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66)
- 2023(12906)
- 2022(10694)
- 2021(9996)
- 2020(8242)
- 2019(18997)
- 2018(18647)
- 2017(35195)
- 2016(19229)
- 2015(22122)
- 2014(22144)
- 2013(22130)
- 2012(20765)
- 2011(18909)
- 2010(18744)
- 2009(17772)
- 2008(17976)
- 2007(16147)
- 2006(14076)
- 2005(12984)
- 学科
- 济(82141)
- 经济(82033)
- 管理(57097)
- 业(52323)
- 企(41379)
- 企业(41379)
- 方法(36221)
- 数学(32245)
- 数学方法(31984)
- 中国(24854)
- 农(24414)
- 财(22900)
- 制(20413)
- 贸(18107)
- 贸易(18099)
- 业经(18091)
- 易(17700)
- 学(16598)
- 农业(15639)
- 银(14573)
- 银行(14539)
- 行(13930)
- 体(13851)
- 融(13576)
- 金融(13571)
- 地方(13567)
- 务(13251)
- 财务(13217)
- 财务管理(13177)
- 环境(13088)
- 机构
- 大学(287106)
- 学院(284910)
- 济(125490)
- 经济(123109)
- 管理(105084)
- 研究(102831)
- 理学(89751)
- 理学院(88728)
- 管理学(87382)
- 管理学院(86839)
- 中国(79748)
- 京(61199)
- 科学(60701)
- 财(58809)
- 所(52511)
- 农(50699)
- 研究所(47554)
- 中心(46604)
- 财经(46241)
- 江(42860)
- 经(42081)
- 业大(42012)
- 经济学(40242)
- 农业(39849)
- 北京(39189)
- 院(36798)
- 经济学院(36321)
- 范(36043)
- 师范(35678)
- 财经大学(34242)
- 基金
- 项目(186865)
- 科学(146897)
- 研究(137158)
- 基金(136961)
- 家(119861)
- 国家(118926)
- 科学基金(100376)
- 社会(88896)
- 社会科(84302)
- 社会科学(84279)
- 基金项目(71515)
- 省(70606)
- 教育(62715)
- 自然(62591)
- 自然科(61059)
- 自然科学(61038)
- 划(60335)
- 自然科学基金(59997)
- 资助(56113)
- 编号(54444)
- 成果(45447)
- 部(43108)
- 重点(42950)
- 发(40727)
- 创(38641)
- 制(38590)
- 课题(38263)
- 国家社会(38010)
- 教育部(36908)
- 创新(36388)
- 期刊
- 济(138866)
- 经济(138866)
- 研究(86574)
- 中国(58024)
- 农(47261)
- 财(46654)
- 学报(46135)
- 科学(42120)
- 管理(38292)
- 大学(35318)
- 学学(33413)
- 农业(31939)
- 教育(27815)
- 融(27438)
- 金融(27438)
- 技术(23858)
- 财经(23806)
- 经济研究(22906)
- 业经(21153)
- 经(20525)
- 问题(18895)
- 业(17658)
- 贸(17490)
- 世界(15426)
- 国际(14914)
- 版(14565)
- 技术经济(14114)
- 理论(13179)
- 统计(12584)
- 科技(12383)
共检索到431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靖 宋海英
由多个食物生产、贸易大国参与的RCEP协定,为中国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国内食物安全提供了契机。基于全球食物贸易数据,通过测度MS、TC、RCA三个指数,考察RCEP助力中国食物安全的潜力空间。研究发现:中国与RCEP成员国之间的食物贸易往来密切,RCEP协定的关税减让规则对保障中国食物安全具有积极作用;RCEP成员国中,食物国际竞争力较强的有东盟、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中国可加大对东盟的油料油脂、谷物、水产品,新西兰的谷物、奶及奶制品,澳大利亚的奶及奶制品的进口;非RCEP成员国中,荷兰的谷物、厄瓜多尔的水产品、巴西的糖、西班牙的动物产品、法国的饮料和烟草等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强于RCEP成员国,可作为中国进口食物的补充来源。
关键词:
RCEP 食物安全 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岩
文章旨在研究客户参与如何促进新产品开发。通过对相关文献综述分析,发现客户参与在新产品开发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新产品开发团队正积极地让他们的客户参与到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文章考察了三种形式的客户参与对新产品结果的影响:传统形式的作为信息源的客户参与;积极形式的作为联合开发者的客户参与;更高级形式的客户参与企业创新。研究表明客户参与能促进新产品开发,并根据客户参与促进新产品开发的具体途径,有针对性地给出了提高客户参与的路径建议。
关键词:
客户参与 新产品开发 开发团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传忠 刘书彤
