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10)
- 2023(15512)
- 2022(13321)
- 2021(12318)
- 2020(10233)
- 2019(23435)
- 2018(23047)
- 2017(44911)
- 2016(23972)
- 2015(26915)
- 2014(26690)
- 2013(26514)
- 2012(23948)
- 2011(21469)
- 2010(21812)
- 2009(20484)
- 2008(19290)
- 2007(17073)
- 2006(15129)
- 2005(13580)
- 学科
- 济(95651)
- 经济(95521)
- 管理(75447)
- 业(72822)
- 企(62868)
- 企业(62868)
- 方法(41258)
- 数学(35358)
- 数学方法(34957)
- 中国(29603)
- 融(28220)
- 金融(28217)
- 财(27846)
- 银(26695)
- 银行(26656)
- 行(25670)
- 农(25524)
- 制(24791)
- 业经(24356)
- 地方(21775)
- 务(18309)
- 学(18300)
- 财务(18231)
- 财务管理(18197)
- 贸(17977)
- 贸易(17963)
- 易(17510)
- 企业财务(17300)
- 体(16808)
- 农业(16645)
- 机构
- 大学(337128)
- 学院(336774)
- 济(137048)
- 管理(135460)
- 经济(134054)
- 理学(117098)
- 理学院(115894)
- 管理学(114083)
- 管理学院(113478)
- 研究(109563)
- 中国(86942)
- 京(71009)
- 财(65720)
- 科学(64985)
- 所(53387)
- 财经(52159)
- 中心(51219)
- 农(49345)
- 江(48887)
- 研究所(48311)
- 业大(47387)
- 经(47229)
- 北京(44832)
- 范(42325)
- 师范(41961)
- 经济学(41713)
- 州(40293)
- 院(39904)
- 财经大学(38882)
- 农业(38300)
- 基金
- 项目(229102)
- 科学(180873)
- 研究(171034)
- 基金(166198)
- 家(142922)
- 国家(141725)
- 科学基金(123076)
- 社会(108596)
- 社会科(103133)
- 社会科学(103109)
- 省(90076)
- 基金项目(88120)
- 自然(78398)
- 教育(77362)
- 自然科(76537)
- 自然科学(76523)
- 自然科学基金(75135)
- 划(74472)
- 编号(69943)
- 资助(68182)
- 成果(56574)
- 重点(50692)
- 部(50339)
- 发(49246)
- 创(48435)
- 课题(47959)
- 制(45608)
- 创新(45180)
- 国家社会(44559)
- 项目编号(43892)
- 期刊
- 济(151188)
- 经济(151188)
- 研究(102047)
- 中国(64855)
- 管理(51111)
- 财(50587)
- 学报(48770)
- 科学(45726)
- 农(45571)
- 融(42216)
- 金融(42216)
- 大学(37938)
- 学学(35796)
- 教育(35185)
- 农业(30747)
- 技术(29085)
- 业经(25558)
- 财经(25548)
- 经济研究(24220)
- 经(21836)
- 问题(19363)
- 理论(17372)
- 科技(16111)
- 技术经济(15913)
- 实践(15859)
- 践(15859)
- 现代(15625)
- 图书(15501)
- 商业(15440)
- 业(15256)
共检索到498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富昌 包燕娜 胡晓辉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国际经济发展变化较大,产业链与供应链格局需重新调整。“十四五”规划也提出产业链与供应链合作,即推动产业链与供应链融合。在中国-中南半岛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也涉及到产业链与供应链的融合问题,但其融合程度不够,仍需提升。因此,立足于中国-中南半岛的区域经济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该区域的产业链与供应链发展的现状。并结合RCEP相关条款阐述信用、成本、关税等要素对产业链与供应链融合的促进机制;其次,总结了产业链与供应链融合过程中存在产品研发设计滞后于国外消费市场最新变化、跨境供应链企业与环节信用体系难建立等问题;最后,提出在RCEP条款下建立融合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侯静怡 戴庆玲
对中国而言,RCEP被誉为是外经贸领域仅次于加入WTO的标志性事件。中国企业参与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具有前所未有的机遇,即RCEP区域有协议,目标市场有客户,国家政策有扶持,产品备货有保障。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是跨境销售商以境外客户为目标,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达成境内产品的线上交易,并通过线下支持服务(物流、通关、仓储)将境内产品送达境外客户实现支付的全过程服务流程,包括跨境销售商、境外客户、跨境电商平台和(线下线上)支持服务商四类成员。国内企业参与RCEP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的最便捷路径,一要选择RCEP域内适宜的跨境电商服务平台,二要合理利用RCEP域内的跨境电商平台规则,三要参照RCEP域内的跨境电商产品定价做好利润分析,四要开发能满足RCEP目标市场主流客户需求的产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姚宇
跨境电商与物流产业链的融合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基于产业融合视角,在分析跨境电商现状及回顾产业融合理论的基础上,对跨境电商与物流产业链进行了互动机制研究;然后从产业边界的角度分析了跨境电商与物流产业在技术、业务、运作和市场这四个层面的融合过程;最后提出了从市场、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优化路径选择,进而促进跨境电商与物流产业链的进一步融合。
