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21)
2023(11670)
2022(10399)
2021(9804)
2020(8308)
2019(19033)
2018(18847)
2017(36033)
2016(20078)
2015(22248)
2014(22289)
2013(22019)
2012(20086)
2011(18067)
2010(17773)
2009(15964)
2008(15533)
2007(13409)
2006(11400)
2005(9950)
作者
(59734)
(49623)
(49272)
(47020)
(31516)
(23996)
(22489)
(19793)
(18632)
(17778)
(16888)
(16642)
(15751)
(15663)
(15474)
(15376)
(15301)
(14719)
(14080)
(14028)
(12576)
(12004)
(11957)
(11222)
(11152)
(11148)
(11120)
(10786)
(10176)
(10108)
学科
(72959)
经济(72878)
管理(53998)
(52296)
(43760)
企业(43760)
方法(35826)
数学(30962)
数学方法(30541)
(19501)
(18802)
中国(18529)
(18408)
业经(16690)
地方(15063)
(13651)
贸易(13646)
理论(13410)
(13268)
农业(13042)
(12959)
(12422)
财务(12359)
财务管理(12340)
(12299)
技术(12289)
企业财务(11769)
环境(11447)
(10854)
银行(10804)
机构
大学(278027)
学院(277177)
管理(108661)
(101102)
经济(98660)
理学(95128)
研究(94729)
理学院(93967)
管理学(92094)
管理学院(91605)
中国(66975)
科学(64392)
(59509)
(53953)
(49682)
业大(47708)
研究所(46066)
(45428)
农业(43216)
中心(42512)
(39119)
北京(37229)
财经(37124)
(36705)
师范(36251)
(34111)
(33854)
(32348)
技术(31911)
师范大学(29275)
基金
项目(199949)
科学(154971)
基金(143315)
研究(140920)
(127989)
国家(126929)
科学基金(106920)
社会(85097)
社会科(80508)
社会科学(80484)
(80026)
基金项目(76888)
自然(72915)
自然科(71222)
自然科学(71201)
自然科学基金(69903)
(68044)
教育(64570)
资助(59149)
编号(56894)
成果(45813)
重点(45219)
(43034)
(42482)
(41869)
课题(39894)
计划(39353)
科研(39159)
创新(39035)
大学(36496)
期刊
(105512)
经济(105512)
研究(76002)
学报(53216)
中国(50375)
(48863)
科学(45803)
管理(38393)
大学(38071)
学学(36031)
农业(34630)
(33174)
教育(31170)
技术(23119)
(20104)
金融(20104)
(18255)
业经(17769)
财经(17073)
经济研究(16498)
图书(15480)
科技(14852)
业大(14559)
(14386)
(14155)
问题(13667)
理论(13492)
实践(12628)
(12628)
技术经济(12470)
共检索到388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益勤  徐尚忠  李建生  
【目的】探讨RFLP分子标记在杂种优势预测研究中的作用。【方法】在利用分子标记划分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基础上,选用在我国南方广泛推广的33个自交系和4个测验种,按NC-II遗传设计估计了132个杂交组合的产量表现,分析了基于RFLP分子标记杂合性与杂交组合F1产量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杂合性与F1穗粒重、百粒重和行粒数等产量性状之间相关极显著,但相关程度不高,与F1穗粒重相关系数仅为0.431;亲缘关系较近组合的F1产量与杂合性的相关明显高于亲缘关系较远的组合;杂合性低于0.60的组合几乎都表现为负优势(91.67%),其杂合性与F1产量平均优势有极显著的正相关(r=0.771**),当杂合性范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飞  陈发棣  房伟民  陈素梅  
花器是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观赏特性的重要构成因素,也是菊花品种改良的主要目标性状之一。花器性状比较复杂,主要由花序直径、舌状花数、瓣性和花色等组成。由于栽培菊花的遗传背景复杂,存在高度杂合、自交不亲和、近交衰退等现象,给菊花目标性状改良带来了很大困难。张飞等(2008)研究了花器性状在切花菊品种间的遗传变异情况;菊花部分性状在杂种一代的变异情况也有相关报道(徐文辉等,2000;陈发棣等,2003;蒋甲福等,2003),但是研究的样本群体都比较小。赵静媛等(2009)成功筛选出与地被菊株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新勤  郭文忠  陆强  
通过对玉米穗部性状整齐度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 :行粒数整齐度与产量的相关达到极显著 ,回归方程为 :y =- 6 5 0 + 1 0 2x ;穗行数整齐度与产量的相关达显著 ,回归方程为 :y =1 5 6 + 0 5 3x ;穗长整齐度与产量的相关不显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丹  
