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76)
2023(13488)
2022(11474)
2021(10551)
2020(9052)
2019(20798)
2018(20241)
2017(39354)
2016(21671)
2015(23967)
2014(23963)
2013(23853)
2012(22287)
2011(20384)
2010(20567)
2009(19268)
2008(19446)
2007(17827)
2006(15802)
2005(13923)
作者
(67523)
(57127)
(56984)
(53749)
(35654)
(27578)
(25817)
(22533)
(21296)
(20131)
(19526)
(18913)
(18260)
(17885)
(17769)
(17766)
(17536)
(16768)
(16532)
(16313)
(14605)
(14158)
(13996)
(13039)
(12995)
(12672)
(12644)
(12567)
(11643)
(11574)
学科
(93434)
经济(93344)
(64620)
管理(55875)
(47574)
(43269)
企业(43269)
方法(41680)
数学(36501)
数学方法(36137)
农业(31156)
(26345)
贸易(26337)
(25618)
业经(23699)
中国(22106)
(21655)
(20821)
地方(18518)
(18394)
(13960)
银行(13886)
技术(13498)
(13378)
金融(13375)
(13226)
(12959)
环境(12917)
(12836)
(12827)
机构
学院(324548)
大学(323384)
(135901)
经济(133401)
管理(120431)
研究(112704)
理学(105208)
理学院(103989)
管理学(102066)
管理学院(101487)
中国(83496)
(82132)
科学(73440)
(67020)
农业(64488)
业大(60072)
(59974)
(57388)
研究所(55164)
中心(51642)
(49051)
财经(46628)
(42434)
经济学(41772)
(41637)
师范(41060)
北京(40951)
农业大学(40730)
(39085)
(38335)
基金
项目(221042)
科学(172226)
基金(161204)
研究(153337)
(144273)
国家(143064)
科学基金(119989)
社会(98108)
社会科(92790)
社会科学(92757)
(87793)
基金项目(85985)
自然(79639)
自然科(77861)
自然科学(77830)
自然科学基金(76473)
(73708)
教育(69283)
资助(65456)
编号(60823)
重点(50353)
(48967)
(48557)
成果(48364)
(46116)
科研(43273)
创新(43235)
计划(43017)
(43000)
课题(41399)
期刊
(147979)
经济(147979)
研究(86308)
(81552)
学报(63235)
中国(58338)
农业(54986)
科学(54260)
大学(46384)
学学(44540)
(41946)
管理(38177)
业经(30067)
(29460)
金融(29460)
(27348)
教育(26226)
技术(24378)
经济研究(22893)
财经(22436)
问题(22319)
(19746)
(19470)
(19282)
业大(17778)
世界(17229)
国际(16732)
技术经济(16332)
商业(15648)
科技(15605)
共检索到469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彭红枫   王雪童   马世群  
作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的重点与难点,农产品贸易正日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关系进行解析,并通过构建扩展形式的聚类系数等指标考察农产品贸易网络从RCEP协议提出至今的动态演变特征,采用基本贸易单元和贸易区中区进一步探究网络内部微观结构及其动态变化,并利用QAP模型对网络潜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网络具有良好的贸易演进倾向,逐步形成汇集多方、多中心化格局;RCEP农产品贸易网络的紧密性与联动性逐年提升,且动态视角下的网络结构间存在递延关联,推进了农贸区中区的存在与发展;农业资源禀赋、国家需求规模和国家文化背景因素积极推进RCEP区域内农产品贸易网络的演进,而是否接壤的条件则阻碍了该进程;我国在RCEP区域内农产品贸易网络中凭借贸易量级优势取得了突出的中介地位,但距离成长为农贸优势国和中心国仍任重道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雨生  王艳梅  
本文分析了中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农产品及细分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构建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及细分产品贸易效率,并采用一步法分析其影响因素,最后对农产品贸易潜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出口以果蔬类和食品加工类产品为主,进口以果蔬类产品为主;农产品及细分产品出口日本和韩国最多,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口最多;中国与日本、韩国农产品贸易效率低、贸易额多,相反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贸易效率高、贸易额少,因此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有很大提升空间。贸易非效率项是影响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因素,其中自由贸易协定(FTA)、进口程序效率、班轮运输水平、交通基础设施等均对贸易效率有不同程度影响。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从提高贸易效率、加强成员国内部合作和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雨生  王艳梅  
本文分析了中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农产品及细分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构建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及细分产品贸易效率,并采用一步法分析其影响因素,最后对农产品贸易潜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出口以果蔬类和食品加工类产品为主,进口以果蔬类产品为主;农产品及细分产品出口日本和韩国最多,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口最多;中国与日本、韩国农产品贸易效率低、贸易额多,相反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贸易效率高、贸易额少,因此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有很大提升空间。贸易非效率项是影响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因素,其中自由贸易协定(FTA)、进口程序效率、班轮运输水平、交通基础设施等均对贸易效率有不同程度影响。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从提高贸易效率、加强成员国内部合作和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项升   李豫新  