推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已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利用2003—2020年中国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随机前沿全赋能效应模型,运用反事实分析方法,分析数字经济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赋能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的赋能效应,这种效应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条路径实现,其中,通过技术进步赋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为主要作用路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合理化、高级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赋能效应较大,而赋能技术效率的效应相对较小;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发挥数字经济对技术进步赋能作用,使得数字经济深度赋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更为明显;数字经济对南方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赋能效应更为显著。为进一步提升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应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黄季焜
虽然中国在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充足的衣食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但近年来人们对中国的粮食安全却产生了极大的关注。本文的目的是试图对中国当前和未来的食物和粮食安全做一评估。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目前不但不存在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巨大威胁的因素 ,而且中国还是世界上所有发展中国家食物和粮食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中国也能够在未来的几十年间保持高水平的食物安全。中国需要重新审视粮食安全问题 ,建立粮食安全的新框架。
关键词:
食物安全 粮食安全 政策 中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萌山 秦朗 程广燕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大食物观的提出,为我国食物系统转型指明了新的方向,为构建新时代可持续的食物系统开辟了新的战略路径。本文在系统梳理中国食物系统转型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以目标更加高远、结构更加丰富、来源更加多元、供给更加可持续、保障更加安全为食物系统转型要求,以推进绿色农业生产方式、推动食品加工营养健康转型、建立区域特色可持续膳食模式、减少食物损耗与浪费、提高国际市场利用能力、加强资源回收与利用为食物系统转型路径,需要从转变发展观念、创新食物供给、强化政策支撑、加强科技创新、加强营养援助、加强顶层设计六个方面综合施策。
关键词:
大食物观 食物系统转型 路径 战略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程云洁 杨淋杰
通过构建综合指标体系测度中国与RCEP各成员国间的贸易韧性水平,利用随机核密度方法及马尔科夫链探究贸易韧性的时空演进规律,并借助二次指派程序,详细解析不同层面因素对于贸易韧性的驱动影响力。结果表明:2001—2022年,中国与RCEP成员国整体贸易韧性水平呈上升趋势,其中,中国与日本、澳大利亚的贸易韧性水平较高,与柬埔寨、缅甸的贸易韧性有待提高;贸易韧性发展表现出阶段性特征,贸易韧性由较低阶段向上发展较快,达到中高贸易韧性水平后存在固化现象,较难实现短期内跨越式发展;根据研究单元发展状态不同,各因素对于贸易韧性驱动影响力存在异质性。
关键词:
RCEP 贸易韧性 提升路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荣志杰 姜启军 牛亮 周然
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对保障粮食和各类食物有效供给、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大食物观”为引领,构建粮食安全评价体系,结合主客观赋权方法,在区划食物主产区、非主产区的基础上,对2009-2020年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粮食安全水平进行科学测算,探索制约不同区域粮食安全水平继续提高的相对短板。结果表明:当前各省级行政区已全部迈入粮食安全的“安全”及以上行列,保障食物供应数量是最关键目标。对食物主产区而言,农业固定资产投入、地方支农投入还需进一步提高,农药化肥施用量较大等传统问题依然存在,耕地流失和脂肪生产能力逐步成为新短板;对非主产区而言,食物加工与储备能力、仓储从业人员数量和农药化肥施用量较大是主要障碍。基于此,建议从多元开发食物来源、精准农业补贴导向、优化耕地补偿、调整食物储加布局等方面继续提高粮食安全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孟继民
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虽有好转,但深层次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小煤矿的安全问题依然突出,应该成为安全工作的重点,从规范采矿权和完善保障安全的利益机制入手,建立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小煤矿 安全生产 长效机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曹志宏 郝晋珉 邢红萍
食物生产是影响温室效应气体排放的重要方面,由于食物类型不同其碳排强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当前中国居民食物消费快速演替必然会对生态碳环境产生重要影响。论文利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研究1997—2016年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在生产过程中碳排放时空演变及其主要驱动因子。主要结论如下:①在数量上,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总量和人均量整体都呈现逐渐的增长刚性,但仍属于低碳消费模式;②在结构上,各类型食物碳排放演变呈现显著的分异态势,整体上动物性食物碳排放增长速度快于植物性食物碳排放减少速度;③在城乡差异上,城镇和乡村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在数量、结构和趋势上表现出显著的城乡二元属性,但近年城乡差异表现出减缓趋势;④在空间上,各地食物消费碳排放呈现较显著的民族性、地域性、集聚性和中心"塌陷"的特征,碳排放密度高值主要分布在直辖市和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地区;⑤在驱动力上,结构演替是全国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总量整体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而人口数量是各地地域空间差异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灵恩 侯鹏 刘晓洁 成升魁
