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00)
- 2023(15900)
- 2022(13325)
- 2021(12296)
- 2020(10505)
- 2019(23754)
- 2018(23655)
- 2017(46199)
- 2016(24654)
- 2015(27732)
- 2014(27063)
- 2013(26709)
- 2012(23857)
- 2011(21049)
- 2010(21179)
- 2009(19985)
- 2008(19678)
- 2007(17353)
- 2006(15040)
- 2005(13623)
- 学科
- 济(101937)
- 经济(101792)
- 业(98904)
- 管理(90969)
- 企(89031)
- 企业(89031)
- 方法(48853)
- 数学(40052)
- 数学方法(39380)
- 财(37003)
- 农(31841)
- 业经(31394)
- 务(25382)
- 财务(25314)
- 财务管理(25278)
- 企业财务(23979)
- 中国(23520)
- 制(23196)
- 税(22087)
- 农业(21919)
- 税收(20617)
- 收(20437)
- 技术(19955)
- 理论(19103)
- 和(18513)
- 划(17743)
- 体(17162)
- 贸(17110)
- 贸易(17099)
- 策(16701)
- 机构
- 学院(348861)
- 大学(342170)
- 济(144932)
- 管理(142746)
- 经济(142250)
- 理学(123776)
- 理学院(122596)
- 管理学(120444)
- 管理学院(119788)
- 研究(104634)
- 中国(82923)
- 财(74289)
- 京(70368)
- 科学(61767)
- 财经(57816)
- 农(53654)
- 江(52612)
- 经(52503)
- 所(50819)
- 业大(49022)
- 中心(48969)
- 研究所(45335)
- 经济学(44072)
- 北京(43483)
- 财经大学(42805)
- 农业(41948)
- 州(40864)
- 经济学院(39852)
- 范(39617)
- 师范(39225)
- 基金
- 项目(233148)
- 科学(187058)
- 基金(172752)
- 研究(171560)
- 家(149002)
- 国家(147742)
- 科学基金(130468)
- 社会(111206)
- 社会科(105573)
- 社会科学(105548)
- 省(91240)
- 基金项目(90790)
- 自然(85098)
- 自然科(83231)
- 自然科学(83215)
- 自然科学基金(81744)
- 教育(79355)
- 划(75624)
- 资助(70940)
- 编号(69307)
- 成果(54148)
- 部(51957)
- 重点(51929)
- 创(51480)
- 发(48955)
- 制(48022)
- 创新(47478)
- 课题(46608)
- 国家社会(46387)
- 教育部(45436)
- 期刊
- 济(158071)
- 经济(158071)
- 研究(101246)
- 中国(63352)
- 财(62106)
- 管理(57715)
- 农(49329)
- 学报(46617)
- 科学(46045)
- 大学(37205)
- 学学(35570)
- 技术(34265)
- 农业(33895)
- 教育(31519)
- 融(29759)
- 金融(29759)
- 财经(28473)
- 业经(27857)
- 经济研究(25145)
- 经(24389)
- 业(20443)
- 问题(20405)
- 技术经济(19054)
- 财会(18614)
- 务(18462)
- 统计(17306)
- 策(16531)
- 现代(16381)
- 商业(16198)
- 税(16161)
共检索到510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越 魏俊华
2023年RCEP生效已满一周年,其生效后给各成员国之间带来的贸易变化备受关注。文章将KWW增加值分解框架与标准GTAP模型进行衔接,并对模型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动态递归,依据RCEP关税承诺表中的数据确定不同时期关税减让的力度,对RCEP生效前以及生效后短期和长期内的情况进行研究,探索RCEP关税减让对成员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所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贸易增加值增加方面,RCEP协定生效后各成员国制造业行业出口贸易的国内增加值和国外增加值较基期均出现增长,但不同成员国之间增长的程度并不同步;在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方面,随着协定生效后关税减让幅度的不断加大,各成员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生产体系的程度也不断加深;RCEP关税减让提高了成员国制造业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但各成员国仍有制造业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的不利位置;在产业链关联方面,RCEP生效后一系列关税减让政策的实施会使各成员国的制造业贸易联系更加紧密,产业链关联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从总体上来看,RCEP协定生效带来的制造业关税减让为各成员进一步融入全球价值链生产体系、提高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增强成员国产业链关联程度提供了新的机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廖东声 李曌坤 庄定鹏
RCEP的生效为中日双边贸易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根据2013—2022年SITC分类下的产品贸易数据,对中日双边贸易发展现状和贸易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运用动态递归GTAP模型模拟分析RCEP关税减让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日双边贸易在样本期间呈波动增长态势,导致贸易逆差波动变化;两国贸易结构主要集中在机械、运输设备和杂项制品,表明两国在制造业和技术领域存在相互依存关系;贸易结构特征显示,中日双边贸易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且以产业内贸易为主,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上。GTAP模型分析结果表明,RCEP的生效推动了中日贸易额增长,对两国宏观经济和社会福利产生显著影响;尽管中国在经济效应上的增幅较小,但中国对外贸易潜力更多体现在与其有更大贸易互补性的其他贸易成员国。