以5个来源不同的玉米自交系组成的杂交组合为材料,对旅大红骨群自交系为父本的F1产量等性状的杂种优势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旅大红骨群与Reid,PA,PB群组合的F1的杂种优势均随性状不同而有所差异;在种质改良过程中PA×旅组合后代的杂种优势较强,从抗旱性角度来看Reid×旅组合具有显著优势;旅大红骨群自交系作为父本对后代在多个性状上的影响大于母本自交系,在利用不同性状对后代进行改良时应注重旅群与其他群不同组合模式的应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国增超  郭炜  侯静  尹佟明  陈赢男  
以簸箕柳F1杂交群体为材料,对132个子代的木材基本密度,木材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木材的纤维素平均含量为53.19%,变异范围为47.91%~57.00%;木质素平均含量为14.20%,变异范围为12.28%~16.43%,半纤维素的平均含量为19.80%,变异范围为16.52%~23.76%,木材基本密度为0.392 6 g/cm3,变异范围为0.241 6 g/cm3~0.504 4 g/cm3。结果显示上述性状在杂交子代中有较大的变异幅度。对上述性状的表型值进行Anderson-Darling正态分布检验,并利用BOX-COX公...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伟  关琦  宋欣  杨文鹏  王明春  
【目的】为推进贵州玉米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遗传改良以及新品种的选育。【方法】用多态性丰富的85个SSR标记,选取50个来自贵州省内已审定的玉米品种进行分析。【结果】(1)共检测出471个SSR等位基因,SSR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平均为5.54个,PIC值平均为0.58,表明所用SSR标记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2)umc2048、bnlg1885、bnlg1083、bnlg2144、phi092、umc2094、umc1726、nc005、umc1491、umc1619和bnlg2228等11个SSR位点的H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辅燕  陈洪梅  张培高  汪燕芬  田俊明  番兴明  
对28个供试玉米杂交组合的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较对照渝单8号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的组合有8个,分别是2091、YR17、桂0810、8086、S0801、郑单1001、金玉506和W8210。穗部性状对籽粒产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出籽率﹥穗粗﹥行粒数﹥穗行数﹥千粒重﹥穗长﹥轴粗。通径分析表明,各穗部性状对籽粒产量的重要性依次为行粒数﹥穗粗﹥穗行数﹥千粒重﹥出籽率﹥轴粗﹥穗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国梁  赵亚丽  王秀玲  李鸿萍  李潮海  
【目的】研究中国河西制种基地玉米种子成熟度与种子活力、F_1产量之间的关系,为确定适宜收获期、避免种子遭受早霜冻、确保种子质量安全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用偏马齿型豫单603杂交种子和偏硬粒型豫单606杂交种为材料,从授粉后40 d开始采收果穗,每隔5 d测定一次籽粒乳线发育、籽粒含水量、百粒重、种子发芽率和浸出液电导率,并检测F_1田间表现及籽粒产量,研究玉米种子成熟度对种子活力和F_1产量的影响。【结果】豫单603和豫单606 2个杂交种乳线出现时间和发育程度存在较大差别,整体表现为豫单603乳线出现晚、消失早,而豫单606乳线出现早、消失晚。授粉后40 d...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左艳春  杜周和  陈义安  周晓康  冯礼斌  
本研究比较了6个玉米纯系材料及其与大刍草杂交后代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玉米材料与大刍草杂交后,生育期均有推迟,绿期显著增长。各F1代材料的株高均较母本显著增加,叶长增加,叶宽减少,但单枝叶片数量变化不大。各材料在叶腋出均出现分蘖,材料5230杂、B34杂、511杂和H630杂在茎秆基部也出现分蘖,其中H630杂基部分蘖达8.25个。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海琳  国增超  侯静  李淑娴  
为分析簸箕柳木材材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我们以簸箕柳F1杂交群体为材料,对107个子代的地径、苗高、生物量大小进行了野外调查,测定了其木材基本密度,木材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统计结果表明:木材纤维素平均含量为53.32%,变异范围为47.91%~56.69%;木质素平均含量为14.25%,变异范围为12.28%~16.43%;半纤维素平均含量为19.71%,变异范围为16.52%~23.10%;木材基本密度为0.391 5 g·cm~(-3),变异范围为0.241 6 g·cm~(-3)~0.504 4 g·cm~(-3)。此外,杂交群体的平均地径为11.43 mm,变异范围为7.64...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骏驰  郭印山  刘镇东  李坤  杨晓旭  石广丽  牛早柱  李成祥  郭修武  
