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53)
2023(10644)
2022(8801)
2021(8362)
2020(6568)
2019(14527)
2018(14004)
2017(26033)
2016(13532)
2015(15258)
2014(14480)
2013(14002)
2012(12746)
2011(11869)
2010(11552)
2009(10679)
2008(10133)
2007(8648)
2006(7533)
2005(6759)
作者
(35614)
(30014)
(29930)
(28372)
(18905)
(14249)
(13520)
(11712)
(11236)
(10326)
(10241)
(9986)
(9418)
(9350)
(9316)
(9199)
(9005)
(8730)
(8598)
(8572)
(7392)
(7210)
(7079)
(6750)
(6696)
(6622)
(6494)
(6343)
(5900)
(5862)
学科
(61555)
经济(61509)
管理(32123)
(27915)
方法(22823)
(22539)
贸易(22528)
(21919)
(20453)
企业(20453)
数学(20019)
数学方法(19867)
中国(19770)
(16675)
地方(14716)
业经(12207)
农业(10915)
关系(10814)
(10576)
(10076)
环境(9983)
(9598)
(9352)
金融(9350)
(9254)
(8927)
银行(8922)
(8730)
(8565)
地方经济(8555)
机构
学院(188734)
大学(185955)
(88386)
经济(86969)
研究(71085)
管理(66940)
理学(57588)
理学院(56915)
管理学(56097)
管理学院(55759)
中国(53953)
科学(39892)
(39017)
(35574)
(34641)
研究所(31705)
中心(30809)
财经(29013)
经济学(28875)
(27029)
(26674)
(26355)
经济学院(26130)
(25981)
(25883)
师范(25802)
北京(24773)
业大(23541)
科学院(21795)
财经大学(21605)
基金
项目(128467)
科学(102946)
研究(98812)
基金(94606)
(82344)
国家(81770)
科学基金(69425)
社会(65802)
社会科(62505)
社会科学(62495)
基金项目(48764)
(47968)
教育(44869)
(41179)
自然(41019)
自然科(40073)
自然科学(40063)
编号(39878)
自然科学基金(39323)
资助(37927)
成果(32059)
(30451)
重点(29892)
(29574)
国家社会(28677)
课题(28145)
(27313)
中国(27155)
教育部(25767)
创新(25712)
期刊
(97478)
经济(97478)
研究(58729)
中国(35998)
(26319)
科学(25458)
学报(25100)
(24173)
管理(23974)
教育(21339)
大学(19672)
农业(18879)
学学(18540)
(18380)
经济研究(18340)
国际(17016)
(16978)
金融(16978)
业经(16391)
技术(14965)
问题(13888)
财经(13865)
世界(12825)
(12218)
(10232)
商业(9114)
资源(8843)
(8832)
论坛(8832)
(8702)
共检索到283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许创颖  
RCEP的签署对东亚区域深化经贸合作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够加速推进中日韩FTA谈判进程,推动中日经贸关系取得突破并能够强化东亚生产网络整合。对于中国而言,借力于RCEP参与东亚区域经贸合作,可以为中国提供与东亚各国深化经贸合作的辐条状网络,也能够降低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贸合作的制度型成本及地缘政治风险;同时中国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可能会引发东亚内部冲突,中国技术需求难以从内部获得以及日韩经贸关系不对称带来的影响。为此,中国应当立足当下,加速推进中日韩FTA谈判进程;着眼长远,强化中日韩三国的数字经济合作;面向东南亚和东亚,推进中日韩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小柯  李保明  时保国  
东亚区域价值链是两岸产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重要一环,RCEP正推动东亚区域价值链朝RCEP区域价值链发展,RCEP区域内经济体之间的合作质量将全面提升,台湾地区被边缘化的风险加剧,由此给两岸经贸合作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在RCEP影响下,两岸产业链发展将呈现两个趋势:一是“三角贸易”模式的两岸产业链合作会相对下降,以融入大陆市场为依托的合作将相应提升;二是进入RCEP区域内价值链的全球价值链出口会得到提升,进入RCEP区域外的部分则相对下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海琦  李光辉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最初来源于美国倡导的(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和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2009年越南加入后,开始进入发展壮大阶段。于是,美国便以此为载体,全面推行美国的贸易战略和自贸区战略,主导《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谈判。自2009年美国在亚太地区推行《跨太平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定》以来,亚洲的区域经济合作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2012年11月20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中日韩三国经贸部长举行会晤,宣布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家勤  
6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地区。加强东亚区域的经贸合作是符合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它有利于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在该地区形成一个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次区域经贸合作是完全可能的。中国应积极参与东亚区域的经贸合作,为推进该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共同繁荣作出贡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春明  刘珊珊  
