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46)
2023(6250)
2022(5364)
2021(4883)
2020(3933)
2019(8650)
2018(8682)
2017(16672)
2016(8446)
2015(9416)
2014(8849)
2013(8468)
2012(7531)
2011(6862)
2010(6892)
2009(6307)
2008(5894)
2007(5212)
2006(4396)
2005(3772)
作者
(21512)
(18086)
(18068)
(16865)
(11177)
(8437)
(8230)
(7017)
(6628)
(6375)
(5880)
(5839)
(5592)
(5510)
(5490)
(5441)
(5414)
(5270)
(5214)
(5132)
(4381)
(4379)
(4292)
(4049)
(4029)
(3973)
(3938)
(3852)
(3617)
(3611)
学科
(37779)
经济(37760)
(21418)
管理(20447)
(18512)
贸易(18503)
(17937)
(16325)
企业(16325)
方法(12947)
(12109)
数学(10294)
数学方法(10194)
地方(9863)
业经(9862)
产业(9494)
中国(8707)
农业(7929)
关系(7549)
(6879)
技术(6706)
(6306)
(6060)
(5891)
理论(5727)
(5522)
出口(5518)
出口贸易(5518)
结构(5416)
地方经济(5374)
机构
学院(116413)
大学(110130)
(53534)
经济(52649)
管理(43563)
理学(37830)
研究(37702)
理学院(37518)
管理学(36929)
管理学院(36752)
中国(26180)
(21450)
科学(20617)
(20275)
(17694)
(16888)
中心(16834)
(16553)
财经(16480)
经济学(16248)
研究所(15950)
业大(15397)
经济学院(14852)
(14784)
(14509)
师范(14399)
(14263)
(14166)
(13835)
技术(12930)
基金
项目(78351)
科学(62150)
研究(61802)
基金(55458)
(47026)
国家(46671)
科学基金(40284)
社会(39875)
社会科(38055)
社会科学(38051)
(32628)
基金项目(29300)
教育(27396)
编号(26570)
(25753)
自然(23633)
自然科(23071)
自然科学(23067)
自然科学基金(22620)
资助(21788)
成果(20293)
(19455)
课题(17856)
重点(17633)
(17546)
(16598)
发展(16481)
国家社会(16476)
创新(16370)
(16240)
期刊
(61041)
经济(61041)
研究(32312)
中国(19630)
(17019)
管理(15797)
(13888)
业经(13488)
科学(13370)
学报(13053)
(12838)
农业(12218)
国际(11574)
教育(11413)
经济研究(11256)
大学(10489)
技术(10154)
学学(10079)
问题(9460)
商业(8031)
(7987)
金融(7987)
财经(7249)
世界(6781)
(6547)
(6339)
贸易(6339)
(5906)
(5700)
论坛(5700)
共检索到169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韩佳容   贾孟瑶   余壮雄  
本文通过内生化部门产品消费比重扩展已有理论模型,从而更好地贴合关税减让幅度的部门差异性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结构模型量化评估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关税减让与服务开放对区域产出、贸易增长和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RCEP实施使区域内总体产出在2020年的基础上增长1.06%,实际收入平均增长1.70%。RCEP实施促进了区域内贸易增长,也极大地推动了区域间消费变动引发的中间投入驱动型产业转移的增长。中国和东盟分别在制造业的产业外迁和产业承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尽管中国在纺织业和橡胶塑料制造业等领域面临向东盟大幅转出,但在计算机电子光学设备制造业和机动车辆制造业等领域仍然面临产业净转入;此外,RCEP实施使区域内的农林牧业产业供应面临向日韩澳新转移的趋势,而专业科学技术服务产业等服务业供应则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可见RCEP在促进区域内产业合作与转移的同时,维护区域供应链安全也是重要任务之一。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曾小平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产业的国际大分工,以鼓励和吸引外国投资为主要目的的加工贸易,凭借对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在助推国家整体经济水平与对外贸易规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根据中国海关信息网相关数据可知,自1982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在全国对外贸易进出口额中占比8.4%到1996年占比达50.6%,直至1998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琳  姚海华  
文章以长三角16个城市为样本,通过地方专业化系数、行业地方化系数、区域分工系数和商品重叠系数对其贸易分工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在长三角地区的地方专业化和行业地方化程度普遍提高的同时,生产和贸易分离现象的出现使得贸易量大的城市专业化系数相对较低,而贸易量小的城市专业化系数却相对较高;技术密集型行业生产工序的空间分割导致贸易量大的行业地方化水平也相对较低。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性原因在于长三角地区产品内分工程度深化造成的贸易商品结构趋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云香  
本文分析了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农产品贸易的结构性特征。研究发现:中国与其他成员国农产品贸易额持续扩大,贸易逆差呈扩大趋势;东盟主要农产品出口国和新西兰在中国贸易伙伴中的地位上升;中国对其他成员国农产品出口与进口的主要产品大类相对稳定且高度集中;中国与其他成员国农产品贸易既有竞争性,也有互补性,总体上以互补性为主。本文结论对中国制定有效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政策措施,促进RCEP区域内产业链和供应链紧密融合与延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金丹  冯飞云  
中越作为当今世界两大新兴经济体,两国经贸关系的协调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但当前中越贸易失衡问题日趋突显,已严重影响双边政治互信与经贸合作的发展。基于越南对华贸易逆差现状以及供应链、价值链和产业链视角,文章认为越南供应链面临出口需求激增与对华进口依赖局面,而越南制造业常年位于全球价值链低端,本土配套产业基础薄弱,无法满足国内需求,使其不得不增加对中国进口的需求,从而形成对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局面。最后结合RCEP为两国贸易带来的机遇,文章分析出可扩大中越贸易规模、改善贸易失衡的产品,并进一步为缩小两国贸易逆差提供新思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敏  陈淑梅  
目前东亚地区以东盟10+X为核心的区域贸易协定、跨区域合作基础上的各种贸易协定,以及美国介入的与诸多APEC国家签订的混合型的多边或双边协定的交叉发展,是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区域贸易协定多元化的新动向。该地区多元化区域贸易协定对中国跨国产业转移的研究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目前东亚地区区域贸易协定多元化特征和我国跨国产业转移趋势基础上,就其对中国跨国产业转移的影响展开探讨,并从国家层面产业转移政策环境优化和企业层面竞争优势的提升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俞毅  