葡萄是遗传上高度杂合的木本果树,获得真实性杂种是有效开展杂交育种及其他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以玫瑰香×红地球杂交组合后代株系为材料,采用SSR分子标记对杂交后代单株进行杂种真实性鉴定,筛选出在双亲间有特异位点的SSR引物,对210株杂交后代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210株杂交后代中有183个单株具有父本和母本的特异性条带,并结合田间形态学分析,确定为真实性杂种。SSR分子标记能够简单、高效的对葡萄杂交后代进行真实性鉴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孝永  高国强  吕铁信  吴德芳  
通过对60个长绒陆地棉品系与黄河流域推广品种杂交F1代的几个重要性状进行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铃数是影响高品质棉花产量的最主要因素,子指则与皮棉产量呈负相关,单铃重对产量影响较小.中长绒材料在纤维长度、纤维强度和纤维细度同时达到育种目标所需要的要求是可能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振江  李明顺  李新海  张世煌  张宝石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密度为主区,自交系为副区,材料均为华北地区近40年34个骨干玉米自交系,用逐步回归、通径分析和偏向关等方法分析了其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总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对自交系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总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株粒数>空秆率>行粒数>千粒重>叶向值>秃尖度>穗位>生育期>ASI>倒伏率。只有通过提高单株粒数,才能加大密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粒数。同时通过保持穗位、生育期在适当水平,强化耐密性的选择,选择千粒重高、雌雄协调、株型上举耐密且抗倒能力强的自交系,才能最终提高玉米自交系的产量。因此,提高株粒数是提高玉米自交系产量的最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袁力行  傅骏骅  刘新芝  彭泽斌  张世煌  李新海  李连城  
利用 RFLP、SSR、AFLP和 RAPD分子标记对 1 5个玉米 (Zea mays L.)骨干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继而研究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 1 0 5个双列杂交组合的产量及特殊配合力的相关性 ,探讨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能性。结果表明 :(1 )利用分子标记把 1 5个供试材料划分为唐四平头、旅大红骨、兰卡斯特、瑞德和 PN共 5个类群 ,与系谱分析基本一致 ;(2 )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 F1产量、分子标记特殊遗传距离与特殊配合力之间都呈显著正相关 (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琦  蒲婷婷  王艺儒  韩卫娟  索玉静  白玉娥  傅建敏  
【目的】研究柿杂交F_1代果实重要表型性状和品质指标的遗传变异规律,为利用杂交育种进行柿果实品质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36份‘富有’ב赤柿’杂交F_1代单株为材料,对其4个表型指标以及8个果实品质成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其遗传变异多样性,并运用Person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各性状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柿F_1代单株之间的离散性。【结果】1)柿杂交F_1代果实1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0.80%~165.97%,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其中可溶性单宁变异系数最大,为165.97%;果实横径变异系数最小,为10.80%。2)12个性状产生的66对相关性中分别有9对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5),不溶性单宁与总单宁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总单宁与总酚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3)12个性状主成分分析缩减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3.42%;聚类分析将F_1代的36份单株分为Ⅰ、Ⅱ、Ⅲ和Ⅳ4个类群,聚类结果充分反映了各类群的特征。4)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筛选出ZJ346、ZJ49、ZJ40等用于不同途径的优良单株。【结论】柿杂交F_1代果实12个性状遗传多样性丰富,相对于表型性状的小幅度变异,作为果实品质重要指标的内含物含量变异更为丰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