关键词:
跨境电商 物流产业链 融合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岿然 孙溢
构建富有韧性的供应链是应对当下全球经济复杂局面和提升国家安全水平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跨境电商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经贸发展的新形式,在供应链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适应、稳定和发展三个阶段对供应链韧性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SHEIN为例进行研究,发现:高度数字化与自动化水平使其领先同行业竞争者;供应链上下游间协同发展与互惠共生令其拥有更强的抵抗力与恢复能力;建立完整高效的全球物流网络,可以保障其快速且稳定的物流服务。为提升供应链韧性,应加快数字技术在供应链中的运用和创新发展;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互惠共生;建立更加完整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
关键词:
跨境电商 供应链韧性 数字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韩玲冰 胡一波 王帅红
首先对物流相关产业链与跨境电商的概念及特征进行阐述,其次对跨境电商当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健全跨境电商以及物流相关产业链的互动机制进行探析,并对物流相关产业链同跨境电商的融合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促进物流相关产业链同跨境电商融合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产业融合 跨境电商 物流产业链 融合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丽
本文从分析目前跨境电商发展状况、面临的服务瓶颈问题、服务外包的影响与作用及整合供应链的最终趋势入手,阐述融合服务外包对解决跨境电商服务困局方面的作用,以及跨境电商与服务外包相互融合促进的作用机理,并对跨境电商通过融合服务外包来整合供应链系统资源的措施和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
跨境电商 整合供应链 服务外包 服务瓶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昕 赵儒煜
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推动跨境物流转型升级,实现跨境电商供应链价值最大化。由此,本文基于供应链视角,分析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相关理论,深入研究二者协同发展对跨境电商物流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只有推动跨境电商和跨境物流链之间的协同,及其二者与其他方面要素的契合,才能够实现跨境电商物流链的有效发展。在供应链视角下,跨境电商物流链的发展对于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乃至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肖钢 王琦峰
跨境电商物流运作直接影响交易实现与客户体验,是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保证。而海外仓作为跨境电商物流的一项重大创新,可有效解决跨境电商物流成本高、运输周期长等问题,消除直邮模式影响境外消费者体验度的问题,提升境外消费者信任度和购买力,使境内跨境电商企业具备本地化优势,并由此成为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的主流模式。但由于自建海外仓投资成本高,运营管理难度大,公共海外仓成为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和众多中小跨境电商企业的主要选择。鉴于公共海外仓模式下的跨境电商物流产业链主要包括头程运输、海外仓储、尾程配送三个阶段,由国际货代、国际运输、集货拼箱、报关报检、海外仓储、快递配送等相关物流服务产业模块构成,且为实现特定跨境电商物流服务,其中多个产业模块内的特定企业组成了一条连续追加价值关系活动的价值增值链,加之公共海外仓模式下跨境电商物流产业链环境的复杂性、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流程的复杂性、动态的稳定性及其双主体协同管理特性,为构建高效、稳定的跨境电商物流产业链,可运用并联耦合共生理论,设计基于国际货代企业和海外仓储企业双主体协同管理的并联耦合共生模式以及相应的信息交互机制、共生企业选择机制和产业链协同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明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跨境电商产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于跨境电商物流提出了更高要求,其运作与交易的实现和客户体验之间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是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文首先从服务业产业链内涵、产业链共生模式、产业链并联耦合机制等方面对相关产业链理论进行了界定,同时研究了并联耦合共生的三大机制,即信息交互机制、共生企业选择机制和产业链协同机制。然后探究了公共海外仓的跨境电商物流产业链所具备的特点,比如环境复杂性、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流程繁杂性等。最后通过运用并联耦合共生理论,构建基于国际货代企业和海外仓储企业双主体协同管理的并联耦合共生模式以及并联耦合共生运行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宇楠