食物消费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消费活动。践行食物可持续消费模式是构建绿色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目前中国居民食物消费领域呈现出膳食结构变化大、消费方式多元化等特征,同时存在不合理消费带来的健康隐患、食物浪费严重以及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食物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探讨了食物可持续消费的定义、原则、特征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进一步提出了现阶段中国食物可持续消费的实现路径,即立足中国实际,从制度设计、方案制定、示范推广、科普引导和监测评估五个步骤着手构建食物可持续消费模式。本文研究结论指出应当重点关注大中城市和贫困农村等重点区域,并聚焦流动人口和中小学生等重点人群,在居民家庭和餐饮行业等重点领域优先探索构建食物可持续消费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章政 林卫斌
本文从食物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及可持续性安全三个方面对保证食物安全的制度创新做了分析和探讨。认为在食物的生产和流通方面 ,价格机制没有起到合理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 ,原因在于我国从政策层面到观念的认知层面上都压制了食物市场的发育 ;在食物质量安全问题上 ,除了技术上的原因外 ,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管制力度不够 ,应该扩大政府对食品管理的职权范围 ,加强对食物质量安全的监督、管制 ;在可持续性安全方面 ,建立一套公开的土地征用协商机制是防范工业化过程中土地大量非农化的有效方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兴志
煤炭是我国能源结构的基础,有力保障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煤炭生产由于受客观条件等因素影响,坑道坍塌、漏水、瓦斯爆炸等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安全成本巨大,严重影响煤炭行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煤矿安全规制已经成为政策层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逐渐完善,局限于行政性、计划性的煤矿安全规制已经暴露出效率上的缺失和效果上的失灵,迫切需要探求基于煤矿自身利益视角出发的安全规制路径,进而实现激励相容的煤矿安全规制制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梅方权
在进入80年代以来和走向21世纪的进程中,为实现中国粮食和主要食物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保障中国的食物安全,迫切需要把战略重点逐步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用内,中国的粮食和主要食物的结构性和区域性的不平衡是影响食物安全的一个突出问题。中国食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有很大的潜力。在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从中国国情出发,应重点开发蛋白质资没,提高人民膳食中优质蛋白质比重。为此,要加快实施“三元结构工程”,推行“大豆行动计划”,加强多种食物资源的深度综合加工,建立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的复合产业体系。中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转变时期,市场机制发育很不完善,食物供给常有较大波动。对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由国家食物储备制度、风险基金制度、保护价格制度,组成三位一体的有力宏观调控体系;建立一个由灵敏准确的信息系统、功能完善的模型系统、综合集成的专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的食物安全和预警系统,及时地发布食物安全动态,以支持政府科学的决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傅泽强 蔡运龙
本文阐述了世界食物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 ,介绍了不同国家实现食物安全的模式及其政策选择 ,分析了中国食物安全成就及未来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根据国情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中国实现 2 1世纪国家食物安全可持续性的战略举措。
关键词:
食物安全 模式 对策 世界 中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世卫
介绍了食物安全的基本特征,分食物数量、质量、营养和可持续性发展四个方面对中国食物安全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生产、消费、预警三方面对食物安全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中国 食物安全 特征 现状和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