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50)
- 2023(16367)
- 2022(14080)
- 2021(13142)
- 2020(11118)
- 2019(25392)
- 2018(25172)
- 2017(49604)
- 2016(26840)
- 2015(29854)
- 2014(29850)
- 2013(29611)
- 2012(27165)
- 2011(24346)
- 2010(24621)
- 2009(23250)
- 2008(23069)
- 2007(20732)
- 2006(18780)
- 2005(16653)
- 学科
- 济(113251)
- 经济(113123)
- 业(105240)
- 管理(90014)
- 企(86776)
- 企业(86776)
- 方法(50100)
- 农(48820)
- 数学(40531)
- 数学方法(40045)
- 业经(34051)
- 财(34035)
- 农业(32490)
- 中国(27353)
- 务(24217)
- 财务(24150)
- 财务管理(24119)
- 企业财务(22888)
- 制(22652)
- 地方(21326)
- 技术(21008)
- 策(20987)
- 贸(20208)
- 贸易(20201)
- 学(20022)
- 和(19840)
- 易(19668)
- 理论(19466)
- 环境(19308)
- 划(19219)
- 机构
- 学院(388150)
- 大学(383150)
- 管理(161620)
- 济(161513)
- 经济(158192)
- 理学(139394)
- 理学院(138063)
- 管理学(136070)
- 管理学院(135386)
- 研究(125142)
- 中国(97053)
- 京(80648)
- 科学(74902)
- 财(74204)
- 农(71490)
- 所(62198)
- 业大(59185)
- 财经(58908)
- 江(58569)
- 中心(57746)
- 研究所(56144)
- 农业(54658)
- 经(53509)
- 北京(50597)
- 范(48288)
- 师范(47956)
- 州(46745)
- 经济学(46205)
- 院(45025)
- 经济管理(43646)
- 基金
- 项目(258289)
- 科学(204690)
- 研究(193253)
- 基金(187805)
- 家(161232)
- 国家(159731)
- 科学基金(139241)
- 社会(122977)
- 社会科(116351)
- 社会科学(116316)
- 省(101707)
- 基金项目(99854)
- 自然(89612)
- 自然科(87510)
- 自然科学(87490)
- 教育(86886)
- 自然科学基金(85933)
- 划(83683)
- 编号(80550)
- 资助(77069)
- 成果(64200)
- 部(57513)
- 重点(56524)
- 发(55507)
- 创(54880)
- 课题(53622)
- 创新(50619)
- 国家社会(49781)
- 教育部(49378)
- 人文(49371)
- 期刊
- 济(185974)
- 经济(185974)
- 研究(113495)
- 中国(71683)
- 农(70498)
- 管理(60301)
- 财(58054)
- 学报(55035)
- 科学(53467)
- 农业(47830)
- 大学(43045)
- 学学(40874)
- 教育(37645)
- 融(37462)
- 金融(37462)
- 业经(35406)
- 技术(34484)
- 财经(28300)
- 经济研究(27041)
- 业(24705)
- 问题(24651)
- 经(24182)
- 技术经济(21482)
- 现代(18993)
- 科技(18450)
- 版(18173)
- 理论(18110)
- 世界(18027)
- 商业(17724)
- 图书(17394)
共检索到576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文春晖 马凯玲
当前国际局势加速演变,全球疫情导致农业产业链断裂,我国农业“走出去”面临现实困境,迫切需要厘清优势区位及实施路径。RCEP成员国已是我国对外农业投资的重点合作对象,本文基于改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TOPSIS法对RCEP成员国的农业投资环境进行评价分析,进而明晰中国海外农业投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里,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四国综合评分最高。柬埔寨、缅甸、越南、老挝、泰国的农业生产子环境分值最高;新加坡、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五个发达经济体,需聚焦产学研融合与智慧农业的发展、高科技农业园区的建立;农用生产资料的建厂、制造及销售应以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缅甸、印度尼西亚和文莱为主;对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的投资重点应着眼于农业示范项目的建立;面向文莱、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则应加强我国优质良种的推广。未来应完善海外农业全产业链模式的形成,进而推动我国农业“走出去”进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南楠 程中海 周海燕