基于2000—2020年UN Comtrade数据库农产品贸易数据,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贸易互补性指数及网络结构相关指标分析了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合作态势。结果表明:第一,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存在较大差异,且中国出口与RCEP成员国进口的农产品贸易结构相似度较高,但在中国进口与RCEP成员国出口上表现出的贸易互补性偏弱;第二,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网络密度总体呈现愈加紧密的趋势,并在农产品贸易网络中占据网络中心位置,扮演“桥梁”“中间行动者”等角色;第三,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竞合关系可具体量化为竞争性强度、互补性强度,中国可根据竞合关系量化结果得出的不同策略位势采取差异化合作模式,且经社会网络视角再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为进一步推进贸易强国建设步伐,中国应在RCEP的基础上,着力平衡成员国间的竞合关系,继续完善农产品贸易合作网络,不断强化区域间的策略对接,有力促进农产品贸易合作顺利开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徐邵文   张蕙杰   钱静斐  
RCEP的签署与实施为中国农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刻画农产品贸易网络特征,采用拓展引力模型分析RCEP区域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空间凝聚力持续增强,连通性显著提高,贸易规模不断扩展,呈现“中心—边缘”结构;(2)RCEP成员国进口格局多样化趋势明显,出口稳步增长,农产品贸易伙伴不断增加,贸易地位出现分化态势,逐渐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单核结构;(3)经济制度质量提升和签订自贸协定有利于改善贸易环境,降低贸易成本,促进农产品贸易。据此,提出中国应充分利用RCEP实施契机,发挥在区域内的核心影响力,推动高质量规则落地,形成区域高互补性农产品市场,提升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祥  强文丽  牛叔文  刘爱民  成升魁  李真  
论文基于复杂网络视角,选择谷物、油料、纤维、糖料、果蔬、肉类6大类57种农产品,用1986—2013年间的贸易数据,构建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定量分析了这个复杂网络的特征和演化趋势。结果表明:1)1986—2013年,全球农产品贸易总量增加了2.26倍,其中油料作物增加幅度最大,增加了4.97倍。参与到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中的国家(地区)逐年增多。2)拟合节点累积度分布的幂函数曲线,表明全球农产品贸易节点度分布具有不均匀性,节点度小的节点数量多,节点度大的节点数量少,满足幂律分布。"枢纽"节点不断成长。3)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密度上升、平均路径长度下降、多元化趋势加强、网络结构复杂化等特征日益突出。4)我国农产品进口来源国(地区)集中程度较高,农产品进口潜在风险较大。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拓展进口来源国(地区)的数量,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另一方面强化农业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范风险,保障粮食安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孝岩   李国祥  
探究RCEP国家农产品贸易网络格局演变及其影响机制对廓清各国贸易地位,以及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有重要意义。文章使用复杂网络分析法和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研究2002~2021年RCEP农产品贸易网络格局演变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论表明,RCEP农产品贸易格局变化显著,贸易网络呈现以中国为绝对核心的“核心—边缘”特征,具有“小世界”特征;内生因素中的互惠效应、多重连通效应以及稳定效应同样是推动RCEP农产品贸易网络演变的重要因素。政策启示表明,应加强对RCEP贸易网络关键节点关注,稳住农产品贸易基本盘;深化中国与RCEP伙伴多方位合作,强化贸易网络核心地位;发挥中国在贸易网络中核心地位作用,促进贸易规则制度更加公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文艺   文淑惠  
RCEP是东亚国家谋求共同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中国高质量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基于改进的贸易联系强度指数,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2007—2021年RCEP制造业贸易网络与各成员国全球价值链(GVC)分工地位的演变趋势,并对贸易网络演化对GVC分工地位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RCEP制造业整体贸易联系强度明显增强,中国成为贸易网络的中心,但在全球价值链上仍处于中低端位置。第二,网络中心度和贸易联系强度对成员国的GVC分工地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聚类系数与GVC分工地位负相关。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高技术制造业的聚类系数对GVC分工地位有正向影响。RCEP成员国均能从区域贸易网络发展中受益,但发达国家GVC分工地位提升更显著。第三,技术溢出、产业转移和产业链韧性三种中介机制的效应具有较大差异。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技术溢出机制实现GVC分工地位提升。而对于发达国家,技术溢出效应不显著,产业转移的中介效应更明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述忠  任婉婉  吴国杰  
