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25)
2023(14211)
2022(11829)
2021(10673)
2020(9041)
2019(19839)
2018(19756)
2017(38218)
2016(20445)
2015(22687)
2014(22345)
2013(21998)
2012(19787)
2011(17689)
2010(18109)
2009(17531)
2008(17563)
2007(15872)
2006(14082)
2005(13080)
作者
(56381)
(47230)
(46957)
(44681)
(30416)
(22389)
(21370)
(18074)
(17717)
(17002)
(16142)
(15881)
(15140)
(14833)
(14808)
(14332)
(13987)
(13684)
(13656)
(13603)
(11786)
(11572)
(11424)
(10876)
(10648)
(10601)
(10495)
(10399)
(9346)
(9145)
学科
(93750)
(93647)
经济(93604)
(86305)
企业(86305)
管理(82648)
方法(43546)
数学(34079)
数学方法(33852)
(33443)
业经(31182)
(28801)
(24312)
财务(24280)
财务管理(24243)
企业财务(23067)
(22741)
技术(21819)
中国(21026)
农业(20439)
理论(17966)
(16927)
(16558)
(16128)
(15979)
贸易(15972)
(15627)
(15512)
体制(14654)
(14198)
机构
学院(302032)
大学(296155)
(131003)
经济(128595)
管理(124046)
理学(106500)
理学院(105602)
管理学(104313)
管理学院(103737)
研究(88943)
中国(72246)
(66142)
(60152)
财经(51898)
科学(48615)
(47016)
(46622)
(44370)
(42622)
中心(41777)
经济学(40740)
业大(39223)
财经大学(38282)
研究所(37472)
北京(37315)
经济学院(36886)
(36454)
商学(35636)
商学院(35313)
农业(34430)
基金
项目(191278)
科学(153870)
研究(145790)
基金(141532)
(119661)
国家(118577)
科学基金(105304)
社会(96592)
社会科(91732)
社会科学(91713)
(75198)
基金项目(74138)
教育(67588)
自然(65145)
自然科(63698)
自然科学(63685)
自然科学基金(62637)
(60915)
编号(59140)
资助(57435)
成果(47411)
(43771)
(43559)
(42405)
重点(42004)
国家社会(40421)
(40218)
(40159)
课题(39926)
创新(39892)
期刊
(150565)
经济(150565)
研究(89423)
中国(57526)
(56733)
管理(51771)
(42370)
科学(37470)
学报(37130)
大学(30320)
技术(30152)
(29744)
金融(29744)
农业(28920)
学学(28792)
教育(28563)
财经(27368)
业经(26664)
经济研究(23720)
(23526)
问题(19239)
技术经济(18384)
(17158)
财会(16245)
(15646)
商业(15376)
现代(15009)
会计(14259)
世界(14000)
统计(13545)
共检索到453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符磊  韩萌萌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合作框架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及其技术利益格局会深远影响成员国的后续科技创新与合作。本文基于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测算技术利益,结合企业、环境、东道国与OFDI特征研究中国企业对RCEP国家直接投资的技术利益实现问题。研究发现:对RCEP国家直接投资对实现技术利益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管理效率的提升强化技术利益的实现能力,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强化技术利益实现的动机。进一步分析表明,国有企业能实现更多的技术利益,而民营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管理效率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升技术利益实现水平;企业OFDI水平越高、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越高,技术利益实现效果越好;投资到RCEP国家的企业相比投资到“一带一路”国家的企业会获得更多技术利益。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丁锦希  孙晓东  
借鉴制度战略理论,构建以高管支持为中介变量的技术创新政策作用机制的理论拓展模型,以江苏省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为实证研究样本,探索技术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战略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高管系实现技术创新政策影响企业创新战略的中介变量,高管对政策的认同有利于实现政策的激励效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德勇  马若微  
国内外目前关于企业财务困境预警的研究大多建立在试误的基础上,缺少经济理论依据。本文将现代期权理论作为分析企业财务困境的理论框架,运用经典的期权定价Black-Scholes-Merton模型度量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程度,并运用我国上市公司的大量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芸芸  杨久栋  陈威  
农业企业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既是履行带农富农责任的需要,也是实现企业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本文利用农业企业调研数据,运用面板logit模型和双向固定效应,研究了合同、合作和股份三种利益联结方式是否以及如何改善农业企业发展绩效。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企业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对其经营绩效和其他发展绩效影响显著。其中,股份联结对经营绩效提高和农产品品质稳定发展绩效影响突出;合同联结对经营绩效提高、农产品产量稳定发展绩效影响突出;合作联结对交易成本降低、农产品产量稳定发展绩效影响突出。研究认为,对合同联结方式要引导其通过纵向一体化管理和应用物联网、遥感等科技手段降低监督管理成本,为供应链稳定提供支持;对合作联结方式尤其是农业企业主导的合作联结要侧重补贴在降低农业企业经营风险和合作社组织生产成本方面;对股份联结方式要解决企业进入门槛过高和分工不深入的问题,在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基础上持续推进农地流转,从制度层面消弭资本进入壁垒,通过推动连片专业化,解决分工不深入问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颖帅  
本文基于2013-2021年流通业上市公司数据,讨论数字经济发展对流通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显著促进流通企业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具有直接效应。此外,数字经济发展还可以通过创新协同和技术吸收对流通企业技术创新产生间接影响。据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打造创新平台发挥创新协同效应,促进流通企业技术创新;二是基于数字经济推动流通企业组织变革,加速资源优化配置与流程再造。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吕琳  刘任重  