在"粗放式"嵌入全球价值链遭遇发展瓶颈、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威胁我国供应链和产业链安全的双重背景下,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且明确的战略部署。东亚地区与我国经济联系密切,是我国实现国际经济外循环的重要桥梁。本文从内需主导模式的大国经济发展理论、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主场全球化三个角度探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与东亚区域经贸合作的理论逻辑,进一步探讨中国以及东亚地区经贸发展的结构性变化,并提出中国与东亚区域经贸合作的路径优化策略,以期实现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重构东亚区域价值链,推动东亚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拥军  戴炳钦  简兆权  范志明  胡品平  
学界对现有工业园区商业模式的研究尽管从园区布局、环境污染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角度进行了探讨,然而,缺乏从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的视角对境外工业园区商业模式进行讨论,无法体现利益相关者在境外园区商业战略和营销中的地位。文章在价值共创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合作区商业模式动态更新的案例研究发现,境外工业园区存在地产型和城市功能型两种商业模式,境外工业园区的商业模式更新路径存在匹配式和引导式两种。这一研究将价值共创理论应用到境外合作区商业模式转型中,加深了对境外合作区不同商业模式特征及其更新路径的理解,拓展了价值共创理论的内涵,对中国境外工业园区如何设计和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建民  
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剧烈变化。一方面,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着经济全球化,而经济全球化又推动着经济一体化;另一方面,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风起云涌,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和向南美延伸,欧盟东扩。与大西洋两岸区域经济合作的蓬勃发展相比,东亚区域合作显得非常滞后。没有区域经济合作,东亚各国在全球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在国际经济规则制定过程中就会永远处于较低地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德烈  
中朝经贸关系是东亚区域合作的组成部分。中朝两国进一步发展经贸关系、加强双边的合作力度,有着经济、政治及外交等方面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作者针对朝鲜国内的最新发展动向和中朝经贸关系与东亚区域合作的意义,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莹  余振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福利来源就是分工经济,反映分工水平和分工地位的贸易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福利效应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贸易互补性指数(TCI),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贸易结构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吴凌燕  李众敏  
在亚太框架下的贸易自由化一直进展缓慢,直到最近,亚太的经济合作才出现实质性的进展。特别是美国不仅与东盟10国签订了贸易和投资框架协议,还与韩国、澳大利亚开始贸易自由协定的谈判,美国对东亚区域合作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对于中国而言,美国参与东亚的贸易自由化进程对其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是值得密切关注的。文章基于GTAP模型对美国参与东亚区域合作的路径进行模拟,并基于模拟结果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不参与东亚区域合作是弊大于利,而参与则是利大于弊。中国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积极参与东亚区域合作是最优策略;二是要注意美国的扼制策略,积极加强自由贸易区建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段锡平  
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相对欧洲与北美日益成熟和扩大的区域集团化趋势,东亚的区域合作机制显得零散而脆弱。作为东亚地区日益开放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大国,中国的崛起不仅会影响东亚的振兴,同时也会受东亚地区各种经济、政治、安全等因素的制约。因此,积极参与并推进东亚区域合作,通过寻求共同利益达到“双赢”和“共赢”,以获取自身发展的最适环境,是中国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方慧  
中亚各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支点国家。近年来,中国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亚国家各自发展战略的对接,双方经贸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经贸合作的平台与机制建设也不断完善。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前途光明,未来可以在贸易投资、互联互通、能源开发、产能合作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慧刚  
区域货币合作通常有三种模式,即主导货币区域化、单一货币联盟和多重货币联盟模式。多重货币联盟模式是东亚货币合作的现实选择。多重货币联盟模式决定了东亚货币合作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动态过程。东亚货币合作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具体来说,东亚货币合作可分三个时期进行:近期,建立危机救助机制;中期.建立区域汇率稳定机制;远期,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晓  丁一兵  
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美国亚洲经济研究协会 (ACAES)、中国改革论坛共同主办的“新时代亚洲经济合作 :中国的地位与影响”研讨会于 2 0 0 2年 5月 2 7日至 2 9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共有国内外专家、学者 2 0 0多人参加本次会议。与会代表对亚洲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尤其是中国的经济转轨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作了精采的讲演和较为深入的讨论。现将本次会议上的发言及提交的论文选登如下。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燕  
汇率制度合作是区域货币合作的核心内容,未来3~5年内,东亚国家和地区应以亚洲货币单位(ACU)的推出为契机,围绕共同钉住一篮子货币开展汇率合作,同时,不断完善区域汇率协调监督机制与危机救助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