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10)
- 2023(7420)
- 2022(5691)
- 2021(5327)
- 2020(4384)
- 2019(9660)
- 2018(9909)
- 2017(19414)
- 2016(10879)
- 2015(12350)
- 2014(12643)
- 2013(12392)
- 2012(11260)
- 2011(10239)
- 2010(10480)
- 2009(9971)
- 2008(10108)
- 2007(9616)
- 2006(9009)
- 2005(8533)
- 学科
- 农(44783)
- 济(44714)
- 经济(44662)
- 业(36498)
- 农业(29700)
- 管理(22523)
- 业经(16829)
- 企(15937)
- 企业(15937)
- 制(14765)
- 中国(14688)
- 银(11932)
- 银行(11918)
- 方法(11248)
- 行(11098)
- 发(10780)
- 地方(10550)
- 农业经济(10019)
- 数学(9493)
- 数学方法(9332)
- 发展(9320)
- 展(9306)
- 财(9254)
- 村(9049)
- 农村(9041)
- 体(9022)
- 学(9018)
- 度(8724)
- 制度(8722)
- 贸(8352)
- 机构
- 学院(157769)
- 大学(151567)
- 济(65243)
- 经济(63704)
- 研究(57440)
- 管理(56363)
- 农(52750)
- 中国(49271)
- 理学(47125)
- 理学院(46649)
- 管理学(45744)
- 管理学院(45495)
- 农业(40295)
- 科学(35912)
- 京(32941)
- 业大(31855)
- 所(31351)
- 财(28843)
- 中心(27994)
- 研究所(27982)
- 江(27531)
- 农业大学(23941)
- 省(22649)
- 州(21668)
- 财经(21663)
- 业(20843)
- 范(20791)
- 北京(20743)
- 师范(20558)
- 经(19504)
- 基金
- 项目(98005)
- 科学(75318)
- 研究(74475)
- 基金(68034)
- 家(59609)
- 国家(58934)
- 科学基金(48836)
- 社会(46009)
- 社会科(42952)
- 社会科学(42939)
- 省(41165)
- 基金项目(35974)
- 编号(33039)
- 划(32842)
- 教育(32155)
- 农(29854)
- 自然(29782)
- 自然科(29013)
- 自然科学(29007)
- 自然科学基金(28477)
- 成果(26969)
- 资助(26854)
- 发(23691)
- 课题(22442)
- 重点(22186)
- 部(21270)
- 业(20354)
- 创(20117)
- 性(19909)
- 发展(19239)
共检索到258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关若冰 李海超 苗雪霞
RNA生物农药是利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原理,通过抑制生物体重要功能基因的表达,造成有害生物发育停滞或死亡,进而达到病虫害防控的目的。该技术不会改变有害生物的基因组,也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由于RNA生物农药具有精准、高效、绿色无污染等优势,受到了植物保护专家的重视,将其称为“农药史上的第三次革命”。近年来,随着拜耳公司表达昆虫dsRNA的抗虫玉米MON87411获得多个国家的安全证书,引起各大传统农化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布局和产品开发。此外,还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关注,涌现了一大批基于RNAi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控的新兴公司,极大地加速了RNA生物农药的产业化步伐。随着RNA生物农药的快速发展,必将改变全球农药市场格局,这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尽管我国在该领域的研发起步较早,起点也很高,但是,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而应用开发相对薄弱,已经远远落后于国际同行。与传统农药相比,RNA生物农药无论是作用机理还是应用开发,均有其独特之处,亟需监管部门建立匹配的研发、应用、生产等技术标准。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生产进行监督指导,促进我国RNA生物农药的快速发展,降低国际农药巨头在该领域形成技术垄断的风险。基于此,本文系统总结了目前RNA生物农药的国内外研发现状、商业化概况、未来发展趋势及欧美国家针对RNA生物农药相关的法规政策。此外,本文也指出了RNA生物农药在研发以及产业化过程中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期望为国内RNA生物农药开发与监管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纪明山 谷祖敏 张杨
生物农药具有对人畜和非靶标生物安全,环境兼容性好,不易产生抗性,易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来源广泛等优点。本研究对近年生物农药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生物农药研究与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促进生物农药健康发展的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智 孙运军 钱荣华 丁学知 夏立秋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安全型生物农药的研究和应用,生物农药年产值不断攀升,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微生物农药是生物农药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农药研究应用的主要方向。安全型生物农药代替有残留化学农药,高效的基因工程产品代替天然生物制剂将是未来农药市场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安全型生物农药 微生物农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兴 马志卿 李广泽 冯俊涛
讨论了生物农药的定义、范畴和特点 ,对生物农药的研究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述 ,认为生物农药大有发展前途 ,并提出了我国发展生物农药的方向和侧重点
关键词:
生物农药 生物体农药 生物化学农药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正阳 张慧春 郑加强 周宏平