中国式金融分权作为央地政府金融资源配置与控制权分化的产物,能够有效增加地方信贷资源供给,促进金融市场化发展,为提升高技术企业创新活跃度提供外部支撑。基于2012—2021年我国沪深A股高技术上市企业数据,借助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中国式金融分权对高技术企业创新活跃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式金融分权对高技术企业创新活跃度具有正向影响,该结论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财政分权正向调节中国式金融分权与高技术企业创新活跃度的关系,财政分权程度越高,中国式金融分权对高技术企业创新活跃度的正向影响越大。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融资约束在中国式金融分权对高技术企业创新活跃度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存在“中国式金融分权→融资约束→高技术企业创新活跃度”的传导路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式金融分权对大规模、高行业市场竞争程度以及东部沿海地区高技术企业创新活跃度的提升作用显著,对中小规模、低行业市场竞争程度以及中西部内陆地区高技术企业创新活跃度的影响不显著。为推进创新强国建设,应发挥中国式金融分权综合效力,助力高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完善地方财政分权激励机制,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制定实施差异化政策,积极发挥金融服务功能。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贾妮莎  申晨  雷宏振  兰娟丽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创造"还是"转移"了母国就业?针对该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异质性投资动机OFDI对就业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2005-2007年522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制造业企业数据,设定就业绝对量和就业相对量两个指标,采用马氏距离匹配和倍差法实证检验企业OFDI的"就业效应"。研究发现:总体上,OFDI显著促进了企业在母国的就业;进一步分析发现,商贸服务类OFDI显著促进了母公司在本国就业的绝对量,但对就业相对量并未有明显促进,技术寻求类OFDI则显著促进了企业在本国的就业绝对量和就业相对量,投资于发达国家显著促进了企业在母国的就业绝对量和就业相对量,投资于发展中国家则仅促进了就业相对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迎春  尹碧波  刘长庚  
企业理论的交易费用决定论、分工合作决定论和结合论都没有对企业进行完整、切实和深入的分析。企业理论的后古典解析框架认为 ,企业是为获得资源配置契约剩余 ,最大化分工合作资源配置优势和最小化交易费用资源配置劣势的一个资源优化配置过程。这一解析框架对企业进行了切实、深入的论述 ,而且把已有的企业理论都纳入了这个分析框架之中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岳中志  付竹  袁泽波  
本文以中国上市跨国企业为样本,研究了交易成本理论视角下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的选择行为。研究发现,总体文化距离越大、东道国国家风险越高、企业多元化经营程度越高、企业所有权优势越明显,中国企业OFDI选择合资进入模式的几率越高;而东道国市场规模、企业规模越大,中国企业OFDI选择全资进入模式的几率越高。文章最后结合中国的现有约束对上述结论作出了解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娜  
中国经济步入以优化经济结构为特征的新经济周期,新经济周期的国企改革相对以往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抓好国有企业改革,一个重要工作在于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创新,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研究发现:对经营者的激励与对员工的激励两大维度彼此相关联,两者共同实施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为此,在设计企业激励机制时,要强化多种激励措施的有效结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雪平  
文章基于我国融资融券制度实施的外生事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从卖空机制的事前威慑角度检验我国卖空机制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卖空机制能显著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率,但是该提升作用会受企业内部治理水平的影响,内部治理水平越高,即企业产权为国有、管理层持股和独董占比更高时,更能快速有效地对卖空机制带来的股价下行压力做出反应,及时调整投资决策,进而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卖空机制作为一种外部的治理机制,可通过事前威慑发挥治理作用,因企业内部治理水平不同,其治理效应存在差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玉博  吴万宗  
本文从FDI来源国的角度,分析中国OFDI对各东道国环境质量的影响。借助Copeland-Taylor模型,本文建立了中国OFDI通过影响东道国单位产出污染密度,继而影响东道国环境质量的理论机制,并利用2003-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数据,以及168个东道国(地区)经济发展指数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考虑到中国OFDI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存在差异化投资,本文进一步对各东道国(地区)按收入水平分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OFDI规模的增长总体上促使东道国(地区)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但从人均排放的角度,中国OFDI显著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提高了东道国(地区)能源利用效率,改善了当地环境质量。分样本回归的结果显示,无论在污染排放总量还是在人均污染排放量方面,中国OFDI改善东道国(地区)环境质量的效果在高收入水平的国家中更为明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玉博  吴万宗  
本文从FDI来源国的角度,分析中国OFDI对各东道国环境质量的影响。借助Copeland-Taylor模型,本文建立了中国OFDI通过影响东道国单位产出污染密度,继而影响东道国环境质量的理论机制,并利用2003-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数据,以及168个东道国(地区)经济发展指数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考虑到中国OFDI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存在差异化投资,本文进一步对各东道国(地区)按收入水平分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OFDI规模的增长总体上促使东道国(地区)污染物排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占军  杨宏恩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能源进口增长迅速,在经验判断上两者之间应存在相互促进作用。本文选取2000-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能源进口数据,采用3SLS方法对两者之间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能源进口之间确实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这种相互促进作用对发展中国家表现明显,而对发达国家仅表现为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能源进口,能源进口对中国在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没有显著影响。因此,资源寻求型OFDI已经成为并应继续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趋势,我国政府应进一步鼓励国有企业在能源富裕国家增加能源开采领域的直接投资,此外也应注重加强向发达国家投资以获取逆向技术溢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占军  杨宏恩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能源进口增长迅速,在经验判断上两者之间应存在相互促进作用。本文选取2000-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能源进口数据,采用3SLS方法对两者之间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能源进口之间确实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这种相互促进作用对发展中国家表现明显,而对发达国家仅表现为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能源进口,能源进口对中国在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没有显著影响。因此,资源寻求型OFDI已经成为并应继续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趋势,我国政府应进一步鼓励国有企业在能源富裕国家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