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28)
2023(4680)
2022(3881)
2021(3911)
2020(3301)
2019(7452)
2018(7280)
2017(13621)
2016(7198)
2015(8426)
2014(8042)
2013(8162)
2012(7774)
2011(7345)
2010(7241)
2009(6543)
2008(6257)
2007(5200)
2006(4590)
2005(4342)
作者
(19347)
(16265)
(16133)
(15580)
(10381)
(7676)
(7318)
(6424)
(6280)
(5848)
(5572)
(5386)
(5314)
(5257)
(5165)
(5070)
(4893)
(4685)
(4652)
(4324)
(4172)
(3862)
(3836)
(3693)
(3689)
(3542)
(3532)
(3312)
(3248)
(3218)
学科
(34553)
经济(34525)
管理(16483)
方法(15375)
(14897)
数学(14435)
数学方法(14379)
中国(13517)
(10795)
贸易(10788)
(10647)
(10374)
企业(10374)
(8165)
(7151)
(6632)
关系(6612)
(6259)
银行(6253)
(6090)
(5949)
(5862)
金融(5862)
业经(5350)
农业(5110)
(5106)
(5068)
环境(5055)
(4731)
出口(4730)
机构
大学(105756)
学院(100988)
(55429)
经济(54808)
研究(43836)
管理(36119)
中国(35484)
理学(30770)
理学院(30371)
管理学(30083)
管理学院(29869)
(23574)
(23084)
科学(22633)
(21774)
研究所(19845)
经济学(19456)
财经(18556)
中心(18365)
经济学院(17558)
(17386)
北京(15804)
(15658)
(14687)
财经大学(14093)
科学院(13746)
(12791)
(12732)
师范(12710)
研究中心(12635)
基金
项目(66612)
科学(53588)
基金(52369)
研究(49472)
(46403)
国家(46123)
科学基金(38523)
社会(34799)
社会科(33208)
社会科学(33201)
基金项目(26450)
自然(22685)
自然科(22220)
自然科学(22213)
资助(22156)
教育(21946)
自然科学基金(21895)
(20413)
(19236)
中国(17963)
(17374)
编号(17312)
国家社会(16485)
重点(15316)
教育部(15308)
成果(14941)
(14752)
人文(13792)
(13538)
大学(13369)
期刊
(57476)
经济(57476)
研究(35561)
中国(22301)
(16548)
科学(14984)
学报(14897)
管理(14343)
(13448)
大学(11978)
(11213)
金融(11213)
学学(11091)
经济研究(10992)
(10695)
国际(10094)
财经(10035)
农业(9530)
世界(9471)
(8852)
教育(8676)
问题(8167)
技术(6936)
(6425)
业经(6094)
技术经济(5093)
(4927)
贸易(4927)
经济问题(4751)
统计(4641)
共检索到162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翁东玲  
目前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所面临的环境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必要重新审视其重启谈判的可能性以及中国采取的应对之策。中国应当从战略高度来看待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认识到其中的重大战略意义,主动积极推动谈判进程,加强沟通协商、增强政治互信,妥善解决中日韩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应充分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后提供的新机遇,突破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诸多障碍,创新中日韩合作新模式;应不断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开放度,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谭红梅  王琳  
RCEP落地意味着当前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形成,并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作为亚洲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巨型自贸协定,RCEP必将促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同时,RCEP作为亚洲地区三大经济体中日韩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在为三国经贸合作深化、经贸潜力释放、中日韩FTA成功落地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三国面临贸易结构变化加剧区域竞争、加大开放造成部分行业冲击、金融水平提高带来货币合作困难等挑战。中日韩三国应把RCEP变成经贸合作的起点,并据此引领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发挥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和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增长的关键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春江  付兆刚  
长达8年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已结束。目前,中国、新加坡、泰国、日本等部分国家已完成协定核准,标志着成员结构最多元、覆盖人口最多的区域自由贸易区建设即将正式成立。RCEP与东亚区域合作进展方面,中国、日本和韩国之间互相签署关税承诺,三国的贸易合作有了广阔的平台和基础,带来包括拓宽贸易合作领域、加速贸易合作进程、系牢贸易合作关系的新机遇。但受到日韩态度、历史原因、地缘政治和技术出口限制等因素影响,尤其日韩迫于美国压力,不断寻找政治和经济上的平衡点,使得RCEP框架下中日韩贸易合作面临许多新挑战。中日韩应该携手共进,充分挖掘RCEP区域协定的制度红利,构建后疫情时代利益共同体,扩大三边合作基础,发挥大国稳定器作用,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琳  黄鹏  
东北亚是中日韩的归属地,地缘概念清晰,是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依托。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核心是中日韩合作,而中日韩合作的最大亮点则是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推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并达成协议,在此基础上争取早日结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对于推动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慧智  
随着中、日、韩贸易投资合作日益密切,区域内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不断增加,三国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讨论日益激烈。分析比较三国产业竞争力,可以看到我国的整体产业竞争力与韩日相差较大,处于三国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分工结构的低端。在这一背景下缔结三国FTA,我国的主要产业和相关企业短期内会受到一定冲击,但长远看可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为对应中日韩FTA,我国政府应改善产业环境,放宽市场限制,建立公正公平的市场机制。企业需要适应贸易投资环境的变化,从技术创新、产品差异化和管理与营销等方面加强与竞争对手的抗衡能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重力  盛玮  