针对专门喷施生物农药的器械较少的现状,设计制造了风送离心式雾化装置,并通过改变风送离心雾化转盘的结构参数(外径、齿数、斜角)以及操作参数(流量、转速、风速)进行雾滴粒径、生物农药活性以及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防治药效试验。得出的主要结论有:转盘外径越大,雾滴粒径越小;斜角度数越大,雾化粒径越小;齿数越多,雾滴粒径越小。由此推荐了针对不同环境下的作物,风送转盘式生物农药离心雾化喷头的最佳结构参数组合,转盘外径、转盘斜角、转盘齿数对于生物农药活性的影响都不大,满足病虫害防治要求。综合各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畅华仪 张俊飚 何可
生物农药的环境友好特性使其逐渐成为农业绿色发展中的重要技术。关注农户对生物农药的采用行为,将有利于生物农药的推广并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因此,利用湖北省388户微观农户调查数据,应用Binary logistic模型讨论了技术感知对农户生物农药采用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将技术感知细分为"技术获取感知"和"技术服务感知"两大类,探究内部与外部、过程与结果等不同层面技术感知对农户采用行为影响的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技术服务感知在农户生物农药采用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且不同技术服务主体作用强度依次为:政府>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技推广组织,而技术获取感知对农户的采纳决策影响较小。据此,文章提出了旨在推进农户采纳生物农药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福亮 郁万文 张远兰
以40个20年生银杏无性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外种皮酚酸含量、单株种实产量、出皮率和单株经济产量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的单株产量、酚酸含量、单株经济产量差异显著,出皮率达到显著性水平。结合银杏无性系的种实产量、出皮率、外种皮酚酸含量和单株经济产量,采用欧氏距离和最长距离法进行聚类,把40个无性系分成4大类。其中第四类(16号(南林外1)、38号(南林外2))无性系的外种皮酚酸含量高,单株种实产量高,外种皮出皮率中等偏高,单株经济产量最高,可以为新型生物农药银杏定向栽培提供材料,具有较高的引种试验和推广潜力。
关键词:
银杏无性系 外种皮 酚酸 生物农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程素琴
新生物农药─—EB-82灭蚜菌中国农科院生防所承担的EB-82灭蚜菌制剂研究已通过鉴定。它是新型广谱性杀蚜虫生物农药,主要杀虫组分为酯溶性留醇类化合物。田间经21种作物多点试用200倍液,对多种蚜虫防效在95%以上,且兼杀叶螨,保护天敌,可取代部分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孟永庆 叶兵 吴常红 李学忠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灵玲 张永嵘 汤宝珍 吴昌标 张群林 刘雄恩
Bt是目前世界上研究最深入、应用最广泛的杀虫微生物.本文初步构建了生物农药Bt资源库,并研究了Bt菌株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以及相关菌株的基因情况.该数据库的构建是保护有益生物菌株的有效途径,也是现代生物农药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生物资源 微生物 Bt 资源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操敏敏 齐振宏 刘可 陈雪婷 黄炜虹
基于湖北、江苏2省粮食主产区的603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检验了农户兼业对其施用生物农药行为的影响并着重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在二者间存在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农户兼业会显著降低其施用生物农药的可能性,且农户兼业的负向影响随着兼业程度的提高而增强;2)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不同兼业类型的农户及其施用生物农药行为间的调节作用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对于Ⅰ兼农户,农机雇佣服务在两者间存在显著正向调节作用,然而金融贷款服务则发挥了显著负向调节作用。对于Ⅱ兼农户,由于农业保险服务在两者间的正向调节作用,农户兼业对其施用生物农药的消极影响有所减弱。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借助农技人员推广生物农药、提升农户的生态认知水平;加大对生物农药的政策扶持、提高施用生物农药的直接补贴;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有针对性的选择服务对象和提供服务内容等政策启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三峡 罗小锋 黄炎忠 唐林 余威震
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利用鄂、赣两省704户稻农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风险感知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对稻农生物农药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对生物农药技术的采用率较低,仍有55.54%的稻农未采用生物农药;(2)风险感知对稻农生物农药技术采纳行为存在显著影响,技术风险感知和市场风险感知越强的稻农,采用生物农药技术的可能性越小;(3)农业社会化服务对稻农生物农药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能有效缓解风险感知对稻农生物农药技术采纳行为的抑制作用;(4)相较于规模户,农业社会化服务更能有效缓解市场风险感知对小农户采用生物农药技术的抑制作用,但对其技术风险感知的缓解作用则不明显。因此,在加大技术宣传和田间地头指导,完善农资市场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增加生物农药补贴力度以降低农户技术与市场风险感知的同时,有必要通过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优化小农户的农产品市场环境,以此促进生物农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稻农 风险感知 农业社会化服务 生物农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