开放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内涵不断扩展,各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关系日渐错综复杂,对一国农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考察必须将其置身于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网络中。基于1996~2013年的农产品贸易数据,本文首先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了全球农产品贸易的整体格局,从网络中心性、网络联系强度和网络异质性3个维度对一国农产品贸易网络特征进行了刻画。分析结果表明,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的演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且国家的贸易网络特征呈偏态分布。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实证检验了一国农产品贸易网络特征对其农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网络中心性、网络联系强度和网络异质性对一国的全球农业价值链分工地位具有稳健、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明  喻妍  许月艳  李崇光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考察了2002—2018年中国出口《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了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市场空间和贸易潜力。结果表明,中国出口RCEP成员国农产品历年的平均贸易效率为0.48;贸易效率在国家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且存在更大的出口潜力有待挖掘;RCEP成员国的经济和人口规模、中国的人口规模及共同语言与中国农产品出口显著正相关,而地理距离和共同边界与中国农产品出口显著负相关;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在贸易效率提升方面作用明显,而较低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不充分的政府支出和廉洁程度却限制了贸易效率的提高。最后,本文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出口RCEP成员国的农产品贸易效率、挖掘双边农产品贸易潜力提出可行性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文怡  郭志超  左思明  
本文利用2000-2019年的农产品贸易数据,构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网络,基于网络密度、中心度和块模型分析该网络特征,采用QAP方法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该网络的密度越来越高,国家间贸易越来越频繁;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印度等部分东南亚与南亚国家在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越来越显示出核心地位及中介作用;整个农产品贸易网络被分为四个板块,主溢出板块和双向贸易板块在中国主要进口农产品上都具有溢出效应;签订贸易协定有利于各国加强贸易联系,使该农产品贸易网络更加紧密,而国家制度的差异则对此网络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祥  牛叔文  强文丽  刘爱民  成升魁  邱欣  
用实物量与价值量对农产品贸易网络进行加权,可以揭示这种网络结构的变化特点,直观地表现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关系。本研究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了八大类农产品两种贸易网络,结果表明:①30年来全球农产品实物总量增加了2.55倍,增长过程平稳;价值总额增加了1.98倍,呈波动上升态势,这充分表现出全球农业经济一体化的趋势。②拟合节点强度的累积分布曲线发现,其满足幂律分布。扩展指数α随时间推移增大,表明网络中各节点的异质性增强,"枢纽"节点的功能进一步强化。③30年来,主要的贸易连线发生了大的变化,中国逐渐成为农产品的最大需求方。④两种贸易网络反映出农产品的属性差异,但主要的贸易关系逐步趋同。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云凤  张卜元  
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贸易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对大图们江区域各成员国农产品贸易进行实证分析。测算发现,中国与大图们江区域其他成员国农产品贸易进出口额基本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中国农产品在韩俄蒙三国市场上的比较优势明显。在中韩、中俄农产品贸易中,中国比较优势地位呈现下降趋势;在中蒙农产品贸易中,中国比较优势地位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与韩国农产品贸易具有较强互补性,与俄罗斯和蒙古还没有形成互补格局,这说明中国的农产品在韩俄蒙三国市场上分别面临不同国家农产品的竞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志雄   刘情  
数字贸易的发展迸发着强大的力量,RCEP的签订与生效为其成员国数字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文章基于2005—2021年RCEP15个成员国的数字贸易数据,在测算数字贸易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上,以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为理论依据,选择9个影响数字贸易竞争力的因素,对RCEP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结果显示:RCEP成员国数字贸易的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但整体上竞争力优势不明显,区域成员国内部数字贸易发展不平衡,存在较大差距;信息化设施、城市化水平、数字贸易产业开放度和相关政策对RCEP成员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产生显著的积极作用,并且对中日韩澳新五国和东盟十国具有异质性的影响。据此,文章提出积极推进城市化建设、挖掘数字需求消费、扩大数字贸易开放程度、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和注重RCEP政策优势的建议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莲燕  朱再清  
基于2008—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数据,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整体网络,并运用网络密度、中心性、块模型及QAP方法等整体网络分析法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整体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8—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整体网络密度和互惠性分别提升了6.9%和6%,农产品贸易整体网络联系愈发紧密;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整体网络呈现出"核心-边缘"结构,中国则处于中心位置;3)经济发展水平(GDP)、地理距离、语言是否相同及是否签订FTA(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协议是影响国家间农产品贸易关系及贸易额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签订FTA协议是促进农产品贸易关系形成的主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