关键词:
RCEP 中日双边贸易 GTAP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斌 王乃嘉 魏倩
全球价值链是当前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随着全球化分工的日益深入,各国纷纷参与全球化生产,国际贸易的对象不再是完整的产品而是细化为"工序"贸易。一国出口品生产大量使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进口品作为中间品投入,中间品关税减让所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中间品关税减让会影响我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分工地位吗?本文在对我国价值链参与程度、价值链分工地位作准确度量的基础之上,实证分析中间品关税减让对我国企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间品关税减让有利于我国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体系,并且显著提升了我国企业在价值链体系中的分工地位,且行业的资产专用性越高,中间品关税减让的提升作用越明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晓亮
本文构建动态递归CGE模型,分别采用不进行资源税改革(S1)、资源税改革但不实行资源补偿(S2)、资源税改革同时实行资源补偿(S3)三种政策场景,以煤炭为例,模拟分析资源税改革能否促进节能减排,同时保证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改善。即资源税改革是否存在双重红利。研究表明,在节能减排方面,资源税改革能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单位GDP能耗和能源消耗总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当采用5%从价税率而不进行资源补偿时,节能减排效果最佳,有效抑制CO_2和SO_2排放,实现资源税改革第一重红利。而在第二重红利的实现上存在差异性,从短期看,资源税改革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降低GDP增长,抑制开采业、工业、能源、运输业和农...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恬
为了加入WTO,我国进行了以进口关税减让为主的贸易政策改革。那么关税减让所引起的国内市场开放对制造业行业生产率是产生了冲击,还是激励企业提高了经营效率,进而提高了制造业行业的生产率?本文采用我国加入WTO前后(1999-2004年)27个制造业内资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关税减让的贸易政策变动对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进口关税减让对制造业内资行业的生产率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而美国进口关税减让则有提高我国制造业行业生产率的作用。
关键词:
关税减让 贸易政策 生产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坤望 丛聪
RCEP的生效将为中国出口贸易发展带来重大影响。文章以“最少贸易产品”为切入点,将出口增长分解为“最少贸易产品”和“非最少贸易产品”两部分,构建一个预测自由贸易协定签订对贸易流量影响的新模型来评估加入RCEP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RCEP的生效将带动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增长,不同行业的出口增速具有差异性,“最少贸易产品”占比高的行业出口增长较快;第二,“最少贸易产品”的平均出口增长率远高于“非最少贸易产品”,对出口增长的贡献度更高;第三,中国对RCEP不同成员国的出口增长率不尽相同,相较于其他成员国,中国对韩国的出口增长率更高。文章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理解RCEP的贸易促进效应,为中国对外贸易政策调整提供参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晖 彭姝婷
文章通过测度显示性优势指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GVC指数和价值链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系统考察中国制造业在“RCEP”地区和“一带一路”地区中竞争优势地位、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和区域价值链分工地位的高低,并对中国制造业在这两个地区竞争优势和分工地位的异质性进行深入探讨。对各国进行指标排名后发现:在“RCEP”地区和“一带一路”地区,中国制造业均具有较高竞争优势地位。相比之下,其竞争优势在“一带一路”地区更强;无论是相比“RCEP”成员国还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情况均为“较低参与程度,较高分工地位”,且在“一带一路”地区的分工地位高于“RCEP”地区;在“RCEP”地区和“一带一路”地区,中国制造业参与区域价值链分工的地位均为主导,且在“一带一路”地区的主导地位更突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晓怡 邵军
本文基于制造业行业的投入产出数据以及最终产品和投入品关税数据,实证分析了进口开放对我国制造业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看,最终产品关税减让有利于提升制造业能源效率,而投入品关税的调整对能源效率并不产生明显影响。进一步根据能源消耗强度的不同进行分组检验的结果显示,最终产品关税减让能够提升高能耗强度行业的能源效率,但对中低能耗强度行业则没有显著影响;投入品关税减让会提升中低能耗行业的能源效率,但对高能耗强度行业的能源效率有负面影响。这种组别异质性可以由行业组织结构和竞争格局的差异性来解释。除此之外,实证分析结果还显示各种因素对于能源效率的影响也表现出行业异质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促进能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邵军 吴晓怡