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渐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作为东亚区域一体化合作的主要成员国中、日、韩三国,也纷纷开始了各自的RTA/FTA体系的尝试,以避免被排除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之外。但由于目标的不同,中、日、韩三国FTA战略也大相径庭。各国优先考虑的谈判对象和建立FTA的进度也各不相同,建立FTA所涵盖的内容也存在很大差异。建立三国稳定的政治互信关系和固定的磋商机制、确立时间表、与日本协调FTA战略、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将加速中、日、韩FTA合作进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梓佳  
2012年4月24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日本日中产学官交流机构和韩国贸易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民间高层论坛"在北京开幕。在主题为"三国市场融合的基石产业合作"讨论中,与会专家认为,中日韩产业合作面临新发展态势,为可持续的三国产业合作关系提供了新机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金川  
面对美国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中日韩3国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3国之间的贸易依存度放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也使得中日韩FTA在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时更具吸引力,这是中日韩FTA建设的契机。过去10多年,中日韩FTA经历了13轮谈判,至今没有实质进展,在区域合作主导权、政治互信、农产品及敏感产业、谈判标准和议题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分歧,导致中日韩FTA建设前景不明。基于此,在面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压力下,中国作为区域大国,必须从中日韩FTA建设难点、区域合作模式以及多边贸易体系等方面做好应对,积极推动中日韩FTA谈判进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普罗巴那丹·孙德拉姆  
后经济危机时代,金融改革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对各个区域都将产生影响,亚洲要参与全球金融改革,推进区域金融一体化,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有效地控制风险,提高银行业信誉。东盟与中日韩(10+3)金融一体化,可以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合作、经济复苏和经济一体化,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东盟与中日韩经济复苏目前面临着三个重大挑战:一是对金融改革作出承诺,对监管体制进行改革;二是把重点放在金融监管方面,特别是在企业法人治理方面要进行调整;三是成立一个新的金融监管机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宋志勇  蔡桂全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多年来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冲击,在此背景下,中日两国共同推动的RCEP,历经8年曲折谈判后终于尘埃落定。通过RCEP,中日两个贸易大国首次建立了自贸协定关系,双方市场开放度将进一步提高,不仅开放两国重点关心领域的投资限制,进出口产品关税也将得到大幅削减,区域累计原产地规则以及便利的海关通关手续将进一步提高中日贸易便利化水平。未来,RCEP对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中日韩FTA推进、供应链产业链一体化、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等将带来多方面影响,为此,应采取积极对策应对可能带来的挑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蘋  
美韩双边在各自利益需求的考量之下成功签署FTA,必将刺激亚太地区各国洽签双边FTA的热情。对于近年来许多经济指标都被韩国超越的台湾当局来说,难免感到紧张却又一筹莫展。韩美FTA对台湾的挑战将如何?这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沈凤斌  
中日韩FTA谈判启动以来,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在敏感领域三国依然分歧较大,谈判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使与美贸易关系密切的中日韩三国深受影响。中日韩三国在抵御出口风险、缓解美国压力以及维护区域一体化整体利益等方面具有共同的动力,由此使得中日韩FTA出现了新的机遇。但是历史问题、政治分歧、经济外溢等影响依然存在,FTA谈判标准及自由化程度等也使得中日韩FTA面临着现实挑战。推进中日韩FTA需要各方努力,中国在这一进程中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加强与日韩的政治互信、扩大开放力度、提升日韩对FTA的收益预期。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金香丹  廉晓梅  
中日韩FTA谈判启动以来,三国缺乏在敏感领域相互妥协的动力,谈判始终未能取得突破。特朗普政府执政后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中日韩受到不同程度冲击,三国在抵御出口下降风险、缓解特朗普政府贸易谈判压力、维护区域一体化整体收益等方面的共同利益,使得中日韩FTA谈判出现新的机遇。然而,政治分歧、历史纷争对经济领域的外溢影响依然存在,中日韩对协定自由化水平的分歧,域外国家对一体化进程干扰等风险也使得中日韩FTA面临新的现实挑战。缔结中日韩FTA仍需各方持续共同努力,中国应在这一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立强  鲁淑  
当前围绕TPP及中日韩FTA的两大谈判已经成为亚太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议题。将中国排除在外的TPP有可能人为地撕裂原有的亚太经济联系尤其是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东亚区域经济联系,造成亚太经济的"阵营化"以至导致经济"冷战"时代的到来。GTAP模拟结果表明:在不加入TPP的情况下,促成中日韩FTA就成了中国应对TPP和改善自身宏观经济指标的主要途径。因此中国要以"立足周边,重点突破,借力打力,另起炉灶,重塑规则"为指导应对当前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静  朱雪忠  
中日韩FTA谈判正在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是其中备受关注的敏感、复杂议题。既有FTA知识产权规则和政策倾向是中日韩自贸区知识产权规则约束形成的现实基点,影响着制度设计的重心与预期;知识产权贸易利益也是区域合作规约、秩序形成的重要驱动力。鉴于中、日、韩既有的制度规则体系存在现实差异,知识产权贸易竞争力差距悬殊,以及利益偏好、关注点各不相同,各国对于FTA知识产权规范设置将有不同的诉求与侧重。本文基于中日韩FTA知识产权议题之规范、政策及利益基点之考察,展望谈判难点,提出中国的应对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