一、贸易大国背景要求我国 出口主导产业转型 (一)我国出口商品所频繁遭受的反倾销调查说明建立在产品低技术含量、低产业层次基础上的量大价低的粗放出口方式未来发展空间十分有限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利用我国入世承诺时的"非市场经济"地位、"特保"等不利条款对我国出口商品实行广泛的反倾销调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奇璘  姚莉  
伴随着产业结构升级,服务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东盟提出并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于中国—东盟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2020年11月东盟十国与中国等国家正式签署了RCEP协定,RCEP将促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相互开放市场,深化合作,有可能形成全新的服务贸易伙伴关系。文章在RCEP的背景下梳理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分析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并由此提出促进双边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莉  
中日韩三国是RCEP框架内重要经济体,都是东亚制造业大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价值。通过2010—2022年间三国的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比分析发现:相对日韩而言,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规模巨大、增长速度快,2020年以来已实现顺差且规模不断增加;电信服务竞争力显著提升,加工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具有显性比较优势,运输服务世界占比上升。为进一步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国际竞争的新优势,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中国在不断扩大高水平制度性对外开放的同时,可通过发展集群式价值网络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挥数字经济活力与潜力,推进RCEP服务贸易国际合作,提升生产性服务贸易规模和发展水平,以满足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更高需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学诞  秦书辉  陆昌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立足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提升我国经济开放发展和塑造国际经济合作格局的战略抉择。关税作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中间联结点,具有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优势,在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也是RCEP谈判内容的焦点之一。RCEP的签署对我国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对促进广西对外贸易发展更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在对RCEP签署的背景、内容和意义进行简要梳理后,着重介绍了广西与RCEP其他14个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情况,剖析了RCEP签署给广西对外贸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侧重从关税政策的角度提出广西应对RCEP带来的挑战以及在对外贸易中进一步提质增效的具体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亮  陶红军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当前中国参与的规模最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谈判,可能对中国的猪肉贸易产生影响。本文在估算中国猪肉产品的进口需求价格弹性和非关税壁垒等值的基础上,运用局部均衡SMART模型模拟分析了RCEP对中国猪肉贸易产生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长(短)期分析场景下,RCEP生效后中国都将获得正的猪肉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虽然RCEP将促进中国与其他RCEP成员国之间的猪肉贸易,但是对中国与传统猪肉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影响不大。在RCEP谈判要价过程中,中国的猪肉贸易政策可以更加宽松一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亮  陶红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樊兢  
本文首先构建一套RCEP成员国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对RCEP成员国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测算,然后利用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验证贸易便利化水平对RCEP成员国贸易的促进作用。贸易潜力研究表明,RCEP的整体贸易潜力属于潜力巨大型,在成员国提升各自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情况下,可以为RECP增加贸易流量。最后,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内涵,对提高RCEP成员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出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立强  华晓红  杨立东  
两岸产业合作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两岸经济和贸易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ECFA的推动下,两岸产业合作越来越紧密。从国际产业转移的视角来看,两岸产业合作实际上又是亚太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组成部分。换言之,两岸产业合作的形式、领域和发展走向都与全球范围内的国际产业转移有着密切关系。在当前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即将到来的大背景下,未来两岸产业合作的前景和途径如何就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问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许创颖  
RCEP的签署对东亚区域深化经贸合作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够加速推进中日韩FTA谈判进程,推动中日经贸关系取得突破并能够强化东亚生产网络整合。对于中国而言,借力于RCEP参与东亚区域经贸合作,可以为中国提供与东亚各国深化经贸合作的辐条状网络,也能够降低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贸合作的制度型成本及地缘政治风险;同时中国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可能会引发东亚内部冲突,中国技术需求难以从内部获得以及日韩经贸关系不对称带来的影响。为此,中国应当立足当下,加速推进中日韩FTA谈判进程;着眼长远,强化中日韩三国的数字经济合作;面向东南亚和东亚,推进中日韩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