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23)
- 2023(17265)
- 2022(14974)
- 2021(14254)
- 2020(11912)
- 2019(27487)
- 2018(26949)
- 2017(51944)
- 2016(27848)
- 2015(31224)
- 2014(30676)
- 2013(29976)
- 2012(27309)
- 2011(24445)
- 2010(24043)
- 2009(22313)
- 2008(21303)
- 2007(18141)
- 2006(15468)
- 2005(13383)
- 学科
- 济(111974)
- 经济(111853)
- 管理(78861)
- 业(74837)
- 企(62274)
- 企业(62274)
- 方法(53090)
- 数学(46571)
- 数学方法(45976)
- 中国(30492)
- 农(29141)
- 财(28766)
- 业经(24016)
- 贸(22684)
- 贸易(22668)
- 易(22090)
- 学(22054)
- 地方(19995)
- 农业(19437)
- 制(19355)
- 务(18589)
- 财务(18514)
- 财务管理(18479)
- 理论(17903)
- 企业财务(17548)
- 和(17304)
- 技术(16962)
- 环境(16873)
- 银(16258)
- 银行(16216)
- 机构
- 大学(386438)
- 学院(384229)
- 济(158955)
- 经济(155861)
- 管理(153928)
- 理学(134500)
- 理学院(133095)
- 管理学(130728)
- 管理学院(130048)
- 研究(128229)
- 中国(95410)
- 京(80949)
- 科学(77367)
- 财(70279)
- 所(62398)
- 农(58007)
- 中心(57758)
- 财经(57626)
- 研究所(57285)
- 业大(55707)
- 经(52757)
- 江(52186)
- 北京(50913)
- 范(49926)
- 师范(49463)
- 经济学(48466)
- 院(47136)
- 农业(45339)
- 经济学院(43801)
- 财经大学(43320)
- 基金
- 项目(269590)
- 科学(213182)
- 研究(198459)
- 基金(197617)
- 家(171850)
- 国家(170476)
- 科学基金(147203)
- 社会(126161)
- 社会科(119569)
- 社会科学(119540)
- 基金项目(104395)
- 省(102667)
- 自然(95423)
- 自然科(93249)
- 自然科学(93228)
- 教育(91841)
- 自然科学基金(91548)
- 划(87072)
- 资助(81772)
- 编号(80755)
- 成果(64520)
- 部(60598)
- 重点(60153)
- 发(56837)
- 创(56225)
- 课题(54675)
- 教育部(52556)
- 创新(52455)
- 国家社会(52449)
- 科研(51830)
- 期刊
- 济(165120)
- 经济(165120)
- 研究(110703)
- 中国(66743)
- 学报(58053)
- 管理(55219)
- 科学(54485)
- 财(53051)
- 农(52058)
- 大学(44927)
- 学学(42226)
- 教育(41948)
- 农业(36844)
- 技术(33633)
- 融(30218)
- 金融(30218)
- 经济研究(27744)
- 财经(27447)
- 业经(26867)
- 经(23573)
- 问题(21465)
- 业(19400)
- 图书(18963)
- 贸(18881)
- 技术经济(18124)
- 科技(17795)
- 理论(17303)
- 国际(17179)
- 版(17173)
- 世界(16826)
共检索到545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迎旭
RCEP为中泰投资深化合作提供了规制保障和机会。中日对泰投资在发展速度、产业布局、项目体量及区位分布上呈现新特征。我国对泰国投资市场占有率出现波动,但投资绩效不断提高。RCEP框架下中泰重点产业投资对接将得到有效推动,并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产生投资促进叠加效应,推动对泰大项目投资以及投资领域的持续拓宽。日本实施从中国到东盟的供应链重组,布局泰国为其近岸供应链网络据点国家,泰国将成为中日产业投资主要竞争市场。中国应在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全面布局,提升对泰投资水平和投资价值。
关键词:
RCEP 投资合作潜力 泰国 日本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韩冬雪 王亮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数字化时代加速到来,数字服务贸易已成为数字化时代影响国际贸易分工和国际经济格局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统计框架与相关数据,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对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数字服务贸易发展态势进行深度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整体上,中国和日本的数字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明显强于韩国,韩国在贸易规模、国际竞争力上均与中日存在较大差距。从细分行业上看,中国在其他商业服务和ICT上具有较大竞争优势,日本在知识产权上具有较大竞争优势,韩国在个人文娱上具有一定竞争优势。但无论是整体还是细分行业,中日韩三国与欧美在数字服务贸易领域还存在较大差距。建议我国应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适度提高金融、保险和文化部门的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全球数字贸易治理,提升中国数字贸易领域话语权,积极推动中日韩FTA达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程中海 南楠
基于"一带一路"框架下,采用20052014年"一带一路"5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利用SFA模型测算并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效率及潜力。结果表明:"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非效率",对大多数国家的投资效率较小,投资潜力巨大。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国家投资潜力的对比分析,发现"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阐释了制度环境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联系,发现法律规范和民主程度越高,中国对其直接投资潜力越大,说明一定程度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制度背离"现象。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对外直接投资 投资潜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厚双 孟霭禾 刘文娜
