同,以期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环境审计创新变革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彦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现需要以高质量的经济建设为中心,企业作为微观的经济主体,是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中国式现代化下的管理会计“看似微观,实则宏观”,管理会计的宏观转向将研究路径延伸至制度的立体式视角。本文在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对管理会计制度变迁的影响以及中国式现代化下管理会计制度研究焦点的基础上,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建立宏观理性、中观弹性与微观韧性的创新型管理会计制度框架。该制度框架不仅能够为整个产业以及企业指明发展方向,还能够促进整个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庆庆 仝宣文 李志军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坚定“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前景,构建“教随产出、产教同行”的生态,提升“一技之长,能动天下”的地位。同时,坚持特色引领、服务发展、质量为首、瞄准前沿的实践理路。为此,亟须基于人才培育、专业群建设、产教融通、师资优化等重点方面,创新性地建构在体系架构上“三方”协同、在人才培养上“四型”合一、在服务场域上“四维”联通、在创新发展上“五链”衔接的模式,形成职业教育革新的生态格局,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职业教育 教育现代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晓辉
当前的企业发展趋于信息化的发展时代,建立信息系统是目前企业发展信息化的主要方式。虽然我国已建立起信息化系统,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并未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多少动力。因此,本文以信息系统的基础为研究前提,将现代化会计信息系统和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作对比,以新的运营模式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会计信息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业务运作融合模式进行构建。
关键词:
会计系信息系统 业务操作 管理会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晓辉
当前的企业发展趋于信息化的发展时代,建立信息系统是目前企业发展信息化的主要方式。虽然我国已建立起信息化系统,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并未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多少动力。因此,本文以信息系统的基础为研究前提,将现代化会计信息系统和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作对比,以新的运营模式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会计信息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业务运作融合模式进行构建。
关键词:
会计系信息系统 业务操作 管理会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苏丽娟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绿色化、低碳化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在此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赋予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全新定位,成为碳排放权交易会计主体稳定健康发展的根本方向。本文立足“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环境治理高度,探讨碳排放权交易会计体系构建的内涵逻辑,并基于我国会计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探索构建适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所需的碳排放权交易会计体系。据此,从技术支撑、精准育才、经费保障层面明确了碳排放权交易会计体系实施的路径,希冀增强碳排放权交易会计业务处理效能,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贤环 吴秋生
阿米巴模式作为当前企业比较推崇的管理模式,其中蕴含的管理会计思维和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研究阿米巴产生的背景、思想及其经营会计模式,并以中国本土企业宝钢金属为例进行研究后发现:阿米巴模式下的管理会计本质是建立在哲学共有基础上的人本管理会计,强调以人为核心,关注员工的成长和价值创造;阿米巴模式的成功需要实现精细化管理、价值链分析、标准成本、EVA、KPI以及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等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整合创新;细分核算单元、采用单位时间价值核算制度、阿米巴+标准成本、构建阿米巴模式下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等构成了阿米巴模式下的管理会计系统。该发现有助于提升中国本土企业对阿米巴模式下的管理会计理念、工具方法及其实施的理解,丰富阿米巴模式下的管理会计理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课题组 马锦 黄迈 唐兆涵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总的战略安排。本文梳理分析了中外现代化的基本逻辑及演变进程,比较发现全球各国现代化既有共性又各有特点,西方现代化无论是“创新性变革”还是“传导性变革”模式,其实质还是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加全面、可持续,更为和谐、包容,为人类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一、“现代化”的基本逻辑和不同形态现代化是经济社会和文明进步的发展过程,一般指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一国从以农业为基础的低收入社会向以科技驱动的工业化和都市化社会的转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组织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全球视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卫国
中国的小农经济问题由来已久 ,有基本国情的原因 ,也有制度和经营方式等原因。对中国小农经济的现代化改造 ,一方面需要科技力量作为强大的动力 ,同样也离不开人文力量的强大的推动力。中国加入WTO ,本质上是入“市” ,这是一个机遇和挑战交替发展的过程。不难看出 ,在世界性大市场中 ,文化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因此 ,在中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进行文化创新是十分必要的。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的文化创新模式对改造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具有拓展性的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健
党的二十大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特别是如何发挥科技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刊编辑部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组织了系列专题笔谈进行深入探讨,以飨读者。本期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角度展开。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沈坤荣 史梦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经历了服务于工业化建设、新型工业化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构建新发展格局四个发展阶段,不断提升自身对交通运输需求的适配性,为建设交通强国提供了坚实基础。新时代新征程下交通强国的主要特征包括提升交通运输质量、织密交通网络以及发展可持续交通。建设交通强国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立足于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立足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立足于筑牢现代化物质基础,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立足于维护和平与发展。为了充分发挥交通强国建设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作用,需要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优化交通运输空间布局,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完善跨境交通系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胡欣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章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在讨论审计现代化的基础上,分析审计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审计现代化是审计理论、审计制度、审计效率、审计效果、审计目标、审计业务、审计方法和审计人员这些方面不低于世界先进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在十二个方面做出了战略性规划,这些方面都涉及中央重大政策措施部署、国家利益、公共资金、公共权力,审计可以对这些方面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推动整改,促使这些领域的责任主体更好地履行其承担的经济责任,从而促进这些领域的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丁元竹
城市在国家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必须围绕国家确定的发展方向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创新。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城市化建设,必须把包括基础理论、基础技术(包括底层技术)、应用技术在内的创新摆在首要位置,推动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行稳致远。以科学技术助力民族复兴伟业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的不懈追求,建设现代化国家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必须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推动有组织的市场导向应用性基础研究迎接正在到来的智能社会,为有组织的市场导向应用性基础研究创造良好生态,关注并把握好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
城市化 中国式现代化 科技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春浩 胡立君 丁言乔
人才集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和保障,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计量分析方法,验证人才集聚影响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人才集聚对中国式现代化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速度在其中起中介作用;人才集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存在市场化和人力资本的单一门槛效应;人才集聚对创新速度的影响存在人力资本的单一门槛效应;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在主效应、中介效应以及门槛效应检验中均存在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