运用2005—2018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中国对RCEP国家直接投资的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非效率"模型,测算中国对RCEP国家的投资效率,并考察了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对RCEP伙伴国的直接投资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不平衡性较强;中国对澳大利亚、新加坡、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的直接投资效率较高,对菲律宾、新西兰、日本、韩国的投资效率低下。两国的市场规模、中国人口数、东道国具有海岸线等因素,能够促进中国对RCEP国家的投资,东道国人口数与地理距离并非影响中国对RCEP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RCEP成员国的商业自由度、政府效率和对腐败的控制是引起中国对RCEP国家投资效率损失的主要因素。印度退出RCEP对中国在RCEP其他成员国的直接投资影响较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秋燕 吕韬 黄安萍
对外直接投资是推动区域价值链重构的重要因素。本文以RCEP成员国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象,从双边价值链视角构建区域价值链重构指标,并利用2007-202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差分GMM方法,实证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RCEP区域价值链重构的效应和路径。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会影响RCEP区域价值链重构,表现为促进双边价值链相对地位指数的提升,但会降低价值链双边合作度。而且,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RCEP区域价值链的重构效应具有异质性,在RCEP的发展中国家样本里更为显著;同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技术进步路径、进出口贸易创造路径、边际产业转移路径三个渠道促进双边价值链相对地位指数的提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庆萍 朱晶
国内农业资源短缺压力使中国无法以较低成本满足国内粮食需求,开展海外粮食投资与合作,通过提高东道国粮食生产能力,增加世界粮食市场总供给量,能够提高中国从国际市场获得粮食供应的稳定性,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粮食生产资源丰富,近年来受到国际农业投资者的关注。本文从政治、经济、法律、劳动力市场、农业与环境、土地使用的可能性六个方面分析了这三个国家的农业投资环境,认为这一地区具有较强的农业投资吸引力,中国应该与这三个国家加强在农业方面的投资与合作,以放松中国国内有限农业资源对粮食生产的约束。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素荣 许甲强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签署国家是中国重要的投资流向地。RCEP的实施成为推动中国对外投资增长的新动力。中国企业在投资RCEP成员国时,会面临税收征管、债权融资、转让定价调整、常设机构认定以及适用税收协定等多方面的税务风险,应结合中国和东道国的税收法律法规和征管实践,有针对性地做好税务风险管理和防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胡殿毅 李红 汪晶晶 尹雪瑞
本文运用熵权TOPSIS法,基于由政府问责指数、政治稳定无暴力恐怖活动指数等24个指标组成的面板数据,对东盟农业投资环境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考察期内东盟农业投资环境水平持续改善,但整体水平不高,且国别投资环境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均差异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双边交流合作、优化农业区位选择、做好东道国调研及风险评估、构建风险分级及预警机制等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晶晶 马惠兰 唐洪松 冉锦成
研究中国对外农业投资环境评价有助于提升我国农业"走出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项目选址决策和风险管控有重要参考价值。文章以政治与法律环境、经济与对外开放环境、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环境、农业生产环境4个子系统22个指标为输入向量,以农业投资环境等级评分为输出向量,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农业投资环境评价模型,对全球138个国家2009-2013年间的农业投资环境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中国对外农业投资环境空间差异明显,总体上呈"欧美大洋洲发达经济圈>亚非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分布格局;政治与法律环境呈"欧美大洋洲发达国家最好、亚非多数国家较差"的空间差异特征;经济与对外开放环境呈"全球总体环境较好、部分亚非国家较差"的空间分布特征;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环境呈"欧美大洋洲发达国家最好、亚洲多数国家较好、非洲多数国家较差"的空间分布特征;农业生产环境呈"澳大利亚和尼日尔最好、非洲多数国家较好、亚欧多数国家较差"的空间差异特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史本山 陈蛇
城市经济的发展将因为投资环境发生重大的变化,政府应转变其职能,不断改善软硬环境。本文分析了目前在改善投资环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具体地提出了改善投资环境的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兴林 张建华