在RCEP框架下打造中日韩综合合作示范区的意义重大。而要打造好中日韩综合合作示范区,必须从为落实国家履行RCEP协定提供创新经验、为打造国家面向东北亚地区的对外开放新前沿提供抓手、成为打造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的"试验田"、中国加入CPTPP的桥梁和过渡等方面,对中日韩综合合作示范区建设进行准确定位;同时,还要从依托自贸试验区创建RCEP框架下中日韩经贸合作示范区、打造中日韩经贸合作示范区系列园区等方面,科学地设计中日韩综合合作示范区的建设路径,进而制定出一系列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以此充分发挥中日韩综合合作示范区在全面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中的引领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于英杰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正式生效实施一周年。一年来,我国与RCEP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日渐深入,与日本、韩国、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增长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作为中国面向RCEP成员国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和“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广西壮族自治区按照国家赋予的使命,立足独特区位优势,积极抢抓RCEP生效实施机遇,以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为主线,深化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与东盟的金融合作,着力建设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试验场、面向东盟金融“走出去”的重要出发地、东盟国家金融“引进来”的重要衔接区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先行区,促进中国—东盟贸易投资便利化,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
合作与发展 中国—东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章家清 林莉
基于中国和东盟水产品贸易五个主要国家及CAFTA外其他几个代表国家的贸易数据,本文利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和东盟在CAFTA框架下双边水产品的贸易创造净效应,并从贸易指数入手分析双边的产品贸易结构中的互补性和竞争性以评析贸易潜力,旨在为我国与东盟水产品双边贸易的产业升级和贸易福利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
CAFTA 水产品 创造净效应 贸易潜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先磊 许骞骞 吴伟光
有效利用碳交易机制,促进我国林业增汇,从而以较低的社会经济成本实现我国碳减排控制目标,是政府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基于碳排放权供需均衡理论,以区域碳减排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了纳入林业碳汇抵消履约机制的区域间碳交易模型;测度了2019—2030年我国不同省份林业增汇潜力,探究了要实现2030年碳减排目标,将林业碳汇纳入碳交易框架对我国区域碳减排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林业增汇潜力巨大,2019—2030年我国林业碳汇增量累计达49.28亿吨,年均达4.1亿吨。(2)将林业碳汇纳入碳交易,对促进我国区域碳减排成本降低有显著促进作用。与未将林业碳汇纳入碳交易相比,当其以5%的比例纳入时,在国家自主贡献碳减排控制情景下,我国碳减排成本节约了7.3%,节约效应显著。而当林业碳汇抵消比例逐步提高时,成本节约程度将继续增加,但增速出现下降。最后,本文提出了促进我国林业增汇、碳减排成本降低以及碳交易机制完善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宏兵 王丽君 赵春明
新一轮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和疫情常态化下传统贸易模式加速迭代,驱动了跨境电子商务新业态发展及其模式变革,使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RCEP的签署则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活跃的亚太地区率先提供了范围全面、水平较高的电子商务多边规则,也为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基于此,本文系统梳理了CPTPP、USMCA、DEPA及RCEP关于跨境电子商务规则的新发展及差异,并分析了中国与RCEP成员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规则挑战,进一步探讨了RCEP驱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贸易便利化、福利效应和推进效应,并就此提出了强化原产地管理和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各国跨境电子商务政策互联,积极推动共建开放包容、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贸易秩序和国际环境,开拓区域多元化物流体系等中国的应对策略,着力培育RCEP框架下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新优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梁昊光 焦思盈