维持供应链的稳定性,是我国积极应对全球复杂的市场环境与贸易严峻形势,在逆势中增强自主可控能力、获得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供应链稳定的视角,研究了我国跨境电商与物流融合发展的路径。核心思路是基于跨境电商与物流在技术业务和运作上的融合,构建内部稳定机制和外部稳定机制,其中内部稳定机制主要根据不同的流通阶段,基于系统模块、企业主体和关系路径,构建自由选择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外部稳定机制则主要是通过海关协议约束、政府管理与政策扶持,为两者融合提供外部环境保障。最后,为有效实现该机制的运作,本文从技术、营商环境和设施供给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供应链稳定 跨境电商 物流 融合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宪立 杨蔚
本文首先从供应链效率能力、供应链适应能力和供应链演化能力3个视角建立跨境电商供应链韧性影响因素体系;然后运用集成模糊DEMATEL-ISM方法构建跨境电商供应链韧性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模型;最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检验跨境电商供应链韧性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模型。供应链演化能力直接影响跨境电商供应链韧性;供应链效率能力直接影响供应链演化能力,间接影响跨境电商供应链韧性;供应链适应能力直接影响供应链效率能力,间接影响跨境电商供应链韧性。功能冗余、供应链灵活性和风险管理文化是提升跨境电商供应链韧性的深层次影响因素;伙伴间协作、伙伴间信任和社会记忆是提升跨境电商供应链韧性的表层次影响因素。供应链适应能力是提升跨境电商供应链韧性的关键能力,可从加强风险管理文化、伙伴间协作和供应链敏捷性等方面入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曾军卫
面对复杂多变的贸易环境,我国政府致力于在对外开放与自主可控中找到平衡点,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我国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重要抓手。本文试图在厘清供应链韧性概念的基础上,梳理跨境电商与传统流通渠道的区别,从行业特点视角筛选基础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跨境电商供应链韧性的综合因子,并对测度结果进行验证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市场覆盖率水平、行业资金投入规模和跨境电商专项政策数量分别是提升跨境电商供应链抵抗力、恢复力以及适应力的关键因素,模型符合一般经济意义和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跨境电商供应链韧性提出合理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闫晗 高聪
准确评估我国跨境电商供应链风险是应对国际贸易市场不确定性风险的重要课题。借鉴社会学的文本分析法,文章结合跨境电商的运作流程及其供应链特点,从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方面,将跨境电商供应链风险归纳为三个维度、9个二级变量的风险指标体系;并以社会关注度、词频出现频率等文本意义来标示风险程度与发生概率。基于OWA算子加权平均法对风险体系的初步评估,深入剖析我国跨境电商供应链风险的影响程度和逻辑关系;最后,采用浙江298家跨境电商数据以及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风险体系的有效性与置信度。结论表明:基于文本分析法的跨境电商供应链风险评估体系,能够有效地呈现新国际贸易环境下供应链的风险信息,其具体风险排序依次为物流管理系统不稳定风险、管控政策风险、通关风险、信息扭曲风险以及信息安全风险等;从而,也有助于供应链的风险管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米岩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面临着跨境物流成本高、运营费用高和跨境电商平台垄断性强等制约因素。本文以商品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基础,基于供应链视角,分析商品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协同发展机制,厘清我国跨境电商发展模式优化机制。最后,从提高跨境物流效率、改善跨境物流信息和资金转换能力、建立企业联盟、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等方向,提出优化我国跨境电商协同发展策略,以此促进跨境电商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跨境电商 商品流 物流 信息流 资金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庞燕
我国作为跨境电商的后起之秀,引领并见证了跨境电商为全球贸易发展带来的新活力。互联网时代的跨境贸易不仅仅是商品买卖,从供应、仓储、物流、通关到消费者,其环节繁杂且涉及诸多参与主体,是新型的服务贸易。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规范化、品质化发展,配套服务企业在集成商的组织和引导下,逐渐形成了以专业化分工与优势互补、协同整合与服务创新等为特征的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服务供应链参与主体包括服务客户、服务提供商和服务集成商,其中服务集成商是整个供应链的核心。根据服务集成商类型的不同,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可以分为以跨境电商运营平台为核心、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和以跨境贸易综合服务企业为核心的三种集成与运营模式。核心企业可通过助力企业品牌塑造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配合功能性服务创新、全渠道管理和构建共享商业生态圈等策略,提升自身服务整合与创新能力,进而保证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的有序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