投资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也是引导资本流动的重要参照。文章在借鉴国内外主要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江苏省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省内13个城市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根据近年来南通市投资环境的发展现状和面临问题,提出进一步优化改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投资环境 评价方法 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农业是国民经济产业中最基本的产业。农业的发展受各种社会、经济、自然因素的制约,比较效益低下,靠农产品收入支撑农业日益不断的增长,力度显然不足,而农业吸引非农资金的环境又不具备,唯一的外援就是政府的农业投资。鉴于目前政府财政收入的有限性,政府对农业投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文余源 邓宏兵 段娟 胡鹏
以GIS技术和数据包络分析 (DEA)方法为手段 ,通过定性、定量与定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基于空间性和非空间性两方面影响因素 ,对湖北省县域农业投资环境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和分区 ,旨在揭示湖北省各县域农业发展的状况和问题 ,为政府农业投资取向、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东阳 鲍洋
东道国投资环境的优劣是外国投资者在进行区位选择时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本文在"金砖四国"投资环境各子环境分别进行定性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原理,对该四国的投资环境进行了定量总体比较研究,并得出研究结论。
关键词:
“金砖四国 ”投资环境 区位选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侯瑶
2023年1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印度尼西亚正式生效。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两国之间的联系源远流长,双方同为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强。近年来,两国关系蓬勃发展,农产品贸易在两国经贸合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RCEP的生效实施,两国农产品市场将会如何开放?双方农产品贸易和投资前景如何?如何深化两国农业合作?1中国印度尼西亚农产品生产及贸易概况1.1印度尼西亚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强印度尼西亚的主要农产品包括棕榈油、大米、玉米、甘蔗、椰子和木薯等。出口产品有棕榈油、天然橡胶、水产品和咖啡等。其中,棕榈油出口量占世界的一半以上,天然橡胶出口量占世界的1/5以上。
关键词:
印度尼西亚 棕榈油 农产品贸易 农业贸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夏子惠 古丽娜尔·玉素甫
选取2010—2020年RCEP成员国面板数据,借鉴经典的Markandya研究方法,构建经济增长与能源强度的收敛模型。研究发现,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经济增长差异逐渐收敛;中国与RCEP发达成员国的能源强度差异逐渐收敛,而发展中成员国与中国的能源强度差距逐渐扩大。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提高市场化程度有利于中国和发展中成员国的能源强度向低处收敛。此外,外商直接投资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当外商直接投资还未达到门槛值时,外商直接投资的提升会促使能源强度向低处收敛,当超过门槛值后能源强度差异将逐渐扩大。为此,中国要利用好RCEP合作平台,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产能合作,以命运共同体定位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关键词:
能源强度 市场化程度 经济增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宁 李娜丽沙
在跨国静态面板模型和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中国与RCEP成员国经济增长非对称冲击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网络分析方法解释了这种非对称冲击效应的原因。研究表明:RCEP中的发达国家受到中国经济冲击的影响最为显著,越南、柬埔寨受中国经济冲击的影响不断加强,老挝、缅甸受到的冲击影响最小;中国经济波动的冲击效应体现在能够显著促进RCEP成员国的经济增长,而RCEP成员国的经济波动对中国的反向冲击影响较小,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双向冲击是非对称的,这种非对称冲击效应是由中国的经济网络中心地位所决定的;在RCEP区域内,无论是从整体上还是部门上看,中国的经济网络结构均处于首位度的位置,反映了中国在RCEP中不可替代的突出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