数字技术引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重塑经济全球化发展格局、重构国际经贸规则、重建国际商业应用模式、重组产业链和供应链结构。RCEP各成员国正积极推进数字化进程,数字经济合作是成员国中长期经济布局的战略关切,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注入新动能。通过分析RCEP成员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发现,搭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平台,完善数字贸易规则和数字治理体系,将有助于东亚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生态圈,驱动数字经济推动东亚、东南亚经济圈发展,研究预测新亚洲“四小龙”的经济格局有望形成。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莉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加快迭代的今天,RCEP的签订生效将对所有成员国经贸合作带来机会,对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产生极大推动作用。经济环境因素、汇率因素、人口因素、政治因素、基础设施因素和贸易开放度因素等都会对中国ICT产品出口波动产生影响,应采取加强与RCEP成员国间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保持汇率稳定并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提升中国出口ICT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强ICT产品专业人才培养等措施,推动中国ICT产品出口贸易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
RCEP ICT产品 出口贸易波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韦正球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 ,预计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双边贸易水平以及由此形成的双边国际物流都将出现显著的增长。面对这一物流增长蕴含的巨大商机 ,一场物流竞争已经在与东盟邻接或者接近的广东、广西和云南三省区之间展开。通过解构物流竞争力建立起物流竞争力的分析框架和模型 ,结合粤、桂、滇各自的实际情形 ,再引入战略管理中的竞争态势矩阵 ,就能够对粤、桂、滇之间的物流竞争力做出较为客观的比较分析
关键词:
中国—东盟框架 物流 物流竞争力 比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涛 孙静
2013年以来,由中国主导和参与的多边开发机构层出不穷。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和发展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纷纷启动。多边开发机构的筹建开启了中国内外经济互动和内外大局统筹的新棋局,也为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使用提供了新的选项。中国外汇储备用于多边机构建设不仅可以分散投资风险,更重要的是,中国可以利用由自己倡议、积极参与的多边金融机构,运用金融的杠杆作用,充分发挥承建基础设施建设的比较优势,促进相关商品输出,消化过剩产能,支持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及结构优化调整。本文梳理和总结了中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基本面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情况,对中国利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一平台对...
关键词:
外汇储备 多边金融机构 直接投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肖竹缘 孙恒忠
东亚经济合作顺应了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强这两个重要趋势。本文试图对在“10+3”框架下日益引人注目的中日韩合作的理论基础和经济互补性以及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中日韩 区域合作关系 基础与前景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红蕾 杨荣海 吴英珏
文章基于共生模型,利用2014~2021年RCEP成员国的政府种群、国内和国外金融机构种群以及科技创新产业种群的数据,测度了科技创新产业与金融产业的共生水平,并通过该共生水平计算的引力矩阵作为权重建立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不同金融支持方式对成员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首先,RCEP协议签署后大部分成员国的共生水平增加,且非东盟与东盟国家之间共生水平的差距缩小;其次,成员国内部金融开放度、银行业和证券业金融支持均能促进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最后,成员国之间政策性金融支持、银行业和证券业金融支持、人才投入和金融开放度都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而在RCEP协议签署后随着成员国共生水平的增加,政策性和银行业金融支持的空间溢出效应上升,且证券业金融支持与金融开放度的空间溢出效应依然正向显著但略有下降。文章认为,为推动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政府应加强与RCEP成员国的科技与金融合作,拓宽融资渠道,并鼓励企业对接国际先进标准,从而提高技术水平。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刘丽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税收是影响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因素。目前,RCEP各成员国间的税收合作力度不强、深度不够,难以满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本文先简要介绍RCEP及其税收条款,再结合RCEP涉税条款分析RCEP成员国间税收协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具体包括:成立RCEP区域税收协调合作机构,建立税收争议调解中心,不断完善税收协定网络,切实促进税制趋同化,增强RCEP税收条款可操作性,提高税收争议解决效率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