本文基于关税减让的视角,利用2000~2009年的制造业出口数据和关税数据,研究进口开放与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实证分析显示,总体上看,行业进口关税下降能显著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但投入品进口关税水平变化对竞争力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按行业技术水平分组的分析表明,进口关税下降有利于中低技术行业,但不利于高技术行业的竞争力提升,投入品进口关税下降则有利于高技术行业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
进口开放 国际竞争力 制造业 RCA指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军 孟晓华
文章利用生产分解模型,通过测算中美两国高技术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生产中的前向、后向参与指数以及位置指数,比较两国高技术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情况,揭示中美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新特征,并分析中美高技术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中国虽然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生产与经营,对外国高技术依赖度不断降低,但整体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下游位置;美国高技术制造业对外依赖度较小,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上游位置,但其整体已开始显现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部分高技术领域的依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江 陶磊
该文首先采用IMS指数、RCA指数、TC指数、Michaely竞争优势指数对比分析2008-2015年中国与装备制造业强国间的竞争力,研究发现: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金属制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优势,但中国装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较弱,仍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对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地位测度研究发现:中国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地位持续上升,且增幅较大,通用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处于价值链较高的位置,其余行业均处于中低端领域。由于技术创新不足、核心技术靠国外引进、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以及发达国家阻碍,造成中国装备制造业始终面临"高端封锁"与"低端锁定"的发展模式。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优势及其在价值链上的地位是一项亟待解决的战略决策。最后,该文对此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江 陶磊
该文首先采用IMS指数、RCA指数、TC指数、Michaely竞争优势指数对比分析2008-2015年中国与装备制造业强国间的竞争力,研究发现: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金属制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优势,但中国装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较弱,仍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对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地位测度研究发现:中国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地位持续上升,且增幅较大,通用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处于价值链较高的位置,其余行业均处于中低端领域。由于技术创新不足、核心技术靠国外引进、知识产权保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金龙 程轩 高钟焕
区域性FTA已经成为世界贸易自由化的新趋势,中韩日FTA的构建对于3国经济融合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回顾了中日韩FTA的相关研究与谈判进程;然后分析了中日韩3国的贸易结构、特征与趋势;最后,结合FTA资本聚集效应,按时间序列构建动态递归式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中日韩FTA对3国国内生产总值、福利(EV)、外贸进出口、贸易条件等产生的各种潜在经济影响。
关键词:
中日韩FTA CGE模型 动态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顾振华 沈瑶
本文基于中国政治经济背景,构建了一个关税影响因素理论模型,且利用2005—2011年中国制造业134个部门的数据,通过OLS和Tobit方法进行了经验验证。结果表明:(1)外国最终产品中的中国增加值越高,或者中国最终产品中的外国增加值越高,则中国对于该产品的关税水平越低;(2)贸易协定的签署不仅会直接降低中国的关税,还会扩大中国增加值上升对关税的负影响,削弱外国增加值上升对关税的负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顾振华 沈瑶
本文基于中国政治经济背景,构建了一个关税影响因素理论模型,且利用2005—2011年中国制造业134个部门的数据,通过OLS和Tobit方法进行了经验验证。结果表明:(1)外国最终产品中的中国增加值越高,或者中国最终产品中的外国增加值越高,则中国对于该产品的关税水平越低;(2)贸易协定的签署不仅会直接降低中国的关税,还会扩大中国增加值上升对关税的负影响,削弱外国增加值上升对关税的负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